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在安徽省定远县侯家寨遗址(距今约7000~6000年)出土的动物骨骼中,猪骨骼占哺乳动物骨骼的50%。下面两幅图分别反映了出土猪群的年龄分布和下颌尺寸差异。由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
A.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B.农业生产结构已经趋于完备
C.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为有限 D.存在明显的贫富和等级差异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食物生产与生活
【解析】【分析】依据两幅图片信息可知,出土猪群的年龄明显不同,下颌尺寸也显示不同。依据材料“距今约7000~6000年”并结合所学可知,该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当时家猪饲养已经出现,饲养的家猪年龄和下颌尺寸不同,反映了当时对猪的驯化结果还未达到相同的规格,说明当时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为有限,C项正确;
新石器时代仍有渔猎采集活动,“已摆脱”的说法过于绝对化,A项错误;
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虽然已经出现,但农业结构还未趋向完备,B项错误;
材料中的差异是猪的驯化结果,而明显的贫富和等级差异是私有制产生导致的,材料不能体现,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解题的关键是解读两幅图示信息,得出二者的不同,然后抓住其时间,结合新石器时代农牧业状况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东晋小说家多有意识地将作品托名于前代贤士,如《神异经》《十洲记》托名于西汉的东方朔,《汉武帝故事》托名于东汉的班固;东晋葛洪辑抄后的《西京杂记》仍将作者标注为东汉名士刘歆。这一现象折射出( )
A.文学创作彰显托古喻今情怀
B.文学呈现玄学化和世俗化并存的特点
C.社会主流思想影响文学发展
D.南方社会对中原文化存在一定归属感
【答案】D
【知识点】三国至隋唐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东晋小说家多有意识地将作品托名于前代贤士”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晋宗室衣冠南渡建立东晋,对中原文化存在一定归属感,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D项正确;
东晋小说家多有意识地将作品托名于前代贤士,并不是为了彰显托古喻今情怀,A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东晋小说家多有意识地将作品托名于前代贤士,并没有涉及文学的内容和特点,无法得出B项的结论,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东晋小说家多有意识地将作品托名于前代贤士,没有体现社会主流思想对文学发展的影响,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学,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东晋小说家多有意识地将作品托名于前代贤士”,紧扣东晋建立的背景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3.(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据《宋史》载:铜梁人庞某状告他的三个姐姐侵占其田,经县令吕陶审问后,三人服罪。“弟泣拜,愿以田半作佛事以报”,吕陶劝庞某道:“三姊皆汝同气,方汝幼时,适为汝主之尔。不然亦为他人所欺。与其捐半供佛,曷(何)若遗姊,复为姊弟,顾不美乎 ”这反映出当时( )
A.司法审判具有较大随意性 B.情理法交融的司法特点
C.土地兼并冲击了传统秩序 D.法律渗透三教合一理念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法律体系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铜梁人庞某状告他的三个姐姐侵占其田,经县令吕陶审问后,庞某与姐姐们和好并将土地分给姐姐。由此可知,这反映出当时情理法交融的司法特点,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情理法交融的司法特点,而非司法审判具有较大随意性,A项错误;
材料与土地兼并无关,材料反映的是情理法交融的司法特点,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情理法交融的司法特点,没有体现三教对法律的影响,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从庞某与三个姐姐经过审问后的结果可以看出当时情理法交融的司法特点,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4.(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明朝时期,福建民众逐渐认识到“地狭则无田以自食用”,纷纷外出谋利。“崇祯初年,闽人来浙东诸郡种靛、麻、蔗者,布满山谷”;他们中“富者买山,贫者为佣,中人则自力其地”。福建民众的这些行为( )
A.开创了解决人地矛盾新模式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C.利于增强社会经济发展活力 D.拓宽了社会生产的领域
【答案】A
【知识点】明清时期的农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朝时期,福建民众为摆脱地少人多的矛盾,纷纷外出谋利,开创了解决人地矛盾新模式,A项正确;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没有体现,B项错误;
材料中福建民众的行为主要是缓和人地矛盾,并不能增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活力,C项错误;
材料涉及的是农业,并没有拓宽社会生产的领域,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农业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紧扣福建民众外出谋利的原因分析其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5.(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1752年,乾隆皇帝下令编撰《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为抗清遇难的明朝官员平反并进行表彰;随后又下令编纂《贰臣传》,将重要的降清官员洪承畴、祖大寿等纳入其中,并诏曰:“此实乃朕大中至正之心, 为万世臣子植纲常!”乾隆皇帝这些举措( )
A.旨在巩固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B.消除了满汉间的民族矛盾
C.反映出儒家伦理已深入人心 D.根源于主流价值观的转变
【答案】A
【知识点】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乾隆时期对抗清遇难之人进行表彰,将对清朝建立有诸多贡献的“降清”之人编入《贰臣传》,对变节之人予以公开贬低。结合所学可知,其目的是增强社会忠君爱国的思想,进而巩固封建专制统治,A项正确;
“消除了”的表述绝对化,B项错误;
材料只涉及乾隆帝的举措,不能说明儒家伦理深入人心,C项错误;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就已经成为正统思想和主流文化,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紧扣乾隆帝的阶级立场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6.(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自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农产品大量向市场销售,华北地区农村集市数量日益增多。除棉花、烟草外, 集市的小麦出售量增速明显,其出售率在部分地区超过50%。高粱等杂粮的出售率则远低于小麦,甚至每年需外运大量高粱投放集市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一现象( )
A.表明农民存在巨大生存压力 B.得益于农村生产关系深刻变革
C.反映了农业区域分工的发展 D.折射出农村经济结构出现质变
【答案】A
【知识点】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以来,华北地区农村集市日益发展。其原因主要受到小麦商品化的影响,小麦被农民在市场抛售,并以高粱等粗粮代之,即“粜精籴粗”,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农民生活口粮水平下降,表明当时华北市场的繁荣隐藏着农民巨大的生存压力,A项正确;
当时仍然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主,农村生产关系并未发生重大变革,B项错误;
材料与农业区域分工发展无关,C项错误;
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质变”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鸦片战争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7.(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1901年6月,东南督抚与列强达成“和议”。7月,清政府发布谕旨称:“尔各督抚度势量力,不欲轻构外衅,诚老成谋国之道”。参与“和议”的督抚们去世后,清政府还褒以“保障东南,匡扶大局,厥功甚著,老成硕望,实为国家柱石之臣”等语。清政府这些举措旨在( )
A.提高地方政府自治的能动性 B.构建“东南互保”的合法性
C.协调清政府与列强间的矛盾 D.维护国家权力秩序的稳定
【答案】D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的是1901年7月,清政府对参与“和议”的东南督抚们给予了肯定和褒扬。结合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东南各省督抚与列强签订“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根基,因此为了维护国家权力秩序的稳定,清政府对“和议”的东南督抚们给予了肯定和褒扬,D项正确;
材料中清政府的举措主要是为了维护中央集权体制,进而巩固统治,而非提高地方政府自治的能动性, A项错误;
B项是材料反映的表现,不是主要目的,错误;
