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部分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前自我检测(1)
历史
1.研习历史文物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和评判史事能力的体现。如图文物有助于我们研究的历史时期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游说列国,但均遭冷遇。这主要是因为( )
A.儒学不适合争霸战争需要 B.百家争鸣导致儒法之争激烈
C.儒家思想未取得正统地位 D.《四书》《五经》成为经典
3.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A.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 B.是中国古代县制的开端
C.加强了秦的军事力量 D.加强了秦对地方的管理
4.下图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5.《册府元龟》记载:“隋主为君,不恤民事,君臣失道,民叛国亡,公卿贵臣,暴骸原野,毒流百姓,祸及其身。”有鉴于此,唐太宗( )
①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②大兴土木,征伐高丽 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④戒奢从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咏史》中写道:“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种现象的制度原因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7.隋唐时期,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以三司掌政,以枢密院掌军政。这一过程体现的规律是( )
A.提高三司的行政地位 B.通过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
C.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力 D.削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8.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婿,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丞,这反映了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 B.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
C.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
9.明朝中后期实行海禁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防范边疆危机 B.保护民族工业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天朝上国的观念
10.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面临严重民族危机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
D.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11.项图是南宋李嵩《观灯图》,描绘元宵节期间,人们提灯、赏灯、看灯的情景。该作品反映了( )
A.世俗画成为当时的主流 B.普通市民社会地位提升
C.坊市制促进夜市的繁荣 D.社会发展影响民风民俗
12.辽、夏、金、元在学习中原制度的基础上呈现出“因俗而治”的特点,他们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
A.完全传承了汉人的政治制度 B.达到了巩固国家统一的目的
C.体现了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 D.实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
13.元朝按照犬牙交错的原则,把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分割给若干个行省,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掌管辖内军政要务。这一措施旨在( )
A.壮大地方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
C.发展地方经济 D.促进区域平衡
14.朱元璋设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时称“殿阁大学士”。其主要目的是( )
A.削弱地方势力 B.应对繁忙政务
C.掌握决策大权 D.打击宦官专权
15.下表为唐至清朝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据此可知( )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经济水平影响文化教育 B.南北经济发展渐趋平衡
C.政治局势决定教育发展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16.美国历史学家弗兰克在其著作《白银资本》中说:“16、17世纪,欧洲人在与中国人的贸易中,不得不向中国支付白银。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据此可知,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实行赋税制度改革 B.欧洲生产技术的落后
C.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中国传统手工业发达
17.清朝在绥服蒙古各部过程中,结合蒙古原有社会制度,逐步建立起盟旗制度。盟旗的重大军政事宜由朝廷的理藩院裁决,地方性重大事件则报有关地区将军、都统和办事大臣会办。可见,盟旗制度( )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B.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C.贯彻落实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D.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
18.如表是17-19世纪中国部分文献对“夷”内涵的解读。据此可知
时期 “夷”解读
1643年版《辟邪集》 “夷族”、“夷类”,指责传教士包藏祸心,妄图“以夷变夏”
1832年《中英外交文书》 “barbarians”(野蛮人)
魏源《海国图志叙》 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
1858年《天津条约》 将“夷”,改称为“洋”
A.清朝政治统治面临危机 B.中体西用思想成为主流
C.传统夷夏观念受到冲击 D.近代国家意识开始萌芽
19.太平天国时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 B.各阶级奋斗目标逐渐趋同
C.发展资本主义实现民族富强的愿望 D.救亡图存已成为社会共识
20.有学者说:“没有洋务派的积极倡导和经营,在古老的中国要出现近代工矿企业、近代电讯交通、近代科技教育,不知要推迟多少年,而且很难保证不会出现‘权操诸人’的‘不变亦变’的局面。”该学者意在强调,洋务运动
A.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方式 B.遏制了列强势力的扩张
C.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兴起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1.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22.1918年,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作《娜拉》在中国出版,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的行为被称赞为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后来鲁迅发表《娜拉走后怎样》,则作如下比喻:“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小鸟”代表尚未觉醒的女性 B.“笼子”是指落后的经济形态
C.“无路”源于君主专制的压迫 D.“鹰”等是指社会上的旧势力
23.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24.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25.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26.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27.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不少积极分子加入了共产党。1941年,农民出身的党员占边区党员总数的96.17%,各级党组织广泛建立,乡村士绅不再是社会权威。这一状况( )
A.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工农苏维埃政权 B.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贯彻落实
C.改变了陕甘宁边区旧有的生产关系 D.不利于统一战线的继续巩固和发展
28.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 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29.1946年6月,中共中央致电各军区负责人说:“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因此中共中央向解放区军民发出的号召是:
A.“武装自卫” B.“向敌后发展” C. “救亡图存” D. “解放全中国”
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
A.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B.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在中国,近代化(现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四洲志》 《变法通议》 《海国图志》
江南制造总局 奕 张之洞
开平煤矿 《新学伪经考》 林则徐
《资政新篇》 李鸿章 《时务报》
材料二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各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
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材料三 遵义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国。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着重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这样一种时期已经完结。全会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所面临的国内外基本矛盾,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所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通鉴》
材料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着重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77—1991》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某个侧面,从表格中选出3个相关的关键词,并提炼出一个主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三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32.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大一统”的追求始终未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何尊(如图)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东)都于天下的中心(雒邑),“余其宅兹中国”(我且安顿在这个称为中国的地方)。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材料二 秦统一时,中国南部的人口基本上不属于华夏人群,所以秦朝在当时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辽、夏、金、元等各王朝都是多民族政权,都进行了大幅度的社会改革,适时转型发展,实行了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特点的政治治理制度和民族政策,特别是在对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方面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从秦到清,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中国,其幅员又扩大了许多。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在清朝疆域里,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摘编自甘阳、侯旭东主编《中国史八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内涵及其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当时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理由,并列举辽、夏、金、元在制度创新方面的杰出贡献。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清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5.B
6.C
7.B
8.A
9.C
10.D
11.D
12.C
13.B
14.B
15.A
16.D
17.A
18.C
19.A
20.D
21.D
22.D
23.A
24.C
25.C
26.B
27.B
28.A
29.A
30.A
31.(1)关键词:《四洲志》《海国图志》《林则徐》。主题:开眼看世界。关键词:《变法通议》《新学伪经考》《时务报》。主题:戊戌维新运动。关键词: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煤矿、李鸿章。主题:洋务新政。
(2)背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的失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共产主小组的建立。
(3)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为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和思想上的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确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
32.(1)内涵:①周成王(或王室)所在地;②洛阳及京畿地区;③“天下中心”;④相对西周四夷而言。
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2)理由:秦统一时,中国南部的人口基本上不属于华夏人群。
贡献:辽推行南北面官制,西夏采取了“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金推行猛安谋克制,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3)意义:①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②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管理,开发了边疆,巩固了边防;③促进了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交融;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