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答案)

蚌埠市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高二历史
注意事项:本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距今约 6000年的安徽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该遗址发掘
出土玉器、边角料和玉料等 1100余件、石器 500余件,玉石器技术有切割、打磨、镂雕、钻孔、抛光等,
其中玉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这些玉石器( )
A. 说明社会阶级的分化日益明显 B. 为研究中华文明提供了实物例证
C. 展现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 D. 标志着国家初始形态的基本具备
2. 春秋战国时期,“圣王卑礼以下天下之贤而王之,均分以钓天下之众而臣之”成为各诸侯国的共识。例
如燕昭王“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秦孝公也曾下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
官,与之分土”。这些现象( )
A. 打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B. 源于社会层级之间流动渐趋强化
C. 促使平民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 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
3. 汉武帝宠幸中朝官,并从中选拔了一批官吏出任外朝大臣,如卫青、霍去病、主父偃、桑弘羊等。这些
人有的在经济上贯彻盐铁官营,实行均输平准,改革币制;有的代替皇帝巡行各地。由此可见,中外朝制
度( )
A. 便利了中央集权加强 B. 任职变迁取决于皇帝喜好
C. 实现君权相权的平衡 D. 推动了三省六部制的形成
4. 下图为唐代吏部尚书出身阶层占比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 )
A. 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B. 首创科举选官制度
C. 官僚制度日益成熟 D. 士族阶层影响仍在
5. 北宋初年,古文运动先驱柳开尖锐批判了时文空洞无用的弊端,倡导文章“用之即施教于天下,以利万物。”
这表明了( )
A. 经济繁盛的时代风貌 B. 理学思想影响力的逐步扩大
C. 服务现实的治学风气 D. 三教合归儒的文化融合趋势
6. 明朝隆庆元年,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隆庆六年,郡守罗青霄……议征商税,以及贾舶;万
历三年,中丞刘尧诲请税舶以充兵饷,岁额六千。据此可知,明代请开海禁( )
A. 是中后期库府空虚的反映 B. 有效解决了海防危机
C. 表明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 D. 加快小农经济的瓦解
7. 1896年 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1898年 2月,谭嗣
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商学会,创办《湘报》。维新派创办这些报刊( )
A.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B. 促进维新思想走向成熟
C. 意在利用报刊启迪民智思想 D. 推动了清政府新政改革
8. 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多使用“中国”一词而较少使用“大清”“本朝”字样,诸如“中国
文学”“中国历史”和“中国地理”等成为各级学校正规的课程名称。最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 近代意识的增强 B. 教育体系的完善
C. 宗藩体制的解体 D. 清末新政的实施
9. 1902年《新民丛报》发表“军国民篇”,掀起了近代中国的军国民体育思潮。民国建立后,教育总长蔡元
培提出“五育并举”,将体育摆在了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对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影响显著。1922年,
北洋政府颁布《壬戌学制》,将“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以育人为目的的身体教育成为学校体育的主流。以
上材料表明( )
A. 体育教育承载着时代的要求 B. 政府深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
C. 实业救国思想影响社会风尚 D. 近代新式的体育运动开始出现
10. 1932年,梅兰芳以梁红玉抗金的故事为题材,编演了《抗金兵》这一剧目,梅先生的表演活灵活现,出
神入化。在南京上演时,观众为了看这个戏,买票时把售票窗口都挤坏了。在嘉兴南门梅湾戏院演出时,
人山人海,万人空巷。《抗金兵》演出的成功( )
A.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
B. 源于艺术水平与时代背景的共同作用
C. 反映传统戏剧焕发活力成为社会主流
D. 体现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
11.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制定了“一边倒”的外交战略;20世纪 70年代,中国不再
把意识形态因素作为评判外交关系的标准;至 20世纪 80年代,中国政府较少提及“三个世界”理论,在对外
关系上也不再只区分敌友。中国外交的这一变化( )
A. 旨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 B. 推动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形成
C. 利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 D. 体现出灵活务实的外交思维
12. 1965年前后,四川攀枝花迁入人口最多时有 60多万人次。据统计,1982年攀枝花地汉族人口为 732680
人,比 1964年增长 201.07%,平均每年增长 6.31%;少数民族人口为 82472人,比 1964年增长了 79.42%。
这主要是由于( )
A. 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 B. 国家战略发生了重大改变
C. 经济调整政策的实施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
