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以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影响英国对华商品贸易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政府仅开一地为通商口岸,影响了英国商品的销售
B.英国手工工场产品价格昂贵,限制了英国商品销售
C.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对外国商品需求有限
D.清朝政府征收高额关税,增加了英国商品销售的困难
2.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新的机构----钦差五口通商大臣,作为固定的同西方各国交涉的地方机构,同时,一些地方督抚也参与外交决策。这说明鸦片战争后,清政府( )
A.地方机构带有半殖民地的特征 B.延续了传统的外交方式
C.中央决策权力出现下移的趋势 D.被迫实行全面开放政策
3. 《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条款,满汉官僚基本都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面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深感不安。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
A.对宗藩体系崩溃的无奈 B.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
C.对国门开放的深切担忧 D.被迫适应近代外交体制
4. 1854年,上海租界建立了工部局,开始修筑新式马路、路灯和其他道路设备。同年,英法美三国领事还重申了修筑公用道路的需求是便利码头货物的转运。此后各口岸租界都以上海为模板,形成以码头为中心的公路运输网。租界的上述做法意在( )
A.改善城市的空间布局 B.划分在华势力范围
C.完善租界的道路体系 D.扩大在华贸易空间
5.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对鸦片问题只字未提,但条约规定,对于没收和销毁的英商毒品,“以洋银六百万元偿补原价”。这一规定( )
A.扭转了英国的贸易逆差 B.打破了清政府的封闭体制
C.满足了英国的侵略要求 D.刺激了列强对华鸦片走私
6.1867—1894年,中国仅出口的茶叶价值即大致与进口的鸦片价值相当。1880—1891年,清政府茶叶关税收入总计5338.9万两,年均445万两,相当于同期海关出口税收的55.4%左右。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中国( )
A.茶叶贸易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突出
B.茶叶贸易有取代鸦片贸易之势
C.农村种植结构出现了巨大调整
D.在对外贸易中由逆差转为顺差
7. 如图是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的皇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皇帝为( )
A.雍正帝 B.乾隆帝 C.道光帝 D.光绪帝
8.如表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文件中常出现涉及西方国家的词汇。这些词汇的出现是由于( )
体现中国对外关系基本哲学 天下、天朝、天威、中外一体
体现中国对西方国家的看法 丑类、逆夷、夷性犬羊、夷情叵测、夷祸、狼狈为奸
体现中国对西方国家政策 查办、秉公办事、恩准、格外施恩、办理夷务、羁縻、驭夷
体现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 仰赖天恩、俯首听命、真心悔过、四夷来服、就抚
A.统治阶层尚未认识到西方先进 B.中国外交仍固守传统观念
C.清政府对外政策日益转向强硬 D.清王朝并未受到外界冲击
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入幕洋务企业机构、任职海关等涉外机构成为上海士人竞相角逐 的职业;甲午战后,“舍儒而商”成为沪上和江南士人的新风尚。这反映了( )
A.儒家的义利观念被士人抛弃 B.科举取士不合时宜
C.经济变动引发价值观念变化 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10.近代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后,在中国诸多城市开辟通商口岸、划定租界。为选择租界范围、营建各种城市建筑,必须绘制比较详细、准确的城市地图,随之表现中国城市的地图大量涌现,绘制者除中国人外,外国人亦不在少数。由此可知,测绘制图的大量出现( )
A.加剧了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B.有助于近代城市的合理布局
C.实现了中国城市的近代化 D.使近代中国思想进一步解放
11.虎门销烟后,针对鸦片贩子藏身澳门,林则徐发布严禁贩卖鸦片的告示,“无论澳门铺户以及出海商船,并住澳之西洋夷人”如有违犯,“皆必从重惩办”,并强调“澳门虽滨海一隅,亦是天朝疆土”;1839年9月还亲自巡视澳门,“华民扶老携幼,夹道欢呼”。这反映林则徐( )
A.强烈的领土主权意识 B.塞防海防并重的思想
C.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 D.认为治国应以民为本
12.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材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的农副产品受到英国的推崇
C.近代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
D.近代中国人消费观念的巨大变化
1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并承认此前签订的《瑷珲条约》, 抢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 100 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4.鸦片战争后,出于策略需要,领事裁判权这项侵略要求在英国对华总战略中并未列入首要的解决目标。但清朝官员率先提出主动出让,目的是想尽快摆脱涉外纠纷的麻烦,于是有了“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事件,应明定章程,英商由英国办理,内民由内地惩办”的条文。这一事件表明清政府( )
A.没有突破闭关锁国束缚 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C.对外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D.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15.以下表格描述了清政府对不平等条约某些条款的态度,这反映出清政府( )
