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市第二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4七下·文山期中)观察下图,图中方框对应的朝代应是( )
A.南朝、清朝 B.隋朝、元朝 C.隋朝、明朝 D.元朝、明朝
2.(2024七下·文山期中)古人曾评价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下列有关隋朝大运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
B.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
C.大运河的开凿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大运河由北到南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组成
3.(2024七下·文山期中)他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他是指哪一位皇帝( )
A.唐玄宗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4.(2024七下·文山期中)央视《国宝档案》曾介绍过山东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赵秉忠状元卷。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创立殿试制度的是( )
A.武则天 B.唐玄宗 C.唐太宗 D.隋炀帝
5.(2024七下·文山期中)“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该材料描绘的是(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文景之治
6.(2024七下·文山期中)“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是唐朝《陇西行》中的一句诗,它反映了当时的汉藏关系,对诗句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
A.金城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吐蕃归属唐朝管辖
C.藏族社会风俗完全汉化 D.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7.(2024七下·文山期中)“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
A.朝鲜 B.日本 C.天竺 D.越南
8.(2024七下·文山期中)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玄奘 B.张骞 C.鉴真 D.班超
9.(2024七下·文山期中)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使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八王之乱 B.五胡内迁 C.安史之乱 D.靖康之变
10.(2024七下·文山期中)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武将发出这样的感慨的原因是宋朝( )
A.重文轻武 B.等级森严 C.商业繁荣 D.休养生息
11.(2024七下·文山期中)下列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2.(2024七下·文山期中)宋辽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唐蕃会盟 B.宋夏议和 C.宋金议和 D.澶渊之盟
13.(2024七下·文山期中)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14.(2024七下·文山期中)南宋初年,率军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并取得郾城大捷的历史人物是( )
A.寇准 B.辛弃疾 C.岳飞 D.文天祥
15.(2024七下·文山期中)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金—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2024七下·文山期中)外国友人查理先生对中国宋代的瓷器非常感兴趣,因此当他要来中国的时候,你应建议他去访问( )
A.洛阳 B.苏州 C.西安 D.景德镇
17.(2024七下·文山期中)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18.(2024七下·文山期中)由宋代张择端创作,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可作为研究宋代市民生活重要史料的长卷风俗画是( )
A.《女史箴图》 B.《秋郊饮马图》
C.《村童闹学图》 D.《清明上河图》
19.(2024七下·文山期中)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20.(2024七下·文山期中)“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
A.建立元朝 B.设置行省 C.开凿运河 D.统一蒙古
21.(2024七下·文山期中)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古代名人资料卡,据此判断,卡片中的人物姓名应填( )
姓名: 朝代:南宋 主要事迹:抗元 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岳飞 B.戚继光 C.文天祥 D.郑成功
22.(2024七下·文山期中)元朝是民族交融的时代,在当时多民族交融下,诞生了一个新民族,这个民族是( )
A.壮族 B.回族 C.苗族 D.满族
23.(2024七下·文山期中)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的是( )
A.司马迁、司马炎 B.司马迁、司马光
C.司马光、司马相如 D.司马懿、司马炎
24.(2024七下·文山期中)人们常用“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人的悲惨遭遇,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的是( )
A.关汉卿 B.王实甫 C.马致远 D.郑光祖
25.(2024七下·文山期中)时下,“一带一路”成为热点。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2024七下·文山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唐朝生产工具的创新与发明
(1)材料一中“改用考试的方法”的制度是什么?这种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写出材料二中图一这种生产工具的名称。写出图二这种生产工具的名称。
27.(2024七下·文山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东汉后期起,由于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人口大量南迁,加上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南方进入经济开发时期。两宋时,南方经济总量超过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材料二 宋代的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那时候,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人口多达百万。
材料三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见右图)。
材料四 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当时,中国同亚、非、欧地区5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广州、杭州、泉州等地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海外贸易。为了规范管理,元朝还颁布《至元市舶则例》。——中华书局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归纳出现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一中的这种变化趋势是在什么时候完成的?
(3)材料二中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分别是哪两个?
(4)材料三中反映的北宋前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
(5)材料四中宋朝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的名称是什么?
