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单元形成性评价(一)(第一单元) (含解析) 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单元形成性评价·模块终结性评价
单元形成性评价(一)(第一单元)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3·苏州高二检测)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学设五经博士,学生为州郡选派,多达
3 000人。南朝宋文帝时,在京师设立四学:儒学、史学、玄学、文学,称为“四学制”。到梁时,学校教育渐渐有了合儒、佛、道于一堂的做法。这些措施得以实施的主要原因是 (  )
A.汉代的学制影响深远
B.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C.中原先进文化的吸引
D.佛教道教的广泛流传
【解析】选B。据所学可知,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和南朝之所以都推动教育的发展,其主要目的都是笼络知识分子,以巩固统治,所以其主要原因是统治阶级的政治现实需要,故选B;题干内容仅涉及北魏和南朝时期的学校教育发展情况,并没有涉及其措施是受到汉朝学制的影响,排除A;实行这些措施的区域既包括北朝,也包括南朝,因此并不能体现中原先进文化的吸引,排除C;统治者实行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并不能说是因为佛教和道教的广泛流传,排除D。
2.(2023·新课标全国卷)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解析】选A。荀子提出隆礼重法、礼法并施等主张,韩非等法家主张实行法治,因此他们思想的共同点在于法治,“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强调用法律治理国家,故选A;由“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可知,孟子提倡仁政,排除B;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排除C;老子主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排除D。
3.(2023·无锡高二检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主张着重强调 (  )
A.以人为本 B.天人合一
C.家国情怀 D.自强不息
【解析】选C。据材料“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可知材料主要论述的是家国关系,认为家庭是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兴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体现了家国情怀,故选C;以人为本主要体现的是民本思想,强调统治者需要遵从民意,爱惜民力,材料并未体现,排除A;天人合一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材料主要探讨的是国家与个人、家庭的关系,排除B;自强不息指自己努力上进,永不懈怠,形容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排除D。
4.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在广州延聘外语人才,翻译外文报刊资料和著述借以了解“夷情”和世界,先后编成《澳门月报》《华事夷言》《四洲志》等。这一做法 (  )
A.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B.发展了经世致用的学风
C.探寻了富国强兵之道
D.改变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代时期儒家思想得到新发展,而经世致用思想就是其中的代表,即学习的学问要用来安邦治国,而林则徐为了了解西方列强的情况,派人翻译书籍,这实际上就是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故选B。林则徐只是对西方国家进行初步了解,没有动摇封建正统思想,也谈不上探寻富国强兵的道路,排除A、C;直至鸦片战争战败,天朝上国的观念仍未改变,排除D。
5.(2023·南通高二检测)李鸿藻,字兰孙,直隶高阳人。……光绪二年(1876年)……时崇厚与俄擅定伊犁约,鸿藻坚持不可,争于廷。卒治崇厚罪,议改约。及法越启衅,言路愈奋发,劾罢枢臣……鸿藻性至孝,为学守程朱,务实践,持躬俭约……谥号“文正”。材料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 (  )
A.崇尚天人合一 B.追求家国情怀
C.强调自强不息 D.主张和而不同
【解析】选B。据材料李鸿藻“时崇厚与俄擅定伊犁约,鸿藻坚持不可,争于廷”“及法越启衅,言路愈奋发,劾罢枢臣”“性至孝,为学守程朱”并结合所学可知,李鸿藻反对卖国行为,维护国家利益,对父母“至孝”,故选B; 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与题意不合,排除A;自强不息指自我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侧重自我奋斗直至成功,排除C;和而不同指人们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与材料李鸿藻“坚持不可,争于廷”“言路愈奋发,劾罢枢臣”相悖,排除D。
6.“贵和尚中、善解能容”是我们中华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正是在于这种伟大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是指 (  )
A.儒家的和谐思想
B.儒家的德治思想
C.法家的法治思想
D.道家的无为思想
【解析】选A。“贵和尚中、善解能容”的意思是以和为贵,崇尚中庸,理解他人,彼此包容,体现了和谐、宽容、合作的思想,这是儒家和谐思想的内容,故选A。德治强调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法家的法治思想强调以法治国,严刑峻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无为思想强调顺其自然,君主不与民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
7.愚公移山故事起源于《列子·汤问》,宋明时期,愚公形象逐渐定型为精诚精神,成为训谕后人的典型形象;而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笔下的愚公则是中国人民抗战决心的写照。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具有 (  )
A.多样性 B.包容性
C.独特性 D.凝聚性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愚公形象由精诚精神变为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形象,这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故选D。多样性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包容性指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独特性指中华文化特有的,独一无二的,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B、C。
