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基础全面练】 (15分钟·3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2023·浙江学业考)为了对付三国同盟,重新瓜分殖民地,1892年法俄签署协约,这意味着双方已经放弃了意识形态的分歧——法国代表激进,而俄国代表反动和独裁。之后“法国资本源源不断地输进俄国,而沙皇则伸出头去倾听《马赛曲》”。从根本上说,法俄签署协约的目的是 ( )
A.维持欧洲现状 B.争夺世界霸权
C.制造局部冲突 D.维护世界和平
2.从1870年到1913年,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由22%降至15%,法国从10%降至8%,德国却从9.7%上升至13%,美国从8%上升至11%。这种变化表明 ( )
A.帝国主义国家间发展不平衡
B.自由主义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C.德国逐渐成为第一工业强国
D.英国仍占据世界工厂的地位
3.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一场战役:“……战役之后……各国被困在一个陷阱里,这是一个在战争头三十天里没有打出结局而形成的陷阱,这个陷阱……没有出路!”这场战役应是指 (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4.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出现了飞机、飞艇、毒气弹、坦克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的使用 ( )
A.加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
B.使英、德分别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C.大大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D.使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
5.随着1890年俾斯麦的下台,德皇威廉二世开始执政,他拒绝了俄国沙皇续订《再保险条约》三年的建议,终结了与俄国的同盟关系。威廉二世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
A.激化俄英两国的矛盾
B.弭除德英两国间的矛盾
C.强化德奥两国的关系
D.促使俄奥两国形成同盟
6.(2024·沧州高一检测)1918年4月美国政府发布了一张宣传海报。画面中的地图上,德国领土占主导,海报中写道:“这个世界上不能存在一半奴隶,一半自由。”该海报旨在 ( )
A.分析战争形势的走向
B.动员美国民众参战
C.增强协约国战胜信心
D.规划战后欧洲格局
7.(2024·襄阳高一检测)英国史学家华尔脱斯认为:“国联不论在成功或失败的时候,始终以宪章的形式体现了人类向往和平和一个合理组织起来的世界的热望。”他意在强调 ( )
A.国联的进步性
B.国联维护了世界和平
C.历史的曲折性
D.战后人们的和平愿望
【补偿训练】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主要机构形成决议时,每个会员包括自治领都拥有平等的投票权和否决权,这一规定 ( )
A.调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保证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C.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制约了国联效能的发挥
二、非选择题(共14分)
8.(2023·山东合格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联盟之宗旨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除本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白规定者外,凡大会或行政院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于会议之会员国全体同意。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把遏制日本侵略的希望寄托于英美等列强的出面干涉……中国外交部向日本提出三次抗议,并向国联提出申诉。
——张海鹏等《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及其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申诉是否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并说明理由。(8分)
【综合应用练】 (20分钟·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2024·杭州高一检测)斯蒂芬·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写道:“当我们今天平心静气地问自己,1914年欧洲为什么要进行大战,我找不出任何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也找不出任何缘故。”以下关于1914年欧洲进行大战理由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②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③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
④欧洲形成两大敌对军事集团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024·淮安高一检测)一战期间,14万华工成为中国派往世界的“使者”,来到法国参战。华工们吃苦耐劳,是挖战壕、修铁路的主力,为中国赢得了很高荣誉。一战华工 ( )
A.迫使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为中国成为战胜国作出重大贡献
C.用艰辛劳动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
D.助力中国政府成功收复山东主权
【拓展延伸】
北洋政府参加一战的原因
(1)从帝国主义角度而言,美、日都曾希望中国参战,一方面加强协约国方面的力量,孤立同盟国;另一方面,加强对华控制,进而把中国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2)从北洋军阀角度来看,自从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各派系都希望以参战为名,向帝国主义大量借款,从而扩充自己的势力,消灭异己,实现“武力统一”。
3.(2024·浙江6月选考·T21)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波谲云诡。“1898年以后迅速增长的德国海军计划,几年间就成为英国关切的根源。……英国人逐渐而谨慎地摆脱了他们过去外交上的孤立地位。1902年,他们跟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以反对其共同的敌人俄国。……(1904年)英法两国政府一致同意忘却……所积累的旧怨。……由于对德国的企图越发感到捉摸不透,英国人也同样有接受调解的愿望。1907年,英俄两国从过去的对手变成了盟友”。该材料反映出英国的外交取向是 ( )
A.“结伴不结盟”
