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7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八下·新兴期末)1949年9月,曹铁作为被特别举荐的河南许昌解放区农民代表,参加了北京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议题是( )
A.争取西藏和平解放 B.筹备成立新中国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优先发展重工业
2.(2024八下·新兴期末)1950年6月,毛泽东在前不久的一次中央会议上提议大规模地削减解放军兵员,他认为只要留足部队解决台湾问题和解放西藏就行,但这一削减兵员的计划5天后就告吹了。导致削减兵员的计划“告吹”的是( )
A.美国干涉朝鲜内战 B.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案”
C.西藏解放受到阻碍 D.国民党全面发动内战
3.(2024八下·新兴期末)为了深入学习和研究土地改革运动,同学们搜集到了以下资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
A.市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运动的原始档案
B.根据土地改革亲历者的口述编成的回忆录
C.从互联网检索获取的土地改革的资料
D.以土地改革为题材的小说《山谷风烟》
4.(2024八下·新兴期末)历史解释是指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关于“一五”计划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先后开展了一万多个工业项目
D.“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5.(2024八下·新兴期末)歌曲《小燕子》创作于1957年,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表明,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
A.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工业化的起步 D.“大跃进”运动
6.(2024八下·新兴期末)下面为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时的场景照片,此照片反映的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人民政权巩固与国民经济恢复
C.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2024八下·新兴期末)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各行各业掀起了劳动建设的高潮。1960年春,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在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的情况下,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奋战3天3夜,迎着寒风终于将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竖立起来。材料反映的是当时( )
A.先进人物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B.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
C.先进人物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D.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8.(2024八下·新兴期末)1986年,国务院规定,在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和政策范围内,把企业内部职工的工资、奖金分配权交给企业,由企业自主决定分配形式和办法,并降低奖金税率;劳动者可以合理流动,职工逐渐成为市场人和社会人。该规定( )
A.促使我国的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
B.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发展
C.迎合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D.确立了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
9.(2024八下·新兴期末)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道:“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开放14个沿海城市 B.设立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C.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D.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0.(2024八下·新兴期末)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并确定雄安新区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据此可知,“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
A.国有企业改革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11.(2024八下·新兴期末)从中共十五大到中共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先后发生了四次变化,但其内容却是一脉相承的。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其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其都属于各时期领导人个人的思想
C.中国逐渐转向资本主义道路
D.马克思主义是一成不变的指导思想
12.(2024八下·新兴期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
A.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
D.祖国统一、科技发达、社会和谐
13.(2024八下·新兴期末)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些成就取得的物质基础是我国( )
A.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蓝图
C.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
14.(2024八下·新兴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实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15.(2024八下·新兴期末)“西部大开发为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材料叙述了西部大开发政策的( )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影响
16.(2024八下·新兴期末)下表所示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1993年,汪辜会谈
1999年,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交接仪式
2005年,胡锦涛会见连战
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会晤
A.民族团结 B.科技文化 C.祖国统一 D.外交成就
17.(2024八下·新兴期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重大决策,有利于更好地拓展港澳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国家的向心力。此纲要( )
A.反映了三大改造的完成
B.表明我国全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发挥了政治协商的功能
D.丰富了“一国两制”的实践内容
18.(2024八下·新兴期末)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成功下水,这使人民海军迈入“三航母时代”。这一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是,我国( )
A.对外交往的现实需要 B.海权意识的日益增强
C.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 D.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19.(2024八下·新兴期末)“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3000多架;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材料论述的主旨是( )
A.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发展概况
B.我国人民空军的建设发展历程
C.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种的组建过程
D.我军军事装备处于世界顶尖水平
20.(2024八下·新兴期末)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当时,一位富有远见的政治家说:“那不仅是火红的云团,更像是举起的拳头,是中国人用能力和志气攥成的铁拳。”这一说法的提出主要是基于该成就( )
A.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B.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C.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D.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
21.(2024八下·新兴期末)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当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成立以后(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积极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D.坚持“求同存异”方针
22.(2024八下·新兴期末)1955年,美国国务院的情报机构也不得不承认:“共产党中国在该会议上留下的普遍的、有国益的印象得归之于周恩来精湛的外交艺术。”这里“精湛的外交艺术”指的是( )
A.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3.(2024八下·新兴期末)2022年,我国领导人先后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G20峰会、APEC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人正式会议、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政府承诺将继续支持联合国事务,承诺组建常备维和警队。这说明我国( )
A.是联合国维和的主要力量 B.致力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C.践行着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24.(2024八下·新兴期末)“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抵达北京后,王亚平的女儿手捧鲜花,迎接妈妈的凯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胜利回归,再一次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下列事件中,与新中国航天事业的起点有关的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大庆油田的建成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D.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25.(2024八下·新兴期末)北京时间2024年4月26日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回望历史,我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开端于(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
26.(2024八下·新兴期末)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他曾明确指出:“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粮食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袁隆平 B.杨利伟 C.屠呦呦 D.邓稼先
27.(2024八下·新兴期末)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曾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谈,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这表明新中国( )
A.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已建立健全各项法律制度
D.注重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8.(2024八下·新兴期末)近些年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教育事业也发展迅速,成就巨大。与这一良好局面直接相关的是( )
A.中部崛起战略 B.兴边富民行动
C.科教兴国 D.西部大开发
29.(2024八下·新兴期末)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发挥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这说明我国( )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B.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思想文化建设取得成就
30.(2024八下·新兴期末)通过手机上的订餐软件,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挑选各种美食;通过自助购票机,我们可以轻松地购买车票;一个小小遥控器,可以打开车库门、室内灯光……这些现象反映了( )
A.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
C.交通运输业推动了餐饮业的发展