材料中清政府的举措有利于列强与清政府的矛盾,但这不是清政府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权力秩序,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的“东南互保”的影响,紧扣清政府的立场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8.(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1919年以前,孙中山奔走各处,专心政治运动。1919年下半年以后,孙中山开始集中心力,专事著作。 他认为“思想革命的势力,高过一切,革命如欲成功,非先从思想方面入手不可”。孙中山的这一转变( )
A.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迪
C.助推了中国革命性质的转变 D.缘于战后对西方文明的反思
【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1919年下半年以后,孙中山开始集中心力,专事著作。 他认为“思想革命的势力,高过一切,革命如欲成功,非先从思想方面入手不可”并结合所学可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孙中山由专心于政治运动转变为将精力集中于启迪民众思想,B项正确;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是在192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
近代中国革命性质始终是反帝反封建,没有发生转变,C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提及对西方文明的反思,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19年下半年以后,孙中山开始集中心力,专事著作。 他认为“思想革命的势力,高过一切,革命如欲成功,非先从思想方面入手不可”,结合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9.(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近代上海《良友》杂志创办初期,多刊登有关戏剧、电影、体育、美术、旅游等时人追捧的摩登事物,封面 人物多为当时著名的影视女明星。1939年复刊后的杂志封面为一名戴着头盔、端着刺刀枪的女军人。 此后,身着护士服的白衣天使、激昂朗读的女教师等新女性形象相继出现在杂志封面上。这一变化( )
A.旨在营造妇女解放新风尚 B.反映出社会审美的多元化趋势
C.深受中共抗日政策的影响 D.体现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答案】D
【知识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近代上海《良友》杂志创办初期题材多为娱乐休闲类,到1939年杂志封面转变为女军人、女教师和护士等形象。结合所学可知,1939年处于全面抗战时期,杂志封面既凸显女性在维护民族独立方面的贡献,也突出了女性进步的时代性,因此这一变化体现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D项正确;
材料不仅涉及妇女解放的问题,还涉及了维护民族独立的特性,A项错误;
材料中的变化是因为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并非社会审美的变化,B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提及中共抗日政策及其影响,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抓住变化的时间,紧扣抗日战争大背景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0.(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下图是1949~2018年《人民日报》中文体明星报道数量和直接相关报道数量的变化趋势。这一变化 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报道数量一 直接相关报道数量
A.社会价值观念的嬗变 B.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C.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D.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化
【答案】C
【知识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与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1978年后,《人民日报》中文体明星报道数量和直接相关报道数量迅速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受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即改革开放的影响,C项正确;
社会价值观念的嬗变不是根本原因,A项错误;
B项说法是材料反映的表现,不是原因,错误;
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化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图示信息,抓住图示中变化最明显的时间,结合改革开放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1.(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有学者根据主流文明发展规律指出:国家是一种稳定阶层社会和防止不同群体为争夺关键生存资源 而发生冲突的手段。但中美洲的玛雅政治实体却未见等级结构、贵族控制与集权的相关证据;热带非 洲的贝宁王国则以亲属关系和邻里关系交织为特点。这反映出( )
A.人类文明呈现出多样性特征 B.社会环境差异影响文明的发展
C.史学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D.玛雅与贝宁尚未进入国家形态
【答案】A
【知识点】非洲古代文明;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中美洲的玛雅政治实体却未见等级结构、贵族控制与集权的相关证据;热带非洲的贝宁王国则以亲属关系和邻里关系交织为特点”可知,中美洲文明与非洲文明的国家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反映了人类文明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A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没有体现社会环境差异对文明发展的影响,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并不是史学理论的发展,C项错误;
结合所学可知,玛雅和贝宁王国虽然国家形态存在差异,但二者都已经进入国家形态,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和古代非洲文明,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中美洲的玛雅政治实体却未见等级结构、贵族控制与集权的相关证据;热带非洲的贝宁王国则以亲属关系和邻里关系交织为特点”的主旨,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角度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2.(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下面是近代世界某一贸易网络部分航线示意图。该贸易网络( )
A.推动了美非文化的双向交流 B.得益于欧洲经济思想的变革
C.助推了全球贸易中心的转移 D.加速了欧洲社会近代化转型
【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解析】【分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该贸易网络涉及的是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网络,结合所学可知,该贸易网络推动了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沿岸转移,C项正确;
材料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洲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美洲和非洲,A项错误;
当时欧洲的经济思想仍然是重商主义,没有发生变革,B项错误;
仅从图示信息无法直接得出加速了欧洲社会近代化转型的结论,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图示信息,结合三角贸易及其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3.(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下面是19世纪70年代在法国巴黎流行的一首诗歌。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我的钱在哪里,我总在问自己,看着法国人玩打仗的游戏……市民们的肚子已饿了三 个星期,我听到他们诅咒谩骂,唉声叹气。要是你们将巴黎夷为平地,我倒觉得合情 合理。而我一想起那五十亿,就不由得痛心疾首:我的钱在哪里?
A.经济危机激化了法国社会矛盾 B.巴黎公社引发了严峻经济问题
C.普法战争埋下民族仇恨的种子 D.殖民扩张加剧了法国社会危机
【答案】C
【知识点】意大利、德意志的统一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法国巴黎”“打仗的游戏”“要是你们将巴黎夷为平地, 我倒觉得合情合理。而我一想起那五十亿,就不由得痛心疾首:我的钱在哪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签订了耻辱条约,并且需要向德国支付大量赔款。材料中诗歌反映出法国人民对于巨额赔款耿耿于怀,激化了民族角度,埋下了法、德两国民族仇恨的种子,C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法国民众对巨额战争赔款的愤恨,无法看出当时法国社会矛盾的变化情况,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普法战争, 不是巴黎公社,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战争赔款对民族矛盾的影响,不是殖民扩张的影响,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德意志统一,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世纪70年代”“法国巴黎”“打仗的游戏”“要是你们将巴黎夷为平地, 我倒觉得合情合理。而我一想起那五十亿,就不由得痛心疾首:我的钱在哪里”,结合普法战争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4.(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1966年,首届亚、非、拉三大洲团结大会在古巴召开。朝鲜、南非、智利等82个国家参与会议。该会 议不仅声援身处革命中的国家和地区,还倡议三大洲国家建立互助性经济关系。会后成立的亚非拉 人民团结组织提出了“向内部殖民主义发起斗争”的口号并赢得美国黑豹党(黑人社团)的积极响应。 由此可知,该会议( )