B.“集体安全”
C.“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D.“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4.“起初,在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家和帝国之争引发了敌对行动。除了如何瓜分权力和领土之外,欧洲列强之间没有取得任何一致。”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质是 ( )
A.意识形态的差异 B.权力领土的争夺
C.帝国主义的战争 D.综合国力的较量
5.(2024·南平高一检测)列宁认为:“凡尔赛体系不过是高唱凯歌的帝国主义者的表面胜利。”这主要是因为 ( )
A.未能消除大国之间矛盾
B.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
C.欧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
D.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补偿训练】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该体系 ( )
A.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促进了国际秩序的稳固
D.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矛盾
6.(2024·张家口高一检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男性参加战争,女性获得了很多新的工作机会,图一、图二为一战期间的部分英国女工。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 )
A.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
B.提升了妇女的政治地位
C.改变了工厂的经营方式
D.提高了工业的生产效率
7.(2024·衢州高一检测)“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以上内容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辛丑条约》
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二、非选择题(共14分)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士兵死亡上千万,战争耗费近3 6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
——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
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十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基础全面练】 (15分钟·3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2023·浙江学业考)为了对付三国同盟,重新瓜分殖民地,1892年法俄签署协约,这意味着双方已经放弃了意识形态的分歧——法国代表激进,而俄国代表反动和独裁。之后“法国资本源源不断地输进俄国,而沙皇则伸出头去倾听《马赛曲》”。从根本上说,法俄签署协约的目的是 ( )
A.维持欧洲现状 B.争夺世界霸权
C.制造局部冲突 D.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选B。依据题干“为了对付三国同盟,重新瓜分殖民地,1892年法俄签署协约”可知,法俄签署协约的根本目的是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所以选B。
2.从1870年到1913年,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由22%降至15%,法国从10%降至8%,德国却从9.7%上升至13%,美国从8%上升至11%。这种变化表明 ( )
A.帝国主义国家间发展不平衡
B.自由主义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C.德国逐渐成为第一工业强国
D.英国仍占据世界工厂的地位
【解析】选A。从1870年到1913年,英、法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下降,而美、德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上升。英、法、美、德这些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平衡,故选A;据材料“从1870年到1913年”可知,此时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排除B;据材料“从1870年到1913年”可知,此时的美国已经逐渐成为第一工业强国,排除C;据材料“从1870年到1913年”可知,此时的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排除D。
3.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一场战役:“……战役之后……各国被困在一个陷阱里,这是一个在战争头三十天里没有打出结局而形成的陷阱,这个陷阱……没有出路!”这场战役应是指 (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解析】选A。“各国被困在一个陷阱里”说明这次战役后战场形势呈现胶着状态,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可知,这场战役指马恩河战役,故选A。
4.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出现了飞机、飞艇、毒气弹、坦克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的使用 ( )
A.加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
B.使英、德分别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C.大大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D.使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
【解析】选A。飞机、飞艇、毒气弹、坦克等新式武器的出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故A正确。
5.随着1890年俾斯麦的下台,德皇威廉二世开始执政,他拒绝了俄国沙皇续订《再保险条约》三年的建议,终结了与俄国的同盟关系。威廉二世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
A.激化俄英两国的矛盾
B.弭除德英两国间的矛盾
C.强化德奥两国的关系
D.促使俄奥两国形成同盟
【解析】选C。德国为了对抗法国,终结了与沙俄的同盟关系,加强了与奥匈帝国的关系,故选C;德国终结了与俄国的同盟关系,促使英国与俄国联合,排除A;为争夺欧洲及世界的霸权,英德两国矛盾逐渐激化,排除B;俄奥两国在巴尔干地区矛盾重重,排除D。
6.(2024·沧州高一检测)1918年4月美国政府发布了一张宣传海报。画面中的地图上,德国领土占主导,海报中写道:“这个世界上不能存在一半奴隶,一半自由。”该海报旨在 ( )
