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40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知识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
(1)世界形势动荡: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各国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2)列强矛盾激化
①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②表现:英德矛盾、法德矛盾、德俄矛盾、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激化。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①目的: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②概况: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________”;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
③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
(4)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①时间:1914年6月28日。
②影响:两大军事集团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2.经过
(1)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2)性质: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3)进程
①1914~1915年:马恩河战役,标志德国“________”破产;日本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
②1915~1916年: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伤亡惨重;________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③1917~1918年:________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退出了战争。
3.结果: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知识点二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 分别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________》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
主要 内容 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承认________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________”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2.国际联盟
性质 第一个由________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宗旨 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评价 (1)决议的“________”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 (2)英法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3)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也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1.学习情境——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项目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思考:表格内容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取决于什么?
试答:
2.知识图示——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
3.学术情境——一战前德国外交倾向
19世纪末,德国外长比洛夫说:“德国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了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愿意把任何人挤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
思考:这反映了德国什么外交倾向?
试答:
4.知识延伸——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列强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但二者都未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5.学习情境——评价国际联盟
思考: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漫画的主旨。
试答:
6.体系构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探究点 改变国际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01 史料实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史料
图1:加拿大征兵海报,上面用法语写道:法裔加拿大人,参军吧!英格兰,我们自由的屏障,正在受到威胁。我们会让普鲁士军国主义统治这片保护我们的信仰、语言、社会制度和法律的土地吗?法兰西的心在流血!图2:一战英国征兵海报:帝国需要男人!在年轻雄狮(指英国的海外殖民地)的帮助下,年长的雄狮(指英国)打败了敌人。
【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看待史料中征兵海报的史料价值。
试答:
【通法悟道】
【史论形成】 多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1)判断的标准:分析战争的性质主要看交战双方的目的,这个目的应该是贯穿在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分析战争的性质还要注意区别整体与个别、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2)战争的起因: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3)战争的进程:为了实现自己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要求,进行了长期而残酷的争夺,显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侵略性质。
(4)战争的结局: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了瓜分或掠夺,巴黎和会便是战胜的协约国之间的分赃会议。
02 分析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史料 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弱……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居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加入战争,同样具有破坏性。革命思想还因与战争行为有关的宣传而在殖民地中得到传播……欧洲已不再像在19世纪时那样,是世界的银行家和世界的工场。这两方面的领导权已转到大西洋彼岸。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导读】 史料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削弱。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并引发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促进了殖民地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动摇了欧洲的经济霸主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