A.聚焦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问题
B.凸显了广泛性和包容性
C.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D.扩大了国际合作的领域
【答案】A
【知识点】20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该会议不仅声援身处革命中的国家和地区,还倡议三大洲国家建立互助性经济关系”可知,该会议涉及的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国家独立和经济发展问题,即聚焦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问题,A项正确;
从材料可以看出该会议具有广泛性,不能体现包容性,B项错误;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后,而且材料中未涉及共产主义,C项错误;
材料没有提及该会议之前合作的领域,不能得出扩大了国际合作领域的结论,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20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该会议不仅声援身处革命中的国家和地区,还倡议三大洲国家建立互助性经济关系”的主旨即可,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5.(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下面是2024年2月20日《中国日报》刊载的漫画《美国“斡旋”中东和平,“纵火犯”扮成“消防员”》。该漫画的寓意是( )
注 :MIDDLE EAST:中东
FIRE CONTROL:消防
A.美国是中东动荡的幕后推手 B.美国缺乏维护中东和平的能力
C.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呕需建立 D.政治利益影响美国的外交行为
【答案】A
【知识点】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美国‘斡旋’中东和平,‘纵火犯’扮成‘消防员’”和漫画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假借“斡旋”中东和平,实质上是在煽风点火,企图扩大中东乱局。由此可知,该漫画的寓意是美国是中东动荡的幕后推手,A项正确;
材料没有提及美国的能力问题,无法得出B项的结论,错误;
材料未提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的相关信息,C项错误;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的外交行为主要受国家利益的影响,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美国‘斡旋’中东和平,‘纵火犯’扮成‘消防员’”和漫画信息,结合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16.(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中国对“西洋”的认识]
材料一
内容 出处
史料(一) 马鲁涧国(今印度半岛内)……周回广一万八千余里,西洋国悉臣属焉。有酋长,元临漳人,陈其姓也。 《岛夷志略》 汪大渊(元)
史料(二) 盖彼西洋临近三十余国奉行此教,千百年以至于今,大小相恤,上下相安……此等教化风俗,虽诸陪臣(庞迪我、阳玛诺等传教士)自言,然臣审其议论,察其图书,参互考稽,悉皆不妄。 《辩学章疏》 徐光启(明)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逐渐出现由“西洋”到“洋”的演绎,即“洋”逐渐成为“西洋”的代名词。这既有见多不怪逐渐省词的因由,也有以俯视到平视的格物致知。“洋服”“洋面”“洋车”“洋船”“洋油”“洋灯”等成了坊间俗语;人们开始追求莫名其妙又随处可闻的“洋气”;“民间喜寿庆吊,陈设繁华,室宇器用侈靡,金曰洋气”。同时,社会也出现了“洋玩意”“洋鬼”“洋奴”等词。褒贬之间,人们对“洋”的观感也呈现两极化。
——摘编自郭卫东《新世界观的形成:东、西、南、北洋的概念流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元朝到明朝中国社会关于“西洋”概念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社会“西洋”概念变化的认识。
【答案】(1)变化:“西洋”概念不断扩展,由中国周边国家扩展到西方国家。
原因:对外交往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西学东渐以及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
(2)认识:中国国门被打开促进新思想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要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知识点】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解析】【分析】(1)变化:依据材料“马鲁涧国(今印度半岛内)……周回广一万八千余里,西洋国悉臣属焉”“盖彼西洋临近三十余国奉行此教”可知,“西洋”概念不断扩展,由中国周边国家扩展到西方国家。原因:依据材料“盖彼西洋临近三十余国奉行此教,千百年以至于今,大小相恤,上下相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外交往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依据材料“《辩学章疏》徐光启(明) ”“庞迪我、阳玛诺等传教士”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学东渐以及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的影响;依据材料“《辩学章疏》徐光启(明)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
(2)认识:依据材料“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逐渐出现由‘西洋’到‘洋’的演绎,即‘洋’逐渐成为‘西洋’的代名词”可知,中国国门被打开促进新思想的传入;依据材料“也有以俯视到平视的格物致知”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依据材料“人们开始追求莫名其妙又随处可闻的‘洋气’;民间喜寿庆吊,陈设繁华,室宇器用侈靡,金曰洋气”可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依据材料“褒贬之间,人们对‘洋’的观感也呈现两极化”,结合唯物史观可知,要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问,变化:依据材料一两则史料,从国家范围扩大角度分析;原因: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对外交往、西学东渐以及新航路开辟等角度分析;第二问,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变化的原因和对变化的正确态度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7.(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初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关键词
关键词 简介
第一机械工业部 1952年成立,负责汽车产业规划、投建、产能审批及车企人事调动等
试制 拆解国外车型,然后依葫芦画瓢,造出自己的车,如最早的解放牌卡车、红旗轿车等
锤子、绳子、板凳 20世纪60年代,中国汽车生产方式多为工人用榔头、铁锤等工具敲打出轿车的外壳和内部的零 件, 一个大的覆盖件甚至要经过几万次敲打
上海牌轿车 1963年,在江南造船厂等企业帮助下,上海工人相继研制出六缸发动机和小轿车,并构建了成套 的冲模制作工艺流程;“上海牌”轿车作为中国普通公务车和国宾接待的主力车型一直持续到20 世纪80年代
老三样 20世纪90年代,捷达(一汽—大众)、桑塔纳(上汽—大众)和富康(东风—雪铁龙)长期出现在畅 销车型的排行榜;三车早期均采用进口零件十国内组装的方式生产
自主品牌 自2006年开始,奇瑞、吉利等国产车企相继换标,并配以新的战略车型
——摘编自肖莉《新中国汽车60年关键词》
材料二 “十五”期间,我国启动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并形成“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2014年起,理想等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出现;2018年,特斯拉在上海建厂。2020年以来,在“双碳战略”引领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爆发性增长;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纷纷在海外建设生产基地。至2022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占3席,在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位的企业中占据6席。2024年1月,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就像“装了轮子的智能手机”,会收集美国司机的敏感数据,汽车摄像头还会把美国基础设施的情况全都拍摄下来;这些电动车可能会被“北京的某人”远程控制,就像敌人的无人机那样。如果成千上万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行驶在美国的道路上,“不难想象”这将带来怎样的安全风险。
---摘编自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中国电动车里没“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初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阶段的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并谈谈你对雷蒙多关于 中国新能源车观点的认识。
【答案】(1)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政府引导和苏联协助下,通过“一五”计划,成功独立生产出汽车,奠定了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国际环境恶化,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克服生产工艺落后的困境,推动汽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汽车工业出现众多中外合资品牌,利用国外技术,推动我国汽车制造工业的快速发展;21世纪后,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日益发展,我国汽车工业水平日益提高,逐渐摆脱对西方的依赖,诞生了大量自主品牌,助推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独立自主和创新发展。