28.(2024七下·文山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材料二 无朝疆域图
材料三 元朝中央政权机构示意图
皇帝 A:掌管全国行政事务
枢密院:负责军事事务
御史台:负责B
C:统领宗教事务,统辖西藏事务
(1) 根据材料一回答,北宋和辽达成和议有何意义?
(2)材料二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它的建立者是谁?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A、B、C三处应填的中央政权机构名称或职责。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行政制度?
(5)为了管理澎湖和琉球,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什么机构?
29.(2024七下·文山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时期的发明或应用
时期 发明或应用
北宋 活字印刷术
北宋 指南针
宋元 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1)材料一中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谁?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何意义?
(3)指南针的发明和西传有何意义?
(4)根据给定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观点,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朝代的更迭
【解析】【分析】根据时间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即是隋文帝。忽必烈即汗位后,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最终完成统一,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隋朝的建立与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答案】A
【知识点】大运河的开通
【解析】【分析】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选项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选项BCD表述正确,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注意掌握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时间、经过和意义。
3.【答案】C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史称“贞观之治”,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贞观之治的相关史实。
4.【答案】A
【知识点】女皇武则天
【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得知,武则天时期增设殿试、武举,而殿试指的就是亲自面试考生,选项A正确;
选项BCD与“殿试”的创立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
5.【答案】B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解析】【分析】这是大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对“开元盛世”的描述,意思是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开元盛世”出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B符合题意;
文景之治是汉文帝、汉景帝开创的局面,排除D;
隋文帝时期被称为开皇之治,排除C;
唐太宗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排除A;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6.【答案】D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材料中“贵主”是指文成公主,“贵主和亲”是指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人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所以D正确;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熟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史实及其历史意义,找准关键词进行分析,即可正确解答。
7.【答案】B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
【解析】【分析】“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赞扬的是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为弘扬佛法,不畏艰难,六次东渡,终达日本,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史实。文中的“东瀛”指的是日本,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鉴真为背景,考查了学生解读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鉴真”.
8.【答案】A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
【解析】【分析】 玄奘唐贞观年间西行天竺,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选项A正确;
张骞是西汉人,排除B;
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排除C;
班超是西汉出使西域的将领,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在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人物--玄奘西行相关知识的掌握。
9.【答案】C
【知识点】安史之乱
【解析】【分析】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由盛转衰的事件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安史之乱的影响。
10.【答案】A
【知识点】重文轻武的政策
【解析】【分析】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表明,宋朝重文轻武。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选项A正确;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
11.【答案】C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与北宋相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和西夏,与南宋相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与金与西夏,仔细观察A、B、C、D四个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认识。
12.【答案】D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
【解析】【分析】 由材料“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可知,这反映的是澶渊之盟。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选项D正确;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以“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为切入点,考查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
13.【答案】C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归纳的能力。辽、宋、夏、金政权是不同的民族建立的,是历史上的分裂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局部统一,民族政权并立,故选C。
【点评】掌握辽、宋、西夏、金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4.【答案】C
【知识点】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由材料“取得郾城大捷”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建康,后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故C正确;
寇准是北宋时期的人物,排除A;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人物,与郾城大捷无关,排除B;
文天祥是抗元英雄,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旨在考查学生对岳飞抗金的相关知识的识记掌握能力。
15.【答案】B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解析】【分析】①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搭配正确;
②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搭配正确;
④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北宋,搭配正确,B项符合题意;
③女真族原来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过着以渔猎骑射为主的生活。10世纪时,女真受到辽的控制和压迫,后来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完颜阿骨打继任女真首领后,继续领导抗辽斗争,势力不断壮大。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搭配错误,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记忆辽、北宋和西夏的建立及和战,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6.【答案】D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北宋时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故对中国瓷器感兴趣的查理先生来到中国的时候,最应去的地方是景德镇,选项D正确;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17.【答案】A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火药用于军事,并且火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奠定了基础;指南针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在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所以答案是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指南针的相关知识。