D.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4分,第32小题12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
31.(2024八下·新兴期末)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英雄赞歌》歌词(节选)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①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②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摘编自童心《经典老歌400首》
注:《英雄赞歌》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
材料二 美帝国主义长期剥夺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政策和企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多年以来,许多友好国家一直为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中合法权利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次联大表决的结果,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论《历史潮流不可抗拒》
材料三 1972年2月28日,中美正式签订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在很多重要方面达成共识:“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这标志着两国从长期尖锐对立走向关系正常化道路,迅速改变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格局。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从材料一的歌词①②中,选出你感悟最深刻的一句歌词(写出序号即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抗美援朝战争的知识,概述你选择该句歌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宣告美国制造“两个中国”阴谋彻底破产的标志性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联合公报》正式签订并发表的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构建良好的中美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32.(2024八下·新兴期末)按照唯物史观的指导,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创作于1955年)
材料二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 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
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 贸易组织议定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年画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2)分析材料二中两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并用具体史实加以阐释。(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33.(2024八下·新兴期末)学校开展“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是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1981-1985年)部分经济数据对比表:
国内生产总值
1980年 1985年 年均增长率
4588亿元 9099亿元 10.6%
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1953—1980年 1981—1985年
2.6% 8.75%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的衣着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女性着装 21世纪初的中国女性着装
——摘编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等
材料三
1988-2008年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所获金牌数
1995年,我国开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后来,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保护和支持社会体育的发展。
——摘编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众着装的新趋势。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88-2008年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所获金牌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1949年9月”和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B项符合题意;
A: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签订协议,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A项不符合题意;
C: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把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C项不符合题意;
D:1953—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适中。
2.【答案】A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1950年6月”和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与此同时,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并且侵入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还派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不仅威胁了朝鲜,也严重威胁了中国边境安全。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开始抗美援朝。导致削减兵员的计划“告吹”的是美国干涉朝鲜内战,A项符合题意;
B:20世纪到70年代,联合国内大批第三世界国家积极赞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的联合国席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案”,B项不符合题意;
C: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C项不符合题意;
D:1946年6月,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的能力,难度适中。
3.【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可知,市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的原始档案,属于一手资料,比较客观的反映了土地改革的全貌,最有价值,A项符合题意;
B:根据土地改革亲历者的口述编成的回忆录,虽然是一手资料,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B项不符合题意;
C:从互联网检索获取的土地改革的资料,属于二手史料,C项不符合题意;
D:以土地改革为题材的小说《山谷风烟》带有夸张和虚构成分,属于二手史料,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手资料,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区分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基本概念。
4.【答案】D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可知,“‘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是一五计划的影响,属于历史解释,D项符合题意;
A:“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属于历史史实,A项不符合题意;
B: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属于历史史实,B项不符合题意;
C:“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先后开展了一万多个工业项目,属于历史史实,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
5.【答案】C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1957年”“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和结合所学可知,1957年我国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工业落后的面貌,向工业化迈进,歌曲的创作背景是工业化的起步,C项符合题意;
A: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A项不符合题意;
B: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B项不符合题意;
D:1958年之后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
6.【答案】D
【知识点】公私合营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的照片”和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照片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项符合题意;
A: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A项不符合题意;
B:1949年10月至1952年底属于人民政权巩固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项不符合题意;
C: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公私合营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的相关史实。
7.【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在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的情况下,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奋战3天3夜,迎着寒风终于将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竖立起来”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落后,基础条件差,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工业化,条件艰苦,但依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体现了先进人物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C项符合题意;
A:题干未体现先进人物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B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王进喜代表的时代精神。
8.【答案】C
【知识点】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1986年,国务院规定在国家规定工资总额和政策的范围内,把企业内部职工的工资、奖金分配权交给企业,由企业自主决定分配形式和办法,并降低奖金税率;劳动者可以合理流动,职工逐渐成为市场人和社会人。”和结合所学可知,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该规定迎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需要,C项符合题意;
A:促使我国经济结构发生调整,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发展”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D:“确立国有企业的主导性地位”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国有企业的改革的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点准确记忆。解答时,要注意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拿它来分析备选项,这就需要学生准确记忆课本知识。
9.【答案】A
【知识点】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1984年”“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和结合所学可知,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A项符合题意;
B:1985年我国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B项不符合题意;
C: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C项不符合题意;
D: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点准确记忆。解答时,要注意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拿它来分析备选项,这就需要学生准确记忆课本知识。
10.【答案】B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和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中国式体制”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项符合题意;
A: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A项不符合题意;