(2)原因: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国际能源革命的影响;科技的进步;相关企业的努力。认识:雷蒙多的言论凸显了美国霸权主义的传统,意在打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遏制中国的复兴;这一言论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这一言论不利于中美正常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应坚持科技创新与合作共赢,坚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知识点】改革开放以来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解析】【分析】(1)历程:依据材料“1952年成立,负责汽车产业规划、投建、产能审批及车企人事调动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政府引导和苏联协助下,通过“一五”计划,成功独立生产出汽车,奠定了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依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中国汽车生产方式多为工人用榔头、铁锤等工具敲打出轿车的外壳和内部的零 件, 一个大的覆盖件甚至要经过几万次敲打”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国际环境恶化,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克服生产工艺落后的困境,推动汽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汽车工业出现众多中外合资品牌,利用国外技术,推动我国汽车制造工业的快速发展;依据材料“自2006年开始,奇瑞、吉利等国产车企相继换标,并配以新的战略车型”并结合所学可知,21世纪后,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日益发展,我国汽车工业水平日益提高,逐渐摆脱对西方的依赖,诞生了大量自主品牌,助推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独立自主和创新发展。
(2)原因:依据材料“‘十五’期间,我国启动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并形成‘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并结合所学可知,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依据材料“2014年起,理想等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出现;2018年,特斯拉在上海建厂”可知,相关企业的努力;结合所学从国际能源革命的影响;科技的进步等角度进行补充。认识:依据材料“中国电动汽车就像‘装了轮子的智能手机’,会收集美国司机的敏感数据,汽车摄像头还会把美国基础设施的情况全都拍摄下来;这些电动车可能会被‘北京的某人’远程控制,就像敌人的无人机那样。如果成千上万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行驶在美国的道路上,‘不难想象’这将带来怎样的安全风险”并结合所学从主观和客观以及辩证等角度解答,主观上雷蒙多的言论凸显了美国霸权主义的传统,意在打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遏制中国的复兴;客观上这一言论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这一言论不利于中美正常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应坚持科技创新与合作共赢,坚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一五”计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第一问,依据材料一,抓住时间段,结合所学从“一五”计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及其影响解答;第二问,原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政策、经济、能源革命、科技以及企业等角度分析;认识: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从主观和客观以及辩证等角度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8.(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中法在非洲的关系]
材料一 冷战的终结使非洲作为“欧洲侧翼”安全屏障的战略地位急剧下降;在民主化浪潮冲击下,多数非洲国家发生内乱,非洲成为法国“负担”的言论不断涌现。为巩固“西化成果”,法国不断强化非洲国家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培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非洲国家间的交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 1996年,江泽民主席首次访问非洲时便称:过去100年是非洲的“解放世纪”,今后100年将会成为非 洲的“发展世纪”。中非经贸合作渐成中国决策层的重要战略举措。法国凭借与非洲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关系,对中国在非洲的活动多“不屑一顾”,中非经济合作交流得以不断发展。
——摘编自张宏明《“多重关系”交互作用下的中法在非洲关系》
材料二 2016年,中法签署了《关于设立中法第三方市场合作指导委员会的谅解备忘录》,并成立第三方市场合作指导委员会,由中国发改委和法国财政总署牵头。此外,来自中法两国的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市场主体也参与了政府—企业间合作机制建设,如成立合作论坛、企业家委员会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中法在非洲共有38个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占中国与欧洲国家在非项目总 数比重约60%。其中,塞内加尔汉纳湾项目中,中国国开行的强大融资能力对法方构成合作吸引力;中方则希望通过与法国的合作加速向国际通行准则靠近,同时增进发达国家和非洲东道国对中国标准的认知与理解。
——摘编自姚乐《援助转型背景下中法在非洲新发展合作:动因与条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法两国与非洲关系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法两国在非洲新发展合作的有利条件及意义。
【答案】(1)差异:法国对非工作开展早,中国则相对较晚;法国的“宗主国”心态较为强烈,中国则秉持平等友好的态度;法国工作重心是政治制度层面,中国则侧偏向经贸合作;法国对非洲发展前景较为悲观,中国则对非洲未来充满信心。
(2)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中法两国与非洲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中法及非洲诸国政府支持和专业性机构的引导,中法资源存在优势互补,非洲经济发展的迫切愿望。
意义:有利于增强中法两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中法非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新范式。
【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解析】【分析】(1)差异:依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非洲国家间的交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对非工作开展早,中国则相对较晚;依据材料“为巩固‘西化成果’,法国不断强化非洲国家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培育”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国的“宗主国”心态较为强烈,中国则秉持平等友好的态度;依据材料“为巩固‘西化成果’,法国不断强化非洲国家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培育”“中非经济合作交流得以不断发展”可知,法国工作重心是政治制度层面,中国则侧偏向经贸合作;依据材料“在民主化浪潮冲击下,多数非洲国家发生内乱,非洲成为法国‘负担’的言论不断涌现”“今后100年将会成为非洲的‘发展世纪’。中非经贸合作渐成中国决策层的重要战略举措”可知,法国对非洲发展前景较为悲观,中国则对非洲未来充满信心。
(2)有利条件:依据材料“2016年,中法签署了《关于设立中法第三方市场合作指导委员会的谅解备忘录》”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中法两国与非洲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依据材料“来自中法两国的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市场主体也参与了政府—企业间合作机制建设”可知,中法及非洲诸国政府支持和专业性机构的引导;依据材料“中国国开行的强大融资能力对法方构成合作吸引力;中方则希望通过与法国的合作加速向国际通行准则靠近,同时增进发达国家和非洲东道国对中国标 准的认知与理解”可知,中法资源存在优势互补,非洲经济发展的迫切愿望。意义:依据材料“中方则希望通过与法国的合作加速向国际通行准则靠近,同时增进发达国家和非洲东道国对中国标准的认知与理解”并结合所学从对国际影响力、对经济、对国际合作等方面分析,即有利于增强中法两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中法非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新范式。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第一问,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时间、态度、重心以及前景等角度分析;第二问,有利条件: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经济全球化、中法和非洲的政策、中法的资源以及非洲的愿望等角度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9.(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 连绵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相沿构成与其他古老文明距离甚远的独立地理单元,其接受域外文明营 养并不十分“幸运”。我们高度崇敬先民在艰难的远程中开展中西交往,更珍视借陆、海“丝绸之路”而 来的域外文明精华及影响。五千年来,无论中华民族抑或中华文明,都呈现“多元一体”格局。各兄弟 民族及地域子文明的汇聚滚动,血脉交融,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的持续辉煌。时至近代,特别是抗日 战争前后,各兄弟民族最终汇聚成为多元一体、休戚与共的现代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神形态的思想文 化先后有百家争鸣、三教交汇、理学复兴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等四次繁荣高潮,尤其是诸子百家争鸣和 五四新文化运动,更具有划时代意义。
