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同步练
一、选择题
1.明朝建立后,朝廷和蒙古部落多有冲突。隆庆和议后,明政府在大同等地划定马市,蒙古部每年以进贡的形式向明朝送来马匹,明朝则对其提供布匹、绸缎、铁锅、茶叶等物资作为交换。蒙古人还可以用这些物资折换成白银以换取草原所需生活物资。明朝这些做法有助于( )
A.海外贸易的发展 B.蒙古社会的转型
C.政治认同的增强 D.北部边防的稳定
2.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定鼎前朝旧都 B.推行文化专制
C.废除行政中枢 D.建立宗室藩屏
3.汉代到清代,中国城市基本是中央集权行政体系的载体,主要城市是官府和士人集中的地方,也是科举与官学等教化机构所在。这可以说明中国古代城市( )
A.体现礼法结合特点 B.受士大夫传统观念影响
C.主要发挥政治功能 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4.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朝廷允许各地开矿,但又派出大批宦官去做“矿监”“税使”,宦官们到处横征暴敛,使许多工商业城市遭到严重破坏;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朝廷派太监孙隆到苏州检查征税情况,他设立名目众多的税项,使“吴中之转贩日稀,织户之机张日减”。这反映的实质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停滞 B.君主专制阻碍经济发展
C.明朝皇权受到宦官钳制 D.中央集权统治受到挑战
5. 明代的军户和匠户,必须不时离开家乡,前往数百里乃至数千里的地方当差。以此为契机,在明前期相当长的时间里,出现了大规模的民众跨地域流动,形成了一个涵盖整个明帝国的跨地域网络。这一数量庞大的流动人群和跨越南北的服役网络的存在( )
A.有利于建构民众的空间认知和文化认同
B.表明政府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放松
C.伴随着长途间区域贩卖的兴盛渐趋扩展
D.维系着中央行政体系的高效运转
6.明朝万历年间,宦官冯保“内倚太后,外倚居正”,权势不可谓不重,但在一次神宗御书赐辅臣时,冯保侍侧,“立稍倾敧”,皇帝立以饱墨巨笔“掷其所衣大红衫上,淋淳几满。冯珰震惧辟易,江陵亦变色失措”。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朝( )
A.宦官与外臣关系错综复杂 B.宦官权力极端受制于皇权
C.宦官权重易激化社会矛盾 D.皇权空前加强并达到顶峰
7.从世界历史角度来看,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推动的大航海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而中国郑和下西洋在时间线上比西洋人早了数十年啊,但是为什么产生的效果却和西洋人截然不同呢?导致反差的根源是( )
A.东西方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B.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
C.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 D.中西方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
8.明朝,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诏令廷臣会议,以共相计议,衡量至当,然后报请皇帝,取旨定夺。其有关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谓之廷议;凡有关人事升补任用之拟议者,则谓之廷推。明代此举( )
A.表明专制皇权已受到挑战 B.提升了政策制定的合理性
C.标志着中枢运转机制成熟 D.基于文官卓越的政治素养
9.明朝以嘉峪关为界,将元代以来活跃在河西地区以西的察合台出伯系诸王集团转化为羁縻卫所,河西以东地区则裁撤了元代的甘肃行省及其下辖路、州,改设属于军事系统的甘州五卫、凉州卫、永昌卫等十卫三所。这一变化( )
A.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 B.是为了抵御北方匈奴入侵
C.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D.适应了大一统国家的需要
10.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11.史称明成祖“貌奇伟,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观他在位二十二年的措施,确是“有大略”的君主。他五次出塞亲征“北元”(顺帝北逃后史称北元,1403年改称鞑靼),迁都北京以及遣郑和下西洋的事迹,都是后世所乐道的。不过他无视太祖的谆谆告诫,首先任用宦官,始作俑者,也贻后世无穷之祸。这里可以得出明成祖( )
①任用宦官②亲征鞑靼③支持郑和下西洋④设置内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福建不少强宗大族筑土楼自卫,同安后埔等地在嘉靖三十九年遇倭寇之警,“旬月之间,筑寨百三座,结社百六十,守望相助”“贼虽拥数万众,屡过其地,竟不能仰一堡而攻,则土堡足恃之明效也”。材料反映出( )
A.倭寇采取持久战策略 B.福建宗族成为抗倭主力
C.地方宗族组织力较强 D.倭患扰乱地方基层自治
13.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时间 事件 事件后续
