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形成性评价(四)(第四单元)
(7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仓颉篇》是秦汉时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20世纪以来,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的尼雅遗址、甘肃玉门和敦煌等地陆续出土的《仓颉篇》木简,其内容与在安徽阜阳等地出土的汉简《仓颉篇》相似。据此主要可以验证秦汉时期 ( )
A.内地与西域文化交流情况
B.文字统一对大一统的促进
C.中央政府管辖西域的史实
D.西域教育发展的悠久历史
【解析】选A。结合材料可知,西域地区出土的《仓颉篇》木简内容与在安徽阜阳等地出土的汉简《仓颉篇》相似,可知A正确;材料未体现统一问题,排除B;材料所述不能说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问题,排除C;D材料有所反映,但不能完全反映,排除。
2.(2024·扬州高二检测)《步辇图》描绘了吐蕃赞松赞干布派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唐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确立
B.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
C.唐蕃互派使者维持两个政权的友好关系
D.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解析】选B。步辇图反映的是吐蕃来提亲的画面,排除A。提亲反映了唐朝先进文明对吐蕃的吸引,B正确;C、D属于和亲政策带来的效果,排除。
【补偿训练】
《礼宾图》(下图)是出土于陕西唐章怀太子(655-684年)墓中的壁画,描绘了鸿胪寺官员引见三位使节的情景。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友好和睦的民族关系
B.鸿胪寺的职责仅限于管辖少数民族事务
C.鸿胪寺是隶属于唐朝尚书省的官方机构
D.说明唐朝与世界各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
【解析】选C。据材料“鸿胪寺官员引见三位使节的情景”可知,鸿胪寺属于礼部主管外交的官员,而礼部属于尚书省,故选C;唐太宗于贞观二十三年 即649年驾崩,不符合材料时间“655-684年”,排除A;据图示中的“东罗马帝国使节”可知,鸿胪寺的职责不仅限于管辖少数民族事务,排除B;据材料“鸿胪寺官员引见三位使节的情景”可知,材料并未提到整个世界的各地区,排除D。
3.下表是宋代对广州市舶使的奖励统计表(局部)。
有贡献的广州市舶使 奖励及殊荣
杨克让 诏升殿慰劳,面赐金紫
萧汝谐 被荐升台谏
华中师、李颖、陈颖 列名县志和府志
这体现出宋代 ( )
A.加大了国家对市场的监管力度
B.完善了市舶司的管理职能
C.尽力营造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
D.拓展了市舶使的升迁途径
【解析】选C。本题考查宋代对外贸易。由宋代政府对有贡献的广州市舶使进行奖励,而市舶使专管海上对外贸易可知,宋代政府注重对外贸易的规范和管理,C正确;宋代放松了对市场的控制,A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对市舶司职能的补充与发展的信息,B排除;材料中并未列举之前市舶使的具体升迁途径,无法体现出“拓展”,排除D。
4.(2024·无锡高二检测)下列中国古代外交政策和外交情况评述正确的是 ( )
汉代 使节出使各国,“远人宾服”
唐代 对外使节“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都城长安各国使节云集
明初 朝廷四处宣谕,“有贡必封”
清初 顺治曾诏谕“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与朝鲜一体优待”
A.形成和延续了朝贡体制
B.外交机构精简行政职能
C.不利于维护我国的主权
D.输入新式国际关系理论
【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从汉代到清初,中国对外册封赏赐,藩属国向中央王朝称臣纳贡的朝贡制度,故A正确;B在材料中没有明显体现,排除;古代中国的朝贡体制强调和平与领土完整,故C错误;新式国际关系理论与近代外交原则是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的,排除D。
5.1516年,法兰西斯一世同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签订了《波伦亚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1539年,法兰西斯一世下令国家法令使用法语,不得使用教会惯用的拉丁文。上述举措 ( )
A.引发了基督教改革运动
B.导致封君封臣制度进一步强化
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D.基本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
【解析】选C。材料中“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这一举措有利于国家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形成民族国家,故选C;基督教改革运动开始于德国,排除A;材料举措对封君封臣制度无直接影响,排除B;“基本解决”说法有误,排除D。
6.(2024·泰州高二检测)1533年,英国议会颁布“禁止向罗马教廷上诉法案”,强调:“英国由一个至高无上的国王来统治,他拥有相应的至高无上的尊严和王权。”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从法律上肯定英王在英王国领土范围内享有至高无上的世俗统治权和宗教管辖权。这些法案的颁布 ( )
A.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传播
B.推动了新基督教会创立
C.完善了英国的代议制民主
D.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
【解析】选D。从材料中的“从法律上肯定英王在英王国领土范围内享有至高无上的世俗统治权和宗教管辖权”来看,这些法案的颁布确立了王权高于教权的原则,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故选D。这些法案与人文主义无关,排除A。这些法案解决的是王权与教权的关系问题,不是基督教内部问题,排除B。英国当时尚未建立代议制民主制度,排除C。
7.近代以来某一国际关系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该体系是 ( )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系
【解析】选A。根据所学,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是欧洲中世纪与近代之交的第一个多边条约,是“国际法发展过程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它既是近代国际法的实际源头,又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符合题意,故选A;根据所学,维也纳体系是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新均势体系,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不符合题干中“开创了”,排除B;根据所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排除C;雅尔塔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达成的若干协议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排除D。
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迫切要求尽快建立一个国际性组织,以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各国政府也深感战争的残酷。于是,经过巴黎和会的酝酿,国际联盟于1920年正式成立。国际联盟能够成立主要缘于 ( )
A.各国之间交往要求日渐强烈
B.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积极努力
C.各协约国政府能够同心协力
D.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刻教训
【解析】选D。由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迫切要求尽快建立一个国际性组织,以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各国政府也深感战争的残酷”可知为了避免世界大战的再度发生,建立了调解国际纠纷的国际联盟,故选D;材料强调各国对和平的向往,排除A;材料中并未提及美国,美国作为协约国并未参加国际联盟,排除B;“能够”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