8.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两宋时期对传统文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  )
A.华夏族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
B.奠定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C.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理论思维
D.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文化的潮流
【解析】选C。两宋时期,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了理学,从而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故选C;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是在夏商周时期,而不是两宋时期,排除A;奠定了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而不是两宋时期,排除B;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文化的潮流是在鸦片战争后,而不是两宋时期,排除D。
9.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向欧洲人讲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道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讲述“和而不同”的故事。据此可知,习近平外交理念 (  )
A.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B.突出“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以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为根本目标
D.融合了“一边倒”“一条线”的精髓
【解析】选A。材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而不同”体现的是习近平外交理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故选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并非单纯反对西方霸权主义,排除C。
【拓展延伸】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1)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3)民本思想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
(4)“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儒家提倡的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规范和完善。
10.“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  )
A.儒学与佛教互动和融合
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
C.佛教融汇儒学伦理道德
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北宋末年,士大夫“忠君爱国”的伦理观被佛教吸收和应用,这反映出佛教融汇了儒学伦理道德,故选C。只有佛教吸收儒学思想,不能得出两者互动的结论,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士大夫普遍崇佛,排除B;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与材料不符,排除D。
11.如表所示为部分唐诗的节选内容。据此可知,唐代 (  )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 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
有起皆因灭,无暌不暂同 白居易《观幻》
A.诗歌已形成完整体系
B.诗歌的内容主要是佛理
C.文学受到了佛教影响
D.诗歌在理学基础上诞生
【解析】选C。据材料中“无我”“空”“皈依”“有起”“因灭”等信息可知,三首唐诗都含有佛教思想的内容,这说明当时文学受到了佛教影响,故选C。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当时诗歌形成了完整体系,排除A;材料中三首唐代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佛理,但不能代表全部,排除B;理学在唐代时尚未产生,排除D。
12.法国学者谢和耐认为明末“是一个文化沸腾、创新、高度好奇和思想自由的时代”。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  )
A.汤若望、南怀仁等主持钦天监工作
B.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
C.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D.瑞典中国宫建筑风格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解析】选B。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徐光启等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这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故选B。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主持钦天监工作,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瑞典中国宫始建于1753年,此时是清乾隆年间,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C、D。
13.在1919年7月11日的《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上,张闻天发文表示对当时的政府“切实劝告无用”,主张用“釜底抽薪”的方法来个“一切废除”,然后建设一个“健全的民主共和国”。这反映出张闻天 (  )
A.主张大力声援上海的工人运动
B.已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
C.强调各革命阶级联合的必要性
D.反思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局限
