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贵州省贵阳市青岩贵璜中学2023-2024度七年级下学期6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答案)

贵阳市青岩贵璜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6月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
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1. 郭志坤《隋炀帝大传》一书中曾评价称:他是个复合型的人物,其罪可彰,其功也卓。若论其功业,则不下于秦始皇,绝非“秦二世”之流所可比拟。下列史实中,能说明以上观点的是(   )
A. 北魏改革,民族交融 B. 定都建康,开发江南 C. 开凿运河,创立科举 D.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 唐朝堪称我国古代文明的典范,唐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观察下表,我们可知唐朝(  )
时期 民族/地区 方式 具体情况
唐太宗 东突厥 战争 东突厥汗国灭亡
吐蕃 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
西域 设置机构 设安西都护府
唐玄宗 回纥 册封 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粟末靺羁 册封 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A. 全力支持边疆民族的发展 B. 战争是处理关系的主要方式
C. 唐朝国力微弱,通过和亲缓和关系 D. 处理民族关系措施灵活多样
3. 《唐宫夜宴》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洛阳博物馆的唐三彩“七乐舞姬”。造型不同的“七乐舞姬”用婀娜多姿的舞姿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地呈现出来。由此可见,“唐三彩”(   )
A. 有助于我们了解唐朝的社会生活 B. 是研究唐朝历史的唯一途径
C. 反映了唐朝中外交流的频繁 D. 在唐朝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4. 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 “定都临安,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唐朝时期,邻国日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这主要得益于(   )
A. 张骞通西域 B. 遣唐使来华 C. 唐蕃会盟 D. 《大唐西域记》
6.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下列一组图片,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是(   )
A. 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 B. 民族政权的并立C. 民族关系的发展 D. 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
7.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注: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
A. 理藩院 B. 中书省 C. 宣政院 D. 行中书省
8. 农业发展为我国古代文明的灿烂奠定了物质基础,下列著作中的思想体现了(  )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
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贾思勰《齐民要术》 “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
玉’之义”。 ——宋应星《天工开物》
A. 科学性、民本性 B. 实践性、基础性C. 领先性、发展性 D. 多元性、独立性
9. 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清朝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朝代 隋唐 宋元 明 清
总产量(亿斤) 1305.83 1749.45 2385.88 3122.32
人均粮食占有量(斤) 1450.92 1457.87 1192.94 780
A. 北方经济盛极而衰 B. 粮食产量急剧下降C. 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D.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10. 下表史实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1684年 1689年 1727年 1771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 中俄签订《尼布楚
条约》 清朝在西藏设置驻
藏大臣 蒙古族土尔扈特
部回归祖国
A. 清朝科技的发展 B. 清朝边疆的治理C. 清朝经济的繁荣 D. 清朝农业的恢复
11.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宋太祖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B. 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
C. 明朝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D. 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12.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中,“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故事脍炙人口。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史书B. 史书没有记载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
C. 《三国演义》所记述的内容真实可靠D. 记载这些故事的史书已经全部失传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3~17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3. 【巩固统治·加强交流】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一
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通,以洛阳为中心,北抵 ,南至余杭,加强了
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14. 【宋辽议和】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钱物。这次宋辽盟约称为“ ”。
15. 【助力航海】北宋末年,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 传到阿拉
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16. 【智慧·绵延】隋炀帝即位后,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一条贯穿南北,全长2 700多千米的大运河 ,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营建,其中最为雄伟壮丽的紫禁城(今称 )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17. 【文学艺术】清朝的戏剧,剧种和剧目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 。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18小题10分,共10分。
18. 史明辨同学进行历史与文学的综合研究,制作了四张学习卡片,阅读学习卡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卡片一 诗国的高峰

诗 时代背景(摘录) 特点(摘录) 代表人物
唐代科举看重诗歌疆土广阔,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各种艺术高度发展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诗歌的内容十分丰富,风格多样,反映了唐代历史发展的面貌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诗仙”李白“诗圣”① 白居易
卡片二 唱彻宋代的歌声

词 时代背景(摘录) 特点(摘录) 代表人物
宋代经济的发展宋代②
不断壮大,文化生活
丰富起来 宋词的繁荣是适应了社会娱乐消费的需要,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卡片三 戏剧的发展