9.二战之前,人权一直被认为是纯粹的国内管辖事项,很少受到国际法的制约。二战后《联合国宪章》增加了七项关于人权的条款,1948年联大又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对《联合国宪章》人权条款作出权威解释。这说明 ( )
A.各国人权保护的权力已经转让
B.二战后国家主权受到严格限制
C.人权的国际保护得到一致认同
D.人权保护上升为国际条约义务
【解析】选D。据“二战后《联合国宪章》增加了七项关于人权的条款,1948年联大又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对《联合国宪章》人权条款作出权威解释。”可知,人权问题从战前到战后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二战后人权保护上升为国际条约义务,故选D。
10.陕甘宁边区在1941年到1944年之间先后建立了蒙、回民族自治区,开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这表明我国 ( )
A.抗战时期已经建立省级民族自治机构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有经验可循
C.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依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
【解析】选B。材料表明抗日战争时期就已实践民族区域自治,由此可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有经验可循,故B正确。陕甘宁边区在抗战时期的地位类似于地方省级机构,其建立的自治区应该是其下级机构,故A错误。内蒙古自治区建立时间为1947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的时间是1949年,故C错误。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在1984年,故D错误。
11.(2024·徐州高二检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明确载入宪法,此后历次宪法修改都坚持实行这一制度。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 ( )
A.有充分的法律保障
B.和谐了民族关系
C.促进了法制化建设
D.发展了民族经济
【解析】选A。材料中我国先后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历次宪法的明确和坚持,及“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信息,说明民族区域自治有充分的法律保障,A正确。
【补偿训练】
1984年,我国政府颁布并实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对自治权的规定,由新宪法中的六条增加到自治法中的二十六条。这表明我国 ( )
A.民族自治地区取得高度自治权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不断完善
C.正在重建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
D.民族平等的原则得到真正贯彻
【解析】选B。1984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原则的具体化和法制化,对自治权规定的增加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不断完善并走向成熟,B正确。
12.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22个配套性文件或规章,四川、海南、重庆等省市出台了13个有关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137个自治条例、510个单行条例、75个变通和补充规定。这体现了 ( )
A.各民族已经实现了共同繁荣
B.国家法律的社会主义原则
C.各级政府重视落实民族自治政策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解析】选C。题干中的法律、法规等都是为了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可以看出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重视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故C正确。A内容从材料无法看出,故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法制建设,并未涉及国家法律的社会主义原则,也体现不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故B、D错误。
13.1952年,周恩来在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谈道,“一些民族主义国家是属于资本主义世界的……但他们不参加战争”,所以“对这些国家,我们不能采取敌对态度,不要把他们挤到敌人的营垒里去,我们可以和他们做朋友”。此后,中国推行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另起炉灶”
【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外交上开始淡化意识形态,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即后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体现,故选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材料的重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排除C;“另起炉灶”指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非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
【补偿训练】
1.现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 ( )
A.1954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
【解析】选A。据材料“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并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故选A;1955年万隆会议上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友好合作,不带有世界性,排除B;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排除C;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是就中国香港问题而发表的,不带有普遍性,排除D。
2.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香港问题上,中央政府一方面宣布香港属于中国,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另一方面不断重申不改变香港现状并利用香港作为对外贸易的桥梁。这一做法主要是因为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西方对华采取孤立和封锁
C.中苏关系恶化威胁国家安全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解析】选B。据材料“利用香港作为对外贸易的桥梁”可知,此时香港在中国大陆同西方国家的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陆与西方国家的直接贸易往来较少,原因在于西方对华采取孤立和封锁,故选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香港问题不属于国与国之间的问题,因此与这一原则无关,排除A;香港问题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问题,与中苏关系是否恶化并无直接关系,排除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14.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这说明中国外交 ( )
