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基础全面练】 (15分钟·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美等国家都力图减轻政府的责任和财政的支出,强调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来解决社会风险和社会保障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 )
A.经济发展出现“滞胀”
B.社会矛盾趋于缓和
C.失业人数大幅下降
D.个人财富迅速增长
【拓展延伸】全面认识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滞胀”
(1)主要特征:时间上看比周期性危机要长得多;从表现形式上看,结构性危机往往是生产停滞或低速缓慢增长。
(2)主要原因: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内对外经济干预政策处于交替调整时期以及石油涨价。
2.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各国采取的对策是 ( )
A.反对国家鼓励消费
B.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
C.主张经济自由放任
D.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3.(2024·龙岩高一检测)20世纪80年代,美、英等国为了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增加福利投入,缩小贫富差距
B.加强政府干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D.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4.“这次技术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这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是 ( )
A.改良蒸汽机的应用
B.交通工具的革新
C.内燃机的发明
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补偿训练】
1960—1978年美国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比例由40.1∶54.6变为47.8∶49.3;日本由28.2∶71.8变为41.9∶58;西德由30.1∶65.7(1961年)变为45∶53(1975年)。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家政策的调整
B.人类生活方式转变
C.新技术革命推动
D.经济全球化的扩展
5.1948年,英国宣布要建设“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的国家。这指的是 ( )
A.国家保障人民充分的民主
B.“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C.军队为国民提供安全保障
D.普遍实施国有化政策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在 1950-1973 年比以往任何时候增长都要快。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反常的有利的经济表现是有原因的。首先,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其次,这种经济力量也得益于发达国家自觉地推动高水平的需求和就业的国内政策。
——摘编自麦迪森 《世界经济千年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创造出“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的举措。(15分)
【备选习题】
1.(2024·日照高一检测)下图为二战后美国就业人口分布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 ( )
A.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B.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C.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2.(2024·重庆高一检测)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1914年,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城市相继出现了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1964年,加拿大的多伦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些变化说明 ( )
A.欧美国家引领世界市政建设风向
B.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推动社会进步
C.科技发展促进城市治理水平提高
D.汽车普及加大城市交通管理难度
3.(2024·揭阳高一检测)根据下表,可以推知二战后发达国家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
经济 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 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 12.2 23.2 50.7
1990 2.8 5.1 7.2
工业 1950 34.7 42.2 22.2
1990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 48.9 32.4 26.6
1990 71.4 54.4 59.2
A.农业经济急剧衰退
B.美国工业落后世界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4.下表是1882—2000年德国三个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变化表(单位:%)。该表最能体现德国 ( )
项目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882年 44 34 22
1925年 30 42 28
1950年 22 46 32
1970年 9 50 41
2000年 3 33 64
A.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在持续上升
B.1970年后工业化水平不断下降
C.科技革命影响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D.战后政府干预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5.下图是关于欧洲“福利国家”的漫画,作者认为欧洲福利制度的推行 ( )
A.弊大于利所以应予取消
B.加大国家财政负担
C.忽视高收入阶层的利益
D.无法缓和社会矛盾
【综合应用练】 (20分钟·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20世纪4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以上举措反映出的发展理念是 ( )
A.加大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
B.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
C.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D.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状况。
年代 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1975年=100%) 年均失业率(%) 年均失业人数(万人) 消费物价年均增长率(%)
1950-1959年 5.3 4.6 293 2.0
1960-1969年 5.5 4.8 341 2.3
1970-1979年 3.2 6.2 572 7.1
表格信息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西方国家( )
A.经济发展需要政府投资
B.企业技术更新过快
C.经济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D.经济结构不够合理
3.(2024·镇江高一检测)修理、修缮、缝补、护理等传统服务行业,将会由于电脑的应用和机器人的普遍使用而难以寻觅到“知音”。这说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 )
A.反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B.强化了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
C.推动社会生活领域更新换代
D.助推了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
4.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白领工人人数已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正在日益减少,而从事技术性、信息性和智力性工作的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地扩大。因此,可以推断美国 ( )
A.知识型阶层将成为社会的主体
B.非生产人数占劳动力的大多数
C.人们逐渐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
D.产业结构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5.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试图用政府二次分配的方式扭转持续扩大的贫富差距,但结果却是前10%的人群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阶层分化还导致社会矛盾丛生引发民粹风潮,如2023年的伦敦骚乱和2018年法国“黄背心运动”。其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 ( )
A.西方福利制度宣告破产
B.经济调整未消除社会基本矛盾
C.战后民权运动出现新高潮
D.国家宏观调控存在着严重缺陷
【补偿训练】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一再表明反对越战的立场。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冻结核武器运动是由两个分支汇合而成,一个分支来自和平组织,另一个则源自70年代的环保组织。材料表明,二战后美国反战运动( )
A.多种运动交织 B.以反核为核心
C.超越意识形态 D.呈现全球化趋势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中,针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曾经一直存在着两个派别。一派主张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看不见的手”来调控市场资源,认为应完全放任市场,实现充分竞争。一派主张政府干预,认为“看得见的手”配置资源更有效,认为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假设在现实中很难实现,所以坚持政府主导。这两种观点都曾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过积极影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经历过几次重大的历史变革。
——根据崔丹《浅析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整理
根据材料信息,围绕“政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5分)十九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基础全面练】 (15分钟·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美等国家都力图减轻政府的责任和财政的支出,强调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来解决社会风险和社会保障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 )