【探究】
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
试答:
【史论拓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及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特点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①对欧洲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德国沦为战败国,法国的工农业区遭到破坏,英国丧失了大量劳动力,因此,欧洲走向了衰落。
②催生出一个新世界
美日崛起:美国大发横财,日本乘机扩张,获得发展。民族解放运动掀起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③给人类社会提供了进步的契机
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新的发明创造不断涌现,促进社会发展
妇女地位的变化 妇女活动范围扩大,社会作用增强
政府机构职能改变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
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和平主义、社会主义思潮盛行
03 探究论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
史料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根据战后新的力量对比,经过斗争和妥协建立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构成凡尔赛体系的条约有对德的《凡尔赛条约》……总称《巴黎和平条约》,是协约国建立战后欧洲秩序的基石。构成华盛顿体系的条约主要是……《九国公约》,确立了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关系体系。十月革命后,苏俄因西方主流国家的排斥以及自己的选择,孑然独处于大国体系之外……列宁曾评论道:“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摘编自万楚蛟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从体系建制角度分析其弊端》
【史料导读】 史料出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是史料的主旨,史料中的三个省略号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过程及特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以强权政治建立了新秩序,却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
【探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过程呈现的特点,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试答:
【史论深化】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蕴含的国际矛盾
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
【示例】 [2022·山东高考,14]一战初期,英国对法国只进行了象征性的有限军事援助。随着法国和平主义运动和反战运动的高涨以及法国政府有可能单独与德国缔结和平条约以走出战争,英国转而全力与法国合作以赢得胜利。英国转变态度是为了( )
A.尽快恢复欧洲和平 B.保持战后欧洲均势
C.避免单独对德作战 D.联合法国控制欧洲
[解题流程]
[答案]
【演练1】 命题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2024·九省联考广西卷,15]一战后,中立观念被集体安全思想所取代,倡议集体安全的国联在盟约中废除会员国的中立权。国联成立后所有欧洲中立国都加入了国联。1936年比利时、荷兰宣布重返中立。1938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宣称中立,并表示“对所有国家友好,保持独立的坚定决心”。这表明( )
A.国联“全体一致”原则失效
B.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被边缘化
C.国联委任统治制度面临瓦解
D.国联集体安全机制走向衰落
【演练2】 命题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对经济领域各部门的控制
[2021·辽宁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掌握了重要原料的分配,还征用各类财产,设立国家染织厂,经营了250家军需品工厂,同时实行限定物价、监督铁路、控制矿业与交通运输业等政策。这表明,一战促使英国( )
A.资本主义转型完成
B.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D.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
?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
1.[2024·武汉市高三调研考试]下表为1914~1916年美国同交战国双方贸易统计表(单位:美元)
年份 同英、法、俄、意的年贸易额 增长指数(以1914年为100) 同德、奥匈的年贸易额 增长指数(以1914年为100)
1914 824 860 237 100.0 169 289 775 100.0
1915 1991 747 493 241.0 11 878 153 7.0
1916 3214 480 547 389.7 1 159 653 0.68
据此,有学者认为,当美国参战变得不可避免时,其选择的余地并不多。这表明一战期间( )
A.美国与同盟国矛盾不可调和
B.经济利益影响美国政府决策
C.欧洲的经济逐渐被美国控制
D.欧洲经济优势地位依然牢固
2.[2024·武汉市高三模拟]1914年侵入西欧的德军呈庞大的扇形运动,处在最外层的第一集团军必须竭尽全力往前猛冲。但第一集团军只有一台仅能拍发最紧急电讯的发报机,野战电话系统也不完备,该军很快陷入难以与总参谋部及时联络从而不得不自己做决定的境地。可见( )
A.技术条件制约着战争行动
B.德国的综合国力相对落后
C.交战双方深陷消耗战泥潭
D.英法正义性使之得道多助
3.
[2024·泰安市高三模拟]如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漫画家所作的漫画《生日好,陛下》。画面中劳合·乔治、克里孟梭、威尔逊在凡尔赛宫镜厅,举杯向1914年6月28日刺杀斐迪南大公的普林西普的雕像致意:“向你致敬,向你致谢!”作者借这幅画( )
A.讽刺英法美是战争的受益者
B.抨击普林西普行为的愚昧
C.表明协约国实力大于同盟国
D.暗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4.
[2024·德州市高三模拟考]如图为1919年伯特·托马斯所作漫画《欧洲孩童秀》,画中美国总统威尔逊为评判员,欧洲各国则在搞“孩童秀”。这反映出( )
A.美国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B.欧洲各国利益诉求日益趋同
C.英国已不能主导国际事务
D.列强国际地位深受战争影响
课题40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1.提示:现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取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利用程度。
3.提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5.提示:国际联盟虽然由美国最早提出,但是,最终美国却没有加入,国际联盟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知识点一
1.(3)同盟国
2.(3)速决战 日德兰 美国
知识点二
1.凡尔赛条约 波兰 机会均等
2.主权国家 全体一致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探究点
1.[提示] 价值:征兵海报属于特定时期的印刷品,是一手史料和图像史料。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当时英国政府的舆论宣传、战争动员、英国与殖民地的关系、参战方的关系、一战的进程等。海报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目的是影响民意,在使用时要具体分析。
2.[提示] 影响:欧洲相对衰落,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一战导致欧洲社会动荡和经济衰落。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一战巨大的破坏力导致人们对欧洲资本主义产生怀疑,欧洲学者开始反思工业文明,产生心理焦虑感。