A.实现了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B.开创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废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打破了美国的孤立封锁包围
【解析】选A。由材料“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可知法国冲破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孤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实现了中国外交的突破,故选A;新中国成立初期就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排除B;中苏关系破裂之后,“一边倒”外交基本结束,排除C;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孤立封锁,排除D。
15.新中国“驱蒋纳我”提案在联大中投票数统计表
时间 通过 反对 弃权
1961(第16届) 38 48 20
1962 42 56 12
1966 46 57 17
1969 48 56 21
1970 51 49 25
1971 76 35 17
上表所示现象 ( )
A.反映资本主义阵营矛盾重重
B.推动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
C.说明求同存异原则成为共识
D.表明中国已经打破外交僵局
【解析】选B。根据“新中国‘驱蒋纳我’提案在联大中投票数统计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中国在联大中获得的通过票越来越多,表明新中国在60、70年代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推动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故选B;材料主要体现各国对中国的态度,无法反映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排除A;求同存异在50年代提出,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时间不相符,排除C;1972年后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外交僵局才打破,排除D。
16.1954年,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1964年,中国和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进入21世纪,中国发起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这说明 ( )
A.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领导者
B.综合国力决定外交话语权
C.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和平外交符合各国共同利益
【解析】选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新中国外交的史实可知,1954年,为打破西方封锁,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21世纪中国发起国际论坛,成立区域合作组织,积极发展多边外交,说明中国始终坚持走自己的外交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选C;中国并未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领导者,排除A;材料的重点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并未体现综合国力,排除B;和平外交政策符合我国利益,于世界和平有利,排除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唐代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靺鞨部为止,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856个羁縻府州。
——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政府对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的事务日益重视,设置了对应的事务机构,并且在中央设立了专门机构来进行管辖。例如,北洋军阀政府于1912年在内务部设立了蒙藏事务处,专门管辖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
——摘编自朱敏《试论我国近代民族政策的
特点及其对边疆地区稳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先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22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时期政府设立专门管辖少数民族地区机构的历史背景。(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4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856个羁縻府州”,从涉及地区、设置时间和规模以及设置的特点归纳回答;第二问,依据所学从加强民族联系、稳定边疆社会秩序、促进民族融合、发展边疆经济生产以及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国防等角度思考回答。第(2)题,依据材料二“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政府”的时间和所学从民族危机、社会动荡,边疆分裂势力猖獗以及民国成立后民族意识强等角度思考回答。第(3)问,依据材料三“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的意义从政治、经济以及民族凝聚力等角度思考回答。
答案:(1)特点:涉及地区逐步扩大;体现因俗而治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设置时间长,规模大。
积极作用:加强了民族联系,稳定了边疆社会秩序;促进了民族交融,发展了边疆经济生产;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国防,维护了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地位。
(2)历史背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帝国主义势力渗透;社会动荡,边疆分裂势力猖獗;中华民国成立,民族国家观念和民族整体意识不断深化。
(3)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行使自治的权利;促进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国家统一。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美国人虽然可以拒绝加入国际联盟,也可以在它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保持完全不承认的态度。但问题是,国联仍然存在,全球50多个国家正在通过国际合作积极推动着它的发展。美国的国际利益使其不得不承认“国联是处理人道主义问题的合适机构”。在哈丁和柯立芝总统时期,美国都在国联中安插了许多所谓的非官方观察员,他们参会但不参与讨论,美国的另一种参与形式是“‘官方代表’作为非官方代表”参加。由“非官方”向“官方”转变的发生是渐进的,1924年起,美国官方代表几乎列席每一次有关军备、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会议。同时美国也曾争取加入国际法庭,但几次努力都因国内孤立主义的反对而作罢。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孤立主义更居上风,但1930年一年里美国参加过40次国联会议,并在国联总部拥有5名常任代表。
——摘编自葛宇鹏《从拒绝到合作:20年代美国与国际联盟关系初探》
(1)根据材料,概括20年代美国对于国联的态度以及美国与国联关系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国联关系走向变化的推动因素。(6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变化,据材料“在它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保持完全不承认的态度”,“美国的国际利益使其不得不承认”概括。第二问变化,据材料“美国人虽然可以拒绝加入国际联盟”“美国都在国联中安插了许多所谓的非官方观察员”“由‘非官方’向‘官方’转变的发生是渐进的”“1924年起,美国官方代表几乎列席每一次有关军备、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会议”概括。(2)据材料“全球50多个国家正在通过他们的国际合作积极推动着它的发展”“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孤立主义更居上风,但1930年一年里美国参加过40次国联会议,并在国联总部拥有5名常任代表”及所学背景知识作答。