18.【答案】D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明上河图》的有关知识。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荣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ABC都不是宋代张择端创作的,也不是长卷风俗画。故洗D。
19.【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瓦子”又称“瓦舍”是宋代城市生活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瓦子出现的原因是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都市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他们休闲娱乐场所就日益形成规模,选项B正确;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
20.【答案】D
【知识点】蒙古族的兴起与蒙古灭夏金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
A项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
B项设置行省制度的是忽必烈;
C项开凿运河的是隋炀帝。
所以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分清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活动事迹。
21.【答案】C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后,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继续抗元,兵败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他的《过零丁洋》,C符合题意;
岳飞是抗金英雄,排除A;
戚继光抗倭,排除B;
郑成功收复台湾,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天祥抗元的相关史实。
22.【答案】B
【知识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回族的形成的相关史实。
23.【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化——宋词、元曲、资治通鉴
【解析】【分析】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史学两司马”司马迁、司马光的相关史实。
24.【答案】A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化——宋词、元曲、资治通鉴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杂剧作家中,以关汉卿最负盛名,他的名作《窦娥冤》描写了弱女子窦娥遭人诬陷,最后被贪官斩首的悲惨故事,以此揭露当时的政治黑暗。历史上塑造“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是关汉卿,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关汉卿的《窦娥冤》的相关史实。
25.【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题干考查元朝商业贸易,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汉朝主要商路是路上丝绸之路;唐朝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达到全省时期,因为和谐的民族关系,开放的对外政策;宋元时期由于造船技术的发达,指南针开始广泛运用于航海,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到了元朝,统一全国后,国力强盛,中外交往频繁,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故选D。
【点评】题干考查元朝商业贸易。本题难度适中。
26.【答案】(1)科举制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
(2)曲辕犁 , 筒车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可知,材料一中“改用考试的方法”的制度是科举制度。隋朝废除前朝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根据所学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唐朝时期出现的耕作工具曲辕犁,图二是唐朝时期出现的灌溉工具筒车。
故答案为:
(1) 科举制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
(2) 曲辕犁 , 筒车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27.【答案】(1)第1问:经济重心南移
第2问:①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②南方社会安定。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2)南宋
(3)开封(或东京、汴京、汴州),杭州(或临安)
(4)交子
(5)市舶司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一“从东汉后期起,由于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人口大量南迁,加上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南方进入经济开发时期。两宋时,南方经济总量超过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可知,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的变化趋势是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的长江流域或(经济重心南移)。根据材料一归纳可知,出现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有北方战乱较多,大量北方人口南迁,补充了充足的劳动力,并为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等;同时南方社会相对安定,自然环境优越。
(2)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3)根据材料“ 代的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那时候,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人口多达百万。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或东京、汴京、汴州),杭州(或临安)。
(4)根据材料“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北宋前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交子。
(5)根据材料“ 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当时,中国同亚、非、欧地区5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广州、杭州、泉州等地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海外贸易。为了规范管理,元朝还颁布《至元市舶则例》。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宋朝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的名称是市舶司。
故答案为:
(1) 第1问:经济重心南移 第2问:①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②南方社会安定。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2) 南宋
(3) 开封(或东京、汴京、汴州),杭州(或临安)
(4) 交子
(5) 市舶司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8.【答案】(1)双方保持和平局面,促进经济发展,加深各民族的了解,但是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负担。
(2)忽必烈
(3)A:中书省 B:监察事务 C:宣政院
(4)行省制度
(5)澎湖巡检司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行省制度及其影响;比较分封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和结合所学可知,“澶渊之盟”使辽宋双方保持和平局面,促进经济发展,加深各民族的了解,但是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负担。
(2)根据所学可知,元朝的版图“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3)根据材料三“元朝中央政权机构示意图”和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A:中书省;B:监察事务;C:宣政院。
(4)根据所学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尔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制度的推行,巩固了辽阔的疆域,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5)根据所学可知,元朝时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今台湾)和澎湖,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标志着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故答案为:
(1)意义:双方保持和平局面,促进经济发展,加深各民族的了解,但是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负担。
(2)建立者:忽必烈。
(3)A:中书省;B:监察事务;C:宣政院。
(4)制度:行省制度。
(5)机构:澎湖巡检司。
【点评】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考查“澶渊之盟”、元朝中央政权机构、行省制度,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29.【答案】(1)毕昇
(2)促进文化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暂未更新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 (1)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一中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北宋的匠人毕昇。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文化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的发明和西传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 毕昇
