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2 古代中国国家制度体系的设计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通过了解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2.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官员的考核和监察制度。
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
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________政治传统,实行________
商朝 实行________,已经有较为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官吏
(2)西周政治制度
管理体制 实行________和嫡长子继承制。受封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基本特征 分封制与________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3)商周时期王权的特点:君主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2.秦朝的政治制度
制度 内容
皇帝制度 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三公九卿制 三公指________、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是分掌国家各种________和皇室事务的卿,泛称“九卿”。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郡县制 分为郡、县两级,________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郡下设________或道,置县令(长)、县丞、县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建立以________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3.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行政制度
西汉 汉武帝设立________,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
东汉 将________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隋唐 实行________制,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宋朝 实行二府三司制,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设________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
元朝 实行________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明朝 废除中书省和宰相;________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清朝 雍正帝设________,由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2)地方行政制度
西汉 汉承秦制,实行郡、县二级制,还包括王国和侯国。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东汉 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 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朝 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唐中期以后,部分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宋朝 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改道为路,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元朝 实行________制,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明朝 明初废除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清朝 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________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明清时期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知识点二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1)官员选拔
制度 时期 内容
世官制 西周至春秋 官位世袭的制度,________世代垄断高官
荐举功劳制 春秋战国 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秦朝 向官吏学习________而为官
察举制 汉代 含义 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
形成 汉武帝时期
形式 分常科(岁举)和________(无固定时间)
评价 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九品中正制 魏晋 南北朝 背景 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推行 220年,魏王________推行此制
内容 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中正根据________、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评价 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2)官员管理
官员考核 ①秦汉:________,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②魏晋:门阀士族势力强大,考核法规大都流于形式
监察制度 ①中央:秦汉建立了以________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②地方:每州设________一人,代表皇帝巡行郡国
2.隋唐至两宋时期
(1)官员选拔:实行________。隋唐时期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两宋时期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2)官员管理
官员考核 ①隋唐:归属________。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②宋朝: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监察制度 ①隋唐:________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________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②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________
3.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选官 (1)元朝: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后来恢复了科举制,但科举出身的官员比例不高 (2)明清:科举考试分为________三级,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考中者分别称为举人、贡士和进士
考官 (1)明朝:考核有________。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2)清朝: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监察 (1)元朝: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2)明清:主要机构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________”
1.概念阐释——畿内与畿外
畿内与畿外:中国古代实行的以王都为中心的行政区划。畿内又称内服,指直属于王都附近的地域,由国王任命的百官进行治理。畿外又称外服,指国王直接统治地区以外的地方,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远近分为五服,由邦国诸侯进行管辖。夏、商时期畿内和畿外的联系较弱,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畿内与畿外的联系得以加强。
2.框架图示——早期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
3.学术情境——先秦政治制度沿革
《论语·为政篇》载:“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思考:材料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试答:
4.社会情境——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思考:以上有关中国古代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反映了一种什么趋势?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试答:
5.学术情境——古代地方行政体制
思考: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历代王朝不断寻找最佳方案。你认为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应坚持什么原则?
试答:
6.学术情境——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
(1)“山川形便”指的是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体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线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
(2)“犬牙交错”指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
思考:为何“犬牙交错”的地方行政区划比“山川形便”的地方行政区划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试答:
7.归纳总结——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
8.学术情境——征辟制
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在汉代的选官制度中,征辟作为一种自上而下选任官吏的制度,地位仅次于察举。
思考:征辟制和察举制在选拔官吏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试答:
9.图解历史——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10.深化拓展——宋代的官职差遣体制
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所谓“官”,实际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所谓“职”,不是职务,而是加官,只是一种虚衔。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真正负实际责任的是“差遣”。所谓“差遣”,也称职事官(事务次官),是官僚担任的实际职务。如此,皇权得到加强,但也出现严重的“冗官”现象,且效率低下。
11.概念阐释——台谏合一
宋以前各朝台(御史)谏(谏官)职责分明,宋朝开台谏合一之端。谏官并不单任谏职,也常纠举弹劾大臣;御史台御史除主监察外,也有进言规谏之责。二者各有侧重,但事权常常相混,故并称台谏。
12.学习情境——明代官员管理
朱元璋大力提倡官吏审核制度。洪武十八年(1385年),经吏部考核的官员,合格和优秀的官员占了80%。
思考:材料反映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试答:
探究点一 国家制度体系——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01 史料实证——秦朝中央官制的创新
史料 自秦至汉,丞相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上自天时,下至人事,都是其职权范围。其具体职责包括:选用官吏、劾案百官、执行诛罚……这一切大体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人,二是决策,这就把国家政务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包揽了。——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探究】
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丞相制度的设立对皇权的影响,为了限制丞相权力,秦朝是如何设置中央官制的?