【解析】选B。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张闻天主张用彻底的暴力革命推翻当时腐朽的北洋政府,这一主张与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相吻合,这反映出张闻天已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张闻天对上海工人运动的态度,排除A;材料只反映出张闻天主张推翻当时的北洋政府,未涉及阶级联合,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张闻天对北洋政府的认识,而不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排除D。
14.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儒学的向外传播 (  )
A.说明中国是世界文化中心
B.源于儒学的强大吸引力
C.源于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
D.增强了各地的民族认同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儒学向外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流行甚至列为官学,这是由于儒学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故选B。根据材料无法判断中国是否是世界文化中心,排除A;材料未涉及“文化政策”和“民族认同”问题,排除C、D。
15.某西方学者曾说:“中国炼丹术的基本思想向西推进,传遍了整个欧洲……如果我们承认炼丹术是近代化学的先驱,那么中国炼丹术原有的理论,便可看作制药化学最早的规范。”据此可知 (  )
A.中国古代炼丹术具有科学的理论原理
B.中国最早创立了近代制药化学学科
C.中国炼丹术对近代化学产生重要影响
D.西方近代制药化学完全从中国引进
【解析】选C。这位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炼丹术的西传在西方近代化学产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即中国炼丹术对近代化学产生了重要影响,C正确;中国古代炼丹术是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助推器,不能认为其具有科学的理论原理,排除A;“中国最早创立了近代制药化学学科”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西方近代制药化学完全从中国引进”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D。
16.如图为17-18世纪法国宫廷画家德鲁埃为蓬帕杜夫人画的最后一张肖像,她身着一条缀满了东方自然主义风格花草纹样的“中国风”印花棉布长裙。这反映了当时 (  )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深远
B.中国历史文化领先西方
C.中外交流开始触及文化领域
D.中国是启蒙思想的源头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蓬帕杜夫人的着装充满了中国风格,这体现了当时中国文化对法国上层社会服装的影响,故选A。中国文化影响着法国上层社会服装,并不能说中国历史文化领先西方,排除B;“开始”一词不准确,排除C;D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深化点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世界的价值
(1)丰富世界文明的内涵,促进文明的多元发展。
(2)辐射其他国家的文化,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
(3)助力世界难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思想,依随时代之运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孔子:“为政以德”“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礼),王之大经也”。
孟子:“政在得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制民恒产”“勿夺农时”。
荀子:“天子者,势位至尊”“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大一统”。
——摘编自《中国传统思想的演进》
材料二 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命题……作为一种时代思想,它又启迪了20年以后的洋务运动。创深痛巨唤起了改革旧物的最初意识。过去久被士人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的手里开始成为一门学问。由此,以儒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提炼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要内涵。(8分)
(2)分析材料二中林则徐思想变革的社会根源。(4分)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仁者爱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为政以德”“君权神授”“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信息分析概括。
第(2)题根据材料二“创深痛巨唤起了改革旧物的最初意识”“师夷长技以制夷”“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分析归纳。
答案:(1)内涵:以人为本;民本思想;崇德尚贤;君权神授;大一统观念;君主专制。(每点2分,任意四点8分)
(2)根源:外因:世界列强侵华战争的刺激;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2分)
内因:中国经世致用的传统;救亡图存思潮。(2分)
18.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对黄帝的赞颂和祭祀延续至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黄帝被推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史记》以《黄帝本纪》为中国历史的开篇。司马迁还以“万系一宗”来叙说民族关系,认为汉人与诸多民族均是同根同源。历代祭祀黄帝之举,史不绝书。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往往自称为黄帝后裔。对黄帝的崇拜,使中华文明在多元发展的同时,一以贯之地保持了连续性。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全球华人有规模地“重返黄帝陵”寻根祭祖,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已逾百万人次。……20世纪最后的二十多年中,一些卓有成就的华人华侨频繁回国投资、讲学,为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献计献策。
——摘编自苏征社
《试论邓小平侨务思想的实践意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帝文化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黄帝”这一文化符号在今天的现实价值。(8分)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黄帝被推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汉人与诸多民族均是同根同源”“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往往自称为黄帝后裔”“对黄帝的崇拜,使中华文明在多元发展的同时,一以贯之地保持了连续性”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