(2) 促进文化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云南省文山市第二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4七下·文山期中)观察下图,图中方框对应的朝代应是( )
A.南朝、清朝 B.隋朝、元朝 C.隋朝、明朝 D.元朝、明朝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朝代的更迭
【解析】【分析】根据时间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即是隋文帝。忽必烈即汗位后,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最终完成统一,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隋朝的建立与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2024七下·文山期中)古人曾评价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下列有关隋朝大运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
B.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
C.大运河的开凿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大运河由北到南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组成
【答案】A
【知识点】大运河的开通
【解析】【分析】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选项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选项BCD表述正确,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注意掌握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时间、经过和意义。
3.(2024七下·文山期中)他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他是指哪一位皇帝( )
A.唐玄宗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答案】C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史称“贞观之治”,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贞观之治的相关史实。
4.(2024七下·文山期中)央视《国宝档案》曾介绍过山东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赵秉忠状元卷。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创立殿试制度的是( )
A.武则天 B.唐玄宗 C.唐太宗 D.隋炀帝
【答案】A
【知识点】女皇武则天
【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得知,武则天时期增设殿试、武举,而殿试指的就是亲自面试考生,选项A正确;
选项BCD与“殿试”的创立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
5.(2024七下·文山期中)“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该材料描绘的是(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文景之治
【答案】B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解析】【分析】这是大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对“开元盛世”的描述,意思是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开元盛世”出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B符合题意;
文景之治是汉文帝、汉景帝开创的局面,排除D;
隋文帝时期被称为开皇之治,排除C;
唐太宗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排除A;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6.(2024七下·文山期中)“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是唐朝《陇西行》中的一句诗,它反映了当时的汉藏关系,对诗句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
A.金城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吐蕃归属唐朝管辖
C.藏族社会风俗完全汉化 D.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答案】D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材料中“贵主”是指文成公主,“贵主和亲”是指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人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所以D正确;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熟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史实及其历史意义,找准关键词进行分析,即可正确解答。
7.(2024七下·文山期中)“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
A.朝鲜 B.日本 C.天竺 D.越南
【答案】B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
【解析】【分析】“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赞扬的是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为弘扬佛法,不畏艰难,六次东渡,终达日本,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史实。文中的“东瀛”指的是日本,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鉴真为背景,考查了学生解读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鉴真”.
8.(2024七下·文山期中)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玄奘 B.张骞 C.鉴真 D.班超
【答案】A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
【解析】【分析】 玄奘唐贞观年间西行天竺,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选项A正确;
张骞是西汉人,排除B;
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排除C;
班超是西汉出使西域的将领,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在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人物--玄奘西行相关知识的掌握。
9.(2024七下·文山期中)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使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八王之乱 B.五胡内迁 C.安史之乱 D.靖康之变
【答案】C
【知识点】安史之乱
【解析】【分析】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由盛转衰的事件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安史之乱的影响。
10.(2024七下·文山期中)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武将发出这样的感慨的原因是宋朝( )
A.重文轻武 B.等级森严 C.商业繁荣 D.休养生息
【答案】A
【知识点】重文轻武的政策
【解析】【分析】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表明,宋朝重文轻武。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选项A正确;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
11.(2024七下·文山期中)下列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与北宋相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和西夏,与南宋相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与金与西夏,仔细观察A、B、C、D四个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认识。
12.(2024七下·文山期中)宋辽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唐蕃会盟 B.宋夏议和 C.宋金议和 D.澶渊之盟
【答案】D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
【解析】【分析】 由材料“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可知,这反映的是澶渊之盟。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选项D正确;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以“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为切入点,考查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
13.(2024七下·文山期中)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答案】C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归纳的能力。辽、宋、夏、金政权是不同的民族建立的,是历史上的分裂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局部统一,民族政权并立,故选C。
【点评】掌握辽、宋、西夏、金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4.(2024七下·文山期中)南宋初年,率军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并取得郾城大捷的历史人物是( )
A.寇准 B.辛弃疾 C.岳飞 D.文天祥
【答案】C
【知识点】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由材料“取得郾城大捷”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建康,后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故C正确;
