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民族初级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4月)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民族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4月)
一、选择题(共 12 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九下·恩施期中)农历,又称夏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吸收了干支历中二十四节气的一部分,通过“置闰法 ”调 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了阴阳合历。之所以得名为“农历 ”,是因为(  )
A.由古代农民集体编制 B.能够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C.纪念传说中的神农氏 D.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时期,我国就有了历法了。今天的农历就叫夏历。农历,又称夏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之所以得名为“农历”,是因为能够指导农业生产活动,B符合题意;
由古代农民集体编制,不符合实际,排除A;
纪念传说中的神农氏,与史实不符,排除C;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与历法的制度无直接关系,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农历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农历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2024九下·恩施期中)中国的汉字在不同时期体现的作用和文化意义不同,大体来说魏晋以前的汉字以实用性为主,从 魏晋开始,汉字的书写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书法。下列为书法艺术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
A.书法家们的创新发展 B.魏碑石刻的发展需要
C.汉代造纸术的发明 D.魏晋统治者的提倡
【答案】C
【知识点】造纸术的发明及影响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为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C符合题意;
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的是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与书法家们的创新发展无关,排除A;
魏碑石刻并不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B;
题干强调的事物质条件,与统治者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造纸术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造纸术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3.(2024九下·恩施期中)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下表中对武则天的不同的评价反映出(  )
706年崔融《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 “仗义当责”“忘躯济厄”、“制礼作乐”、“返朴还淳”,使“四海幕化”、“九夷禀朔”。
南宋朱熹《通鉴纲目》 “乘唐中衰,攘窃神器,任用酷吏,屠害宗支,毒流缙绅,其祸惨矣!”
1929年振之《我国女权运动者武曌》 她冲破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束缚,成为一代女皇,对于唐代整个女性意识的复苏和地位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A.人物评价与时代变迁无关 B.时间越接近则评价越准确
C.以上评价毫无参考的价值 D.人物评价受诸多因素影响
【答案】D
【知识点】女皇武则天
【解析】【分析】A:人物评价与时代变迁无关,说法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
B:时间越接近则评价越准确,说法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
C:这些评价是有参考价值的,C项不符合题意;
D:从题干表格中信息可知,每个时期对武则天的评价是不同的,人物评价会受诸多因素影响,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武则天的评价,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2024九下·恩施期中)乾隆皇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规定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 定,驻藏大臣监督,经中央政府批准生效。这表明金瓶掣签制度(  )
A.明确了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的平等地位
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达赖和班禅转世的监督
C.用册封方式使西藏地区臣服于清朝政府
D.划分了达赖、班禅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区域
【答案】B
【知识点】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规定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驻藏大臣监督,经中央政府批准生效。”结合所学可知,清朝的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达赖和班禅转世的监督,B符合题意;
题干未涉及驻藏大臣,排除A;
题干是对金瓶掣签制度的解读,册封方式与题干无关,排除C;
划分了达赖、班禅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区域在题干中未涉及,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清朝对边疆地区管辖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清朝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5.(2024九下·恩施期中)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 ”考察团,分赴井冈山、遵义、延安、吴起镇 四地实地考察。其中,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B.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C.革命圣地 战略后方 D.长征会师 伟大胜利
【答案】A
【知识点】遵义会议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符合题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的是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排除B;
革命圣地、战略后方指的是延安,排除C;
长征会师、伟大胜利指的是会宁会师,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遵义会议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遵义会议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6.(2024九下·恩施期中)美国记者斯诺曾撰写《红星照耀中国》 。1939 年他称赞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窑洞中的预 言 ”。这一“预言 ”指(  )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
C.抗战胜利属于中国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答案】C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论述的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过程和结果,指出抗战胜利属于中国,C符合题意;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1927年八七会议中做出的论断,排除A;
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是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论断,排很长B;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论断,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敌后战场抗战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敌后战争抗战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7.(2024九下·恩施期中)2024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线图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政策的 四次调整(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  )