第(2)题根据材料二信息“一些卓有成就的华人华侨频繁回国投资、讲学,为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献计献策”,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文化、思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分析说明。
答案:(1)意义:推动了华夏族的形成;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加强了民族凝聚力;使中华文明具有多元化和连续性。(任答三点6分)
(2)现实价值:宣传黄帝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习俗,有助于增强海内外华人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融合;有利于发展文创事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答四点8分)
19.(2023·湖北选择考)[文明涵化与文化自信](12分)
  冯天瑜先生在《中国文化生成史》中指出,多极世界各具特色的文明彼此交流沟通,其间既有冲突激荡,又有吸纳融会,达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涵化”结果。今日所谓“西方文明”是多元复合物,东亚文明的持续发展也是诸文明“对话”的产物。
请以“文明涵化”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有“文明涵化”的主题,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开放性强,便于选择主题和答案。首先,要确定一个主题,如中华文明是在不断吸纳其他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的,然后紧扣该主题,从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角度分析回答,可从古代文明的交流、近代“西学东渐”的趋势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最后进行归纳升华即可。
答案:示例:中华文明是在不断吸纳其他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的。(2分)
论述:古代历史上,通过民族间的战争与和平,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不断交流、交融;汉代张骞通西域,佛教东传,明清时期美洲的玉米、甘薯传入,郑和下西洋,外国传教士带来近代西方科技等,都丰富了中华文化。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政治上,中国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经济上,近代工业产生,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思想上,西方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观念传播,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等。(8分)
总之,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丰富发展了其内涵与外延,也深刻影响、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2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中国文化在欧洲(英国)的传播与影响
  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来华后,他先在广州学习汉语,并编纂了《华英字典》,此书于1815年在澳门出版。1824年马礼逊返回了英国,“带回国内一万卷中国书籍”,其中不少是世所仅见的精刊善本,有的还是后来我国失传的典籍与未见的版本。马礼逊还通过出版《中国丛报》,向英国介绍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字和风俗人情等方面的情况。继马礼逊之后,1835年,传教士麦都司和司梯文司一起来到中国,主要目的是收集情报,为英国政府出谋划策。1842年以后,英国侵略者虽然在武力上战胜了中国,但在思想文化上却遇到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顽强抵制。一些在华的英国人开始研究中国文化,并将中国的儒家经典翻译成英文,向英国介绍中国文化。从1861年开始,雷祈历时二十一年,翻译了“四书”“五经”。理雅各翻译了《十三经》中的十种经书。1876年,牛津大学正式设置了汉学讲座。1945年后,研究中国文化的英国学者增多,几所主要的大学,各有侧重,如牛津大学偏重于古典文献的讲授和研究,公共必修科目为《左传》《孟子》中的篇章,诗词方面主要讲授《诗经》和唐诗。剑桥大学偏重于古典作品,讲授《孟子》《荀子》《史记》《汉书》《水浒传》《红楼梦》等专著。伦敦大学的课程则较侧重近现代中国文化。
——王怀兴《中国文化简史》修订版
采用新的合理的时间尺度,分阶段说明英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状况及其影响。
【解析】本题要求分阶段说明英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状况及其影响,可根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进行划分,英国人研究中国文化,从时间上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之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关于鸦片战争前,根据材料“1824年马礼逊返回了英国……通过出版《中国丛报》,向英国介绍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字和风俗人情等方面的情况”“1835年,传教士麦都司和司梯文司一起来到中国,主要目的是收集情报,为英国政府出谋划策”等信息结合鸦片战争的目的分析。关于鸦片战争以后,根据材料“但在思想文化上却遇到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顽强抵制。一些在华的英国人开始研究中国文化,并将中国的儒家经典翻译成英文,向英国介绍中国文化……1876年,牛津大学正式设置了汉学讲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国传统文化顽强抵制,传教士学习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的角度思考作答。关于二战后,根据材料“1945年后,研究中国文化的英国学者增多,几所主要的大学,各有侧重,如牛津大学偏重于古典文献的讲授和研究……剑桥大学偏重于古典作品……伦敦大学的课程则较侧重近现代中国文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研究中国文化学者增加、三所大学增设中国文化科目、中国文化影响力增强等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英国人研究中国文化,从时间上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之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鸦片战争前,英国为了适应其殖民活动与商业发展的需要,开始派传教士来中国。英国人加深了对中国各方面的了解,为鸦片的输入和发动战争提供了便利,客观上对中国文化的典籍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传教士遇到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顽强抵制,迫不得已开始加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促进了中国文化在英国的传播,扩大了中国文化在英国的影响力。