A.分析战争形势的走向
B.动员美国民众参战
C.增强协约国战胜信心
D.规划战后欧洲格局
【解析】选B。由材料“地图上,德国领土占主导,海报中写道:‘这个世界上不能存在一半奴隶,一半自由’”可知,这是一个招兵的海报,动员美国民众参加一战,故选B;“这个世界上不能存在一半奴隶,一半自由”强调对德国的仇恨,但没有说明战争的走向,排除A;“这个世界上不能存在一半奴隶,一半自由”只是增加人们对德国的仇恨,鼓励民众参战,没有鼓舞人心的作用,无法增强协约国战胜信心,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对战后欧洲格局进行规划,排除D。
7.(2024·襄阳高一检测)英国史学家华尔脱斯认为:“国联不论在成功或失败的时候,始终以宪章的形式体现了人类向往和平和一个合理组织起来的世界的热望。”他意在强调 ( )
A.国联的进步性
B.国联维护了世界和平
C.历史的曲折性
D.战后人们的和平愿望
【解析】选A。题干关键信息“不论……始终……体现了人类向往和平”,A体现了国联的进步性;B与史实不符;C、D与题干要求不符。
【补偿训练】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主要机构形成决议时,每个会员包括自治领都拥有平等的投票权和否决权,这一规定 ( )
A.调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保证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C.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制约了国联效能的发挥
【解析】选D。自治领拥有投票权影响国联的“全体一致”原则,它使得国联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制约了国联效能的发挥,故选D;国联是英法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美国没有加入,并没有调和列强之间的矛盾,排除A;这一规定无法制止战争发生,会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排除B;国联投票权与欧洲的优势地位动摇无关,排除C。
二、非选择题(共14分)
8.(2023·山东合格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联盟之宗旨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除本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白规定者外,凡大会或行政院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于会议之会员国全体同意。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把遏制日本侵略的希望寄托于英美等列强的出面干涉……中国外交部向日本提出三次抗议,并向国联提出申诉。
——张海鹏等《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及其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申诉是否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并说明理由。(8分)
【解析】第(1)题背景:结合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解答,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决定成立国际联盟。目的:根据材料一“国际联盟之宗旨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可知,国际联盟成立的目的是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第(2)题结果: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申诉不可能得到满意结果。理由:根据材料一“除本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白规定者外,凡大会或行政院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于会议之会员国全体同意”可知,国际联盟实行“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日本侵略行为采取有效行动的可能性;结合所学可知,英法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当时中国国际地位低下,申诉不可能得到满意结果。
答案:(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决定成立国际联盟。目的: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2)不可能得到满意结果。
理由:国际联盟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日本侵略行为采取有效行动的可能性;英法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当时中国国际地位低下。
【综合应用练】 (20分钟·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2024·杭州高一检测)斯蒂芬·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写道:“当我们今天平心静气地问自己,1914年欧洲为什么要进行大战,我找不出任何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也找不出任何缘故。”以下关于1914年欧洲进行大战理由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②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③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
④欧洲形成两大敌对军事集团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矛盾十分尖锐,分别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2.(2024·淮安高一检测)一战期间,14万华工成为中国派往世界的“使者”,来到法国参战。华工们吃苦耐劳,是挖战壕、修铁路的主力,为中国赢得了很高荣誉。一战华工 ( )
A.迫使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为中国成为战胜国作出重大贡献
C.用艰辛劳动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
D.助力中国政府成功收复山东主权
【解析】选B。据材料“华工们吃苦耐劳……为中国赢得了很高荣誉”可知,一战期间,十几万华工在欧洲前线从事各种艰苦工作,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和中国成为战胜国作出了贡献,故选B;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A;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而不是华工的艰辛劳动,排除C;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排除D。