A.一定程度调整了生产关系 B.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C.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振兴 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2020年3月30日,顺德召开推动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我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合所学可知,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一定程度调整了生产关系,A符合题意;
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排除B;
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振兴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排除C;
人民公社化运动并未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建国后土地政策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建国后农村政策调整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8.(2024九下·恩施期中)如图漫画(打虎拍蝇,力戒形式主义……)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答案】B
【知识点】“四个全面”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根据漫画中的关键词“官僚主义”等信息推知,题干漫画反映的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从严治党,B符合题意;
题干未涉及改革的信息,排除A;
题干未涉及法治的信息,排除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四个全面”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四个全面”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9.(2024九下·恩施期中)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 日本通过三次“开国 ”,成功实现了社会 的全面转型。 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实行幕府统治
C.明治维新 D.战后社会改革
【答案】A
【知识点】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A符合题意;
实行幕府统治是在大化改新之后,排除B;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排除C;
战后社会改革指的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大化改新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0.(2024九下·恩施期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诞生了《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了《独立宣言》和 1787 年宪法, 法国大革命也颁布了《人权宣言》,这说明这一时期(  )
A.欧美全民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B.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普遍确立
C.欧美国家法制意识开始萌发 D.资产阶级用法律捍卫革命成果
【答案】D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结合所学可知,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都通过法律的形式维护革命的成果,D符合题意;
“民主权利得到保障”说法错误,当时颁布的这些法律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例如美国《独立宣言》中天赋人权就不包括印第安人、广大的黑人和妇女等,排除A;
“普遍确立”说法错误,早期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开始确立,排除B;
“开始萌发”说法错误,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1.(2024九下·恩施期中)战场风云是一款真正的战略游戏。所有部队都是以史料档案及照片为蓝本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 的特点,可以让你在不同的情况下针对部队的优势及弱点指挥作战。不同的资源展现了游戏中经 济的作用:木材、铁、金、电力、石油和食物,不同的特性会影响升级系统。这款游戏可能参照 的是(  )
A.拿破仑对外战争 B.南美独立运动
C.日本倒幕运动 D.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战场风云”“电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半期,法国与德国之间、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1918年,德国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D符合题意;拿破仑时期没有电力,排除A;
玻利瓦尔领导南美独立运动时期没有电力,排除B;
日本倒幕运动与游戏背景内容不符,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一战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一战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2.(2024九下·恩施期中)20 多年前,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至上 ”的幌子轰炸南联盟。20 年前,美英以伊拉克拥有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两次战争都未经联合国授权。如今美国又在策 动北约东扩。这些事例表明(  )
A.宗教冲突威胁安胁 B.恐怖主义甚嚣尘上
C.霸权主义依然存在 D.军事集团对抗形成
【答案】C
【知识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两次战争都未经联合国授权”“美英法又用导弹对主权国家叙利亚展开军事打击”可知,题干信息反映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符合题意;
题干未涉及宗教冲突,排除A;
题干未涉及恐怖主义,排除B;
苏联解体后,未形成对抗的军事集团,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霸权主义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霸权主义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共 36 分)
13.(2024九下·恩施期中)【中西方古代教育】
材料
图一 宋朝 嵩阳学院
书院萌芽于唐末,起初是官办。在宋朝,朝廷 支持私人学院,庶族地主、士人们纷纷建书院 或讲学。书院教学以儒家经典为主,主讲者大 都是学识渊博的经师大儒,优秀学员能步入仕 途。这一时期以江浙数量最多,其中江西有 54 所,浙江有 164 所。……到清初,书院逐渐“官 学化 ”。清末随着科举被废除书院也渐渐衰落。 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经济的发展,10 世纪欧洲开始兴起大学。大学最重 要的教学方法是讲授和辩论,课程内容大体分为神学、文艺、法律、医学四 门,学生通过公开答辩考试,就能获得学位,学成毕业的各类人才进入社会 的各行各业。14 世纪开始,欧洲大学分布逐渐由意大利向西南欧、中欧和东 欧其他地区扩展。它们在许多方面体现和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特征,一些新的 人文主义学科如希腊文、修辞学、文学等有关世俗文化的学科被正式纳入大 学课程,打破了神学在大学中的垄断地位。
(1)结合两则材料,分析 10 世纪的中国宋代学院和欧洲大学兴起的不同原因。
(2)结合两则材料,比较中国古代书院与西欧中世纪大学发展趋势的不同点
【答案】(1)宋代书院兴起原因: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发展,经济的繁荣。 中世纪欧洲大学兴起原因:城市经济各个行业的发展, 自治城市的发展等。
(2)发展趋势的不同之处:
①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不一样: 中国古代书院主要学习儒家经典,主要培养入仕科举人才 西方涉及广泛,开始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专业人才。
②趋势不同
中国书院随着经济重心南移也逐渐南移,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也逐渐官化,废除科举后没落。 西方大学教育随着城市的兴起出现扩展,摆脱神学控制开始出现人文主义思潮。