3.[提示] 特点:战胜国之间斗争和妥协的产物;受大国控制;由一系列条约构建而成;苏俄被排除在体系之外;体系具有不稳定性。实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命题研析·聚焦高考
?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
【示例】 答案:B
【演练1】 答案:D
【演练2】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进一步控制了经济领域的多个部门,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项正确;资本主义转型属于政治、经济等多个层面的问题,材料中未涉及,排除A项;产业结构是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之间、产业之间、时间、空间、层次的五维空间关系,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答案:B
?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
1.解析:从“1914~1916年美国同交战国双方贸易统计表”可以发现,从1914年到1916年,美国对协约国集团的贸易数量成倍增加,而与同盟国集团的贸易急剧下降到最近趋近于断绝,所以最终美国站在了协约国一边参加世界大战,故选B项;根据所学,美国与德奥同为资本主义国家,没有根本的矛盾冲突,排除A项;“1914~1916年美国同交战国双方贸易统计表”只能反映美国与欧洲国家的贸易情况,无法反映欧洲的国家经济实力情况,排除C项;从“1914~1916年美国同交战国双方贸易统计表”中的数据只反映出美国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发展状况,而无法反映欧洲国家经济力量大小,无法对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行判断,排除D项。
答案:B
2.解析:根据材料“但第一集团军只有一台仅能拍发最紧急电讯的发报机,野战电话系统也不完备,该军很快陷入难以与总参谋部及时联络从而不得不自己做决定的境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第一集团军作战时通讯设备不完善导致战争受到影响,这反映了技术条件制约着战争行动,故选A项。
答案:A
3.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刺杀费迪南大公,即萨拉热窝事件,此事件为一战的导火线,而英美法是一战的战胜国,战后攫取了大量利益,因此三巨头举杯相庆,故选A项;据材料“向你致敬”可知并非抨击普林西普行为的愚昧,排除B项;材料主旨反映英法美是战胜国,获得较大利益,并未强调两大阵营的实力对比,排除C项;此时一战已然结束,排除D项。
答案:A
4.解析: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而美国却大发战争横财,国际地位提升,所以“美国总统威尔逊为评判员”,故选D项;“美国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是在二战后,排除A项;“日益趋同”不合史实,漫画最左侧的孩童文字为“敌人要求”,且一战后欧洲各国利益要求各不相同,排除B项;“英国已不能主导国际事务”不合史实,凡尔赛体系是由英法主导的在欧洲、中东、北非等地的国际体系,排除C项。
答案:D(共47张PPT)
课题 40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命题研析·聚焦高考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知识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
(1)世界形势动荡: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各国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2)列强矛盾激化
①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②表现:英德矛盾、法德矛盾、德俄矛盾、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激化。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①目的: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②概况: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________”;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
③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
(4)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①时间:1914年6月28日。
②影响:两大军事集团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同盟国
2.经过
(1)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2)性质: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3)进程
①1914~1915年:马恩河战役,标志德国“________”破产;日本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
②1915~1916年: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伤亡惨重;________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③1917~1918年:________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退出了战争。
3.结果: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速决战
日德兰
美国
知识点二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 分别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________》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
主要 内容 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承认________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________”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凡尔赛条约
波兰
机会均等
2.国际联盟
性质 第一个由________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宗旨 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评价 (1)决议的“________”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
(2)英法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3)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主权国家
全体一致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也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1.学习情境——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占有情况
思考:表格内容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取决于什么?
国家 项目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提示:现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取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利用程度。
2.知识图示——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
3.学术情境——一战前德国外交倾向
19世纪末,德国外长比洛夫说:“德国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了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愿意把任何人挤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
思考:这反映了德国什么外交倾向?