答案:(1)态度:从不承认到承认。关系变化:从拒绝往来到非官方合作、官方合作三阶段;美国参与增多,涉及范围渐广,双方合作度提升。
(2)全球化发展对国际合作与协调的需求;国联的影响力和国际作用渐增;国联的争取;美国的大国身份与影响力;美国的国际利益;美国与孤立传统的斗争。
19.(2020·全国Ⅰ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 《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1993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 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5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3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材料一信息“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6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可知中国与民主德国从交往密切到降温、冷淡;中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从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可知中国与联邦德国从对立到实现关系正常化。第二问原因,20世纪50年代两极格局形成,意识形态影响外交关系,中国和民主德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关系密切;资本主义阵营的联邦德国在外交上依附美国,与中国关系对立。根据材料一“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民主德国紧跟苏联,与中国关系冷淡;“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同时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也推动了联邦德国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第(2)题,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中国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同时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德国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德国方面,材料二“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可见德国对中国市场有巨大需求;“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可见寻求政治大国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德国统一,经济迅速发展;两国的共同点:材料二中德国强调“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可见两国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第(3)题,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中德两国关系的改善、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说明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中德两国要求摆脱苏美的控制,说明必须坚持外交的独立自主;中德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但经贸往来密切,推动两国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中德两国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因此要摒弃冷战思维,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全球化。
答案:(1)变化:中国与民主德国从交往密切到降温、冷淡,与联邦德国从对立到实现关系正常化。
原因:20世纪50年代,在冷战格局下,中国和民主德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联邦德国外交依附美国;中苏关系恶化,民主德国紧跟苏联;中国与美国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联邦德国调整对中国的政策。
(2)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德国统一,经济发达,对中国市场有巨大需求,寻求政治大国地位;两国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
(3)坚持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坚持独立自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摒弃冷战思维;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全球化。
20.新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下面是1949年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概况。
阶段 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概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 1955年,中国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华约组织活动。1956年,中国、波兰、苏联等国组织了铁路合作组织。中国还参加了世界民主青年联盟(总部设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学生联合会(总部设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等组织的活动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 20世纪70年代以加入政治性国际组织为重点。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中国逐步加入联合国专门组织和附属组织,并与国际奥委会、欧共体等建立合作关系。20世纪80年代,参加国际经贸和科技组织的活动剧增,先后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亚洲开发银行等组织。中国还开始参加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逐步签署了一系列裁军、军控文件和协议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中国已参加了所有重要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并于同年发起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截至2009年,中国累计已有1.4万多人次参与联合国多个维和行动
——据王逸舟等《中国外交六十年(1949-2009)》、
王玲《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组织的比较研究》等整理
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所学知识,从上面表格中提取一个主题,并予以简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0分)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提取主题。如,由表中“华约”“波兰、苏联”“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等可以看出,第一阶段中国的外交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由表中“以加入政治性国际组织为重点”“参加国际经贸和科技组织的活动剧增”“签署了一系列裁军、军控文件和协议”等可以看出,第二阶段中国外交突破了意识形态限制,具有全面性;由表中“已参加了所有重要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发起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等可以看出,第三阶段的中国已全面深入参与国际事务。选择其一,或另拟主题。其次,结合一定时期的国家实力、国际环境等知识,对中国的外交活动进行分析。