A.经济发展出现“滞胀”
B.社会矛盾趋于缓和
C.失业人数大幅下降
D.个人财富迅速增长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面临经济“滞胀”危机,各国纷纷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所以A正确;根据材料“强调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来解决社会风险和社会保障问题”可知,当时社会矛盾没有缓和,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处于经济“滞胀”危机中,失业率上升,C错误;“个人财富迅速增长”不是导致材料内容出现的原因,D错误。
【拓展延伸】全面认识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滞胀”
(1)主要特征:时间上看比周期性危机要长得多;从表现形式上看,结构性危机往往是生产停滞或低速缓慢增长。
(2)主要原因: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内对外经济干预政策处于交替调整时期以及石油涨价。
2.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各国采取的对策是 ( )
A.反对国家鼓励消费
B.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
C.主张经济自由放任
D.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解析】选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盛行,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于是,各国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故选D。A、B不符合史实,均排除;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扩大市场作用,并非主张经济自由放任,排除C。
3.(2024·龙岩高一检测)20世纪80年代,美、英等国为了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增加福利投入,缩小贫富差距
B.加强政府干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D.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美、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因此D正确,排除A、B;材料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无关,排除C。
4.“这次技术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这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是 ( )
A.改良蒸汽机的应用
B.交通工具的革新
C.内燃机的发明
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解析】选D。由材料“这次技术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可知,这次技术革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故选D。
【补偿训练】
1960—1978年美国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比例由40.1∶54.6变为47.8∶49.3;日本由28.2∶71.8变为41.9∶58;西德由30.1∶65.7(1961年)变为45∶53(1975年)。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家政策的调整
B.人类生活方式转变
C.新技术革命推动
D.经济全球化的扩展
【解析】选C。据题意可知,1960—1978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脑力劳动者比重上升,体力劳动者比重下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对脑力劳动者需求增加有关,故C符合题意;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新技术革命的推动,而非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展,排除A、D;此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发生改变,排除B。
5.1948年,英国宣布要建设“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的国家。这指的是 ( )
A.国家保障人民充分的民主
B.“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C.军队为国民提供安全保障
D.普遍实施国有化政策
【解析】选B。 “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是指社会福利制度方面的表现,故选B;题干中的保障是指经济方面的,而A、C是政治方面的,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史实,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在 1950-1973 年比以往任何时候增长都要快。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反常的有利的经济表现是有原因的。首先,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其次,这种经济力量也得益于发达国家自觉地推动高水平的需求和就业的国内政策。
——摘编自麦迪森 《世界经济千年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创造出“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的举措。(15分)
【解析】根据材料“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其次,这种经济力量也得益于发达国家自觉地推动高水平的需求和就业的国内政策”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创造“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重新建构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为此,1944年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1945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稳定了世界金融和货币体系;1947年,成立关贸总协定,以促进自由贸易。
答案: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稳定世界金融和货币体系;成立关贸总协定,促进自由贸易。
【备选习题】
1.(2024·日照高一检测)下图为二战后美国就业人口分布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 ( )
A.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B.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C.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解析】选C。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服务业迅速发展,导致图片中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就业结构的变化,源于产业结构的变化,排除A;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B从属于C,排除;D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2.(2024·重庆高一检测)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1914年,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城市相继出现了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1964年,加拿大的多伦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些变化说明 ( )
A.欧美国家引领世界市政建设风向
B.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推动社会进步
C.科技发展促进城市治理水平提高
D.汽车普及加大城市交通管理难度
【解析】选C。从煤气灯到电力驱动的信号灯再到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体现了科技进步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影响,说明科技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治理水平,C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说明欧美国家引领世界市政建设风向,排除A;是科技进步推动城市管理水平,而非道路建设推动社会进步,排除B;材料中没有涉及汽车普及带来的影响,排除D。
3.(2024·揭阳高一检测)根据下表,可以推知二战后发达国家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
经济 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 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 12.2 23.2 50.7
1990 2.8 5.1 7.2
工业 1950 34.7 42.2 22.2
1990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 48.9 32.4 26.6
1990 71.4 54.4 59.2
A.农业经济急剧衰退
B.美国工业落后世界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解析】选D。由表格信息可知,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农业和工业就业人口所占比例减少,服务业就业人口所占比例大大增加。这说明这些国家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产业结构也出现变化,即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故选D。农业就业人口所占比例的减少不意味着农业经济急剧衰退,A错误;从表格数据中无法得出美国工业落后世界,B错误;表格中的信息体现不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C错误。
4.下表是1882—2000年德国三个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变化表(单位:%)。该表最能体现德国 ( )
项目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882年 44 34 22
1925年 30 42 28
1950年 22 46 32
1970年 9 50 41
2000年 3 33 64
A.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在持续上升
B.1970年后工业化水平不断下降