提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4.知识延伸——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列强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但二者都未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5.学习情境——评价国际联盟
思考: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漫画的主旨。
提示:国际联盟虽然由美国最早提出,但是,最终美国却没有加入,国际联盟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6.体系构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探究点 改变国际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01 史料实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史料
图1:加拿大征兵海报,上面用法语写道:法裔加拿大人,参军吧!英格兰,我们自由的屏障,正在受到威胁。我们会让普鲁士军国主义统治这片保护我们的信仰、语言、社会制度和法律的土地吗?法兰西的心在流血!图2:一战英国征兵海报:帝国需要男人!在年轻雄狮(指英国的海外殖民地)的帮助下,年长的雄狮(指英国)打败了敌人。
【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看待史料中征兵海报的史料价值。
[提示] 价值:征兵海报属于特定时期的印刷品,是一手史料和图像史料。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当时英国政府的舆论宣传、战争动员、英国与殖民地的关系、参战方的关系、一战的进程等。海报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目的是影响民意,在使用时要具体分析。
【通法悟道】
【史论形成】 多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1)判断的标准:分析战争的性质主要看交战双方的目的,这个目的应该是贯穿在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分析战争的性质还要注意区别整体与个别、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2)战争的起因: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3)战争的进程:为了实现自己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要求,进行了长期而残酷的争夺,显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侵略性质。
(4)战争的结局: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了瓜分或掠夺,巴黎和会便是战胜的协约国之间的分赃会议。
02 分析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史料 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弱……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居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加入战争,同样具有破坏性。革命思想还因与战争行为有关的宣传而在殖民地中得到传播……欧洲已不再像在19世纪时那样,是世界的银行家和世界的工场。这两方面的领导权已转到大西洋彼岸。——[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导读】 史料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削弱。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并引发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促进了殖民地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动摇了欧洲的经济霸主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
【探究】
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
[提示] 影响:欧洲相对衰落,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一战导致欧洲社会动荡和经济衰落。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一战巨大的破坏力导致人们对欧洲资本主义产生怀疑,欧洲学者开始反思工业文明,产生心理焦虑感。
【史论拓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及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特点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①对欧洲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德国沦为战败国,法国的工农业区遭到破坏,英国丧失了大量劳动力,因此,欧洲走向了衰落。
②催生出一个新世界
美日崛起:美国大发横财,日本乘机扩张,获得发展。民族解放运动掀起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③给人类社会提供了进步的契机
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新的发明创造不断涌现,促进社会发展
妇女地位的变化 妇女活动范围扩大,社会作用增强
政府机构职能改变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
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和平主义、社会主义思潮盛行
03 探究论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
史料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根据战后新的力量对比,经过斗争和妥协建立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构成凡尔赛体系的条约有对德的《凡尔赛条约》……总称《巴黎和平条约》,是协约国建立战后欧洲秩序的基石。构成华盛顿体系的条约主要是……《九国公约》,确立了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关系体系。十月革命后,苏俄因西方主流国家的排斥以及自己的选择,孑然独处于大国体系之外……列宁曾评论道:“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摘编自万楚蛟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从体系建制角度分析其弊端》
【史料导读】
史料出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是史料的主旨,史料中的三个省略号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过程及特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以强权政治建立了新秩序,却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