【知识点】重文轻武的政策;西欧大学的兴起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宋代书院和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根据材料“在宋朝,朝廷支持私人学院,庶族地主、士人们纷纷建书院或讲学”可知,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根据材料“书院教学以儒家经典为主,主讲者大都是学识渊博的经师大儒,优秀学员能步入仕途”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书院教学以儒家经典为主,优秀学员能步入仕途,即科举制度的发展;根据材料“这一时期以江浙数量最多,其中江西有54所,浙江有164所”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经济的繁荣,即江南经济的发展,书院南方居多。根据材料“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经济的发展,10世纪欧洲开始兴起大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城市经济各个行业的发展,自治城市的发展等。
(2)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院与西欧中世纪大学发展趋势的不同点。根据材料“书院教学以儒家经典为主,主讲者大都是学识渊博的经师大儒,优秀学员能步入仕途”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书院教学以儒家经典为主,优秀学员能步入仕途;而材料“大学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是讲授和辩论,课程内容大体分为神学、文艺、法律、医学四门,学生通过公开答辩考试,就能获得学位,学成毕业的各类人才进入社会的各行各业”可知,中世纪大学课程内容大体分为神学、文艺、法律、医学四门,学生通过公开答辩考试,就能获得学位,学成毕业的各类人才进入社会的各行各业,即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不一样:中国古代书院主要学习儒家经典,主要培养入仕科举人才;西方涉及广泛,开始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专业人才。根据材料“这一时期以江浙数量最多,其中江西有54所,浙江有164所”可知,中国书院随着经济重心南移也逐渐南移;根据材料“……到清初,书院逐渐‘官学化’。清末随着科举被废除书院也渐渐衰落”“14世纪开始,欧洲大学分布逐渐由意大利向西南欧、中欧和东欧其他地区扩展。它们在许多方面体现和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特征,一些新的人文主义学科如希腊文、修辞学、文学等有关世俗文化的学科被正式纳入大学课程,打破了神学在大学中的垄断地位”可知,中国书院随着经济重心南移也逐渐南移,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也逐渐官化,废除科举后没落。西方大学教育随着城市的兴起出现扩展,摆脱神学控制开始出现人文主义思潮。
故答案为:
(1)宋代书院兴起原因: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发展,经济的繁荣。 中世纪欧洲大学兴起原因:城市经济各个行业的发展, 自治城市的发展等。
(2)发展趋势的不同之处:
①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不一样: 中国古代书院主要学习儒家经典,主要培养入仕科举人才 西方涉及广泛,开始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专业人才。
②趋势不同:中国书院随着经济重心南移也逐渐南移,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也逐渐官化,废除科举后没落。 西方大学教育随着城市的兴起出现扩展,摆脱神学控制开始出现人文主义思潮。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书院和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中国古代书院与西欧中世纪大学发展趋势的不同点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4.(2024九下·恩施期中)【物产大交换】
图一 两汉时期中原与西域物产交流情况
图二 哥伦布大交换
(1)分析图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促进两汉时期中原与西域物产交流的主要原因。(分析图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推动美洲物产在 15 世纪传入中国的主要原因。
(2)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简析哥伦布大交换产生的影响。
【答案】(1)汉代物产交流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地区的联系。
明代美洲物产到中国的原因:“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
(2)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种物种大交换和物种多样化,丰富了各大洲的饮食文化,促进了全球的文化交
流,促进了欧洲大西洋沿岸的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消极影响:随着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丝绸之路和新航路开辟的知识。根据材料图一“西汉时期中原与西域物产交流情况”结合所学丝绸之路的知识可知,原因是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地区的联系。根据材料图二“哥伦布大交换”并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知识可知,原因是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
(2)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根据材料图二“哥伦布大交换”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可知,促进了全种物种大交换和物种多样化,丰富了各大洲的饮食文化,促进了全球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大西洋沿岸的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但随着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故答案为:
(1)汉代物产交流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地区的联系。明代美洲物产到中国的原因:“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
(2)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种物种大交换和物种多样化,丰富了各大洲的饮食文化,促进了全球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大西洋沿岸的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消极影响:随着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点评】本题考查丝绸之路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准确识读图片信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题干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5.(2024九下·恩施期中)【现代化】
材料一 大约从1500年起,西方靠殖民掠夺奠定了其“起手优势 ”,又靠对劳动者的剥削压榨进 行原始积累,并且通过不平等贸易强化了其在“世界体系 ”中的支配地位,这是西方现代化的“共 性 ”。 ……除了用时不一样, 中国式现代化还走出了一条与西方现代化迥异的道路, 中国作为一个 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靠自身的努力和创造成功推进和拓展了现代化进程,表现出独立自主、和平 发展、公平正义、可持续等基本特征。
——摘自韩震《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 ”迷思》
材料二 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方面,根植于中华文化, 中国具有爱好和平、促进 发展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中国近代遭遇西方工业化列强侵略,国家和人民深受其害,不走帝国 主义压迫他国的老路。党中央意识到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流,维护世界和平的 因素正在不断增长,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丁志刚、熊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四重逻辑:基于中西方现代化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请你根据所学各补充一则史料,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最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产生这种区别的根本原因
【答案】(1)如全面小康追求共同富裕、人民代表大会制、一带一路战略等都能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 特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可持续等基本特征。