寇准是北宋时期的人物,排除A;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人物,与郾城大捷无关,排除B;
文天祥是抗元英雄,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旨在考查学生对岳飞抗金的相关知识的识记掌握能力。
15.(2024七下·文山期中)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金—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解析】【分析】①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搭配正确;
②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搭配正确;
④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北宋,搭配正确,B项符合题意;
③女真族原来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过着以渔猎骑射为主的生活。10世纪时,女真受到辽的控制和压迫,后来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完颜阿骨打继任女真首领后,继续领导抗辽斗争,势力不断壮大。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搭配错误,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记忆辽、北宋和西夏的建立及和战,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6.(2024七下·文山期中)外国友人查理先生对中国宋代的瓷器非常感兴趣,因此当他要来中国的时候,你应建议他去访问( )
A.洛阳 B.苏州 C.西安 D.景德镇
【答案】D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北宋时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故对中国瓷器感兴趣的查理先生来到中国的时候,最应去的地方是景德镇,选项D正确;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17.(2024七下·文山期中)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答案】A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火药用于军事,并且火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奠定了基础;指南针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在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所以答案是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指南针的相关知识。
18.(2024七下·文山期中)由宋代张择端创作,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可作为研究宋代市民生活重要史料的长卷风俗画是( )
A.《女史箴图》 B.《秋郊饮马图》
C.《村童闹学图》 D.《清明上河图》
【答案】D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明上河图》的有关知识。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荣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ABC都不是宋代张择端创作的,也不是长卷风俗画。故洗D。
19.(2024七下·文山期中)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瓦子”又称“瓦舍”是宋代城市生活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瓦子出现的原因是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都市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他们休闲娱乐场所就日益形成规模,选项B正确;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
20.(2024七下·文山期中)“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
A.建立元朝 B.设置行省 C.开凿运河 D.统一蒙古
【答案】D
【知识点】蒙古族的兴起与蒙古灭夏金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
A项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
B项设置行省制度的是忽必烈;
C项开凿运河的是隋炀帝。
所以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分清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活动事迹。
21.(2024七下·文山期中)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古代名人资料卡,据此判断,卡片中的人物姓名应填( )
姓名: 朝代:南宋 主要事迹:抗元 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岳飞 B.戚继光 C.文天祥 D.郑成功
【答案】C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后,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继续抗元,兵败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他的《过零丁洋》,C符合题意;
岳飞是抗金英雄,排除A;
戚继光抗倭,排除B;
郑成功收复台湾,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天祥抗元的相关史实。
22.(2024七下·文山期中)元朝是民族交融的时代,在当时多民族交融下,诞生了一个新民族,这个民族是( )
A.壮族 B.回族 C.苗族 D.满族
【答案】B
【知识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回族的形成的相关史实。
23.(2024七下·文山期中)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的是( )
A.司马迁、司马炎 B.司马迁、司马光
C.司马光、司马相如 D.司马懿、司马炎
【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化——宋词、元曲、资治通鉴
【解析】【分析】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史学两司马”司马迁、司马光的相关史实。
24.(2024七下·文山期中)人们常用“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人的悲惨遭遇,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的是( )
A.关汉卿 B.王实甫 C.马致远 D.郑光祖
【答案】A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化——宋词、元曲、资治通鉴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杂剧作家中,以关汉卿最负盛名,他的名作《窦娥冤》描写了弱女子窦娥遭人诬陷,最后被贪官斩首的悲惨故事,以此揭露当时的政治黑暗。历史上塑造“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是关汉卿,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关汉卿的《窦娥冤》的相关史实。
25.(2024七下·文山期中)时下,“一带一路”成为热点。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题干考查元朝商业贸易,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汉朝主要商路是路上丝绸之路;唐朝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达到全省时期,因为和谐的民族关系,开放的对外政策;宋元时期由于造船技术的发达,指南针开始广泛运用于航海,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到了元朝,统一全国后,国力强盛,中外交往频繁,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故选D。
【点评】题干考查元朝商业贸易。本题难度适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2024七下·文山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唐朝生产工具的创新与发明
(1)材料一中“改用考试的方法”的制度是什么?这种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写出材料二中图一这种生产工具的名称。写出图二这种生产工具的名称。
【答案】(1)科举制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
(2)曲辕犁 , 筒车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可知,材料一中“改用考试的方法”的制度是科举制度。隋朝废除前朝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根据所学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唐朝时期出现的耕作工具曲辕犁,图二是唐朝时期出现的灌溉工具筒车。
故答案为:
(1) 科举制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
(2) 曲辕犁 , 筒车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27.(2024七下·文山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东汉后期起,由于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人口大量南迁,加上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南方进入经济开发时期。两宋时,南方经济总量超过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材料二 宋代的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那时候,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人口多达百万。
材料三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见右图)。
材料四 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当时,中国同亚、非、欧地区5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广州、杭州、泉州等地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海外贸易。为了规范管理,元朝还颁布《至元市舶则例》。——中华书局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归纳出现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一中的这种变化趋势是在什么时候完成的?