试答:
【通法悟道】
【史论形成】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1)官僚政治: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抛弃了宗法制和分封制之下的血缘宗亲关系,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主要官吏没有封土,只食俸禄
(2)皇权独尊:在整个官僚体系中,只有皇位的传承方式是在一家一姓中世袭的,“家国同治”;皇权至高无上;皇帝的称号和使用的任何物品都具有专一性
(3)“家天下”:“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4)高度集权: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实行以“三公九卿”为核心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各司其职,彼此牵制,最终决定权在皇帝手中,从而保证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5)垂直管理: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最后集权于皇帝,加强了中央集权
(6)两对矛盾:一是中央内部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02 分析说明——宋代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史料 两宋政府颁布了多项行政法律以管理庞大的官僚群体。宋朝的科举考试开设了“明法科”,法律成为科考的重要内容。宋朝专门设置审官院负责京官和朝官的考课……宋朝扩大了御史的弹奏权和行政监督权,“台谏官许风闻言事”;地方建立监司、通判监察体系……制定《监司互监法》。皇帝亲自掌握御史的任免权,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为御史。还颁发了《名例敕》《职制令》……对监察官的职权与活动做出了明确的规范。
——摘编自杨世鑫《法制前提下的宋代公务员管理》
【史料导读】 史料中的三处省略号将其分成四个方面来阐释两宋对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管理的措施及特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探究】
根据史料,概括中国宋代官员管理的特征。
试答:
【史论拓展】 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
(1)考核内容较全面:既考察显性的经济和社会指标,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
(2)考核对象合理分类:不仅中央朝廷的官吏要接受考核,而且对地方官和京官采用了不同的考核体系。
(3)考核机构专业化:唐代出现最早的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代由吏部尚书和御史台都御史会同有关部门行使京察和外察之职。
(4)考核过程注重公开公正:宋代对京官的考核叫磨勘,意为检查复核,以防止申报不实或奖惩升降不妥。
探究点二 官员选拔制度——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01 史料实证——汉代的选官用人制度的特点
史料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汉顺帝时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探究】
根据史料,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
试答:
【通法悟道】
【史论形成】 秦汉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制度
①军功爵制:秦朝和汉初实行,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实现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但不适用于和平时期。
②察举制:汉朝实行,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客观上使社会更加稳定,有利于维护统治,但东汉时期逐渐腐化,推举只看出身。
(2)官员考核制度
上计制:秦汉时期官员的主要考核办法,它要求各级官吏在指定的时间将自己管辖区域的经济资料、政治资料逐级上报中央,以便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3)监察制度
①中央:秦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汉代御史府(台)负责中央的监察。
②地方:秦在地方设监郡御史,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4)法律制度
秦朝颁行《秦律》,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汉朝开始了法律儒家化的进程。
02 分析论证——从“德才”到“门第”的九品中正制
史料 九品中正之制,各州郡皆置中正,品评其本地的人物……九品中正最大的弊病就是中正都是本地方人,……于是所选举的,总不外乎这一阶级里的人。就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这种制度,于两晋南北朝的门阀阶级,是很有关系的。——吕思勉《中国通史》
【史料导读】 史料中“各州郡皆置中正”反映了中正由中央任职的官员担任。“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反映了地方世族的势力庞大,影响着朝廷对官员的选拔。
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选官重家世、道德和才能,西晋时期主要看家世,成为维护世族特权的工具。
【探究】
根据史料,说明九品中正制创立的主观目的及客观效果。
试答:
【史论拓展】 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1)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同时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也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
(2)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拔标准开始发生变化,仅仅重视门第出身。这就使得九品中正制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意义。
(3)选拔人才的中正官多由二品官吏担任,而被选拔的人才也多出自二品以上的大族,他们也往往出任高级官吏。久而久之,官吏的选拔权就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情形。
?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
【示例】 [2022·广东高考,2]“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解题流程]
[答案]
【演练1】 命题点:战国时期秦国的官制
[2023·湖南卷]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演练2】 命题点:清朝中央集权的强化
[2022·湖南卷,5]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
A.君主的高度集权 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
C.南书房地位提高 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
【演练3】 命题点:汉代王国职官设置的调整
[2021·山东卷,2]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下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演练4】 命题点:汉代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举措
[2021·全国甲卷,2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
1.[2024·大连市高三检测]《礼记·礼运》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一思想对我国历史上的官僚政治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天下一家理念被普遍认可
B.原始的推举方式受到推崇
C.官员的德与才被特别关注
D.地域间文化差异逐渐消弭
2.[2024·宝鸡市模拟]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官员向上级请示,不得以口头形式,也不得由他人代为请示,而必须使用公文;并制定专门的《行书律》,对危害公文安全与不能准时传递的行为给予惩罚。这表明,秦朝( )
A.通过严刑峻法管理官员
B.形式主义降低行政效率
C.利用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D.中央直接管辖各级官员
3.[2024·黄山市检测]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负责地方监察事宜。东汉时期的刺史,已不再如西汉时一般平时巡行、岁末进京,而在州内拥有了常驻治所,皇帝也时常诏令刺史参与平乱、水利等事务。州从西汉初期置时的监察区,最终演变为郡国之上的一级行政区。这一变化( )
A.适应了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B.埋下了地方军阀割据的隐患
C.提升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D.解决了王国问题带来的威胁
4.[2024·吉林市高三模拟]明初设置布政使,掌一省之行政,考察官吏,征收财赋等。宣德、正统以后,随着原本作为临时差遣性质的总督、巡抚权力不断加重,布政使的权力随之缩减。清初规定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不再分左右。上述变化反映出明清时期( )
A.中央集权日益强化 B.国家注重地方行政效率
C.地方财政困难加剧 D.君主专制加剧社会矛盾
课题12 古代中国国家制度体系的设计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3.提示:核心观点:“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看待:这一观点说明了夏商的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在家国同构和血缘政治等方面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4.提示: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说明:明代废除宰相制度,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清代设军机处,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5.提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6.提示:地方不易利用有利地形形成割据局面,便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8.提示:征辟制是自上而下选任,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由地方推举。