相关条约 清政府的态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荒岛、孤峙海中、贫困、有伤国体、暂行赏借。
中英协定关税 每种货物应纳多少关税明白的载于条约,可省除争执。
领事裁判权 免致小事酿成大案,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
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 B.“天朝上国”的观念
C.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 D.对中英外交博弈的态度
16.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被认为是“用夷变夏”,威胁了清朝的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遭到士大夫阶层的强烈抨击。由此可知( )
A.士大夫阶层从麻木与愚昧中觉醒
B.鸦片战争对民族觉醒的影响有限
C.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阻碍变法开展
D.主流知识分子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
17.著名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不是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清政府( )
A.近代外交经验缺乏 B.不了解世界形势
C.政治制度落后 D.不懂得国际公法
18.关于鸦片战争,有人认为,“自由贸易者背后的经济能力极其强大,无法遏制或阻挡”,“如果在鸦片之外还有其他好的选择,比如说糖蜜或者大米,这场冲突就可能被称为糖蜜战争或者太米战争”。对于上述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用自由贸易原则掩盖侵略本质 ②借用一般商品掩饰毒品的罪恶
③揭示了英国发动战争的必然性 ④反映了英国对华贸易出现逆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的时空之维
材料一 图8为1936年《儿童杂志》刊载的《谈谈鸦片战争》的会话摘编。
(大聪——哥哥,省立中学学生) (小敏——弟弟,育才小学学生) 小敏:哥哥,我要问“鸦片战争”是怎样一回事 大聪:清朝的时候,鸦片运来得越来越多,现银流出也就跟着多了,好几个皇帝都下过禁烟的命令。 小敏:那么,怎么会同英国人打起来的呢 大聪:皇帝叫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但英国商人不服从禁烟命令,不怪自己不好,反去求印度总督来救援。 小敏:林则徐就吃了败仗 大聪:不!打了胜仗,可后来英兵攻打浙江,破定海,封镇宁波,进逼天津,清朝皇帝不中用,怪林则徐闹出乱子来,把他革职,叫琦善去和英人议和。琦善这个人不会办事,英兵就再打进吴淞,进逼南京。清朝皇帝就和他们订立了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小敏:……
图8
材料二 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两个基本点:一是以“近代性”(科学与民主)区分近代史与晚清史;二是把中国近代史当作世界史,这两个点是我们看历史的“眼睛”,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眼睛”。
——摘编自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通史》
(1) 大聪的讲述,会让小敏对“鸦片战争”形成怎样的认识
(2) 你认为应如何书写“鸦片战争” 说明理由。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不断扩大,其主要进口品为鸦片和棉纺织品,中国的出口品仍为茶叶等农副产品。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为农产品、初级矿产品、手工制品,其科技含量很低,生产规模较小,仍处于自然经济的落后态势中。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开辟,19 世纪70年代以后鸦片贸易的比重就逐渐减少了,而正常的商品交易则越来越大。
——摘编自张易《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种由战争而造成的变化意味着中国主权的丧失。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出现了《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一,写出该战争的名称,并概括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A
16.【答案】B
17.【答案】C
18.【答案】A
19.【答案】(1)(1)①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英国商人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决心禁烟遭到英国商人拒绝而引发英军侵略;②侵略者是来自印度殖民地的军队,印度总督支援英商而发动的战争。③这场战争中只有林则徐抵抗获胜,其余地方清军反击都失败。琦善是英军再次进攻的罪魁祸首。
(2)鸦片战争的书写要坚持唯物史观,科学、客观、全面的分析。首先,战争的导火索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根本原因是英国殖民者打开中国市场的需要。其次,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英国远征军率军侵略。清政府组织了抵抗,涌现许多抗英的杰出将领。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主义不能抵抗资本主义,其他原因有君主专制统治、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科技落后等。影响: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启示;鸦片战争的启示是落后就要挨打。
20.【答案】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被动性增强;贸易不断扩大;进口产品以工业品为主;出口商品主要为农副产品,科技含量低。
21.【答案】战争:鸦片战争;
影响:破坏了中国国家主权的完整(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冲击自然经济,促进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或“开眼看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答案)--2024-2025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