(3)材料二中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分别是哪两个?
(4)材料三中反映的北宋前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
(5)材料四中宋朝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的名称是什么?
【答案】(1)第1问:经济重心南移
第2问:①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②南方社会安定。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2)南宋
(3)开封(或东京、汴京、汴州),杭州(或临安)
(4)交子
(5)市舶司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一“从东汉后期起,由于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人口大量南迁,加上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南方进入经济开发时期。两宋时,南方经济总量超过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可知,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的变化趋势是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的长江流域或(经济重心南移)。根据材料一归纳可知,出现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有北方战乱较多,大量北方人口南迁,补充了充足的劳动力,并为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等;同时南方社会相对安定,自然环境优越。
(2)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3)根据材料“ 代的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那时候,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人口多达百万。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或东京、汴京、汴州),杭州(或临安)。
(4)根据材料“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北宋前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交子。
(5)根据材料“ 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当时,中国同亚、非、欧地区5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广州、杭州、泉州等地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海外贸易。为了规范管理,元朝还颁布《至元市舶则例》。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宋朝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的名称是市舶司。
故答案为:
(1) 第1问:经济重心南移 第2问:①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②南方社会安定。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2) 南宋
(3) 开封(或东京、汴京、汴州),杭州(或临安)
(4) 交子
(5) 市舶司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8.(2024七下·文山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材料二 无朝疆域图
材料三 元朝中央政权机构示意图
皇帝 A:掌管全国行政事务
枢密院:负责军事事务
御史台:负责B
C:统领宗教事务,统辖西藏事务
(1) 根据材料一回答,北宋和辽达成和议有何意义?
(2)材料二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它的建立者是谁?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A、B、C三处应填的中央政权机构名称或职责。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行政制度?
(5)为了管理澎湖和琉球,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什么机构?
【答案】(1)双方保持和平局面,促进经济发展,加深各民族的了解,但是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负担。
(2)忽必烈
(3)A:中书省 B:监察事务 C:宣政院
(4)行省制度
(5)澎湖巡检司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行省制度及其影响;比较分封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和结合所学可知,“澶渊之盟”使辽宋双方保持和平局面,促进经济发展,加深各民族的了解,但是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负担。
(2)根据所学可知,元朝的版图“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3)根据材料三“元朝中央政权机构示意图”和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A:中书省;B:监察事务;C:宣政院。
(4)根据所学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尔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制度的推行,巩固了辽阔的疆域,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5)根据所学可知,元朝时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今台湾)和澎湖,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标志着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故答案为:
(1)意义:双方保持和平局面,促进经济发展,加深各民族的了解,但是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负担。
(2)建立者:忽必烈。
(3)A:中书省;B:监察事务;C:宣政院。
(4)制度:行省制度。
(5)机构:澎湖巡检司。
【点评】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考查“澶渊之盟”、元朝中央政权机构、行省制度,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29.(2024七下·文山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时期的发明或应用
时期 发明或应用
北宋 活字印刷术
北宋 指南针
宋元 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1)材料一中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谁?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何意义?
(3)指南针的发明和西传有何意义?
(4)根据给定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观点,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毕昇
(2)促进文化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暂未更新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 (1)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一中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北宋的匠人毕昇。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文化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的发明和西传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 毕昇
(2) 促进文化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云南省文山市第二学区联考2023-2024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