12.提示:说明:朱元璋加强对官员的考核,营造了比较清明的政治环境。看待:明代对官员的考核制度,一定程度上对官员起到了震慑和督促作用,有利于改善吏治、稳定社会秩序。
知识点一
1.(1)禅让 世袭制 内外服制 (2)分封制 宗法制
2.丞相 政务 郡 县 邮传
3.(1)中朝 尚书台 三省六部 枢密院 中书省 内阁大学士
军机处 (2)行省 总督
知识点二
1.(1)贵族 律令 特科 曹丕 家世 中央集权 (2)①上计制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2.(1)科举制 (2)①尚书省吏部 ①御史台 十道 ②台谏合一
3.(2)乡试、会试与殿试 (1)考满和考察 (2)科道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探究点一
1.[提示] 影响: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减轻皇帝负担;职责无所不统,影响皇权专制。
中央官制: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2.[提示] 特征:以立法形式加强管理;科考增设法律考试;重视对官员的考核;监察体系完备;官员任选看重资历;以敕令形式加强监管;维护封建专制体制。
探究点二
1.[提示] 选官原则:以德取人。发展表现: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
2.[提示] 主观目的:把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客观效果:中正官由本州郡世家大族担任,造成重门第轻才干的局面。世家大族执掌官吏选拔权,不利于中央集权。
命题研析·聚焦高考
?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
【示例】 答案:D
【演练1】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与关东六国多用其宗族及国人不同,秦国的相主要来源于各诸侯国,说明当时秦国的官僚体制相对完善,并非采取世袭制,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秦国的用人政策改变,排除B项;战国时期宗法制遭到冲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六国的相的出身及派别,因此排挤一词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A
【演练2】 解析:南书房行走实质上是皇帝的机要秘书,不属于正式官职,但是却常伴皇帝左右,而户部侍郎是官员在中央政府的任职,二者相比,“以南书房行走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等于是在借助皇帝的权威来行事,所以反映了清朝前期君主的高度集权,故选A项;题目主旨是要表达周兴岱更愿意使用“南书房行走”来代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相比之下不愿用“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的身份,官员俸禄并不是题目的主旨,且题目根本没有提到官员俸禄是否入不敷出,排除B项;南书房在军机处设置之后地位就不如军机大臣了,但是题目中是在拿“南书房行走”与“户部侍郎兼管钱局的二品大员”作比较,来突出皇帝的高度集权,排除C项;题干并没有提到中央吏治是否混乱的问题,而是提到官员借助皇帝的权威为自己谋利问题,排除D项。
答案:A
【演练3】 解析: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表现为裁撤一些官职,缩减官职的俸禄或者职权范围,所以其出发点应该是削弱王国势力,本质上是防止王国问题影响中央集权,所以是维护国家的政治统一,故选C项;对王国职官的调整表现之一是精简行政机构,还有缩减俸禄和职权范围,所以精简地方行政机构不是其出发点,排除A项;郡国并行制下,王国的职官开支都是由王国自己支付的,与中央财政无关,排除B项;表格体现的是对王国职官的调整,目的是削弱王国势力,而不是要废除郡国并行体制,排除D项。
答案:C
【演练4】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辟召制度是察举制的补充,选拔了大量真才实学之人,其运作是辟主根据民间呼声或自己的见闻,使出身草野没有机会入仕之人进入统治阶层。辟召制度是“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要保证其有效运作并加强中央的控制,这就需要监察体系的改进,故B正确;分科考试选官制指的是科举制,故A错误;郡国并行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和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察举制度和辟召制度是两种不同的选官制度,故D错误。
答案:B
?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
1.解析:按照《礼记·礼运》的记述,应该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即“选贤与能”,据此可知,其对我国官僚政治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在选拔政府官员时,要特别关注德才兼备标准,故选C项;天下一家理念指的是把天下的人看作一家人,属于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而题干的设问内容是“对我国官僚政治所产生的影响”,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原始社会中,其推举方式是禅让制,而我国古代官僚系统是通过选拔方式产生的,不是“禅让”,排除B项;“地域文化”属于文化范畴,而题干的设问内容是“对我国官僚政治所产生的影响”,并且,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别是一个相互交流与融合的过程,并不会“逐渐消弭”,排除D项。
答案:C
2.解析:据材料“而必须使用公文;并制定专门的《行书律》,对危害公文安全与不能准时传递的行为给予惩罚”,可知秦代对公文使用及安全明文规定,说明秦朝利用文书推行行政管理,故选C项;材料是公文管理规定,而严刑峻法管理官员强调对官吏的管理,排除A项;公文的准时传递提高了行政效率,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公文,并不是中央对各级官员的管辖,排除D项。
答案:C
3.解析:根据“而在州内拥有了常驻治所,皇帝也时常诏令刺史参与平乱、水利等事务。州从西汉初置时的监察区,最终演变为郡国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刺史由最初的监察官员逐渐演变为一级地方长官,而且掌握了较大的地方权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央集权,为地方军阀割据埋下了隐患,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不利于加强专制皇权,排除A项;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与政府的办事效率有关,这一变化并不一定能提升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决王国问题的是推恩令,排除D项。
答案:B
4.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总督巡抚等地方要员权力加重,而拥有行政权的布政使地位日趋卑微,显示出地方权力的集中,有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B项正确;地方权力的集中不利于中央权力的强化,排除A项;C项结论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提及的是地方机构的变化,排除D项。
答案:B(共64张PPT)
课题 12 古代中国国家制度体系的设计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通过了解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
2.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官员的考核和监察制度。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命题研析·聚焦高考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
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________政治传统,实行________
商朝 实行________,已经有较为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官吏
禅让
世袭制
内外服制
(2)西周政治制度
(3)商周时期王权的特点:君主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管理体制 实行________和嫡长子继承制。受封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基本特征 分封制与________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分封制
宗法制
2.秦朝的政治制度
制度 内容
皇帝制度 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三公九卿制 三公指________、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是分掌国家各种________和皇室事务的卿,泛称“九卿”。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郡县制 分为郡、县两级,________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郡下设________或道,置县令(长)、县丞、县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建立以________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丞相
政务
郡
县
邮传
3.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行政制度
西汉 汉武帝设立________,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
东汉 将________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隋唐 实行________制,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宋朝 实行二府三司制,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设________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
中朝
尚书台
三省六部
枢密院
元朝 实行________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明朝 废除中书省和宰相;___________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清朝 雍正帝设________,由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中书省
内阁大学士
军机处
(2)地方行政制度