——摘编自李治安等《关于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若干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华文明”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答案】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虽呈现出不同的地点和各具特色,但整体上朝中多元一体的趋势发展。中国文明起源虽分布中国各地区,且南北方在生活习惯、审美等方面差异较大,呈现多元特点,但以使用玉器为例,南北方基本都认为玉有驱灾辟邪的理念,在对玉的理解上呈现统一趋势。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少数民族认为自己的祖先来自汉族部落,同时在与少数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各民族间的交融加强,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这众华夏认同观念促进了中华文明朝着多元一体的趋势发展。综上,虽然中国政权有统一有分裂,但是中华文明没有中断,且这种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成为维护统一,促进文明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
【知识点】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开放型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围绕主题“中华文明”,依据材料“五千年来,无论中华民族抑或中华文明,都呈现‘多元一体’格局”可以得出论题是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然后结合所学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两个时间段进行论述,起源阶段主要从地区、南北方生活习惯、审美以及对玉的理解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说明,发展阶段主要从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及其表现和影响进行说明。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是虽然中国政权有统一有分裂,但是中华文明没有中断,且这种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成为维护统一,促进文明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解题的思路是抓住主题,依据材料信息,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角度得出论题,然后结合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两个时间段以及两个时间段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阐述的能力。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在安徽省定远县侯家寨遗址(距今约7000~6000年)出土的动物骨骼中,猪骨骼占哺乳动物骨骼的50%。下面两幅图分别反映了出土猪群的年龄分布和下颌尺寸差异。由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
A.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B.农业生产结构已经趋于完备
C.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为有限 D.存在明显的贫富和等级差异
2.(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东晋小说家多有意识地将作品托名于前代贤士,如《神异经》《十洲记》托名于西汉的东方朔,《汉武帝故事》托名于东汉的班固;东晋葛洪辑抄后的《西京杂记》仍将作者标注为东汉名士刘歆。这一现象折射出( )
A.文学创作彰显托古喻今情怀
B.文学呈现玄学化和世俗化并存的特点
C.社会主流思想影响文学发展
D.南方社会对中原文化存在一定归属感
3.(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据《宋史》载:铜梁人庞某状告他的三个姐姐侵占其田,经县令吕陶审问后,三人服罪。“弟泣拜,愿以田半作佛事以报”,吕陶劝庞某道:“三姊皆汝同气,方汝幼时,适为汝主之尔。不然亦为他人所欺。与其捐半供佛,曷(何)若遗姊,复为姊弟,顾不美乎 ”这反映出当时( )
A.司法审判具有较大随意性 B.情理法交融的司法特点
C.土地兼并冲击了传统秩序 D.法律渗透三教合一理念
4.(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明朝时期,福建民众逐渐认识到“地狭则无田以自食用”,纷纷外出谋利。“崇祯初年,闽人来浙东诸郡种靛、麻、蔗者,布满山谷”;他们中“富者买山,贫者为佣,中人则自力其地”。福建民众的这些行为( )
A.开创了解决人地矛盾新模式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C.利于增强社会经济发展活力 D.拓宽了社会生产的领域
5.(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1752年,乾隆皇帝下令编撰《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为抗清遇难的明朝官员平反并进行表彰;随后又下令编纂《贰臣传》,将重要的降清官员洪承畴、祖大寿等纳入其中,并诏曰:“此实乃朕大中至正之心, 为万世臣子植纲常!”乾隆皇帝这些举措( )
A.旨在巩固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B.消除了满汉间的民族矛盾
C.反映出儒家伦理已深入人心 D.根源于主流价值观的转变
6.(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自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农产品大量向市场销售,华北地区农村集市数量日益增多。除棉花、烟草外, 集市的小麦出售量增速明显,其出售率在部分地区超过50%。高粱等杂粮的出售率则远低于小麦,甚至每年需外运大量高粱投放集市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一现象( )
A.表明农民存在巨大生存压力 B.得益于农村生产关系深刻变革
C.反映了农业区域分工的发展 D.折射出农村经济结构出现质变
7.(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1901年6月,东南督抚与列强达成“和议”。7月,清政府发布谕旨称:“尔各督抚度势量力,不欲轻构外衅,诚老成谋国之道”。参与“和议”的督抚们去世后,清政府还褒以“保障东南,匡扶大局,厥功甚著,老成硕望,实为国家柱石之臣”等语。清政府这些举措旨在( )
A.提高地方政府自治的能动性 B.构建“东南互保”的合法性
C.协调清政府与列强间的矛盾 D.维护国家权力秩序的稳定
8.(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1919年以前,孙中山奔走各处,专心政治运动。1919年下半年以后,孙中山开始集中心力,专事著作。 他认为“思想革命的势力,高过一切,革命如欲成功,非先从思想方面入手不可”。孙中山的这一转变( )
A.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迪
C.助推了中国革命性质的转变 D.缘于战后对西方文明的反思
9.(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近代上海《良友》杂志创办初期,多刊登有关戏剧、电影、体育、美术、旅游等时人追捧的摩登事物,封面 人物多为当时著名的影视女明星。1939年复刊后的杂志封面为一名戴着头盔、端着刺刀枪的女军人。 此后,身着护士服的白衣天使、激昂朗读的女教师等新女性形象相继出现在杂志封面上。这一变化( )
A.旨在营造妇女解放新风尚 B.反映出社会审美的多元化趋势
C.深受中共抗日政策的影响 D.体现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10.(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下图是1949~2018年《人民日报》中文体明星报道数量和直接相关报道数量的变化趋势。这一变化 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报道数量一 直接相关报道数量
A.社会价值观念的嬗变 B.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C.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D.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化
11.(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有学者根据主流文明发展规律指出:国家是一种稳定阶层社会和防止不同群体为争夺关键生存资源 而发生冲突的手段。但中美洲的玛雅政治实体却未见等级结构、贵族控制与集权的相关证据;热带非 洲的贝宁王国则以亲属关系和邻里关系交织为特点。这反映出( )
A.人类文明呈现出多样性特征 B.社会环境差异影响文明的发展
C.史学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D.玛雅与贝宁尚未进入国家形态
12.(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下面是近代世界某一贸易网络部分航线示意图。该贸易网络( )
A.推动了美非文化的双向交流 B.得益于欧洲经济思想的变革
C.助推了全球贸易中心的转移 D.加速了欧洲社会近代化转型
13.(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下面是19世纪70年代在法国巴黎流行的一首诗歌。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我的钱在哪里,我总在问自己,看着法国人玩打仗的游戏……市民们的肚子已饿了三 个星期,我听到他们诅咒谩骂,唉声叹气。要是你们将巴黎夷为平地,我倒觉得合情 合理。而我一想起那五十亿,就不由得痛心疾首:我的钱在哪里?