C: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建立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C项不符合题意;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查知识点准确记忆。解答时,要注意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拿它来分析备选项,这就需要学生准确记忆课本知识。
11.【答案】A
【知识点】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从中共十五大到中共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先后发生了四次变化,但其内容却是一脉相承的”可知,从中共十五大到中共十九大,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理论创新不断推进,这从根本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A项符合题意;
B:其都属于各时期领导人个人的思想与题干“一脉相承”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中国逐渐转向资本主义道路,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
D:马克思主义是一成不变的指导思想,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考查知识点准确记忆。解答时,要注意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拿它来分析备选项,这就需要学生准确记忆课本知识。
12.【答案】B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B:根据所学可知,“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B项符合题意;
A: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三个自信”,A项不符合题意;
C: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在民生方面的美好愿景,C项不符合题意;
D:祖国统一、科技发达、社会和谐,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梦的相关史实。
13.【答案】D
【知识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和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些成就取得的物质基础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D项符合题意;
A: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相辅相成,是我们国家我们党未来的发展、奋斗目标,A项不符合题意;
B: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蓝图,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
14.【答案】C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和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实现了民族大团结,C项符合题意;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项不符合题意;
B: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B项不符合题意;
D: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需准确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5.【答案】D
【知识点】西部大开发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西部大开发为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结合所学可知,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题干体现了西部大开发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
A:背景是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发展不平衡,A项不符合题意;
B:目的是开发西部地区,推动西部地区的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
C:内容是出台一系列政策,建设一系列工程,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从各方面推进西部地区的整体发展,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西部大开发,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需准确识记西部大开发的相关知识。
16.【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可知,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揭开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会谈的序幕。经过22轮艰苦曲折的谈判,中英双方终于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3年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1999年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交接仪式,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2005年胡锦涛会见连战促进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题干内容反映了祖国统一,C项符合题意;
A:题干未体现民族团结,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科技文化,B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外交成就,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祖国统一,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需准确识记祖国统一的相关知识。
17.【答案】D
【知识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重大决策,有利于更好地拓展港澳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国家的向心力”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丰富了“一国两制”的实践内容,D项符合题意;
A:1953年-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私营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A项不符合题意;
B:我国全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了政治协商的功能,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一国两制”,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需准确识记“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
18.【答案】D
【知识点】钢铁长城;新时代强军之路
【解析】【分析】D: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根本原因是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D项符合题意;
A:对外交往的现实需要不是根本原因,A项不符合题意;
B:海权意识的日益增强不是根本原因,B项不符合题意;
C: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不是根本原因,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军的建设,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难度中等。
19.【答案】B
【知识点】海、陆、空军的建设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3000多架;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可知,该材料论述的主旨是我国人民空军装备发展历程,B项符合题意;
A: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发展概况未体现“歼—5型歼击机”,A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只体现了空军,未体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种的组建过程,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我国军备处于世界顶尖水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民空军装备发展历程,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难度中等。
20.【答案】D
【知识点】“两弹一星”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不仅是火红的云团,更像是举起的拳头,是中国人用能力和志气攥成的铁拳。”和结合所学可知,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D项符合题意;
A:1953—1957年“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中国核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项不符合题意;
C: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相关知识。
21.【答案】A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和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项符合题意;
B: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新中国积极与亚非国家团结合作,C项不符合题意;
D: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亚非万隆会议,周恩来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提出“求同存异”主张,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考查学生对基础知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22.【答案】B
【知识点】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1955年”“周恩来”和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万隆会议,周恩来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提出“求同存异”主张,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B项符合题意;
A:新中国成立以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项不符合题意;
C:在万隆会议上,中国并未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C项不符合题意;
D: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求同存异”方针,考查学生对基础知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23.【答案】D
【知识点】全方位外交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2022年,我国领导人先后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G20峰会、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首届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政府承诺将继续支持联合国事务,承诺组建常备的维和警队。”可知,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项符合题意;
A:我国是联合国维和主要力量之一,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我国致力打造新型国家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我国践行着不结盟外交政策,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24.【答案】C
【知识点】航天事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与新中国航天事业的起点有关”和结合所学可知,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C项符合题意;
A: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A项不符合题意;
B:大庆油田的建成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D: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航天事业的起点,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5.【答案】C
【知识点】航天事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C:根据所学可知,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C项符合题意;
A: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A项不符合题意;
B: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奠定了基础,B项不符合题意;
D: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解决问题项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26.【答案】A
【知识点】袁隆平及杂交水稻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可知,1973年袁隆平经过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被推广到许多国家,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作出重要贡献,A项符合题意;