【探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过程呈现的特点,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提示] 特点:战胜国之间斗争和妥协的产物;受大国控制;由一系列条约构建而成;苏俄被排除在体系之外;体系具有不稳定性。实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史论深化】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蕴含的国际矛盾
命题研析·聚焦高考
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
【示例】 [2022·山东高考,14]一战初期,英国对法国只进行了象征性的有限军事援助。随着法国和平主义运动和反战运动的高涨以及法国政府有可能单独与德国缔结和平条约以走出战争,英国转而全力与法国合作以赢得胜利。英国转变态度是为了( )
A.尽快恢复欧洲和平 B.保持战后欧洲均势
C.避免单独对德作战 D.联合法国控制欧洲
答案:B
[解题流程]
【演练1】 命题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2024·九省联考广西卷,15]一战后,中立观念被集体安全思想所取代,倡议集体安全的国联在盟约中废除会员国的中立权。国联成立后所有欧洲中立国都加入了国联。1936年比利时、荷兰宣布重返中立。1938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宣称中立,并表示“对所有国家友好,保持独立的坚定决心”。这表明( )
A.国联“全体一致”原则失效
B.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被边缘化
C.国联委任统治制度面临瓦解
D.国联集体安全机制走向衰落
答案:D
【演练2】 命题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对经济领域各部门的控制
[2021·辽宁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掌握了重要原料的分配,还征用各类财产,设立国家染织厂,经营了250家军需品工厂,同时实行限定物价、监督铁路、控制矿业与交通运输业等政策。这表明,一战促使英国( )
A.资本主义转型完成
B.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D.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进一步控制了经济领域的多个部门,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项正确;资本主义转型属于政治、经济等多个层面的问题,材料中未涉及,排除A项;产业结构是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之间、产业之间、时间、空间、层次的五维空间关系,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
1.[2024·武汉市高三调研考试]下表为1914~1916年美国同交战国双方贸易统计表(单位:美元)
年份 同英、法、俄、意的年贸易额 增长指数(以1914年为100) 同德、奥匈的年贸易额 增长指数(以1914年为100)
1914 824 860 237 100.0 169 289 775 100.0
1915 1991 747 493 241.0 11 878 153 7.0
1916 3214 480 547 389.7 1 159 653 0.68
据此,有学者认为,当美国参战变得不可避免时,其选择的余地并不多。这表明一战期间( )
A.美国与同盟国矛盾不可调和
B.经济利益影响美国政府决策
C.欧洲的经济逐渐被美国控制
D.欧洲经济优势地位依然牢固
答案:B
解析:从“1914~1916年美国同交战国双方贸易统计表”可以发现,从1914年到1916年,美国对协约国集团的贸易数量成倍增加,而与同盟国集团的贸易急剧下降到最近趋近于断绝,所以最终美国站在了协约国一边参加世界大战,故选B项;根据所学,美国与德奥同为资本主义国家,没有根本的矛盾冲突,排除A项;“1914~1916年美国同交战国双方贸易统计表”只能反映美国与欧洲国家的贸易情况,无法反映欧洲的国家经济实力情况,排除C项;从“1914~1916年美国同交战国双方贸易统计表”中的数据只反映出美国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发展状况,而无法反映欧洲国家经济力量大小,无法对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行判断,排除D项。
2.[2024·武汉市高三模拟]1914年侵入西欧的德军呈庞大的扇形运动,处在最外层的第一集团军必须竭尽全力往前猛冲。但第一集团军只有一台仅能拍发最紧急电讯的发报机,野战电话系统也不完备,该军很快陷入难以与总参谋部及时联络从而不得不自己做决定的境地。可见( )
A.技术条件制约着战争行动
B.德国的综合国力相对落后
C.交战双方深陷消耗战泥潭
D.英法正义性使之得道多助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但第一集团军只有一台仅能拍发最紧急电讯的发报机,野战电话系统也不完备,该军很快陷入难以与总参谋部及时联络从而不得不自己做决定的境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第一集团军作战时通讯设备不完善导致战争受到影响,这反映了技术条件制约着战争行动,故选A项。
3.[2024·泰安市高三模拟]如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漫画家所作的漫画《生日好,陛下》。画面中劳合·乔治、克里孟梭、威尔逊在凡尔赛宫镜厅,举杯向1914年6月28日刺杀斐迪南大公的普林西普的雕像致意:“向你致敬,向你致谢!”作者借这幅画( )
A.讽刺英法美是战争的受益者
B.抨击普林西普行为的愚昧
C.表明协约国实力大于同盟国
D.暗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刺杀费迪南大公,即萨拉热窝事件,此事件为一战的导火线,而英美法是一战的战胜国,战后攫取了大量利益,因此三巨头举杯相庆,故选A项;据材料“向你致敬”可知并非抨击普林西普行为的愚昧,排除B项;材料主旨反映英法美是战胜国,获得较大利益,并未强调两大阵营的实力对比,排除C项;此时一战已然结束,排除D项。
4.[2024·德州市高三模拟考]如图为1919年伯特·托马斯所作漫画《欧洲孩童秀》,画中美国总统威尔逊为评判员,欧洲各国则在搞“孩童秀”。这反映出( )
A.美国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B.欧洲各国利益诉求日益趋同
C.英国已不能主导国际事务
D.列强国际地位深受战争影响
答案:D
解析: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而美国却大发战争横财,国际地位提升,所以“美国总统威尔逊为评判员”,故选D项;“美国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是在二战后,排除A项;“日益趋同”不合史实,漫画最左侧的孩童文字为“敌人要求”,且一战后欧洲各国利益要求各不相同,排除B项;“英国已不能主导国际事务”不合史实,凡尔赛体系是由英法主导的在欧洲、中东、北非等地的国际体系,排除C项。课题训练40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4·九省联考安徽卷,13]有研究者认为,在西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民众对无尽杀戮的厌倦、憎恶和愤慨,推动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快速发展。在东方,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予备受帝国主义列强压迫的东方民族重获独立的巨大希望。由此,东方比西方有更多的人倾听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体系的批判。据此可知( )
A.民族意识觉醒引发了社会革命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差异性
C.无产阶级成为东方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力量
D.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
2.