剧 时代背景(摘录) 特点(摘录) 代表人物
城市经济的发展 元代南北统一后为杂
剧广泛流传提供条件 元代杂剧是在宋金以来民间讲唱文学的基础上,综合了宋词的成就,并直接发展了金代的诸宫调而成的一种歌舞剧。元
代杂剧的兴起,与宋金以来城市经济的繁荣有密切的联系。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 郑光祖王实甫
卡片四 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



说 时代背景(摘录) 特点(摘录) 代表人物
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民文化的繁荣 这时的小说等通俗文学和现实
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中许多作
品直接反映了当时市民生活和
他们的情感,表达了时代的先
进思想。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 罗贯中《三国演
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曹雪芹《③

(1)请根据所学知识,将卡片中横线处补充完整。(3分)
(2)中国古代文学名家辈出,风格多样,请根据学习卡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完
成下面的连线。(3分)
(3)根据卡片四和所学知识,从《水浒传》和《西游记》中任选一部,撰写一段名著介绍词。(要求:突出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特点,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3分)
(4)结合四则学习卡片,说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与时代的关系。(1分)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11分,第20小题10分,共21分。
19. 开放是强国之路,开放与交流是从古至今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播传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宋代贸易港口的数量、繁荣程度和管理制度都超过前代。北自京东路,南至海南岛,港口已十数,数量有明显增长。由于造船技术的进步和航道的改善,中国商船开始了向阿拉伯海西岸及更广范围航行,与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也展开了直接贸易。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六十个以上,宋代进出口商品种类明显增加。
——摘编自曲金良《中国海洋文化史长编(宋元卷)》
材料三 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了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
——《中国水运报》
材料四 (清朝前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美]基辛格《论中国》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唐代“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和“把唐文化播传四方”的史实各一例。(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中国商船能够远航的原因是什么。宋朝海外贸易最远到达哪里?(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在对外交往方面有什么特点。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产生的影响。(3分)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从唐朝至清朝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2分)
20.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 “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旧唐书》
(1)材料一所示史料,可以用来研究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与哪一民族的关系?该史料所表述的历史事件有什么积极影响?(2分)
材料二 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对地方管理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元朝在西北、东南和西南地区的管理措施。(4分)
材料三 如图。
(3)材料三中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什么封号?后来清朝设置哪一机构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2分)
材料四 自秦统一后的2 200年间,中国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时间占2/3以上。历史上每一次民族对峙、国家分裂之后,最终的结局仍是民族大交融与新的空前大统一国家的出现。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发展上的连续性,为世界所仅见,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
(4)结合材料四,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华文明保持连续性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案:
1. ( C )
2. ( D )
3. ( A )
4. ( D )
5. ( B )
6. ( D )
7. ( C )
8. ( A )
9. ( C )
10. ( B )
11. ( D )
12. ( A )
13. 涿郡 
14. 澶渊之盟 
15. 指南针 
16. 故宫
17. 京剧
18. (1)请根据所学知识,将卡片中横线处补充完整。(3分)
①杜甫②市民阶层③红楼梦
(2)
(3)介绍词:施耐庵的《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
材的长篇小说。它根据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创作而成,小说围绕“官逼民
反”的主题,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刻画了性格、经历不同的各种反抗者的英
雄形象。
(4)关系:文学和时代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19.
(1)史实:“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玄奘西行。“把唐文化播传四方”:鉴
真东渡。
(2)原因:造船技术的进步和航道的改善。到达地区: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和非
洲东海岸。
(3)特点:是和平之旅(和平友好交往)。影响:发展了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
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
(4)趋势:由对外开放逐渐走向闭关锁国。
20.
(1)民族:吐蕃。影响:促进了吐蕃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
(2)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西北地区的措施:设北庭都元帅府管辖新疆地
区。东南地区措施: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西南地区的措施:设宣政院
管辖西藏地区。
(3)封号:达赖喇嘛。机构:驻藏大臣。
(4)主流:统一。原因: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贵州省贵阳市青岩贵璜中学2023-2024度七年级下学期6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