A.经济危机激化了法国社会矛盾 B.巴黎公社引发了严峻经济问题
C.普法战争埋下民族仇恨的种子 D.殖民扩张加剧了法国社会危机
14.(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1966年,首届亚、非、拉三大洲团结大会在古巴召开。朝鲜、南非、智利等82个国家参与会议。该会 议不仅声援身处革命中的国家和地区,还倡议三大洲国家建立互助性经济关系。会后成立的亚非拉 人民团结组织提出了“向内部殖民主义发起斗争”的口号并赢得美国黑豹党(黑人社团)的积极响应。 由此可知,该会议( )
A.聚焦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问题
B.凸显了广泛性和包容性
C.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D.扩大了国际合作的领域
15.(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下面是2024年2月20日《中国日报》刊载的漫画《美国“斡旋”中东和平,“纵火犯”扮成“消防员”》。该漫画的寓意是( )
注 :MIDDLE EAST:中东
FIRE CONTROL:消防
A.美国是中东动荡的幕后推手 B.美国缺乏维护中东和平的能力
C.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呕需建立 D.政治利益影响美国的外交行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16.(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中国对“西洋”的认识]
材料一
内容 出处
史料(一) 马鲁涧国(今印度半岛内)……周回广一万八千余里,西洋国悉臣属焉。有酋长,元临漳人,陈其姓也。 《岛夷志略》 汪大渊(元)
史料(二) 盖彼西洋临近三十余国奉行此教,千百年以至于今,大小相恤,上下相安……此等教化风俗,虽诸陪臣(庞迪我、阳玛诺等传教士)自言,然臣审其议论,察其图书,参互考稽,悉皆不妄。 《辩学章疏》 徐光启(明)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逐渐出现由“西洋”到“洋”的演绎,即“洋”逐渐成为“西洋”的代名词。这既有见多不怪逐渐省词的因由,也有以俯视到平视的格物致知。“洋服”“洋面”“洋车”“洋船”“洋油”“洋灯”等成了坊间俗语;人们开始追求莫名其妙又随处可闻的“洋气”;“民间喜寿庆吊,陈设繁华,室宇器用侈靡,金曰洋气”。同时,社会也出现了“洋玩意”“洋鬼”“洋奴”等词。褒贬之间,人们对“洋”的观感也呈现两极化。
——摘编自郭卫东《新世界观的形成:东、西、南、北洋的概念流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元朝到明朝中国社会关于“西洋”概念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社会“西洋”概念变化的认识。
17.(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初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关键词
关键词 简介
第一机械工业部 1952年成立,负责汽车产业规划、投建、产能审批及车企人事调动等
试制 拆解国外车型,然后依葫芦画瓢,造出自己的车,如最早的解放牌卡车、红旗轿车等
锤子、绳子、板凳 20世纪60年代,中国汽车生产方式多为工人用榔头、铁锤等工具敲打出轿车的外壳和内部的零 件, 一个大的覆盖件甚至要经过几万次敲打
上海牌轿车 1963年,在江南造船厂等企业帮助下,上海工人相继研制出六缸发动机和小轿车,并构建了成套 的冲模制作工艺流程;“上海牌”轿车作为中国普通公务车和国宾接待的主力车型一直持续到20 世纪80年代
老三样 20世纪90年代,捷达(一汽—大众)、桑塔纳(上汽—大众)和富康(东风—雪铁龙)长期出现在畅 销车型的排行榜;三车早期均采用进口零件十国内组装的方式生产
自主品牌 自2006年开始,奇瑞、吉利等国产车企相继换标,并配以新的战略车型
——摘编自肖莉《新中国汽车60年关键词》
材料二 “十五”期间,我国启动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并形成“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2014年起,理想等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出现;2018年,特斯拉在上海建厂。2020年以来,在“双碳战略”引领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爆发性增长;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纷纷在海外建设生产基地。至2022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占3席,在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位的企业中占据6席。2024年1月,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就像“装了轮子的智能手机”,会收集美国司机的敏感数据,汽车摄像头还会把美国基础设施的情况全都拍摄下来;这些电动车可能会被“北京的某人”远程控制,就像敌人的无人机那样。如果成千上万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行驶在美国的道路上,“不难想象”这将带来怎样的安全风险。
---摘编自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中国电动车里没“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初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阶段的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并谈谈你对雷蒙多关于 中国新能源车观点的认识。
18.(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中法在非洲的关系]
材料一 冷战的终结使非洲作为“欧洲侧翼”安全屏障的战略地位急剧下降;在民主化浪潮冲击下,多数非洲国家发生内乱,非洲成为法国“负担”的言论不断涌现。为巩固“西化成果”,法国不断强化非洲国家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培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非洲国家间的交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 1996年,江泽民主席首次访问非洲时便称:过去100年是非洲的“解放世纪”,今后100年将会成为非 洲的“发展世纪”。中非经贸合作渐成中国决策层的重要战略举措。法国凭借与非洲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关系,对中国在非洲的活动多“不屑一顾”,中非经济合作交流得以不断发展。
——摘编自张宏明《“多重关系”交互作用下的中法在非洲关系》
材料二 2016年,中法签署了《关于设立中法第三方市场合作指导委员会的谅解备忘录》,并成立第三方市场合作指导委员会,由中国发改委和法国财政总署牵头。此外,来自中法两国的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市场主体也参与了政府—企业间合作机制建设,如成立合作论坛、企业家委员会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中法在非洲共有38个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占中国与欧洲国家在非项目总 数比重约60%。其中,塞内加尔汉纳湾项目中,中国国开行的强大融资能力对法方构成合作吸引力;中方则希望通过与法国的合作加速向国际通行准则靠近,同时增进发达国家和非洲东道国对中国标准的认知与理解。
——摘编自姚乐《援助转型背景下中法在非洲新发展合作:动因与条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法两国与非洲关系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法两国在非洲新发展合作的有利条件及意义。
19.(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 连绵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相沿构成与其他古老文明距离甚远的独立地理单元,其接受域外文明营 养并不十分“幸运”。我们高度崇敬先民在艰难的远程中开展中西交往,更珍视借陆、海“丝绸之路”而 来的域外文明精华及影响。五千年来,无论中华民族抑或中华文明,都呈现“多元一体”格局。各兄弟 民族及地域子文明的汇聚滚动,血脉交融,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的持续辉煌。时至近代,特别是抗日 战争前后,各兄弟民族最终汇聚成为多元一体、休戚与共的现代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神形态的思想文 化先后有百家争鸣、三教交汇、理学复兴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等四次繁荣高潮,尤其是诸子百家争鸣和 五四新文化运动,更具有划时代意义。
——摘编自李治安等《关于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若干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华文明”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食物生产与生活
【解析】【分析】依据两幅图片信息可知,出土猪群的年龄明显不同,下颌尺寸也显示不同。依据材料“距今约7000~6000年”并结合所学可知,该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当时家猪饲养已经出现,饲养的家猪年龄和下颌尺寸不同,反映了当时对猪的驯化结果还未达到相同的规格,说明当时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为有限,C项正确;
新石器时代仍有渔猎采集活动,“已摆脱”的说法过于绝对化,A项错误;
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虽然已经出现,但农业结构还未趋向完备,B项错误;
材料中的差异是猪的驯化结果,而明显的贫富和等级差异是私有制产生导致的,材料不能体现,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解题的关键是解读两幅图示信息,得出二者的不同,然后抓住其时间,结合新石器时代农牧业状况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答案】D
【知识点】三国至隋唐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东晋小说家多有意识地将作品托名于前代贤士”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晋宗室衣冠南渡建立东晋,对中原文化存在一定归属感,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D项正确;
东晋小说家多有意识地将作品托名于前代贤士,并不是为了彰显托古喻今情怀,A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东晋小说家多有意识地将作品托名于前代贤士,并没有涉及文学的内容和特点,无法得出B项的结论,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东晋小说家多有意识地将作品托名于前代贤士,没有体现社会主流思想对文学发展的影响,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学,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东晋小说家多有意识地将作品托名于前代贤士”,紧扣东晋建立的背景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3.【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法律体系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铜梁人庞某状告他的三个姐姐侵占其田,经县令吕陶审问后,庞某与姐姐们和好并将土地分给姐姐。由此可知,这反映出当时情理法交融的司法特点,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情理法交融的司法特点,而非司法审判具有较大随意性,A项错误;
材料与土地兼并无关,材料反映的是情理法交融的司法特点,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情理法交融的司法特点,没有体现三教对法律的影响,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从庞某与三个姐姐经过审问后的结果可以看出当时情理法交融的司法特点,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4.【答案】A
【知识点】明清时期的农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朝时期,福建民众为摆脱地少人多的矛盾,纷纷外出谋利,开创了解决人地矛盾新模式,A项正确;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没有体现,B项错误;
材料中福建民众的行为主要是缓和人地矛盾,并不能增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活力,C项错误;
材料涉及的是农业,并没有拓宽社会生产的领域,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农业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紧扣福建民众外出谋利的原因分析其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5.【答案】A