西汉 汉承秦制,实行郡、县二级制,还包括王国和侯国。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东汉 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 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朝 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唐中期以后,部分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宋朝 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改道为路,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元朝 实行________制,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明朝 明初废除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清朝 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________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明清时期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行省
总督
知识点二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1)官员选拔
制度 时期 内容
世官制 西周至春秋 官位世袭的制度,________世代垄断高官
荐举功劳制 春秋战国 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秦朝 向官吏学习________而为官
贵族
律令
察举制 汉代 含义 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
形成 汉武帝时期
形式 分常科(岁举)和________(无固定时间)
评价 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九品中正制 魏晋 南北朝 背景 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推行 220年,魏王________推行此制
内容 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中正根据________、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评价 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特科
曹丕
家世
中央集权
(2)官员管理
官员考核 ①秦汉:________,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②魏晋:门阀士族势力强大,考核法规大都流于形式
监察制度 ①中央:秦汉建立了以________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②地方:每州设________一人,代表皇帝巡行郡国
上计制
御史大夫
刺史
2.隋唐至两宋时期
(1)官员选拔:实行________。隋唐时期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两宋时期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2)官员管理
官员考核 ①隋唐:归属________。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②宋朝: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监察制度 ①隋唐:________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________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②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________
科举制
尚书省吏部
御史台
十道
台谏合一
3.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选官 (1)元朝: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后来恢复了科举制,但科举出身的官员比例不高
(2)明清:科举考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级,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考中者分别称为举人、贡士和进士
考官 (1)明朝:考核有____________。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2)清朝: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监察 (1)元朝: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2)明清:主要机构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________”
乡试、会试与殿试
考满和考察
科道
1.概念阐释——畿内与畿外
畿内与畿外:中国古代实行的以王都为中心的行政区划。畿内又称内服,指直属于王都附近的地域,由国王任命的百官进行治理。畿外又称外服,指国王直接统治地区以外的地方,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远近分为五服,由邦国诸侯进行管辖。夏、商时期畿内和畿外的联系较弱,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畿内与畿外的联系得以加强。
2.框架图示——早期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
3.学术情境——先秦政治制度沿革
《论语·为政篇》载:“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思考:材料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提示:核心观点:“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看待:这一观点说明了夏商的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在家国同构和血缘政治等方面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4.社会情境——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思考:以上有关中国古代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反映了一种什么趋势?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提示: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说明:明代废除宰相制度,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清代设军机处,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5.学术情境——古代地方行政体制
思考: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历代王朝不断寻找最佳方案。你认为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应坚持什么原则?
提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6.学术情境——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
(1)“山川形便”指的是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体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线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
(2)“犬牙交错”指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
思考:为何“犬牙交错”的地方行政区划比“山川形便”的地方行政区划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提示:地方不易利用有利地形形成割据局面,便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7.归纳总结——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
8.学术情境——征辟制
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在汉代的选官制度中,征辟作为一种自上而下选任官吏的制度,地位仅次于察举。
思考:征辟制和察举制在选拔官吏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提示:征辟制是自上而下选任,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由地方推举。
9.图解历史——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10.深化拓展——宋代的官职差遣体制
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所谓“官”,实际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所谓“职”,不是职务,而是加官,只是一种虚衔。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真正负实际责任的是“差遣”。所谓“差遣”,也称职事官(事务次官),是官僚担任的实际职务。如此,皇权得到加强,但也出现严重的“冗官”现象,且效率低下。
11.概念阐释——台谏合一
宋以前各朝台(御史)谏(谏官)职责分明,宋朝开台谏合一之端。谏官并不单任谏职,也常纠举弹劾大臣;御史台御史除主监察外,也有进言规谏之责。二者各有侧重,但事权常常相混,故并称台谏。
12.学习情境——明代官员管理
朱元璋大力提倡官吏审核制度。洪武十八年(1385年),经吏部考核的官员,合格和优秀的官员占了80%。
思考:材料反映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提示:说明:朱元璋加强对官员的考核,营造了比较清明的政治环境。看待:明代对官员的考核制度,一定程度上对官员起到了震慑和督促作用,有利于改善吏治、稳定社会秩序。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探究点一 国家制度体系——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01 史料实证——秦朝中央官制的创新
史料 自秦至汉,丞相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上自天时,下至人事,都是其职权范围。其具体职责包括:选用官吏、劾案百官、执行诛罚……这一切大体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人,二是决策,这就把国家政务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包揽了。——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探究】
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丞相制度的设立对皇权的影响,为了限制丞相权力,秦朝是如何设置中央官制的?