B:杨利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B项不符合题意;
C: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C项不符合题意;
D: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相关史实。
27.【答案】B
【知识点】文化事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说,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可知,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B项符合题意;
A: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基础,A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建立健全各项法律制度,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注重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相关基础知识。
28.【答案】C
【知识点】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近些年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教育事业也发展迅速,成就巨大”和结合所学可知,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与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针指导下,近些年我国科学技术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发展迅速,成就巨大,C项符合题意;
A:中部崛起战略,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D:进行西部大开发,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教兴国”战略方针,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相关基础知识。
29.【答案】D
【知识点】文化事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发挥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可知,我国思想文化建设取得进展,D项符合题意;
A:题干未体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思想文化建设取得进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相关基础知识。
30.【答案】A
【知识点】衣食住行的变迁
【解析】【分析】A:根据干“通过手机上的订餐软件,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挑选各种美食;通过自动购票机可以轻松购买车票;一个小小遥控器,可以打开车库门、室内灯光”可知,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A项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交通运输业推动餐饮业的发展,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相关基础知识。
31.【答案】(1)【示例一】
选择歌词序号:①。
原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打败了侵略者,其中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示例二】
选择歌词序号:②。
原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充分展示了不畏强暴、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将士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安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标志着中美两国从长期对立到关系走向正常化;改变了我国对外关系的格局
(4)中美两国应增进互信,相互合作;应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摒弃对抗,通过对话、会谈解决分歧;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承担大国责任,引领和推动国际、区域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等。
【知识点】抗美援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和结合所学可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打败了侵略者,其中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根据材料一"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和结合所学可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充分展示了不畏强暴、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将士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安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根据材料二“美帝国主义长期剥夺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政策和企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多年以来,许多友好国家一直为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中合法权利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次联大表决的结果,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和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美国制造“两个中国”阴谋彻底破产。
(3)根据材料三“1972年2月28日,中美正式签订并发表《联合公报》”“这标志着两国从长期尖锐对立走向关系正常化道路,迅速改变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格局。”和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从长期对立走向关系正常化;改变了我国对外关系的格局。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中美两国应增进互信,相互合作;应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摒弃对抗,通过对话、会谈解决分歧;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承担大国责任,引领和推动国际、区域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等。
故答案为:
(1) 【示例一】 选择歌词序号:①。原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打败了侵略者,其中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示例二】选择歌词序号:②。原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充分展示了不畏强暴、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将士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安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事件: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标志着中美两国从长期对立走向关系正常化;改变了我国对外关系的格局。
(4)认识:中美两国应增进互信,相互合作;应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摒弃对抗,通过对话、会谈解决分歧;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承担大国责任,引领和推动国际、区域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等。
【点评】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考查抗美援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中美关系正常化,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32.【答案】(1)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示例】
观点: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
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
总之,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应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手工业合作化;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创作于1955年)”和结合所学可知,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业生产合作社使农民彻底摆脱了小块土地私有制的束缚,走上了合作的发展道路,从而使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观。
(2)根据材料二“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和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根据材料二“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和结合所学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分析两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观点: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实展开论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总之,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应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故答案为:
(1)主要原因: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示例】观点: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总之,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应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点评】本题为历史小论文试题,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解题要注意理解题意,选取相互关关联的事件,提炼主题,做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33.【答案】(1)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2)款式由单一到多元;色彩由单调到丰富;衣着需求从“穿暖”到“穿美”;着装理念从大众化到个性化。
(3)变化:所获金牌数稳步上升。
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初步建立,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国家政策、法规对社会体育的保护和支持;全民体育参与意识的增强;国际体育交流的推动;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北京申奥成功的推动;等等。
【知识点】衣食住行的变迁;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1981—1985年)部分经济数据对比表”可知,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2)根据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的衣着、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女性着装、21世纪初的中国女性着装”可知,款式由单一到多元;色彩由单调到丰富;衣着需求从“穿暖”到“穿美”着装理念从大众化到个性化。
(3)根据材料三“1988—2008年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所获金牌数”可知,所获金牌数稳步上升。结合所学可知,1988—2008年我国所获金牌数稳步上升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初步建立,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国家政策、法规对社会体育的保护和支持;全民体育参与意识的增强;国际体育交流的推动;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北京申奥成功的推动;等等。
故答案为:
(1)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2)新趋势:款式由单一到多元;色彩由单调到丰富;衣着需求从“穿暖”到“穿美”着装理念从大众化到个性化。
(3)变化:所获金牌数稳步上升。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初步建立,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国家政策、法规对社会体育的保护和支持;全民体育参与意识的增强;国际体育交流的推动;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北京申奥成功的推动;等等。
【点评】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考查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众着装的新趋势、1988—2008年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所获金牌数的变化和原因,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7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八下·新兴期末)1949年9月,曹铁作为被特别举荐的河南许昌解放区农民代表,参加了北京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议题是( )