[2024·山东曲阜开学考]右图是一战前西方出现的德国百姓在德皇指挥下集体走正步的漫画。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
A.扩军备战进程加快
B.军民关系和谐
C.主张提高国民素质
D.君主权力无限
3.[2024·山东青岛一模]1914~1918年,英国女汽车驾驶员从1 700人增加到28 900人;1914年,伍尔维奇兵工厂仅雇佣了125名女工,到1917年上升至28 000人。这反映了( )
A.战争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结构
B.工人运动增加女性就业机会
C.政治地位的提高激发女性就业动力
D.重工业的发展促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4.[2024·广东部分名校高三联考]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后,某报刊评论说:“这场军事比赛的麻烦在于,它进入了加赛局,而德国既没有替换的投球手,也没有代打。”此观点意在说明( )
A.德国开始丧失战争主动权
B.美国参战使态势发生逆转
C.两大军事集团力量趋向平衡
D.美国决定了战争胜负走向
5.[2024·河北高三质量监测考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交战各国很多人认为这次战争是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维护和平正义的事业。但随着战争的进程,人们对战争逐渐持反对态度,士兵们的战斗激情也消失殆尽,他们甚至觉得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战争的结果取决于民众态度变化
B.人们对战争的认知具有随意性
C.和平与发展成为战后的世界潮流
D.战争的残酷性改变了社会心理
6.[2024·湖南长郡中学月考]有学者指出,一战后,各个阶层都不约而同地使用“崩溃”来描述战争的惨状,但一种全新的历史正在徐徐展开,中东欧国家相继独立,创造了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英国女性获得了普选权,福利国家逐渐出现。该学者意在说明,一战( )
A.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B.奠定了现代国际治理体系的基础
C.拓展了文明发展的道路
D.强化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7.[2024·山西省一模]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波兰希望恢复第一次被瓜分前的领土,英国首相不同意将当时属于德国的西里西亚无条件割让给波兰,提出该地去留由当地居民投票决定,最终西里西亚由波兰和德国各占一部分。据此推知,英国( )
A.阻扰波兰实现统一 B.试图维持大陆均势
C.独掌了国联话语权 D.践行人民主权学说
8.[2024·重庆缙云教育联盟一模]下图为巴黎和会三个实际操纵国英、美、法三大国对德国和苏俄的态度示意图。这体现出此会议的共识是 ( )
A.反对苏维埃俄国 B.提升欧洲地位
C.认可美国的领导 D.加紧制裁德国
9.[2024·湖南长沙一中月考]基于对自身安全性的忧虑,法国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伙同比利时于1923年出兵占领德国鲁尔区,引发国际危机。由于英美支持德国,法国不得已撤军;美国又推出“道威斯计划”,以帮助德国经济复兴为手段,促使德国有能力偿还战争赔款。这反映出( )
A.凡尔赛体系欠缺内部协调机制
B.美国事实上赢得战后世界霸主地位
C.法国与德国的宿怨基本得到了解决
D.一战的阴云是二战爆发的主因
10.[2024·广东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写道:“赔款和协约国之间的欠债,主要是在纸面上,而不是用物资来结算的。美国贷款给德国,德国把同样数值转给协约国(赔款),协约国又把它送回美国政府(借款),没有任何实在的东西转手——没有人失去一个便士。”这表明( )
A.一战后欧美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B.二战后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具体情况
C.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产生
D.华盛顿体系之下欧美列强产生矛盾
11.[2024·广东茂名检测]法国为寻求安全保证,1920年9月,与比利时签订了军事协定;1921年2月和1924年11月又先后同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缔结了同盟条约,从而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一个以法国为首的同盟体系。此举( )
A.体现了法国称霸欧洲的意图
B.实质上破坏凡尔赛体系
C.是为了应对德国潜在的威胁
D.推动了国际联盟的建立
12.[2024·“皖豫名校联盟”高中毕业班考试]1926年9月25日,《国际联盟禁奴公约》将“完全消灭一切形式的奴役”作为固定目标,这也适用于《当代奴役问题委员会报告》中所列的其他奴役形式。1931年,国联设立了几个专家委员会,审议关于奴役的资料。国联的做法( )
A.推动了战后世界和平 B.彰显了人道主义精神
C.使人权问题得以解决 D.加强了国际间的合作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4分,第14题12分)
13.[2024·辽宁葫芦岛协作校高三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英国对欧洲大陆长期奉行“大陆均势政策”,通过幕后策划、出钱和出武器,唆使欧洲大陆各国群起反对某个大国。19世纪前中期,英国不但从欧洲大陆均势中获取安全与经济利益,还利用欧洲国家内耗之机在世界其他地区大肆抢占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870年之后,欧洲大陆不少国家走上工业化的快车道。虽然欧洲大陆总体上仍然保持了某种程度的动态均势,但是这些国家在欧洲大陆难以获取新的发展空间,于是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纷纷向海洋霸权国发起了挑战。