13. 公元 6世纪,中世纪最权威的拉丁语法手册——普里西安的《基本原理》在君士坦丁堡写成。凡是读过
普里西安著作的人,不但学到了语法传统,还品读到了西塞罗、维吉尔这些名家著作的精彩片段。这说明
( )
A. 拉丁语在拜占庭帝国普遍使用
B. 古罗马文化对区域文化影响深远
C. 奥斯曼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 中世纪文人热衷于市民文学创作
14. 明代以前,中外商货集中于丝绸、瓷器、贵金属等类,利润丰厚。棉花崛起后,丝绸贸易渐趋衰落,但
中国外贸并未停滞,茶叶成为中国向世界输出的重要货品;18世纪中叶,英国“最卑贱的家庭都已经改饮茶
了”。这一变化( )
A. 根源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将中外贸易逆差转变为顺差
C. 得益于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 D. 冲破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15. 1850年,英国诞生了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1882年,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欧仁·莫雷尔发起公共图
书馆运动并于 1906年成立了法国图书管理员协会。1924年,德国成立公共图书馆协会,拥有 450家图书馆
会员。这一时期欧洲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
A. 彻底实现了文化的大众化 B. 体现欧洲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C. 担负保存文化典籍的职责 D. 彰显出政府的公共属性和社会职能
16. 下表为二战后美国历史课程在印度大学的开设情况。它反映出( )
◎1954年,巴纳斯印度大学和巴罗达大学率先将美国历史纳入硕士学
位课程的选修课
◎1959年,美国印一美教育基金会向加尔各答大学与旁遮普大学等高
校派遣 10名美国历史学家
◎1960年,获美国资助前往美国深造的印度学者已有独自开设“1776年
以来的美国史”等课程的能力
◎1967年,开设美国课程的印度高校达到 43所
◎到 1971年,印一美教育基金会共选派 103名印度学者赴美研究美国
历史,同期有近九十名美国学者到印度讲授美国学
A. 美国的高等教育理念更具有吸引力 B. 印度注重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
C. 战后美国的文化传播渗透冷战思维 D. 第三世界成为美国关注的核心问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第 17题 25分,第 18题 15分,第 19题 12分,共 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职业教育在人民期盼中、社会诉求中发展而来。需要宣传反封建的文
艺人员,就设立高尔基戏剧学校;需要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就设立红军卫生学校;需要持筹握算的会计
人员,就设立财经学校。办学经费来源主要有工会承担、合资入股、个人捐助等方式。党与人民同甘共苦,
想方设法为教学创造条件。红军大学就地取材,自来水是从高处用竹筒把水引过来,住房是利用大树的树
杈建造;医学学校门板当黑板,沙盘和木笔作为纸和笔,学校还借用民间桌凳做课桌,学生使用的教材均
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编写油印。
——摘编自孟京奥、雷前虎《中国共产党发展职业教育的苏区探索》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把加强中高等教育、注重技术型教育作为新中国教育方针。结合苏联经验,1952
年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强调培养大量中级技术人才是当务之急。很快大
多数高等专科学校被并入本科院校或降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少部分被撤销。到 1952年底,全国中等专业
技术学校已有 1701所,在校学生达到 635609人。1954年高等教育部发布《中等专业学校章程》,将初级职
业学校与技术学校统称为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截至 1957年,中专与技工学校的在校生数量已高达
80万余人。
——摘编自林靖《建党百年来中国职业教育的演进历程、历史经验与实践路向》等
材料三 1979年教育部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经过试点后,该报告国
务院于 1980 年批转。在此指导下,一批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建立,同时,以金陵职业大学为代表的 13所首
批职业大学也陆续建立。1983年,全国职业大学已达 60多所,全国职业学校已有 5481所,设置了近 400
个专业和工种,在校学生达 122万人。一个从初级、中级(包括中等专业学校)到高级的职业教育体系逐
步形成,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基本确定。2022年,首届职业教育本科生毕业,并且就业情况良好。2023年,
职业本科招生 8.99万人,比上年增长 17.82%。这也意味着“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纵向贯通的学校职
业教育体系得以确立。
——摘编自林靖《建党百年来中国职业教育的演进历程、历史经验与实践路向》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创办职业教育的经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世纪入十年代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西方文明史上,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帝国文化的繁荣。下表是这次翻译运劝
的郝分成果:
领域 翻译家 代表作
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物
哲学 侯奈因
理学》
依据波斯、埃及、印度和中国等国的故事,整
文学 海什雅里
理出《一千零一夜》
历史 马苏第 编年史《中书》
数学 法萨利 将印度的数字及数字体系译成阿拉伯文
《医学集成》(集当时古希腊、印度和中东的全
医学 拉齐斯
部医药知识)
——摘编自丁瑞忠《试论阿拉伯帝国的翻译运动》
材料二:鸦片战争中,林则徐深感西方船坚炮利,提出必须“访夷情,译西书”,开近代翻译先河。第二
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开始筹建京师同文馆译书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等机构从事大规模翻译活动。徐