A.争取西藏和平解放 B.筹备成立新中国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B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1949年9月”和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B项符合题意;
A: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签订协议,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A项不符合题意;
C: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把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C项不符合题意;
D:1953—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适中。
2.(2024八下·新兴期末)1950年6月,毛泽东在前不久的一次中央会议上提议大规模地削减解放军兵员,他认为只要留足部队解决台湾问题和解放西藏就行,但这一削减兵员的计划5天后就告吹了。导致削减兵员的计划“告吹”的是( )
A.美国干涉朝鲜内战 B.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案”
C.西藏解放受到阻碍 D.国民党全面发动内战
【答案】A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1950年6月”和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与此同时,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并且侵入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还派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不仅威胁了朝鲜,也严重威胁了中国边境安全。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开始抗美援朝。导致削减兵员的计划“告吹”的是美国干涉朝鲜内战,A项符合题意;
B:20世纪到70年代,联合国内大批第三世界国家积极赞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的联合国席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案”,B项不符合题意;
C: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C项不符合题意;
D:1946年6月,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的能力,难度适中。
3.(2024八下·新兴期末)为了深入学习和研究土地改革运动,同学们搜集到了以下资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
A.市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运动的原始档案
B.根据土地改革亲历者的口述编成的回忆录
C.从互联网检索获取的土地改革的资料
D.以土地改革为题材的小说《山谷风烟》
【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可知,市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的原始档案,属于一手资料,比较客观的反映了土地改革的全貌,最有价值,A项符合题意;
B:根据土地改革亲历者的口述编成的回忆录,虽然是一手资料,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B项不符合题意;
C:从互联网检索获取的土地改革的资料,属于二手史料,C项不符合题意;
D:以土地改革为题材的小说《山谷风烟》带有夸张和虚构成分,属于二手史料,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手资料,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区分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基本概念。
4.(2024八下·新兴期末)历史解释是指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关于“一五”计划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先后开展了一万多个工业项目
D.“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答案】D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可知,“‘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是一五计划的影响,属于历史解释,D项符合题意;
A:“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属于历史史实,A项不符合题意;
B: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属于历史史实,B项不符合题意;
C:“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先后开展了一万多个工业项目,属于历史史实,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
5.(2024八下·新兴期末)歌曲《小燕子》创作于1957年,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表明,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
A.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工业化的起步 D.“大跃进”运动
【答案】C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1957年”“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和结合所学可知,1957年我国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工业落后的面貌,向工业化迈进,歌曲的创作背景是工业化的起步,C项符合题意;
A: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A项不符合题意;
B: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B项不符合题意;
D:1958年之后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
6.(2024八下·新兴期末)下面为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时的场景照片,此照片反映的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人民政权巩固与国民经济恢复
C.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D
【知识点】公私合营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的照片”和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照片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项符合题意;
A: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A项不符合题意;
B:1949年10月至1952年底属于人民政权巩固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项不符合题意;
C: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公私合营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的相关史实。
7.(2024八下·新兴期末)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各行各业掀起了劳动建设的高潮。1960年春,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在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的情况下,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奋战3天3夜,迎着寒风终于将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竖立起来。材料反映的是当时( )
A.先进人物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B.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
C.先进人物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D.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在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的情况下,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奋战3天3夜,迎着寒风终于将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竖立起来”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落后,基础条件差,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工业化,条件艰苦,但依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体现了先进人物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C项符合题意;
A:题干未体现先进人物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B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王进喜代表的时代精神。
8.(2024八下·新兴期末)1986年,国务院规定,在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和政策范围内,把企业内部职工的工资、奖金分配权交给企业,由企业自主决定分配形式和办法,并降低奖金税率;劳动者可以合理流动,职工逐渐成为市场人和社会人。该规定( )
A.促使我国的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
B.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发展
C.迎合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D.确立了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
【答案】C
【知识点】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1986年,国务院规定在国家规定工资总额和政策的范围内,把企业内部职工的工资、奖金分配权交给企业,由企业自主决定分配形式和办法,并降低奖金税率;劳动者可以合理流动,职工逐渐成为市场人和社会人。”和结合所学可知,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该规定迎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需要,C项符合题意;
A:促使我国经济结构发生调整,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发展”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D:“确立国有企业的主导性地位”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国有企业的改革的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点准确记忆。解答时,要注意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拿它来分析备选项,这就需要学生准确记忆课本知识。
9.(2024八下·新兴期末)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道:“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开放14个沿海城市 B.设立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C.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D.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答案】A
【知识点】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1984年”“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和结合所学可知,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A项符合题意;
B:1985年我国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B项不符合题意;
C: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C项不符合题意;
D: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点准确记忆。解答时,要注意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拿它来分析备选项,这就需要学生准确记忆课本知识。
10.(2024八下·新兴期末)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并确定雄安新区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据此可知,“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
A.国有企业改革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B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和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中国式体制”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项符合题意;
A: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A项不符合题意;