C.科技革命影响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D.战后政府干预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解析】选C。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从1882年到2000年,德国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比重大幅下降,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员比重略有起伏,基本保持稳定,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比重大幅上升,这说明德国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变化主要是科技革命影响的结果,C正确;第一产业的从业人数由材料无法得出,排除A;产业结构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德国工业化水平不断下降,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政府干预政策,排除D。
5.下图是关于欧洲“福利国家”的漫画,作者认为欧洲福利制度的推行 ( )
A.弊大于利所以应予取消
B.加大国家财政负担
C.忽视高收入阶层的利益
D.无法缓和社会矛盾
【解析】选B。根据漫画可以看出,福利制度使得“福利国家”不堪重负,这说明福利制度加大了国家的财政负担,B正确;福利制度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不能取消,排除A、D;通过漫画不能看出福利制度忽视高收入阶层的利益,排除C。
【综合应用练】 (20分钟·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20世纪4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以上举措反映出的发展理念是 ( )
A.加大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
B.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
C.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D.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解析】选A。制定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等调控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表现;建立国际金融组织等是国际协调的表现,由此可知反映出的理念是加大宏观调控和国际协调,A正确。
2.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状况。
年代 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1975年=100%) 年均失业率(%) 年均失业人数(万人) 消费物价年均增长率(%)
1950-1959年 5.3 4.6 293 2.0
1960-1969年 5.5 4.8 341 2.3
1970-1979年 3.2 6.2 572 7.1
表格信息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西方国家( )
A.经济发展需要政府投资
B.企业技术更新过快
C.经济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D.经济结构不够合理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可知,表格描述的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7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滞胀”局面,说明凯恩斯主义已经失灵,经济政策需要调整,C正确。
3.(2024·镇江高一检测)修理、修缮、缝补、护理等传统服务行业,将会由于电脑的应用和机器人的普遍使用而难以寻觅到“知音”。这说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 )
A.反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B.强化了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
C.推动社会生活领域更新换代
D.助推了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
【解析】选D。据传统服务行业由于电脑的应用和机器人的普遍使用而难以寻觅到“知音”可得出新的科技发展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故选D。A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第三产业并不是主导,排除B;材料没有强调社会生活的变化,排除C。
4.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白领工人人数已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正在日益减少,而从事技术性、信息性和智力性工作的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地扩大。因此,可以推断美国 ( )
A.知识型阶层将成为社会的主体
B.非生产人数占劳动力的大多数
C.人们逐渐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
D.产业结构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解析】选D。材料是说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在不断地扩大,并不能说明知识型阶层将成为社会的主体,故A错误;材料是说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在不断地扩大,不足以说明非生产人数占劳动力的大多数,故B错误;材料是说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正在日益减少,无法体现人们逐渐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故C错误;据材料“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正在日益减少”和“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地扩大”可知,美国的产业结构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故D正确。
5.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试图用政府二次分配的方式扭转持续扩大的贫富差距,但结果却是前10%的人群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阶层分化还导致社会矛盾丛生引发民粹风潮,如2023年的伦敦骚乱和2018年法国“黄背心运动”。其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 ( )
A.西方福利制度宣告破产
B.经济调整未消除社会基本矛盾
C.战后民权运动出现新高潮
D.国家宏观调控存在着严重缺陷
【解析】选B。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政府干预的手段来建立福利制度,以此来保证社会的公平,解决市场调节下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其根源在于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正确;西方福利制度并未破产,排除A;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国家宏观调控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指导,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成为诸多国家稳定经济的通用法则,排除D。
【补偿训练】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一再表明反对越战的立场。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冻结核武器运动是由两个分支汇合而成,一个分支来自和平组织,另一个则源自70年代的环保组织。材料表明,二战后美国反战运动( )
A.多种运动交织 B.以反核为核心
C.超越意识形态 D.呈现全球化趋势
【解析】选A。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和冻结核武器运动等各种社会运动相互影响,交织在一起,因此A正确。B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战后美国反战运动以反核为中心;C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意识形态的内容;D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战后美国的反战运动,并未体现全球化趋势。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中,针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曾经一直存在着两个派别。一派主张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看不见的手”来调控市场资源,认为应完全放任市场,实现充分竞争。一派主张政府干预,认为“看得见的手”配置资源更有效,认为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假设在现实中很难实现,所以坚持政府主导。这两种观点都曾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过积极影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经历过几次重大的历史变革。
——根据崔丹《浅析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整理
根据材料信息,围绕“政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5分)
【解析】根据题意要求,结合材料信息,围绕“政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自拟论题。根据材料可拟论题:政府干预对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结合工业革命以来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和二战后国家宏观调控和减少干预的史实进行论证。
答案:论题:政府干预对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阐述: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政府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不直接干预社会经济运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推行,推动了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1929-1933年爆发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奉为圭臬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无力扭转经济萧条的颓势。美国开启罗斯福新政,全面增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二战后该模式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20多年的繁荣。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陷入“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探索出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策略,使资本主义经济逐渐于80年代走出“滞胀”,实现经济复苏。
结论:政府不干预或过度干预都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只有准确把握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边界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练习(含解析)——高一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