[提示] 影响: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减轻皇帝负担;职责无所不统,影响皇权专制。
中央官制: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通法悟道】
【史论形成】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1)官僚政治: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抛弃了宗法制和分封制之下的血缘宗亲关系,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主要官吏没有封土,只食俸禄
(2)皇权独尊:在整个官僚体系中,只有皇位的传承方式是在一家一姓中世袭的,“家国同治”;皇权至高无上;皇帝的称号和使用的任何物品都具有专一性
(3)“家天下”:“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4)高度集权: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实行以“三公九卿”为核心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各司其职,彼此牵制,最终决定权在皇帝手中,从而保证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5)垂直管理: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最后集权于皇帝,加强了中央集权
(6)两对矛盾:一是中央内部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02 分析说明——宋代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史料 两宋政府颁布了多项行政法律以管理庞大的官僚群体。宋朝的科举考试开设了“明法科”,法律成为科考的重要内容。宋朝专门设置审官院负责京官和朝官的考课……宋朝扩大了御史的弹奏权和行政监督权,“台谏官许风闻言事”;地方建立监司、通判监察体系……制定《监司互监法》。皇帝亲自掌握御史的任免权,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为御史。还颁发了《名例敕》《职制令》……对监察官的职权与活动做出了明确的规范。
——摘编自杨世鑫《法制前提下的宋代公务员管理》
【史料导读】 史料中的三处省略号将其分成四个方面来阐释两宋对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管理的措施及特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探究】
根据史料,概括中国宋代官员管理的特征。
[提示] 特征:以立法形式加强管理;科考增设法律考试;重视对官员的考核;监察体系完备;官员任选看重资历;以敕令形式加强监管;维护封建专制体制。
【史论拓展】 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
(1)考核内容较全面:既考察显性的经济和社会指标,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
(2)考核对象合理分类:不仅中央朝廷的官吏要接受考核,而且对地方官和京官采用了不同的考核体系。
(3)考核机构专业化:唐代出现最早的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代由吏部尚书和御史台都御史会同有关部门行使京察和外察之职。
(4)考核过程注重公开公正:宋代对京官的考核叫磨勘,意为检查复核,以防止申报不实或奖惩升降不妥。
探究点二 官员选拔制度——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01 史料实证——汉代的选官用人制度的特点
史料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汉顺帝时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探究】
根据史料,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
[提示] 选官原则:以德取人。发展表现: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
【通法悟道】
【史论形成】 秦汉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制度
①军功爵制:秦朝和汉初实行,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实现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但不适用于和平时期。
②察举制:汉朝实行,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客观上使社会更加稳定,有利于维护统治,但东汉时期逐渐腐化,推举只看出身。
(2)官员考核制度
上计制:秦汉时期官员的主要考核办法,它要求各级官吏在指定的时间将自己管辖区域的经济资料、政治资料逐级上报中央,以便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3)监察制度
①中央:秦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汉代御史府(台)负责中央的监察。
②地方:秦在地方设监郡御史,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4)法律制度
秦朝颁行《秦律》,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汉朝开始了法律儒家化的进程。
02 分析论证——从“德才”到“门第”的九品中正制
史料 九品中正之制,各州郡皆置中正,品评其本地的人物……九品中正最大的弊病就是中正都是本地方人,……于是所选举的,总不外乎这一阶级里的人。就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这种制度,于两晋南北朝的门阀阶级,是很有关系的。——吕思勉《中国通史》
【史料导读】 史料中“各州郡皆置中正”反映了中正由中央任职的官员担任。“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反映了地方世族的势力庞大,影响着朝廷对官员的选拔。
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选官重家世、道德和才能,西晋时期主要看家世,成为维护世族特权的工具。
【探究】
根据史料,说明九品中正制创立的主观目的及客观效果。
[提示] 主观目的:把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客观效果:中正官由本州郡世家大族担任,造成重门第轻才干的局面。世家大族执掌官吏选拔权,不利于中央集权。
【史论拓展】 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1)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同时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也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
(2)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拔标准开始发生变化,仅仅重视门第出身。这就使得九品中正制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意义。
(3)选拔人才的中正官多由二品官吏担任,而被选拔的人才也多出自二品以上的大族,他们也往往出任高级官吏。久而久之,官吏的选拔权就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情形。
命题研析·聚焦高考
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
【示例】 [2022·广东高考,2]“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答案:D
[解题流程]
【演练1】 命题点:战国时期秦国的官制
[2023·湖南卷]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与关东六国多用其宗族及国人不同,秦国的相主要来源于各诸侯国,说明当时秦国的官僚体制相对完善,并非采取世袭制,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秦国的用人政策改变,排除B项;战国时期宗法制遭到冲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六国的相的出身及派别,因此排挤一词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
【演练2】 命题点:清朝中央集权的强化
[2022·湖南卷,5]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
A.君主的高度集权 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