【知识点】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乾隆时期对抗清遇难之人进行表彰,将对清朝建立有诸多贡献的“降清”之人编入《贰臣传》,对变节之人予以公开贬低。结合所学可知,其目的是增强社会忠君爱国的思想,进而巩固封建专制统治,A项正确;
“消除了”的表述绝对化,B项错误;
材料只涉及乾隆帝的举措,不能说明儒家伦理深入人心,C项错误;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就已经成为正统思想和主流文化,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紧扣乾隆帝的阶级立场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6.【答案】A
【知识点】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以来,华北地区农村集市日益发展。其原因主要受到小麦商品化的影响,小麦被农民在市场抛售,并以高粱等粗粮代之,即“粜精籴粗”,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农民生活口粮水平下降,表明当时华北市场的繁荣隐藏着农民巨大的生存压力,A项正确;
当时仍然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主,农村生产关系并未发生重大变革,B项错误;
材料与农业区域分工发展无关,C项错误;
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质变”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鸦片战争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7.【答案】D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的是1901年7月,清政府对参与“和议”的东南督抚们给予了肯定和褒扬。结合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东南各省督抚与列强签订“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根基,因此为了维护国家权力秩序的稳定,清政府对“和议”的东南督抚们给予了肯定和褒扬,D项正确;
材料中清政府的举措主要是为了维护中央集权体制,进而巩固统治,而非提高地方政府自治的能动性, A项错误;
B项是材料反映的表现,不是主要目的,错误;
材料中清政府的举措有利于列强与清政府的矛盾,但这不是清政府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权力秩序,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的“东南互保”的影响,紧扣清政府的立场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8.【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1919年下半年以后,孙中山开始集中心力,专事著作。 他认为“思想革命的势力,高过一切,革命如欲成功,非先从思想方面入手不可”并结合所学可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孙中山由专心于政治运动转变为将精力集中于启迪民众思想,B项正确;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是在192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
近代中国革命性质始终是反帝反封建,没有发生转变,C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提及对西方文明的反思,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19年下半年以后,孙中山开始集中心力,专事著作。 他认为“思想革命的势力,高过一切,革命如欲成功,非先从思想方面入手不可”,结合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9.【答案】D
【知识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近代上海《良友》杂志创办初期题材多为娱乐休闲类,到1939年杂志封面转变为女军人、女教师和护士等形象。结合所学可知,1939年处于全面抗战时期,杂志封面既凸显女性在维护民族独立方面的贡献,也突出了女性进步的时代性,因此这一变化体现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D项正确;
材料不仅涉及妇女解放的问题,还涉及了维护民族独立的特性,A项错误;
材料中的变化是因为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并非社会审美的变化,B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提及中共抗日政策及其影响,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抓住变化的时间,紧扣抗日战争大背景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0.【答案】C
【知识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与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1978年后,《人民日报》中文体明星报道数量和直接相关报道数量迅速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受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即改革开放的影响,C项正确;
社会价值观念的嬗变不是根本原因,A项错误;
B项说法是材料反映的表现,不是原因,错误;
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化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图示信息,抓住图示中变化最明显的时间,结合改革开放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1.【答案】A
【知识点】非洲古代文明;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中美洲的玛雅政治实体却未见等级结构、贵族控制与集权的相关证据;热带非洲的贝宁王国则以亲属关系和邻里关系交织为特点”可知,中美洲文明与非洲文明的国家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反映了人类文明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A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没有体现社会环境差异对文明发展的影响,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并不是史学理论的发展,C项错误;
结合所学可知,玛雅和贝宁王国虽然国家形态存在差异,但二者都已经进入国家形态,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和古代非洲文明,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中美洲的玛雅政治实体却未见等级结构、贵族控制与集权的相关证据;热带非洲的贝宁王国则以亲属关系和邻里关系交织为特点”的主旨,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角度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2.【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解析】【分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该贸易网络涉及的是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网络,结合所学可知,该贸易网络推动了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沿岸转移,C项正确;
材料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洲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美洲和非洲,A项错误;
当时欧洲的经济思想仍然是重商主义,没有发生变革,B项错误;
仅从图示信息无法直接得出加速了欧洲社会近代化转型的结论,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图示信息,结合三角贸易及其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3.【答案】C
【知识点】意大利、德意志的统一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法国巴黎”“打仗的游戏”“要是你们将巴黎夷为平地, 我倒觉得合情合理。而我一想起那五十亿,就不由得痛心疾首:我的钱在哪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签订了耻辱条约,并且需要向德国支付大量赔款。材料中诗歌反映出法国人民对于巨额赔款耿耿于怀,激化了民族角度,埋下了法、德两国民族仇恨的种子,C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法国民众对巨额战争赔款的愤恨,无法看出当时法国社会矛盾的变化情况,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普法战争, 不是巴黎公社,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战争赔款对民族矛盾的影响,不是殖民扩张的影响,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德意志统一,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世纪70年代”“法国巴黎”“打仗的游戏”“要是你们将巴黎夷为平地, 我倒觉得合情合理。而我一想起那五十亿,就不由得痛心疾首:我的钱在哪里”,结合普法战争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4.【答案】A
【知识点】20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该会议不仅声援身处革命中的国家和地区,还倡议三大洲国家建立互助性经济关系”可知,该会议涉及的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国家独立和经济发展问题,即聚焦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问题,A项正确;
从材料可以看出该会议具有广泛性,不能体现包容性,B项错误;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后,而且材料中未涉及共产主义,C项错误;
材料没有提及该会议之前合作的领域,不能得出扩大了国际合作领域的结论,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20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该会议不仅声援身处革命中的国家和地区,还倡议三大洲国家建立互助性经济关系”的主旨即可,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5.【答案】A
【知识点】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美国‘斡旋’中东和平,‘纵火犯’扮成‘消防员’”和漫画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假借“斡旋”中东和平,实质上是在煽风点火,企图扩大中东乱局。由此可知,该漫画的寓意是美国是中东动荡的幕后推手,A项正确;
材料没有提及美国的能力问题,无法得出B项的结论,错误;
材料未提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的相关信息,C项错误;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的外交行为主要受国家利益的影响,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美国‘斡旋’中东和平,‘纵火犯’扮成‘消防员’”和漫画信息,结合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6.【答案】(1)变化:“西洋”概念不断扩展,由中国周边国家扩展到西方国家。
原因:对外交往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西学东渐以及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
(2)认识:中国国门被打开促进新思想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要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知识点】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解析】【分析】(1)变化:依据材料“马鲁涧国(今印度半岛内)……周回广一万八千余里,西洋国悉臣属焉”“盖彼西洋临近三十余国奉行此教”可知,“西洋”概念不断扩展,由中国周边国家扩展到西方国家。原因:依据材料“盖彼西洋临近三十余国奉行此教,千百年以至于今,大小相恤,上下相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外交往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依据材料“《辩学章疏》徐光启(明) ”“庞迪我、阳玛诺等传教士”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学东渐以及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的影响;依据材料“《辩学章疏》徐光启(明)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