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 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泉州府 明初沿袭
1384年(明太祖洪武十七年) 因海禁而废澎湖巡检司 1563年,考虑沿海治安等,复设
1622年(明熹宗天启二年) 荷兰人占领澎湖 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
A.政府重视对边疆的管理 B.荷兰在亚洲扩张被遏制
C.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D.中国领土主权意识增强
14.明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材料表明当时( )
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 B.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
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 D.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
15.明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年)八月,泉州海商林昱等四人违禁下海,依律被判发边卫充军。嘉 靖皇帝却认为该判决太轻,遂另“遣给事及法司官各一人,会所在按臣”,下令重判,并处分了相关执法官员。嘉靖皇帝此举( )
A.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破坏了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
C.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D.杜绝了官员的贪腐怠政行为
16. 明代嘉靖时期,在北方拒绝边境互市,在南方严格执行海禁。但到了万历时期,在戚继光、俞大默等名将的守护下,北方又“膨庆和议”,俺答汗以顺义王名义归附,南方有漳州月港的开海,使海盗变成了海商。这说明( )
A.政治制度弊端明显 B.八股取士造成思想僵化
C.农耕经济封闭保守 D.国家安全影响对外政策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70年,明政府实行海禁,下令“寸板不许出海”,禁止民间商人出海贸易。海禁造成沿海民众贫困,民众铤而走险地从事海盗走私、勾结倭寇,倭寇之患加剧。1513年,葡萄牙人阿尔瓦雷斯抵达广州,进行贸易活动。1518年,葡萄牙国王派遣使团来华,使者皮莱资得到明武宗的接见。1553年,葡萄牙人贿赂广东地方官员,获得在澳门的居住权。
材料二 戚继光平定倭寇后,1567年明穆宗开放漳州月港,允许民间商人到东南亚和日本等地买卖商品,民间商人的出海贸易获得合法的地位。同年,政府颁布“银钱兼使”法令,规定白银成为法定货币。外国商人来华,在广州、澳门、漳州月港等地用白银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1574年,西班牙人开辟阿卡普尔科(西属墨西哥)—马尼拉(西属菲律宾)—广州等地的贸易航线。1655年后清政府数次颁布“禁海令”和“迁界令”,禁止民间商人出海贸易。统一台湾后,康熙帝于1684年设立江海关(连云港)、浙海关(宁波)、闽海关(厦门)、粤海关(广州)四个海关,允许民间商人到东南亚和日本等地买卖商品。1717—1727年,清政府禁止民间商人前往东南亚,不久清政府废除禁海令,再次实行开海,允许民间商人到东南亚等地买卖商品。1757年,乾隆帝下令只准英国、荷兰等国的商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由广州十三行的“行商”实行垄断经营。英美等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明清经济史研究现状及趋势》、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实行海禁的原因,并概括14世纪末到16世纪初中国在海上所受威胁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变化的影响。
18.丞相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影响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始置丞相……自秦帝国建立之初至汉武帝,丞相行事的标准:“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董是非
——龚延明《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
材料二 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左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制,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挥。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丞相官职的设立始于哪一时期?并概括秦朝丞相的主要职权。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初年的丞相制度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变化的直接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长城的修筑开始于洪武元年(1368年),一直到宣德十年(1435年)完工,总计67年之久……修筑长城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进行被动防御,而不是主动进攻,这一消极的防御思想在各个朝代都有所体现。这种城墙高耸以及壁垒森严的思想体现在民族文化心理上,其基本特征就是崇尚和平、知足、保守以及中庸。