C.南书房地位提高 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
答案:A
解析:南书房行走实质上是皇帝的机要秘书,不属于正式官职,但是却常伴皇帝左右,而户部侍郎是官员在中央政府的任职,二者相比,“以南书房行走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等于是在借助皇帝的权威来行事,所以反映了清朝前期君主的高度集权,故选A项;题目主旨是要表达周兴岱更愿意使用“南书房行走”来代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相比之下不愿用“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的身份,官员俸禄并不是题目的主旨,且题目根本没有提到官员俸禄是否入不敷出,排除B项;南书房在军机处设置之后地位就不如军机大臣了,但是题目中是在拿“南书房行走”与“户部侍郎兼管钱局的二品大员”作比较,来突出皇帝的高度集权,排除C项;题干并没有提到中央吏治是否混乱的问题,而是提到官员借助皇帝的权威为自己谋利问题,排除D项。
【演练3】 命题点:汉代王国职官设置的调整
[2021·山东卷,2]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下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
A. 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 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答案:C
解析: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表现为裁撤一些官职,缩减官职的俸禄或者职权范围,所以其出发点应该是削弱王国势力,本质上是防止王国问题影响中央集权,所以是维护国家的政治统一,故选C项;对王国职官的调整表现之一是精简行政机构,还有缩减俸禄和职权范围,所以精简地方行政机构不是其出发点,排除A项;郡国并行制下,王国的职官开支都是由王国自己支付的,与中央财政无关,排除B项;表格体现的是对王国职官的调整,目的是削弱王国势力,而不是要废除郡国并行体制,排除D项。
【演练4】 命题点:汉代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举措
[2021·全国甲卷,2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辟召制度是察举制的补充,选拔了大量真才实学之人,其运作是辟主根据民间呼声或自己的见闻,使出身草野没有机会入仕之人进入统治阶层。辟召制度是“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要保证其有效运作并加强中央的控制,这就需要监察体系的改进,故B正确;分科考试选官制指的是科举制,故A错误;郡国并行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和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察举制度和辟召制度是两种不同的选官制度,故D错误。
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
1.[2024·大连市高三检测]《礼记·礼运》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一思想对我国历史上的官僚政治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天下一家理念被普遍认可
B.原始的推举方式受到推崇
C.官员的德与才被特别关注
D.地域间文化差异逐渐消弭
答案:C
解析:按照《礼记·礼运》的记述,应该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即“选贤与能”,据此可知,其对我国官僚政治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在选拔政府官员时,要特别关注德才兼备标准,故选C项;天下一家理念指的是把天下的人看作一家人,属于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而题干的设问内容是“对我国官僚政治所产生的影响”,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原始社会中,其推举方式是禅让制,而我国古代官僚系统是通过选拔方式产生的,不是“禅让”,排除B项;“地域文化”属于文化范畴,而题干的设问内容是“对我国官僚政治所产生的影响”,并且,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别是一个相互交流与融合的过程,并不会“逐渐消弭”,排除D项。
2.[2024·宝鸡市模拟]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官员向上级请示,不得以口头形式,也不得由他人代为请示,而必须使用公文;并制定专门的《行书律》,对危害公文安全与不能准时传递的行为给予惩罚。这表明,秦朝( )
A.通过严刑峻法管理官员
B.形式主义降低行政效率
C.利用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D.中央直接管辖各级官员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而必须使用公文;并制定专门的《行书律》,对危害公文安全与不能准时传递的行为给予惩罚”,可知秦代对公文使用及安全明文规定,说明秦朝利用文书推行行政管理,故选C项;材料是公文管理规定,而严刑峻法管理官员强调对官吏的管理,排除A项;公文的准时传递提高了行政效率,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公文,并不是中央对各级官员的管辖,排除D项。
3.[2024·黄山市检测]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负责地方监察事宜。东汉时期的刺史,已不再如西汉时一般平时巡行、岁末进京,而在州内拥有了常驻治所,皇帝也时常诏令刺史参与平乱、水利等事务。州从西汉初期置时的监察区,最终演变为郡国之上的一级行政区。这一变化( )
A.适应了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B.埋下了地方军阀割据的隐患
C.提升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D.解决了王国问题带来的威胁
答案:B
解析:根据“而在州内拥有了常驻治所,皇帝也时常诏令刺史参与平乱、水利等事务。州从西汉初置时的监察区,最终演变为郡国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刺史由最初的监察官员逐渐演变为一级地方长官,而且掌握了较大的地方权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央集权,为地方军阀割据埋下了隐患,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不利于加强专制皇权,排除A项;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与政府的办事效率有关,这一变化并不一定能提升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决王国问题的是推恩令,排除D项。
4.[2024·吉林市高三模拟]明初设置布政使,掌一省之行政,考察官吏,征收财赋等。宣德、正统以后,随着原本作为临时差遣性质的总督、巡抚权力不断加重,布政使的权力随之缩减。清初规定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不再分左右。上述变化反映出明清时期( )
A.中央集权日益强化 B.国家注重地方行政效率
C.地方财政困难加剧 D.君主专制加剧社会矛盾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总督巡抚等地方要员权力加重,而拥有行政权的布政使地位日趋卑微,显示出地方权力的集中,有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B项正确;地方权力的集中不利于中央权力的强化,排除A项;C项结论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提及的是地方机构的变化,排除D项。课题训练12 古代中国国家制度体系的设计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4·贵州毕节一模]秦汉时期,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皇帝自己决断后直接交由御史府拟定文告,经丞相副署后颁行,有些较为重大或疑难的问题,一般经过朝议与廷争,最后由皇帝裁决,再按既定程序执行。这说明,秦汉时期( )
A.中枢机构的运行具有民主色彩
B.制度设计使专制皇权空前强化
C.国家治理呈现一定的理性特征
D.分权制衡的理念渗入政治体制
2.[2024·北京房山区一模]《云梦秦简·为吏之道》载有“五善”与“五失”。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五失:“一曰夸以迣(lì,超越),二曰贵以泰,三曰擅裚(jì,断)割,四曰犯上弗知害,五曰贱士而贵货贝”。“五善毕至,必有大赏”“五失犯一,则予重罚”。据此可知秦朝( )