——摘编自竭仁贵《对海洋霸权与大陆均势关系的再探讨》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欧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是在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经历了一百年的大国均势和欧洲协调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全面战争。关于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及由其确立的凡尔赛体系,有人评论道:“1919年的和平条约与1815年时的截然不同。《维也纳条约》曾组织起一个欧洲君主的社会,它承认同样的正统和平衡原则(即传统均势外交思维)。与之相反,《凡尔赛条约》建立了一个分成战胜国与战败国的欧洲。大国并不讨论一个各自都接受的共同秩序,而战胜国把某种欧洲秩序强加于战败国。”法国要防范德国再次威胁到其自身的安全;英国企图以德国来牵制法国。美国试图以民族自决权原则和一个全球性组织的方式来取代均势外交。
——摘编自宋新宁《探寻和平之路: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渊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前中期英国能够从欧洲“大陆均势”获益的历史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体系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近代西方“均势外交”的实质。(8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战争与人类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影响到众多国家的兴衰,改变了国际格局和文明的进程”进行合理解释。
1.解析:根据材料,在西方“民众对无尽杀戮的厌倦、憎恶和愤慨,推动了共产主义的快速发展”,在东方,“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予……巨大希望”可知,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和东方的传播具有差异性,B项正确;A、C、D三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合,均排除。
答案:B
2.解析:从漫画中一战前德皇手握军刀检阅民众,可以看出德国加紧战前动员,加快扩军备战,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扩军备战,无法体现军民关系和谐、提高国民素质、君主权力无限,排除B、C、D。
答案:A
3.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14~1918年”可知为一战时期,材料中女汽车驾驶员的数量和工厂雇佣女工数量的急剧增长,体现了在战争期间,男性大量进入战场,女性在劳动力就业结构中所占比例上升,故选A项;材料中女性就业机会增加是因为战争,并非工人运动,排除B项;一战期间女性的政治地位并未提高,且材料未涉及女性的政治地位问题,排除C项;此时推动女性大量就业的原因是战争期间劳动力的缺乏,并非重工业的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增加,排除D项。
答案:A
4.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使战争胜利的天平倾向协约国一方,故选B项;材料强调了两大军事集团力量发生变化,但不能说明战争主动权开始变化,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两大军事集团力量出现失衡,而不是趋向“平衡”,故排除C项;美国参战虽影响了战争胜负,但不等于决定了战争胜负,故排除D项。
答案:B
5.解析:材料信息显示,人们由战争初期支持战争到后来反对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的残酷性改变了社会心理,但这并不是人们对战争认知的随意性,D项正确,B项错误;战争的结果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民众态度的变化并不能作为决定因素,排除A项;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排除C项。
答案:D
6.解析:在一战的冲击之下,中东欧出现了新兴民族国家,苏联建立了新型政治国家,英国注重福利国家的建设,这说明一战拓展了文明发展的道路,故选C项;殖民体系的瓦解体现为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但材料中还包含“苏联……英国女性获得普选权”等信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一战后对世界带来的影响,如殖民体系、政治制度等,而非“治理体系”,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排除D项。
答案:C
7.解析:题干呈现了西里西亚的归属问题,波兰和英国的态度截然相反,最终按照英国的方案实施,反映了英国试图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故选B。波兰本身没有领土范围,不涉及阻碍统一的问题,故A错误。当时英法两国共同主导国联,故C错误。西里西亚的问题体现了民族自决权,不是人民主权,故D错误。
答案:B
8.解析: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法三大国虽然在处置德国问题上意见不一,但对苏俄态度基本一致(经济封锁、武装干涉),图示体现出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对付苏维埃政权,故选A项;巴黎和会是一场讨论一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提升欧洲地位并不是巴黎和会的共识,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并没有完全认同美国的领导,排除C项;三大国中只有法国希望严厉制裁德国,排除D项。