C: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建立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C项不符合题意;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查知识点准确记忆。解答时,要注意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拿它来分析备选项,这就需要学生准确记忆课本知识。
11.(2024八下·新兴期末)从中共十五大到中共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先后发生了四次变化,但其内容却是一脉相承的。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其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其都属于各时期领导人个人的思想
C.中国逐渐转向资本主义道路
D.马克思主义是一成不变的指导思想
【答案】A
【知识点】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从中共十五大到中共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先后发生了四次变化,但其内容却是一脉相承的”可知,从中共十五大到中共十九大,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理论创新不断推进,这从根本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A项符合题意;
B:其都属于各时期领导人个人的思想与题干“一脉相承”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中国逐渐转向资本主义道路,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
D:马克思主义是一成不变的指导思想,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考查知识点准确记忆。解答时,要注意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拿它来分析备选项,这就需要学生准确记忆课本知识。
12.(2024八下·新兴期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
A.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
D.祖国统一、科技发达、社会和谐
【答案】B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B:根据所学可知,“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B项符合题意;
A: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三个自信”,A项不符合题意;
C: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在民生方面的美好愿景,C项不符合题意;
D:祖国统一、科技发达、社会和谐,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梦的相关史实。
13.(2024八下·新兴期末)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些成就取得的物质基础是我国( )
A.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蓝图
C.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
【答案】D
【知识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和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些成就取得的物质基础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D项符合题意;
A: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相辅相成,是我们国家我们党未来的发展、奋斗目标,A项不符合题意;
B: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蓝图,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
14.(2024八下·新兴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实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答案】C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和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实现了民族大团结,C项符合题意;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项不符合题意;
B: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B项不符合题意;
D: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需准确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5.(2024八下·新兴期末)“西部大开发为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材料叙述了西部大开发政策的( )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影响
【答案】D
【知识点】西部大开发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西部大开发为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结合所学可知,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题干体现了西部大开发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
A:背景是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发展不平衡,A项不符合题意;
B:目的是开发西部地区,推动西部地区的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
C:内容是出台一系列政策,建设一系列工程,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从各方面推进西部地区的整体发展,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西部大开发,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需准确识记西部大开发的相关知识。
16.(2024八下·新兴期末)下表所示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1993年,汪辜会谈
1999年,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交接仪式
2005年,胡锦涛会见连战
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会晤
A.民族团结 B.科技文化 C.祖国统一 D.外交成就
【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可知,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揭开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会谈的序幕。经过22轮艰苦曲折的谈判,中英双方终于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3年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1999年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交接仪式,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2005年胡锦涛会见连战促进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题干内容反映了祖国统一,C项符合题意;
A:题干未体现民族团结,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科技文化,B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外交成就,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祖国统一,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需准确识记祖国统一的相关知识。
17.(2024八下·新兴期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重大决策,有利于更好地拓展港澳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国家的向心力。此纲要( )
A.反映了三大改造的完成
B.表明我国全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发挥了政治协商的功能
D.丰富了“一国两制”的实践内容
【答案】D
【知识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重大决策,有利于更好地拓展港澳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国家的向心力”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丰富了“一国两制”的实践内容,D项符合题意;
A:1953年-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私营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A项不符合题意;
B:我国全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了政治协商的功能,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一国两制”,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需准确识记“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
18.(2024八下·新兴期末)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成功下水,这使人民海军迈入“三航母时代”。这一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是,我国( )
A.对外交往的现实需要 B.海权意识的日益增强
C.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 D.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答案】D
【知识点】钢铁长城;新时代强军之路
【解析】【分析】D: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根本原因是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D项符合题意;
A:对外交往的现实需要不是根本原因,A项不符合题意;
B:海权意识的日益增强不是根本原因,B项不符合题意;
C: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不是根本原因,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军的建设,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难度中等。
19.(2024八下·新兴期末)“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3000多架;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材料论述的主旨是( )
A.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发展概况
B.我国人民空军的建设发展历程
C.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种的组建过程
D.我军军事装备处于世界顶尖水平
【答案】B
【知识点】海、陆、空军的建设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3000多架;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可知,该材料论述的主旨是我国人民空军装备发展历程,B项符合题意;
A: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发展概况未体现“歼—5型歼击机”,A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只体现了空军,未体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种的组建过程,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我国军备处于世界顶尖水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民空军装备发展历程,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难度中等。
20.(2024八下·新兴期末)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当时,一位富有远见的政治家说:“那不仅是火红的云团,更像是举起的拳头,是中国人用能力和志气攥成的铁拳。”这一说法的提出主要是基于该成就( )
A.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B.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C.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D.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
【答案】D
【知识点】“两弹一星”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不仅是火红的云团,更像是举起的拳头,是中国人用能力和志气攥成的铁拳。”和结合所学可知,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D项符合题意;
A:1953—1957年“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中国核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项不符合题意;
C: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相关知识。
21.(2024八下·新兴期末)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当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成立以后(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积极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D.坚持“求同存异”方针