(2)认识:依据材料“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逐渐出现由‘西洋’到‘洋’的演绎,即‘洋’逐渐成为‘西洋’的代名词”可知,中国国门被打开促进新思想的传入;依据材料“也有以俯视到平视的格物致知”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依据材料“人们开始追求莫名其妙又随处可闻的‘洋气’;民间喜寿庆吊,陈设繁华,室宇器用侈靡,金曰洋气”可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依据材料“褒贬之间,人们对‘洋’的观感也呈现两极化”,结合唯物史观可知,要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问,变化:依据材料一两则史料,从国家范围扩大角度分析;原因: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对外交往、西学东渐以及新航路开辟等角度分析;第二问,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变化的原因和对变化的正确态度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7.【答案】(1)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政府引导和苏联协助下,通过“一五”计划,成功独立生产出汽车,奠定了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国际环境恶化,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克服生产工艺落后的困境,推动汽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汽车工业出现众多中外合资品牌,利用国外技术,推动我国汽车制造工业的快速发展;21世纪后,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日益发展,我国汽车工业水平日益提高,逐渐摆脱对西方的依赖,诞生了大量自主品牌,助推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独立自主和创新发展。
(2)原因: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国际能源革命的影响;科技的进步;相关企业的努力。认识:雷蒙多的言论凸显了美国霸权主义的传统,意在打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遏制中国的复兴;这一言论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这一言论不利于中美正常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应坚持科技创新与合作共赢,坚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知识点】改革开放以来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解析】【分析】(1)历程:依据材料“1952年成立,负责汽车产业规划、投建、产能审批及车企人事调动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政府引导和苏联协助下,通过“一五”计划,成功独立生产出汽车,奠定了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依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中国汽车生产方式多为工人用榔头、铁锤等工具敲打出轿车的外壳和内部的零 件, 一个大的覆盖件甚至要经过几万次敲打”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国际环境恶化,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克服生产工艺落后的困境,推动汽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汽车工业出现众多中外合资品牌,利用国外技术,推动我国汽车制造工业的快速发展;依据材料“自2006年开始,奇瑞、吉利等国产车企相继换标,并配以新的战略车型”并结合所学可知,21世纪后,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日益发展,我国汽车工业水平日益提高,逐渐摆脱对西方的依赖,诞生了大量自主品牌,助推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独立自主和创新发展。
(2)原因:依据材料“‘十五’期间,我国启动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并形成‘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并结合所学可知,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依据材料“2014年起,理想等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出现;2018年,特斯拉在上海建厂”可知,相关企业的努力;结合所学从国际能源革命的影响;科技的进步等角度进行补充。认识:依据材料“中国电动汽车就像‘装了轮子的智能手机’,会收集美国司机的敏感数据,汽车摄像头还会把美国基础设施的情况全都拍摄下来;这些电动车可能会被‘北京的某人’远程控制,就像敌人的无人机那样。如果成千上万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行驶在美国的道路上,‘不难想象’这将带来怎样的安全风险”并结合所学从主观和客观以及辩证等角度解答,主观上雷蒙多的言论凸显了美国霸权主义的传统,意在打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遏制中国的复兴;客观上这一言论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这一言论不利于中美正常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应坚持科技创新与合作共赢,坚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一五”计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第一问,依据材料一,抓住时间段,结合所学从“一五”计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及其影响解答;第二问,原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政策、经济、能源革命、科技以及企业等角度分析;认识: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从主观和客观以及辩证等角度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8.【答案】(1)差异:法国对非工作开展早,中国则相对较晚;法国的“宗主国”心态较为强烈,中国则秉持平等友好的态度;法国工作重心是政治制度层面,中国则侧偏向经贸合作;法国对非洲发展前景较为悲观,中国则对非洲未来充满信心。
(2)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中法两国与非洲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中法及非洲诸国政府支持和专业性机构的引导,中法资源存在优势互补,非洲经济发展的迫切愿望。
意义:有利于增强中法两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中法非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新范式。
【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解析】【分析】(1)差异:依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非洲国家间的交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对非工作开展早,中国则相对较晚;依据材料“为巩固‘西化成果’,法国不断强化非洲国家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培育”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国的“宗主国”心态较为强烈,中国则秉持平等友好的态度;依据材料“为巩固‘西化成果’,法国不断强化非洲国家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培育”“中非经济合作交流得以不断发展”可知,法国工作重心是政治制度层面,中国则侧偏向经贸合作;依据材料“在民主化浪潮冲击下,多数非洲国家发生内乱,非洲成为法国‘负担’的言论不断涌现”“今后100年将会成为非洲的‘发展世纪’。中非经贸合作渐成中国决策层的重要战略举措”可知,法国对非洲发展前景较为悲观,中国则对非洲未来充满信心。
(2)有利条件:依据材料“2016年,中法签署了《关于设立中法第三方市场合作指导委员会的谅解备忘录》”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中法两国与非洲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依据材料“来自中法两国的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市场主体也参与了政府—企业间合作机制建设”可知,中法及非洲诸国政府支持和专业性机构的引导;依据材料“中国国开行的强大融资能力对法方构成合作吸引力;中方则希望通过与法国的合作加速向国际通行准则靠近,同时增进发达国家和非洲东道国对中国标 准的认知与理解”可知,中法资源存在优势互补,非洲经济发展的迫切愿望。意义:依据材料“中方则希望通过与法国的合作加速向国际通行准则靠近,同时增进发达国家和非洲东道国对中国标准的认知与理解”并结合所学从对国际影响力、对经济、对国际合作等方面分析,即有利于增强中法两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中法非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新范式。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第一问,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时间、态度、重心以及前景等角度分析;第二问,有利条件: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经济全球化、中法和非洲的政策、中法的资源以及非洲的愿望等角度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9.【答案】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虽呈现出不同的地点和各具特色,但整体上朝中多元一体的趋势发展。中国文明起源虽分布中国各地区,且南北方在生活习惯、审美等方面差异较大,呈现多元特点,但以使用玉器为例,南北方基本都认为玉有驱灾辟邪的理念,在对玉的理解上呈现统一趋势。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少数民族认为自己的祖先来自汉族部落,同时在与少数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各民族间的交融加强,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这众华夏认同观念促进了中华文明朝着多元一体的趋势发展。综上,虽然中国政权有统一有分裂,但是中华文明没有中断,且这种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成为维护统一,促进文明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
【知识点】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开放型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围绕主题“中华文明”,依据材料“五千年来,无论中华民族抑或中华文明,都呈现‘多元一体’格局”可以得出论题是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然后结合所学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两个时间段进行论述,起源阶段主要从地区、南北方生活习惯、审美以及对玉的理解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说明,发展阶段主要从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及其表现和影响进行说明。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是虽然中国政权有统一有分裂,但是中华文明没有中断,且这种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成为维护统一,促进文明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解题的思路是抓住主题,依据材料信息,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角度得出论题,然后结合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两个时间段以及两个时间段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阐述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