如三角贸易、殖民扩张战争等,都能体现出的西方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殖民掠夺剥削压榨等原 始积累,不平等贸易强化支配地位。
(2)根本原因:性质不同。西方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导。
根植于中华文化使中国具有爱好和平和促进发展的历史传统;以史为鉴,曾遭受殖民压迫的中国 坚持走社会主义国家,追求共同富裕以人民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顺应历史潮流,始 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知识点】全方位外交;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与西方的现代化。史料: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中国式现代化表现出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可持续等基本特征,可以补充全面小康追求共同富裕、人民代表大会制、一带一路战略等史料;西方的现代化表现出掠夺、压榨、不平等贸易等基本特征,可以补充三角贸易、殖民扩张战争等等史料。根据材料“西方靠殖民掠夺奠定了其‘起手优势’,又靠对劳动者的剥削压榨进行原始积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靠自身的努力和创造成功推进和拓展了现代化进程,表现出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可持续等基本特征”可知,西方的现代化是帝国主义的现代化,充斥着掠夺与压榨的血腥,中国的现代化是自强不息的现代化,是靠自身努力实现的和平崛起,表现出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可持续等基本特征;西方的现代化是发展了自身但损害了世界,中国的现代化不仅在发展自身,还在造福世界。
(2)本题考查中西方现代化不同的根本原因。根据材料二“ 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方面,根植于中华文化, 中国具有爱好和平、促进 发展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中国近代遭遇西方工业化列强侵略,国家和人民深受其害,不走帝国 主义压迫他国的老路。党中央意识到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流,维护世界和平的 因素正在不断增长,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与西方现代化的性质不同,西方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导。而中国的现代化根植于中华文化使中国具有爱好和平和促进发展的历史传统;以史为鉴,曾遭受殖民压迫的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国家,追求共同富裕以人民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顺应历史潮流,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故答案为:
(1) 如全面小康追求共同富裕、人民代表大会制、一带一路战略等都能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可持续等基本特征。如三角贸易、殖民扩张战争等,都能体现出的西方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殖民掠夺剥削压榨等原始积累,不平等贸易强化支配地位。
(2) 根本原因:性质不同。西方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导。根植于中华文化使中国具有爱好和平和促进发展的历史传统;以史为鉴,曾遭受殖民压迫的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国家,追求共同富裕以人民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顺应历史潮流,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与西方现代化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6.(2024九下·恩施期中)【照片上的历史】照片是历史的定格,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图一 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 图二 1919 年巴黎和会 中国外交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 图三 1971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国获得 76 票的赞成票,其中非洲 26 票,欧洲 23 票,亚洲 19 票…… 图四 2023 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 作高峰论坛。共有吸引了超过 150 个 国家及众多国际组织参与。
结合四则材料,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写成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正
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主题一:百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自近代到现代,中国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遭受 帝国主义列强任意践踏宰割,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 在巴黎和会上在强权政治下中国外交失败,验证了“弱国无外交 ”;直到 1971 年,新中国经过长期 的斗争和外交努力,终于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得以迅速提高。加入 WTO,中国 融入世界。2013 年中国创新性地提出“一带一路 ”倡议,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 利共赢,得到了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支持!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有影响力的大国!
结论: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百年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的历史启示。
【知识点】五四运动;《辛丑条约》及其危害;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四幅图片都反映的是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故可拟定观点为:百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根据图片事件进行论述,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楚,言之有理即可。如:自近代到现代,中国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遭受 帝国主义列强任意践踏宰割,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 在巴黎和会上在强权政治下中国外交失败,验证了“弱国无外交 ”;直到 1971 年,新中国经过长期 的斗争和外交努力,终于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得以迅速提高。加入 WTO,中国 融入世界。2013 年中国创新性地提出“一带一路 ”倡议,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 利共赢,得到了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支持!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有影响力的大国!最后得出结论,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百年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的历史启示。
故答案为:
主题一:百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自近代到现代,中国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遭受 帝国主义列强任意践踏宰割,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 在巴黎和会上在强权政治下中国外交失败,验证了“弱国无外交 ”;直到 1971 年,新中国经过长期 的斗争和外交努力,终于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得以迅速提高。加入 WTO,中国 融入世界。2013 年中国创新性地提出“一带一路 ”倡议,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 利共赢,得到了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支持!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有影响力的大国!