【答案】A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和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项符合题意;
B: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新中国积极与亚非国家团结合作,C项不符合题意;
D: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亚非万隆会议,周恩来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提出“求同存异”主张,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考查学生对基础知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22.(2024八下·新兴期末)1955年,美国国务院的情报机构也不得不承认:“共产党中国在该会议上留下的普遍的、有国益的印象得归之于周恩来精湛的外交艺术。”这里“精湛的外交艺术”指的是( )
A.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B
【知识点】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1955年”“周恩来”和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万隆会议,周恩来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提出“求同存异”主张,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B项符合题意;
A:新中国成立以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项不符合题意;
C:在万隆会议上,中国并未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C项不符合题意;
D: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求同存异”方针,考查学生对基础知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23.(2024八下·新兴期末)2022年,我国领导人先后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G20峰会、APEC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人正式会议、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政府承诺将继续支持联合国事务,承诺组建常备维和警队。这说明我国( )
A.是联合国维和的主要力量 B.致力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C.践行着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答案】D
【知识点】全方位外交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2022年,我国领导人先后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G20峰会、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首届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政府承诺将继续支持联合国事务,承诺组建常备的维和警队。”可知,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项符合题意;
A:我国是联合国维和主要力量之一,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我国致力打造新型国家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我国践行着不结盟外交政策,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24.(2024八下·新兴期末)“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抵达北京后,王亚平的女儿手捧鲜花,迎接妈妈的凯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胜利回归,再一次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下列事件中,与新中国航天事业的起点有关的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大庆油田的建成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D.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答案】C
【知识点】航天事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与新中国航天事业的起点有关”和结合所学可知,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C项符合题意;
A: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A项不符合题意;
B:大庆油田的建成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D: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航天事业的起点,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5.(2024八下·新兴期末)北京时间2024年4月26日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回望历史,我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开端于(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
【答案】C
【知识点】航天事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C:根据所学可知,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C项符合题意;
A: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A项不符合题意;
B: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奠定了基础,B项不符合题意;
D: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解决问题项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26.(2024八下·新兴期末)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他曾明确指出:“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粮食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袁隆平 B.杨利伟 C.屠呦呦 D.邓稼先
【答案】A
【知识点】袁隆平及杂交水稻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可知,1973年袁隆平经过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被推广到许多国家,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作出重要贡献,A项符合题意;
B:杨利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B项不符合题意;
C: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C项不符合题意;
D: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相关史实。
27.(2024八下·新兴期末)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曾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谈,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这表明新中国( )
A.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已建立健全各项法律制度
D.注重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答案】B
【知识点】文化事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B:根据题干“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说,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可知,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B项符合题意;
A: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基础,A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建立健全各项法律制度,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注重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相关基础知识。
28.(2024八下·新兴期末)近些年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教育事业也发展迅速,成就巨大。与这一良好局面直接相关的是( )
A.中部崛起战略 B.兴边富民行动
C.科教兴国 D.西部大开发
【答案】C
【知识点】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近些年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教育事业也发展迅速,成就巨大”和结合所学可知,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与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针指导下,近些年我国科学技术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发展迅速,成就巨大,C项符合题意;
A:中部崛起战略,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D:进行西部大开发,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教兴国”战略方针,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相关基础知识。
29.(2024八下·新兴期末)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发挥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这说明我国( )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B.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思想文化建设取得成就
【答案】D
【知识点】文化事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发挥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可知,我国思想文化建设取得进展,D项符合题意;
A:题干未体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思想文化建设取得进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相关基础知识。
30.(2024八下·新兴期末)通过手机上的订餐软件,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挑选各种美食;通过自助购票机,我们可以轻松地购买车票;一个小小遥控器,可以打开车库门、室内灯光……这些现象反映了( )
A.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
C.交通运输业推动了餐饮业的发展
D.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答案】A
【知识点】衣食住行的变迁
【解析】【分析】A:根据干“通过手机上的订餐软件,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挑选各种美食;通过自动购票机可以轻松购买车票;一个小小遥控器,可以打开车库门、室内灯光”可知,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A项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交通运输业推动餐饮业的发展,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相关基础知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4分,第32小题12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
31.(2024八下·新兴期末)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英雄赞歌》歌词(节选)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①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②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摘编自童心《经典老歌400首》
注:《英雄赞歌》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
材料二 美帝国主义长期剥夺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政策和企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多年以来,许多友好国家一直为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中合法权利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次联大表决的结果,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论《历史潮流不可抗拒》