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为捍卫京师,熊廷弼以及孙承宗等人在辽西布置,一个以山海关为根本的防御体系由此初步形成。天启五年(1625年),袁崇焕把防线向东拓展,并在这些地区进行城堡的修筑,并派重兵驻守,使得宁远也有所屏障,在这一时期,后金的军队不敢跨越辽河大肆进犯。
——摘编自李永文《明长城的修筑与被动防御》
材料二:
面对“北虏”之患的加剧,长城的修筑体现了明朝试图通过长城来划分南北界限,明确“华夷”边界,保证其统治的合法性和延续性。长城实际上有两种作用:它不但防止外面的人进来,也阻止里面的人出去。中国的政治家们在阻止少数民族自长城之外的攻击时,也十分努力地阻止汉族及其权益向长城以外发展。“华夷之辨”的思想在最大程度上能够满足明朝现实政治的需要,长城由此“应时而生”,明王朝选择修筑长城来维系“华夷之辨”的政治格局,并始终坚守这一界限。
——摘编自李大伟《“应时顺势”:明长城建造的内在驱动力与作用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修筑长城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明朝修建长城的活动。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成祖朱棣,《明史》说他“智勇有大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用明成祖的话来说就是“宣教化于海外诸藩国”,用《明史·郑和传》的话来说就是“示中国富强”。永
乐三年(1405年)第一次下西洋,27800多人,分乘208艘船,由太仓刘家港出发;宣德五年(1431年)第七次下西洋,27550人,分乘61艘船,由南京启航,于宣德八年(1433年)驰返刘家港。
——摘编自樊树志著《国史大纲》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简表(部分)
次数 时间 所到国家(或地区)
第一次 1405年12月—1407年9月 所到国家有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今印尼爪哇)、旧港(今印尼巨港)、暹罗(今泰国)、满剌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锡兰山(今斯里兰卡)、苏门答剌、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等地。
第五次 1417年12月—1419年7月 奉命伴送15国使团返国,所到国家有占城、爪哇、满刺加、彭亨、锡兰山、柯枝、古里、忽鲁谟斯、阿丹(今阿拉伯半岛西南端也门之亚丁)、剌撒(今亚丁附近)、木骨都束、麻林、卜剌哇等地。
第七次 1431年12月—1433年7月 所到国家有占城、满剌加、苏门答剌、暹罗、锡兰山、溜山、小葛兰、加异勒、柯枝、古里、忽鲁谟斯、天方、祖法儿、刺撒、阿丹、木骨都束、竹步(今非洲东海岸朱巴河一带)等地。
——整理自王小甫、范恩实、宁永娟编著《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成祖时期郑和航海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七下西洋的国际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D
15.【答案】C
16.【答案】D
17.【答案】(1)原因: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对海外商品需求少;防范沿海民商勾结倭寇;明末农民起义对政权的威胁;巩固统治的需要等。
变化:由倭寇变为西方殖民主义者。
(2)影响:对外开放促进了明清经济的发展;闭关锁国对抵制西方殖民者起了一定积极作用;但闭关锁国使中国落后于历史发展的潮流,为后来鸦片战争落后挨打埋下祸根。
18.【答案】(1)时期:战国时期的秦国。
职权:参议政事(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百官。
(2)变化:罢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影响:皇权高度集中,皇帝政务繁杂。
19.【答案】(1)目的:抵御瓦剌和鞑靼威胁北部边防;抵抗女真族的侵扰;为保证明朝统治的合法性。
(2)评价: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北部边疆的和平与稳定;但是没有完全抵挡住瓦剌和鞑靼以及女真族的掠边活动;被动防御的政策强化了民族崇尚和平保守的心理,限制了汉族及其权益向长城以外发展;是明王朝明确“华夷”边界,强化族群认同的体现。
20.【答案】(1)特点 :时间长;规模大;人数多;活动范围广;政治目的突出。
(2)意义:郑和七下西洋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接通了中国、东南亚、印度洋、阿拉伯海之间的海上交通网络;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多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中国与亚非多国的友谊。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同步练习(答案)-2024-2025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