寿 1868年在江南制造总局主持译书工作,前后译书 17部约 280万余字,所印书籍涉及经济、军事、物理、
化学、医学等领域。……甲午战争之后,翻译活动迎来新的高潮,逐步走向民间,形成了近代晚期新兴的
翻译群体。他们都满怀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有海外留学或驻外经历,对西方政治、经济、法律等有深入
的了解。例如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标准,确立了翻译作品的真实性、严谨性和可读性。他在所译作品
中都有序言,介绍翻译本书的目的,同时对书中旨意进行阐述。在翻译《论法的精神》中对旧思想批判尤
为突出,倡导“(立宪之国)主人非他,民权是已”的主张。严复的翻译可以说不独是理论学说的介绍而且是
一种“批判的武器”。
——摘编自史日丽《近代翻译活动的时代特征》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翻译活动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翻译活动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
中的作用。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先秦经典很重视“新”。《礼记·大学》载“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尚书·商书·盘
庚上》载“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诗经·大雅·文王》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就
历史的实践展开而言,无论是在器物、制度层面,还是在思想观念层面,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始终在生生、
创新,并且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
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
格。
——摘编自汪家琪、翟奎凤《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哲学基础和内在逻辑》
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D C A C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B C D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第 17题 25分,第 18题 15分,第 19题 12分,共 52分)
17. (1)经验:服务生产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需要;经费来源多元化;密切联系群众;独立自主、艰苦奋斗。
意义: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促进了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
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时代参照。
(2)原因: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展开,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苏联模式的影响。
(3)意义: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培养各方面专业技术人才;推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完善了中国的教育体系,推动了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18. (1)特点:涉及领域广;出现翻译家群体;融合东西方文化;成果丰富。
(2)演变:由军事、自然科学为主转向政治文化;由官方走向民间;翻译水平提高,紧扣时代发展;由直
译到加入翻译者的个人思想;
影响:有利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促进洋务运动和近代工业发展;促进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具有思想启
蒙的作用;推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社会救亡变革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利于中西文
化交流
19. 论题:创新性既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质,也是其持续兴盛的动力所在
阐释:在政治方面,政治制度创新推动中国政治不断发展。秦国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建
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一重大改革确保了国家长期稳定。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打破
了门阀世袭的传统,实现了人才选拔的社会流动,为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
在经济方面,技术创新推动中国物质文明不断发展。唐朝时,江南农民在长期生产中将耕犁改进为一种轻
便的短曲辕犁,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耕具,在江南水田地方推广,极大推动了江南的开发。
在文化方面,文化创新推动中国文化繁荣发展。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两
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士大夫的著名词作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涌现出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著名词人,“宋
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高峰,影响深远。
综上所述,中华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不断创新,使中华文明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创造新的文明
成果,不断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