答案:示例:
主题: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外交以团结社会主义阵营为主。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遏制、敌视和封锁的政策;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积极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同时,参加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等国际会议,参加一些国际组织的活动,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力图打破外交困境。单元形成性评价(四)(第四单元)
(7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仓颉篇》是秦汉时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20世纪以来,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的尼雅遗址、甘肃玉门和敦煌等地陆续出土的《仓颉篇》木简,其内容与在安徽阜阳等地出土的汉简《仓颉篇》相似。据此主要可以验证秦汉时期 ( )
A.内地与西域文化交流情况
B.文字统一对大一统的促进
C.中央政府管辖西域的史实
D.西域教育发展的悠久历史
2.(2024·扬州高二检测)《步辇图》描绘了吐蕃赞松赞干布派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唐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确立
B.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
C.唐蕃互派使者维持两个政权的友好关系
D.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补偿训练】
《礼宾图》(下图)是出土于陕西唐章怀太子(655-684年)墓中的壁画,描绘了鸿胪寺官员引见三位使节的情景。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友好和睦的民族关系
B.鸿胪寺的职责仅限于管辖少数民族事务
C.鸿胪寺是隶属于唐朝尚书省的官方机构
D.说明唐朝与世界各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
3.下表是宋代对广州市舶使的奖励统计表(局部)。
有贡献的广州市舶使 奖励及殊荣
杨克让 诏升殿慰劳,面赐金紫
萧汝谐 被荐升台谏
华中师、李颖、陈颖 列名县志和府志
这体现出宋代 ( )
A.加大了国家对市场的监管力度
B.完善了市舶司的管理职能
C.尽力营造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
D.拓展了市舶使的升迁途径
4.(2024·无锡高二检测)下列中国古代外交政策和外交情况评述正确的是 ( )
汉代 使节出使各国,“远人宾服”
唐代 对外使节“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都城长安各国使节云集
明初 朝廷四处宣谕,“有贡必封”
清初 顺治曾诏谕“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与朝鲜一体优待”
A.形成和延续了朝贡体制
B.外交机构精简行政职能
C.不利于维护我国的主权
D.输入新式国际关系理论
5.1516年,法兰西斯一世同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签订了《波伦亚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1539年,法兰西斯一世下令国家法令使用法语,不得使用教会惯用的拉丁文。上述举措 ( )
A.引发了基督教改革运动
B.导致封君封臣制度进一步强化
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D.基本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
6.(2024·泰州高二检测)1533年,英国议会颁布“禁止向罗马教廷上诉法案”,强调:“英国由一个至高无上的国王来统治,他拥有相应的至高无上的尊严和王权。”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从法律上肯定英王在英王国领土范围内享有至高无上的世俗统治权和宗教管辖权。这些法案的颁布 ( )
A.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传播
B.推动了新基督教会创立
C.完善了英国的代议制民主
D.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
7.近代以来某一国际关系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该体系是 ( )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系
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迫切要求尽快建立一个国际性组织,以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各国政府也深感战争的残酷。于是,经过巴黎和会的酝酿,国际联盟于1920年正式成立。国际联盟能够成立主要缘于 ( )
A.各国之间交往要求日渐强烈
B.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积极努力
C.各协约国政府能够同心协力
D.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刻教训
9.二战之前,人权一直被认为是纯粹的国内管辖事项,很少受到国际法的制约。二战后《联合国宪章》增加了七项关于人权的条款,1948年联大又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对《联合国宪章》人权条款作出权威解释。这说明 ( )
A.各国人权保护的权力已经转让
B.二战后国家主权受到严格限制
C.人权的国际保护得到一致认同
D.人权保护上升为国际条约义务
10.陕甘宁边区在1941年到1944年之间先后建立了蒙、回民族自治区,开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这表明我国 ( )
A.抗战时期已经建立省级民族自治机构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有经验可循
C.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依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
11.(2024·徐州高二检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明确载入宪法,此后历次宪法修改都坚持实行这一制度。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 ( )
A.有充分的法律保障
B.和谐了民族关系
C.促进了法制化建设
D.发展了民族经济
【补偿训练】
1984年,我国政府颁布并实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对自治权的规定,由新宪法中的六条增加到自治法中的二十六条。这表明我国 ( )
A.民族自治地区取得高度自治权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不断完善
C.正在重建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
D.民族平等的原则得到真正贯彻
12.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22个配套性文件或规章,四川、海南、重庆等省市出台了13个有关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137个自治条例、510个单行条例、75个变通和补充规定。这体现了 ( )
A.各民族已经实现了共同繁荣
B.国家法律的社会主义原则
C.各级政府重视落实民族自治政策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13.1952年,周恩来在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谈道,“一些民族主义国家是属于资本主义世界的……但他们不参加战争”,所以“对这些国家,我们不能采取敌对态度,不要把他们挤到敌人的营垒里去,我们可以和他们做朋友”。此后,中国推行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另起炉灶”