材料三 1972年2月28日,中美正式签订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在很多重要方面达成共识:“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这标志着两国从长期尖锐对立走向关系正常化道路,迅速改变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格局。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从材料一的歌词①②中,选出你感悟最深刻的一句歌词(写出序号即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抗美援朝战争的知识,概述你选择该句歌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宣告美国制造“两个中国”阴谋彻底破产的标志性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联合公报》正式签订并发表的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构建良好的中美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示例一】
选择歌词序号:①。
原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打败了侵略者,其中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示例二】
选择歌词序号:②。
原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充分展示了不畏强暴、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将士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安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标志着中美两国从长期对立到关系走向正常化;改变了我国对外关系的格局
(4)中美两国应增进互信,相互合作;应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摒弃对抗,通过对话、会谈解决分歧;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承担大国责任,引领和推动国际、区域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等。
【知识点】抗美援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和结合所学可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打败了侵略者,其中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根据材料一"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和结合所学可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充分展示了不畏强暴、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将士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安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根据材料二“美帝国主义长期剥夺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政策和企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多年以来,许多友好国家一直为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中合法权利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次联大表决的结果,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和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美国制造“两个中国”阴谋彻底破产。
(3)根据材料三“1972年2月28日,中美正式签订并发表《联合公报》”“这标志着两国从长期尖锐对立走向关系正常化道路,迅速改变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格局。”和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从长期对立走向关系正常化;改变了我国对外关系的格局。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中美两国应增进互信,相互合作;应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摒弃对抗,通过对话、会谈解决分歧;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承担大国责任,引领和推动国际、区域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等。
故答案为:
(1) 【示例一】 选择歌词序号:①。原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打败了侵略者,其中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示例二】选择歌词序号:②。原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充分展示了不畏强暴、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将士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安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事件: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标志着中美两国从长期对立走向关系正常化;改变了我国对外关系的格局。
(4)认识:中美两国应增进互信,相互合作;应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摒弃对抗,通过对话、会谈解决分歧;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承担大国责任,引领和推动国际、区域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等。
【点评】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考查抗美援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中美关系正常化,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32.(2024八下·新兴期末)按照唯物史观的指导,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创作于1955年)
材料二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 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
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 贸易组织议定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年画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2)分析材料二中两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并用具体史实加以阐释。(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答案】(1)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示例】
观点: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
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
总之,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应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手工业合作化;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创作于1955年)”和结合所学可知,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业生产合作社使农民彻底摆脱了小块土地私有制的束缚,走上了合作的发展道路,从而使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观。
(2)根据材料二“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和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根据材料二“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和结合所学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分析两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观点: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实展开论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总之,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应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故答案为:
(1)主要原因: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示例】观点: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总之,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应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点评】本题为历史小论文试题,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解题要注意理解题意,选取相互关关联的事件,提炼主题,做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33.(2024八下·新兴期末)学校开展“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是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1981-1985年)部分经济数据对比表:
国内生产总值
1980年 1985年 年均增长率
4588亿元 9099亿元 10.6%
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1953—1980年 1981—1985年
2.6% 8.75%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的衣着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女性着装 21世纪初的中国女性着装
——摘编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等
材料三
1988-2008年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所获金牌数
1995年,我国开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后来,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保护和支持社会体育的发展。
——摘编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众着装的新趋势。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88-2008年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所获金牌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答案】(1)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2)款式由单一到多元;色彩由单调到丰富;衣着需求从“穿暖”到“穿美”;着装理念从大众化到个性化。
(3)变化:所获金牌数稳步上升。
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初步建立,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国家政策、法规对社会体育的保护和支持;全民体育参与意识的增强;国际体育交流的推动;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北京申奥成功的推动;等等。
【知识点】衣食住行的变迁;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1981—1985年)部分经济数据对比表”可知,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2)根据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的衣着、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女性着装、21世纪初的中国女性着装”可知,款式由单一到多元;色彩由单调到丰富;衣着需求从“穿暖”到“穿美”着装理念从大众化到个性化。
(3)根据材料三“1988—2008年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所获金牌数”可知,所获金牌数稳步上升。结合所学可知,1988—2008年我国所获金牌数稳步上升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初步建立,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国家政策、法规对社会体育的保护和支持;全民体育参与意识的增强;国际体育交流的推动;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北京申奥成功的推动;等等。
故答案为:
(1)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2)新趋势:款式由单一到多元;色彩由单调到丰富;衣着需求从“穿暖”到“穿美”着装理念从大众化到个性化。
(3)变化:所获金牌数稳步上升。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初步建立,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国家政策、法规对社会体育的保护和支持;全民体育参与意识的增强;国际体育交流的推动;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北京申奥成功的推动;等等。
【点评】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考查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众着装的新趋势、1988—2008年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所获金牌数的变化和原因,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