结论: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百年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的历史启示。
【点评】本题考查考查《辛丑条约》、五四运动、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带一路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准确识读图片信息,将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民族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4月)
一、选择题(共 12 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九下·恩施期中)农历,又称夏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吸收了干支历中二十四节气的一部分,通过“置闰法 ”调 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了阴阳合历。之所以得名为“农历 ”,是因为(  )
A.由古代农民集体编制 B.能够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C.纪念传说中的神农氏 D.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2.(2024九下·恩施期中)中国的汉字在不同时期体现的作用和文化意义不同,大体来说魏晋以前的汉字以实用性为主,从 魏晋开始,汉字的书写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书法。下列为书法艺术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
A.书法家们的创新发展 B.魏碑石刻的发展需要
C.汉代造纸术的发明 D.魏晋统治者的提倡
3.(2024九下·恩施期中)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下表中对武则天的不同的评价反映出(  )
706年崔融《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 “仗义当责”“忘躯济厄”、“制礼作乐”、“返朴还淳”,使“四海幕化”、“九夷禀朔”。
南宋朱熹《通鉴纲目》 “乘唐中衰,攘窃神器,任用酷吏,屠害宗支,毒流缙绅,其祸惨矣!”
1929年振之《我国女权运动者武曌》 她冲破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束缚,成为一代女皇,对于唐代整个女性意识的复苏和地位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A.人物评价与时代变迁无关 B.时间越接近则评价越准确
C.以上评价毫无参考的价值 D.人物评价受诸多因素影响
4.(2024九下·恩施期中)乾隆皇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规定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 定,驻藏大臣监督,经中央政府批准生效。这表明金瓶掣签制度(  )
A.明确了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的平等地位
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达赖和班禅转世的监督
C.用册封方式使西藏地区臣服于清朝政府
D.划分了达赖、班禅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区域
5.(2024九下·恩施期中)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 ”考察团,分赴井冈山、遵义、延安、吴起镇 四地实地考察。其中,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B.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C.革命圣地 战略后方 D.长征会师 伟大胜利
6.(2024九下·恩施期中)美国记者斯诺曾撰写《红星照耀中国》 。1939 年他称赞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窑洞中的预 言 ”。这一“预言 ”指(  )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
C.抗战胜利属于中国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7.(2024九下·恩施期中)2024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线图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政策的 四次调整(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  )
A.一定程度调整了生产关系 B.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C.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振兴 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8.(2024九下·恩施期中)如图漫画(打虎拍蝇,力戒形式主义……)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9.(2024九下·恩施期中)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 日本通过三次“开国 ”,成功实现了社会 的全面转型。 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实行幕府统治
C.明治维新 D.战后社会改革
10.(2024九下·恩施期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诞生了《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了《独立宣言》和 1787 年宪法, 法国大革命也颁布了《人权宣言》,这说明这一时期(  )
A.欧美全民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B.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普遍确立
C.欧美国家法制意识开始萌发 D.资产阶级用法律捍卫革命成果
11.(2024九下·恩施期中)战场风云是一款真正的战略游戏。所有部队都是以史料档案及照片为蓝本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 的特点,可以让你在不同的情况下针对部队的优势及弱点指挥作战。不同的资源展现了游戏中经 济的作用:木材、铁、金、电力、石油和食物,不同的特性会影响升级系统。这款游戏可能参照 的是(  )
A.拿破仑对外战争 B.南美独立运动
C.日本倒幕运动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2.(2024九下·恩施期中)20 多年前,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至上 ”的幌子轰炸南联盟。20 年前,美英以伊拉克拥有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两次战争都未经联合国授权。如今美国又在策 动北约东扩。这些事例表明(  )
A.宗教冲突威胁安胁 B.恐怖主义甚嚣尘上
C.霸权主义依然存在 D.军事集团对抗形成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共 36 分)
13.(2024九下·恩施期中)【中西方古代教育】
材料
图一 宋朝 嵩阳学院
书院萌芽于唐末,起初是官办。在宋朝,朝廷 支持私人学院,庶族地主、士人们纷纷建书院 或讲学。书院教学以儒家经典为主,主讲者大 都是学识渊博的经师大儒,优秀学员能步入仕 途。这一时期以江浙数量最多,其中江西有 54 所,浙江有 164 所。……到清初,书院逐渐“官 学化 ”。清末随着科举被废除书院也渐渐衰落。 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经济的发展,10 世纪欧洲开始兴起大学。大学最重 要的教学方法是讲授和辩论,课程内容大体分为神学、文艺、法律、医学四 门,学生通过公开答辩考试,就能获得学位,学成毕业的各类人才进入社会 的各行各业。14 世纪开始,欧洲大学分布逐渐由意大利向西南欧、中欧和东 欧其他地区扩展。它们在许多方面体现和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特征,一些新的 人文主义学科如希腊文、修辞学、文学等有关世俗文化的学科被正式纳入大 学课程,打破了神学在大学中的垄断地位。
(1)结合两则材料,分析 10 世纪的中国宋代学院和欧洲大学兴起的不同原因。
(2)结合两则材料,比较中国古代书院与西欧中世纪大学发展趋势的不同点
14.(2024九下·恩施期中)【物产大交换】
图一 两汉时期中原与西域物产交流情况
图二 哥伦布大交换
(1)分析图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促进两汉时期中原与西域物产交流的主要原因。(分析图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推动美洲物产在 15 世纪传入中国的主要原因。
(2)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简析哥伦布大交换产生的影响。
15.(2024九下·恩施期中)【现代化】
材料一 大约从1500年起,西方靠殖民掠夺奠定了其“起手优势 ”,又靠对劳动者的剥削压榨进 行原始积累,并且通过不平等贸易强化了其在“世界体系 ”中的支配地位,这是西方现代化的“共 性 ”。 ……除了用时不一样, 中国式现代化还走出了一条与西方现代化迥异的道路, 中国作为一个 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靠自身的努力和创造成功推进和拓展了现代化进程,表现出独立自主、和平 发展、公平正义、可持续等基本特征。
——摘自韩震《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 ”迷思》