答案:A
9.解析:据材料可知,美国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插手欧洲事务,同时,法德以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爆发的矛盾,最终需要美国的插手才得到解决,这说明凡尔赛体系的不足,内部协调存在问题,故选A项;美国成为世界霸主是在二战后,排除B项;法德之间的宿怨在一战后并没有得到解决,为二战中法德双方的缠斗埋下了祸根,排除C项;二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D项。
答案:A
10.解析:由所学可知材料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赔款和战争债务问题,其描述的现象体现出一战削弱了欧洲国家的实力,美国则借助战争赔款问题提升其在欧洲的影响力,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出现在二战后,排除B、C两项;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A
11.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法国与比利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缔结条约,组建“一个以法国为首的同盟体系”,是“为寻求安全保证”,即抵御德国的潜在威胁,故选C项;“法国称霸欧洲”不合题意、史实,与题干“为寻求安全保证”相悖,排除A项;“破坏”不合史实、逻辑,应为“维护”,法国是凡尔赛体系的主导者,排除B项;“推动了”不合逻辑,国际联盟成立于1920年1月,排除D项。
答案:C
12.解析:由材料“完全消灭一切形式的奴役”“国联设立了几个专家委员会,审议关于奴役的资料”可知,国联对人权的尊重,体现出人道主义的精神,故选B项;由材料“这也适用于《当代奴役问题委员会报告》中所列的其他奴役形式”推动人权的解放,不等于推动了世界和平,排除A项;“得以解决”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国联的做法不能体现出加强国际间的合作,逻辑推理错误,排除D项。
答案:B
13.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19世纪前中期”并结合英国的史实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角度进行分析,政治上,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国际法和近代外交关系的产生);经济上,海外殖民的显著优势与工业革命的率先开展;军事上,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大陆国家的严重消耗。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凡尔赛条约》建立了一个分成战胜国与战败国的欧洲”可知,具有战后分赃性质(战胜国欺压战败国);据材料二“法国要防范德国再次威胁到其自身的安全;英国企图以德国来牵制法国。美国试图以民族自决权原则和一个全球性组织的方式来取代均势外交”可知,大国之间分歧严重,具有不稳定性;结合所学凡尔赛体系的史实可知,大国(英、法)主导。第二小问实质,据材料一“通过幕后策划、出钱和出武器,唆使欧洲大陆各国群起反对某个大国”可知,通过牵制和瓦解对手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霸权政策。
答案:(1)历史条件:海外殖民的显著优势;工业革命的率先开展;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国际法和近代外交关系的产生);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大陆国家的严重消耗。(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特点:大国(英、法)主导;具有战后分赃性质(战胜国欺压战败国);大国之间分歧严重;具有不稳定性。(6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实质:通过牵制和瓦解对手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霸权政策。(2分)
14.解析:本题属于“合理解释类”,所要解释的对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影响到众多国家的兴衰,改变了国际格局和文明的进程’”这一结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合理解释”,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众多国家的兴衰;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文明的进程。结合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析概括即可。
答案:示例:一战摧毁了德意志、奥匈、俄罗斯、奥斯曼四大帝国,使欧洲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国家,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英、法、德等传统欧洲强国实力受到极大削弱,欧洲的全球霸权地位开始逐渐丧失,后起的美国、日本在远东地区展开激烈争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开启了20世纪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冲突与并存竞争;一战也客观上影响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一战中坦克、飞机、潜艇等先进武器装备投入实战,影响了现代军事科技发展;一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国际联盟,签订了《非战公约》;欧洲和平主义思潮泛滥。(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