【补偿训练】
1.现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 ( )
A.1954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
2.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香港问题上,中央政府一方面宣布香港属于中国,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另一方面不断重申不改变香港现状并利用香港作为对外贸易的桥梁。这一做法主要是因为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西方对华采取孤立和封锁
C.中苏关系恶化威胁国家安全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4.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这说明中国外交 ( )
A.实现了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B.开创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废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打破了美国的孤立封锁包围
15.新中国“驱蒋纳我”提案在联大中投票数统计表
时间 通过 反对 弃权
1961(第16届) 38 48 20
1962 42 56 12
1966 46 57 17
1969 48 56 21
1970 51 49 25
1971 76 35 17
上表所示现象 ( )
A.反映资本主义阵营矛盾重重
B.推动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
C.说明求同存异原则成为共识
D.表明中国已经打破外交僵局
16.1954年,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1964年,中国和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进入21世纪,中国发起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这说明 ( )
A.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领导者
B.综合国力决定外交话语权
C.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和平外交符合各国共同利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唐代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靺鞨部为止,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856个羁縻府州。
——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政府对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的事务日益重视,设置了对应的事务机构,并且在中央设立了专门机构来进行管辖。例如,北洋军阀政府于1912年在内务部设立了蒙藏事务处,专门管辖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
——摘编自朱敏《试论我国近代民族政策的
特点及其对边疆地区稳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先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22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时期政府设立专门管辖少数民族地区机构的历史背景。(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4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美国人虽然可以拒绝加入国际联盟,也可以在它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保持完全不承认的态度。但问题是,国联仍然存在,全球50多个国家正在通过国际合作积极推动着它的发展。美国的国际利益使其不得不承认“国联是处理人道主义问题的合适机构”。在哈丁和柯立芝总统时期,美国都在国联中安插了许多所谓的非官方观察员,他们参会但不参与讨论,美国的另一种参与形式是“‘官方代表’作为非官方代表”参加。由“非官方”向“官方”转变的发生是渐进的,1924年起,美国官方代表几乎列席每一次有关军备、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会议。同时美国也曾争取加入国际法庭,但几次努力都因国内孤立主义的反对而作罢。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孤立主义更居上风,但1930年一年里美国参加过40次国联会议,并在国联总部拥有5名常任代表。
——摘编自葛宇鹏《从拒绝到合作:20年代美国与国际联盟关系初探》
(1)根据材料,概括20年代美国对于国联的态度以及美国与国联关系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国联关系走向变化的推动因素。(6分)
19.(2020·全国Ⅰ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 《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1993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 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5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3分)
20.新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下面是1949年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概况。
阶段 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概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 1955年,中国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华约组织活动。1956年,中国、波兰、苏联等国组织了铁路合作组织。中国还参加了世界民主青年联盟(总部设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学生联合会(总部设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等组织的活动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 20世纪70年代以加入政治性国际组织为重点。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中国逐步加入联合国专门组织和附属组织,并与国际奥委会、欧共体等建立合作关系。20世纪80年代,参加国际经贸和科技组织的活动剧增,先后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亚洲开发银行等组织。中国还开始参加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逐步签署了一系列裁军、军控文件和协议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中国已参加了所有重要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并于同年发起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截至2009年,中国累计已有1.4万多人次参与联合国多个维和行动
——据王逸舟等《中国外交六十年(1949-2009)》、
王玲《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组织的比较研究》等整理
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所学知识,从上面表格中提取一个主题,并予以简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0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单元形成性评价(四)(第四单元) (含解析)2024-2025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