材料二 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方面,根植于中华文化, 中国具有爱好和平、促进 发展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中国近代遭遇西方工业化列强侵略,国家和人民深受其害,不走帝国 主义压迫他国的老路。党中央意识到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流,维护世界和平的 因素正在不断增长,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丁志刚、熊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四重逻辑:基于中西方现代化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请你根据所学各补充一则史料,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最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产生这种区别的根本原因
16.(2024九下·恩施期中)【照片上的历史】照片是历史的定格,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图一 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 图二 1919 年巴黎和会 中国外交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 图三 1971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国获得 76 票的赞成票,其中非洲 26 票,欧洲 23 票,亚洲 19 票…… 图四 2023 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 作高峰论坛。共有吸引了超过 150 个 国家及众多国际组织参与。
结合四则材料,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写成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正
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时期,我国就有了历法了。今天的农历就叫夏历。农历,又称夏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之所以得名为“农历”,是因为能够指导农业生产活动,B符合题意;
由古代农民集体编制,不符合实际,排除A;
纪念传说中的神农氏,与史实不符,排除C;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与历法的制度无直接关系,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农历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农历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答案】C
【知识点】造纸术的发明及影响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为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C符合题意;
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的是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与书法家们的创新发展无关,排除A;
魏碑石刻并不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B;
题干强调的事物质条件,与统治者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造纸术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造纸术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3.【答案】D
【知识点】女皇武则天
【解析】【分析】A:人物评价与时代变迁无关,说法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
B:时间越接近则评价越准确,说法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
C:这些评价是有参考价值的,C项不符合题意;
D:从题干表格中信息可知,每个时期对武则天的评价是不同的,人物评价会受诸多因素影响,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武则天的评价,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答案】B
【知识点】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规定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驻藏大臣监督,经中央政府批准生效。”结合所学可知,清朝的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达赖和班禅转世的监督,B符合题意;
题干未涉及驻藏大臣,排除A;
题干是对金瓶掣签制度的解读,册封方式与题干无关,排除C;
划分了达赖、班禅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区域在题干中未涉及,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清朝对边疆地区管辖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清朝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5.【答案】A
【知识点】遵义会议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符合题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的是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排除B;
革命圣地、战略后方指的是延安,排除C;
长征会师、伟大胜利指的是会宁会师,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遵义会议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遵义会议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6.【答案】C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论述的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过程和结果,指出抗战胜利属于中国,C符合题意;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1927年八七会议中做出的论断,排除A;
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是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论断,排很长B;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论断,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敌后战场抗战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敌后战争抗战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7.【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2020年3月30日,顺德召开推动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我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合所学可知,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一定程度调整了生产关系,A符合题意;
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排除B;
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振兴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排除C;
人民公社化运动并未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建国后土地政策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建国后农村政策调整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8.【答案】B
【知识点】“四个全面”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根据漫画中的关键词“官僚主义”等信息推知,题干漫画反映的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从严治党,B符合题意;
题干未涉及改革的信息,排除A;
题干未涉及法治的信息,排除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四个全面”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四个全面”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9.【答案】A
【知识点】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A符合题意;
实行幕府统治是在大化改新之后,排除B;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排除C;