A.形成了以民为本的社会风气
B.强调对官吏的考绩与奖惩
C.官员考核以儒家伦理为标准
D.法律与教化逐渐趋于统一
3.[2024·安徽天一大联考]如图是经不完全统计整理的两汉士人家庭官职代间传承的情况。据此可推知,两汉时期( )
A.职官阶层属性划分明显
B.官职世袭制开始被打破
C.家世背景影响社会流动
D.官员执政能力不断降低
4.[2024·广东湛江高中毕业班调研]汉初的统治集团主要由功臣家族和刘姓宗室构成。刘邦晚年削平异姓诸王,将刘姓子孙分封到各地;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宗室渐渐失势。基于此,西汉政府( )
A.推行察举选官制度 B.依靠宦官牵制外戚
C.设立中朝架空三公 D.北击匈奴开疆拓土
5.[2024·辽宁丹东一模]西晋时期,晋武帝特别开设“寒素科”大举寒门,到了东晋则形成了“寒门掌机要”的局面。通过这些举措( )
A.庶族地主取代了门阀士族
B.社会阶层流动大大加快
C.选官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D.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6.[2024·广东韶关一模]唐代政事堂“合中书门下之职”,两省作为“机要之司”的职权被集中到了政事堂。但是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中书、门下最重要的官员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参与决策的职权得以保留。政事堂制度( )
A.有利于防治腐败现象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加强了对皇权的制约 D.强化了中央集权
7.[2024·重庆八中月考]唐玄宗开元年间,把原属宫内皇帝秘书身份的翰林待诏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即“内命”的起草。至此,翰林学士正式参与朝政决策;翰林学士直接对皇帝负责,成为独立的决策机构。据此可知,当时的翰林学士( )
A.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
C.便于君主把控朝政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8.[2024·广东茂名一模]两宋时,中枢政治运作通常以君主朝堂听政形式进行。但南宋宁宗常不临朝,重用史弥远为宰相并长期兼任枢密长官,文书奏状多直达于史弥远,时人评价道“知有私室而不知有公朝”。由此可以推知,宋宁宗时期( )
A.变革制度有效抑制武将势力
B.权相专横改变政务处理机制
C.君主权力受到冲击渐趋弱化
D.权力集中有效提高行政效率
9.宋仁宗时期的13榜状元,12人出身平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宋代成为现实。这表明,宋代科举制度( )
A.助推社会阶层的流动
B.造成官僚队伍臃肿庞大
C.导致教育选材畸形化
D.致使宗法观念逐渐消亡
10.[2024·辽宁大连高三双基测试]明朝参加武科考试是卫所子弟特权,清朝将武科举向府州县民众开放,对各行省山泽猛士“罗之以科举”,文举不中者也可改习武举。清朝武科考试( )
A.推动教育体系的完善 B.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C.适应军事改革的需要 D.有利于打击世家大族
11.[2024·百师联盟高三复习联考]清朝都察院为总的中央监察机构,除军机处外的在京衙门,都受科道稽察,六部、理藩院等还须接受双重稽察。地方上,提刑按察使司是地方最高级别的司法监察机构,督抚也兼有监察地方的职责。这反映出清朝( )
A.制度运作的规范性 B.官员选拔机制的完善
C.监察主体的多元性 D.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
12.[2024·安徽安庆模拟]清代大吏带兵备衔的道是行政与军事相兼的职官,具有无所不统的地方事权并负有巡查地方的重要责任。各道辖有数量不等的府和直隶州,但又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级正式政区,最多只能算作是一级准政区。清代道的设立( )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
B.造成了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C.标志着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D.严重制约了地方社会发展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4分,第14题1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天监元年(502年),南朝梁武帝设置御史中丞为御史台台主,“掌督司百僚”。御史中丞除行使在官府机构的监察权力外,在民间的监察权力也得到了朝廷正式承认。御史中丞不仅有专道而行的政治殊遇,路逢尚书丞郎时也不再行“止车执版揖”之礼。其主要属官除治书侍御史二人外,又增置侍御史九人,分理诸曹事务,并纠察各级官员的违法行为。同时,梁武帝还授权御史中丞等监察官员“风闻奏事”(只凭传闻就可上疏进谏、弹劾)的权力。此制为隋唐以后各朝相袭,但御史官员在行使职权时不可避免地触及到门阀士族的政治利益,极容易得罪当朝权贵。
——摘编自熊伟《南北朝御史台机构职官设置与职权地位》
(1)根据材料,概括梁武帝时期提高御史中丞地位的举措。(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梁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建设。(6分)
14.[2024·湖南省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汉代察举制度,既有“以德取人”的因素,也有“以能取人”“以文取人”的因素。士人习经术文法于家,在具备了基本知识技能,并获得舆论对其人品的好评之后,然后仕郡县为佐吏掾属;由之获得基层吏务经验之后,才能以功次吏能得到察举。举至中央,则有经术、笺奏之试加以检验,然后方得授官;但所授又非职事官,而是入三署宿卫为郎,“以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过程。此后再经一次选拔,方能“出宰百里”“典城牧民”。……而科举制却是“以文取人”而不及其余的。虽然设置上有“取之以文”后“课之以能”之意,但设想绝不可能完全成为现实,二者间仍然时时表现出抵牾不合之处。众多士子在狭窄的考试一途上竞争拼搏,不得不竭尽心智揣摩辞章苦诵经疏,精力才华为之耗尽,浮华迂腐之性因之而成。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1.解析:据材料“有些较为重大或疑难的问题,一般经过朝议与廷争,最后由皇帝裁决,再按既定程序执行”可知,在对重大问题或疑难的处理时比较慎重,采用朝议的形式,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说明国家治理具有一定理性特征,故选C项;据材料“皇帝自己决断后直接交由御史府拟定文告,经丞相副署后颁行”可知,有些事情皇帝自己决断,不是民主,排除A项;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是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分权制衡是权力分立并相互制约,皇帝制度下,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排除D项。
答案:C
2.解析:据材料“五善毕至,必有大赏”“五失犯一,则予重罚”可知,为吏之道对官吏五善、五恶作出了具体规定,且说明赏罚的条件,即行五善赏,行五恶罚,表明秦朝强调对官吏的考绩与奖罚,故选B项;据材料可知,《为吏之道》规定的五善、五恶中,较少涉及人民的内容,无法得出“以民为本”,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治国理论,且重赏、重罚不符合儒家伦理,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之后法律与教化才渐趋于统一,排除D项。
答案:B
3.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代连续为官的比例下降但占比依然很高,三代和四代及以上连续为官的比例上升,说明家世背景影响官员任命,进而影响社会流动,故选C项;职官具体来自哪个阶层在材料没有说明,且材料只涉及官僚阶层一个阶层,排除A项;两汉选官实行察举制,先秦实行官职世袭制,即世官制,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官职代间传承看不出官员的执政能力,且后代不一定比先代执政能力差,排除D项。
答案:C
4.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汉初逐渐削平功臣和宗室势力后,使传统贵族阶层对国家治理的影响逐渐下降,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为察举选官奠定了政治基础,故选A项;西汉前中期不存在宦官专权的问题,排除B项;汉武帝设立中朝的目的是削弱相权,并非针对功臣贵戚,排除C项;功臣、宗亲属于内政问题,北击匈奴开疆拓土属于外政问题,二者属于不同性质的问题,排除D项。