二战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英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英国牛津、剑桥、伦敦三所大学分别开设了中国文化科目。中国文化在英国的传播与影响越来越广泛。(14分)单元形成性评价·模块终结性评价
单元形成性评价(一)(第一单元)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3·苏州高二检测)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学设五经博士,学生为州郡选派,多达
3 000人。南朝宋文帝时,在京师设立四学:儒学、史学、玄学、文学,称为“四学制”。到梁时,学校教育渐渐有了合儒、佛、道于一堂的做法。这些措施得以实施的主要原因是 (  )
A.汉代的学制影响深远
B.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C.中原先进文化的吸引
D.佛教道教的广泛流传
2.(2023·新课标全国卷)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3.(2023·无锡高二检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主张着重强调 (  )
A.以人为本 B.天人合一
C.家国情怀 D.自强不息
4.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在广州延聘外语人才,翻译外文报刊资料和著述借以了解“夷情”和世界,先后编成《澳门月报》《华事夷言》《四洲志》等。这一做法 (  )
A.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B.发展了经世致用的学风
C.探寻了富国强兵之道
D.改变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5.(2023·南通高二检测)李鸿藻,字兰孙,直隶高阳人。……光绪二年(1876年)……时崇厚与俄擅定伊犁约,鸿藻坚持不可,争于廷。卒治崇厚罪,议改约。及法越启衅,言路愈奋发,劾罢枢臣……鸿藻性至孝,为学守程朱,务实践,持躬俭约……谥号“文正”。材料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 (  )
A.崇尚天人合一 B.追求家国情怀
C.强调自强不息 D.主张和而不同
6.“贵和尚中、善解能容”是我们中华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正是在于这种伟大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是指 (  )
A.儒家的和谐思想
B.儒家的德治思想
C.法家的法治思想
D.道家的无为思想
7.愚公移山故事起源于《列子·汤问》,宋明时期,愚公形象逐渐定型为精诚精神,成为训谕后人的典型形象;而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笔下的愚公则是中国人民抗战决心的写照。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具有 (  )
A.多样性 B.包容性
C.独特性 D.凝聚性
8.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两宋时期对传统文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  )
A.华夏族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
B.奠定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C.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理论思维
D.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文化的潮流
9.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向欧洲人讲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道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讲述“和而不同”的故事。据此可知,习近平外交理念 (  )
A.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B.突出“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以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为根本目标
D.融合了“一边倒”“一条线”的精髓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1)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3)民本思想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
(4)“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儒家提倡的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规范和完善。
10.“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  )
A.儒学与佛教互动和融合
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
C.佛教融汇儒学伦理道德
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11.如表所示为部分唐诗的节选内容。据此可知,唐代 (  )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 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
有起皆因灭,无暌不暂同 白居易《观幻》
A.诗歌已形成完整体系
B.诗歌的内容主要是佛理
C.文学受到了佛教影响
D.诗歌在理学基础上诞生
12.法国学者谢和耐认为明末“是一个文化沸腾、创新、高度好奇和思想自由的时代”。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  )
A.汤若望、南怀仁等主持钦天监工作
B.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