战后社会改革指的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大化改新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0.【答案】D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结合所学可知,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都通过法律的形式维护革命的成果,D符合题意;
“民主权利得到保障”说法错误,当时颁布的这些法律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例如美国《独立宣言》中天赋人权就不包括印第安人、广大的黑人和妇女等,排除A;
“普遍确立”说法错误,早期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开始确立,排除B;
“开始萌发”说法错误,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1.【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战场风云”“电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半期,法国与德国之间、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1918年,德国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D符合题意;拿破仑时期没有电力,排除A;
玻利瓦尔领导南美独立运动时期没有电力,排除B;
日本倒幕运动与游戏背景内容不符,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一战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一战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2.【答案】C
【知识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两次战争都未经联合国授权”“美英法又用导弹对主权国家叙利亚展开军事打击”可知,题干信息反映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符合题意;
题干未涉及宗教冲突,排除A;
题干未涉及恐怖主义,排除B;
苏联解体后,未形成对抗的军事集团,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霸权主义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霸权主义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3.【答案】(1)宋代书院兴起原因: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发展,经济的繁荣。 中世纪欧洲大学兴起原因:城市经济各个行业的发展, 自治城市的发展等。
(2)发展趋势的不同之处:
①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不一样: 中国古代书院主要学习儒家经典,主要培养入仕科举人才 西方涉及广泛,开始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专业人才。
②趋势不同
中国书院随着经济重心南移也逐渐南移,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也逐渐官化,废除科举后没落。 西方大学教育随着城市的兴起出现扩展,摆脱神学控制开始出现人文主义思潮。
【知识点】重文轻武的政策;西欧大学的兴起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宋代书院和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根据材料“在宋朝,朝廷支持私人学院,庶族地主、士人们纷纷建书院或讲学”可知,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根据材料“书院教学以儒家经典为主,主讲者大都是学识渊博的经师大儒,优秀学员能步入仕途”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书院教学以儒家经典为主,优秀学员能步入仕途,即科举制度的发展;根据材料“这一时期以江浙数量最多,其中江西有54所,浙江有164所”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经济的繁荣,即江南经济的发展,书院南方居多。根据材料“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经济的发展,10世纪欧洲开始兴起大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城市经济各个行业的发展,自治城市的发展等。
(2)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院与西欧中世纪大学发展趋势的不同点。根据材料“书院教学以儒家经典为主,主讲者大都是学识渊博的经师大儒,优秀学员能步入仕途”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书院教学以儒家经典为主,优秀学员能步入仕途;而材料“大学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是讲授和辩论,课程内容大体分为神学、文艺、法律、医学四门,学生通过公开答辩考试,就能获得学位,学成毕业的各类人才进入社会的各行各业”可知,中世纪大学课程内容大体分为神学、文艺、法律、医学四门,学生通过公开答辩考试,就能获得学位,学成毕业的各类人才进入社会的各行各业,即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不一样:中国古代书院主要学习儒家经典,主要培养入仕科举人才;西方涉及广泛,开始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专业人才。根据材料“这一时期以江浙数量最多,其中江西有54所,浙江有164所”可知,中国书院随着经济重心南移也逐渐南移;根据材料“……到清初,书院逐渐‘官学化’。清末随着科举被废除书院也渐渐衰落”“14世纪开始,欧洲大学分布逐渐由意大利向西南欧、中欧和东欧其他地区扩展。它们在许多方面体现和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特征,一些新的人文主义学科如希腊文、修辞学、文学等有关世俗文化的学科被正式纳入大学课程,打破了神学在大学中的垄断地位”可知,中国书院随着经济重心南移也逐渐南移,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也逐渐官化,废除科举后没落。西方大学教育随着城市的兴起出现扩展,摆脱神学控制开始出现人文主义思潮。
故答案为:
(1)宋代书院兴起原因: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发展,经济的繁荣。 中世纪欧洲大学兴起原因:城市经济各个行业的发展, 自治城市的发展等。
(2)发展趋势的不同之处:
①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不一样: 中国古代书院主要学习儒家经典,主要培养入仕科举人才 西方涉及广泛,开始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专业人才。
②趋势不同:中国书院随着经济重心南移也逐渐南移,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也逐渐官化,废除科举后没落。 西方大学教育随着城市的兴起出现扩展,摆脱神学控制开始出现人文主义思潮。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书院和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中国古代书院与西欧中世纪大学发展趋势的不同点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4.【答案】(1)汉代物产交流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地区的联系。
明代美洲物产到中国的原因:“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
(2)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种物种大交换和物种多样化,丰富了各大洲的饮食文化,促进了全球的文化交
流,促进了欧洲大西洋沿岸的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消极影响:随着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丝绸之路和新航路开辟的知识。根据材料图一“西汉时期中原与西域物产交流情况”结合所学丝绸之路的知识可知,原因是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地区的联系。根据材料图二“哥伦布大交换”并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知识可知,原因是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
(2)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根据材料图二“哥伦布大交换”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可知,促进了全种物种大交换和物种多样化,丰富了各大洲的饮食文化,促进了全球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大西洋沿岸的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但随着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故答案为:
(1)汉代物产交流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地区的联系。明代美洲物产到中国的原因:“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