答案:A
5.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寒素科”“寒门掌机要”可以有效打击士族门阀的势力,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削弱士族贵族对皇权的威胁,故选D项;宋代通过科举制的完善,进一步扩大了科举取士的规模,使士族贵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排除A项;“寒素科”和“寒门掌机要”的现象在士族门阀政治的前提下处于次要地位,门阀士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只能在有限程度内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B项;两晋时期社会选官制度的主体始终是九品中正制,“寒素科”和“寒门掌机要”的局面比较少,排除C项。
答案:D
6.解析:据材料“唐代政事堂‘合中书门下之职’”“中书、门下……职权得以保留”可知,三省分权,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推卸责任,导致效率低下,为了协调各部门的职责,唐代设立政事堂,中书、门下最重要的官员共同参与决策,也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选B项;唐代政事堂合署办公,有利于决策的正确性,提高了行政效率,而非防治腐败现象,排除A项;政事堂的设置,使三省配合更加密切,连为一体,进一步加强了皇权,排除C项;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答案:B
7.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代翰林学士可以起草拟诏令,参与朝政决策,同时对皇帝负责,这有利于分割相权,强化了君权,便于君主把控朝政,故选C项;根据材料“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可知,唐代翰林学士是参与决策,并没有控制决策权,最终决策权仍然在皇帝手中,排除A项;翰林学士作为知识分子已经引入统治集团,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中尚书省是唐代行政运行的枢纽,翰林学士参与的是朝政决策系统,不是行政运行系统,排除D项。
答案:C
8.解析:据题干可知,相比于两宋时“中枢政治运作通常以君主朝堂听政形式进行”,宋宁宗“常不临朝”,权力集中于宰相史弥远,故选B项;“有效抑制武将势力”不合逻辑,题干涉及君相关系,非文武臣关系,排除A项;“受到冲击渐趋弱化”不符合史实,宋朝君主权力强化,排除C项;“有效提高行政效率”不符合题意,其与“时人评价道‘知有私室而不知有公朝’”明显相悖,排除D项。
答案:B
9.解析:据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知,宋朝教育体系比较完备,科举报名人数众多,不少出身平民的人才进入统治阶层,表明科举制度助推社会阶层流动,故选A项;臃肿庞大指机构庞大,效率不高,材料不涉及官僚机构情况,排除B项;“13榜状元,12人出身平民”强调社会阶层的流动,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而不是“教育选材畸形化”,排除C项;宗法观念包括亲亲尊尊、忠孝观念、男尊女卑等,“消亡”说法错误,排除D项。
答案:A
10.解析:据材料“清朝将武科举向府州县民众开放……文举不中者也可改习武举”可知,武举的设立有利于选拔更多的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故选B项;上述措施推动了官员选拔制度的完善,排除A项;晚清时期进行军事改革,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唐末战乱后,世家大族的势力衰落,排除D项。
答案:B
11.解析: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可知,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体系,多元多重,故选C项;材料没有提及规范性的问题,排除A项;B项与材料反映的监察制度主旨不符,排除;中央集权主要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
答案:C
12.解析:清代在省—府—县三级编制外又增设负有巡查职权的非正式的政区—“道”,意在加强对地方监察和控制,故选A项;“具有无所不统的地方事权”说明权力相对集中,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B项;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皇权专制达到顶峰,排除C项;从制度上看,道的设立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地方社会发展,排除D项。
答案:A
13.解析:第(1)问据材料“分理诸曹事务,并纠察各级官员的违法行为”可知,扩大监察权力范围;从材料“御史中丞不仅有专道而行的政治殊遇”可知,提高政治待遇;由材料“又增置侍御史九人,分理诸曹事”可知,增加属官数量;据材料“梁武帝还授权御史中丞等监察官员‘风闻奏事’(只凭传闻就可上疏进谏、弹劾)的权力”可知,赋予“风闻奏事”权力。第(2)问评价主要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积极方面,据材料“并纠察各级官员的违法行为……此制为隋唐以后各朝相袭”可知,打击了官员的违法行为,有利于整顿吏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治清明,并为隋唐以后的监察制度提供了借鉴。局限方面,据材料“但御史官员在行使职权时不可避免地触及到门阀士族的政治利益,极容易得罪当朝权贵”可知,但是由于触及士族门阀的利益,制约其功效的进一步发挥。
答案:(1)举措:扩大监察权力范围;提高政治待遇;增加属官数量;赋予“风闻奏事”权力。(8分,任答其中三点)
(2)评价:打击了官员的违法行为,有利于整顿吏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治清明,(2分)并为隋唐以后的监察制度提供了借鉴。(2分)但是由于触及士族门阀的利益,制约其功效的进一步发挥。(2分)
14.解析: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汉代察举制度,既有‘以德取人’的因素,也有‘以能取人’‘以文取人’的因素”“而科举制却是‘以文取人’而不及其余的”“众多士子在狭窄的考试一途上竞争拼搏,不得不竭尽心智揣摩辞章苦诵经疏,精力才华为之耗尽”得出论题:察举制和科举制各有其优缺点。其次,结合察举制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方式、标准、影响进行比较分析,如汉代察举有独特的优点,察举尊重舆论评价,注重专业原则,分科取人,但具有浓厚的人为色彩,发展到后来只注重门第,而科举制考试的标准是具体的、可掌握的、模式化的,以保证选官程序的公正与易行,体现了面向知识群体,促进社会流动与公平竞争的精神,但“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的选官方法,确实存在弊端,可见两种制度各有成功之处,也各有难以克服的问题。较之察举制,科举制确实是一个重大的进步,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项伟大的政治文化成就,但它并非一切方面都比察举制优越。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
答案:观点:察举制和科举制各有其优缺点。(2分)
论述:汉代察举制实施过程,有独特的优点。汉代吏政颇为后人称道,许多循吏良守、名公巨卿,皆出察举一途,这并不是偶然的。汉代察举较为尊重舆论评价,注重专业原则,分科取人,且有“试职”“累功”之法强化实践培训,其法与吏治结合得较为紧密。但在施行过程中,人为色彩浓厚,发展到后来只注重门第。而科举制“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的选官方法,确实存在弊端,不仅讲求抒情文字的进士科,甚至明经科也是如此。但考试的标准是具体的、可掌握的、模式化的,以保证选官程序的公正与易行。科举考试,则较多地体现了面向知识群体,促进社会流动与公平竞争的精神。(8分)
总之,两种制度各有一套相关的机制与之相配合,各有成功之处,但也各有难以克服的问题。较之察举制,科举制确实是一个重大的进步,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项伟大的政治文化成就,但它并非一切方面都比察举制优越。(2分)
(其他论题如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但也要适时革新;选官制度发展应该汲取古今之精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等,符合题意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