C.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D.瑞典中国宫建筑风格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13.在1919年7月11日的《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上,张闻天发文表示对当时的政府“切实劝告无用”,主张用“釜底抽薪”的方法来个“一切废除”,然后建设一个“健全的民主共和国”。这反映出张闻天 (  )
A.主张大力声援上海的工人运动
B.已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
C.强调各革命阶级联合的必要性
D.反思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局限
14.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儒学的向外传播 (  )
A.说明中国是世界文化中心
B.源于儒学的强大吸引力
C.源于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
D.增强了各地的民族认同
15.某西方学者曾说:“中国炼丹术的基本思想向西推进,传遍了整个欧洲……如果我们承认炼丹术是近代化学的先驱,那么中国炼丹术原有的理论,便可看作制药化学最早的规范。”据此可知 (  )
A.中国古代炼丹术具有科学的理论原理
B.中国最早创立了近代制药化学学科
C.中国炼丹术对近代化学产生重要影响
D.西方近代制药化学完全从中国引进
16.如图为17-18世纪法国宫廷画家德鲁埃为蓬帕杜夫人画的最后一张肖像,她身着一条缀满了东方自然主义风格花草纹样的“中国风”印花棉布长裙。这反映了当时 (  )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深远
B.中国历史文化领先西方
C.中外交流开始触及文化领域
D.中国是启蒙思想的源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世界的价值
(1)丰富世界文明的内涵,促进文明的多元发展。
(2)辐射其他国家的文化,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
(3)助力世界难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思想,依随时代之运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孔子:“为政以德”“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礼),王之大经也”。
孟子:“政在得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制民恒产”“勿夺农时”。
荀子:“天子者,势位至尊”“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大一统”。
——摘编自《中国传统思想的演进》
材料二 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命题……作为一种时代思想,它又启迪了20年以后的洋务运动。创深痛巨唤起了改革旧物的最初意识。过去久被士人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的手里开始成为一门学问。由此,以儒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提炼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要内涵。(8分)
(2)分析材料二中林则徐思想变革的社会根源。(4分)
18.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对黄帝的赞颂和祭祀延续至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黄帝被推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史记》以《黄帝本纪》为中国历史的开篇。司马迁还以“万系一宗”来叙说民族关系,认为汉人与诸多民族均是同根同源。历代祭祀黄帝之举,史不绝书。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往往自称为黄帝后裔。对黄帝的崇拜,使中华文明在多元发展的同时,一以贯之地保持了连续性。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全球华人有规模地“重返黄帝陵”寻根祭祖,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已逾百万人次。……20世纪最后的二十多年中,一些卓有成就的华人华侨频繁回国投资、讲学,为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献计献策。
——摘编自苏征社
《试论邓小平侨务思想的实践意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帝文化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黄帝”这一文化符号在今天的现实价值。(8分)
19.(2023·湖北选择考)[文明涵化与文化自信](12分)
  冯天瑜先生在《中国文化生成史》中指出,多极世界各具特色的文明彼此交流沟通,其间既有冲突激荡,又有吸纳融会,达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涵化”结果。今日所谓“西方文明”是多元复合物,东亚文明的持续发展也是诸文明“对话”的产物。
请以“文明涵化”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中国文化在欧洲(英国)的传播与影响
  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来华后,他先在广州学习汉语,并编纂了《华英字典》,此书于1815年在澳门出版。1824年马礼逊返回了英国,“带回国内一万卷中国书籍”,其中不少是世所仅见的精刊善本,有的还是后来我国失传的典籍与未见的版本。马礼逊还通过出版《中国丛报》,向英国介绍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字和风俗人情等方面的情况。继马礼逊之后,1835年,传教士麦都司和司梯文司一起来到中国,主要目的是收集情报,为英国政府出谋划策。1842年以后,英国侵略者虽然在武力上战胜了中国,但在思想文化上却遇到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顽强抵制。一些在华的英国人开始研究中国文化,并将中国的儒家经典翻译成英文,向英国介绍中国文化。从1861年开始,雷祈历时二十一年,翻译了“四书”“五经”。理雅各翻译了《十三经》中的十种经书。1876年,牛津大学正式设置了汉学讲座。1945年后,研究中国文化的英国学者增多,几所主要的大学,各有侧重,如牛津大学偏重于古典文献的讲授和研究,公共必修科目为《左传》《孟子》中的篇章,诗词方面主要讲授《诗经》和唐诗。剑桥大学偏重于古典作品,讲授《孟子》《荀子》《史记》《汉书》《水浒传》《红楼梦》等专著。伦敦大学的课程则较侧重近现代中国文化。
——王怀兴《中国文化简史》修订版
采用新的合理的时间尺度,分阶段说明英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状况及其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单元形成性评价(一)(第一单元) (含解析) 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