(2)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种物种大交换和物种多样化,丰富了各大洲的饮食文化,促进了全球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大西洋沿岸的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消极影响:随着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点评】本题考查丝绸之路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准确识读图片信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题干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5.【答案】(1)如全面小康追求共同富裕、人民代表大会制、一带一路战略等都能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 特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可持续等基本特征。
如三角贸易、殖民扩张战争等,都能体现出的西方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殖民掠夺剥削压榨等原 始积累,不平等贸易强化支配地位。
(2)根本原因:性质不同。西方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导。
根植于中华文化使中国具有爱好和平和促进发展的历史传统;以史为鉴,曾遭受殖民压迫的中国 坚持走社会主义国家,追求共同富裕以人民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顺应历史潮流,始 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知识点】全方位外交;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与西方的现代化。史料: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中国式现代化表现出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可持续等基本特征,可以补充全面小康追求共同富裕、人民代表大会制、一带一路战略等史料;西方的现代化表现出掠夺、压榨、不平等贸易等基本特征,可以补充三角贸易、殖民扩张战争等等史料。根据材料“西方靠殖民掠夺奠定了其‘起手优势’,又靠对劳动者的剥削压榨进行原始积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靠自身的努力和创造成功推进和拓展了现代化进程,表现出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可持续等基本特征”可知,西方的现代化是帝国主义的现代化,充斥着掠夺与压榨的血腥,中国的现代化是自强不息的现代化,是靠自身努力实现的和平崛起,表现出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可持续等基本特征;西方的现代化是发展了自身但损害了世界,中国的现代化不仅在发展自身,还在造福世界。
(2)本题考查中西方现代化不同的根本原因。根据材料二“ 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方面,根植于中华文化, 中国具有爱好和平、促进 发展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中国近代遭遇西方工业化列强侵略,国家和人民深受其害,不走帝国 主义压迫他国的老路。党中央意识到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流,维护世界和平的 因素正在不断增长,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与西方现代化的性质不同,西方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导。而中国的现代化根植于中华文化使中国具有爱好和平和促进发展的历史传统;以史为鉴,曾遭受殖民压迫的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国家,追求共同富裕以人民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顺应历史潮流,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故答案为:
(1) 如全面小康追求共同富裕、人民代表大会制、一带一路战略等都能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可持续等基本特征。如三角贸易、殖民扩张战争等,都能体现出的西方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殖民掠夺剥削压榨等原始积累,不平等贸易强化支配地位。
(2) 根本原因:性质不同。西方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导。根植于中华文化使中国具有爱好和平和促进发展的历史传统;以史为鉴,曾遭受殖民压迫的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国家,追求共同富裕以人民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顺应历史潮流,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与西方现代化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6.【答案】主题一:百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自近代到现代,中国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遭受 帝国主义列强任意践踏宰割,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 在巴黎和会上在强权政治下中国外交失败,验证了“弱国无外交 ”;直到 1971 年,新中国经过长期 的斗争和外交努力,终于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得以迅速提高。加入 WTO,中国 融入世界。2013 年中国创新性地提出“一带一路 ”倡议,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 利共赢,得到了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支持!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有影响力的大国!
结论: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百年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的历史启示。
【知识点】五四运动;《辛丑条约》及其危害;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四幅图片都反映的是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故可拟定观点为:百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根据图片事件进行论述,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楚,言之有理即可。如:自近代到现代,中国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遭受 帝国主义列强任意践踏宰割,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 在巴黎和会上在强权政治下中国外交失败,验证了“弱国无外交 ”;直到 1971 年,新中国经过长期 的斗争和外交努力,终于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得以迅速提高。加入 WTO,中国 融入世界。2013 年中国创新性地提出“一带一路 ”倡议,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 利共赢,得到了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支持!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有影响力的大国!最后得出结论,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百年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的历史启示。
故答案为:
主题一:百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自近代到现代,中国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遭受 帝国主义列强任意践踏宰割,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 在巴黎和会上在强权政治下中国外交失败,验证了“弱国无外交 ”;直到 1971 年,新中国经过长期 的斗争和外交努力,终于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得以迅速提高。加入 WTO,中国 融入世界。2013 年中国创新性地提出“一带一路 ”倡议,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 利共赢,得到了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支持!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有影响力的大国!
结论: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百年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的历史启示。
【点评】本题考查考查《辛丑条约》、五四运动、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带一路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准确识读图片信息,将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民族初级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4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