【拓展延伸】
北洋政府参加一战的原因
(1)从帝国主义角度而言,美、日都曾希望中国参战,一方面加强协约国方面的力量,孤立同盟国;另一方面,加强对华控制,进而把中国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2)从北洋军阀角度来看,自从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各派系都希望以参战为名,向帝国主义大量借款,从而扩充自己的势力,消灭异己,实现“武力统一”。
3.(2024·浙江6月选考·T21)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波谲云诡。“1898年以后迅速增长的德国海军计划,几年间就成为英国关切的根源。……英国人逐渐而谨慎地摆脱了他们过去外交上的孤立地位。1902年,他们跟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以反对其共同的敌人俄国。……(1904年)英法两国政府一致同意忘却……所积累的旧怨。……由于对德国的企图越发感到捉摸不透,英国人也同样有接受调解的愿望。1907年,英俄两国从过去的对手变成了盟友”。该材料反映出英国的外交取向是 ( )
A.“结伴不结盟”
B.“集体安全”
C.“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D.“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解析】选D。英国摆脱孤立地位,与日本结盟,或者英国出于抗衡德国需要,与俄国结盟,都是基于英国的国家利益考虑,故选D。“结伴不结盟”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中英国与日本、俄国结盟,排除A;“集体安全”政策又称集体安全保障,是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与材料中英国的政策变化不符,排除B;英国的外交针对的是德国,这显然不符合“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说法,排除C。
4.“起初,在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家和帝国之争引发了敌对行动。除了如何瓜分权力和领土之外,欧洲列强之间没有取得任何一致。”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质是 ( )
A.意识形态的差异 B.权力领土的争夺
C.帝国主义的战争 D.综合国力的较量
【解析】选C。据材料“除了如何瓜分权力和领土之外,欧洲列强之间没有取得任何一致”可知,一战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故选C;意识形态的差异是冷战爆发的原因之一,排除A;“权力领土的争夺”是表象,排除B;任何战争都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排除D。
5.(2024·南平高一检测)列宁认为:“凡尔赛体系不过是高唱凯歌的帝国主义者的表面胜利。”这主要是因为 ( )
A.未能消除大国之间矛盾
B.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
C.欧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
D.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解析】选A。据“凡尔赛体系不过是高唱凯歌的帝国主义者的表面胜利”可知,凡尔赛体系建立在对战败国的残酷掠夺基础之上,未能消除大国之间的矛盾,反而加剧了矛盾,为二战爆发埋下隐患,故选A;一战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而不是凡尔赛体系,排除B;凡尔赛体系的建立是为了维护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排除C;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标志着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排除D。
【补偿训练】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该体系 ( )
A.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促进了国际秩序的稳固
D.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矛盾
【解析】选A。据材料“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和落后国家的掠夺基础上,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故选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中国回到了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排除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埋下了新的矛盾和隐患,没有真正促进国际秩序的稳固,排除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基础上,没有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排除D。
6.(2024·张家口高一检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男性参加战争,女性获得了很多新的工作机会,图一、图二为一战期间的部分英国女工。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 )
A.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
B.提升了妇女的政治地位
C.改变了工厂的经营方式
D.提高了工业的生产效率
【解析】选A。据材料及图中的信息,男性参战,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女性踏上工作岗位,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故选A;材料未涉及妇女政治地位的提升,排除B;女性从事工作没有改变工厂的经营方式,排除C;仅由女性从事工作无法得出工业生产效率是否提高,排除D。
7.(2024·衢州高一检测)“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以上内容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辛丑条约》
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解析】选B。《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规定在中国全境内各国商业与实业之机会均等,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确认“门户开放”政策,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控制亚太地区提供了重要条件,故选B。《辛丑条约》内容有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等,排除A;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发表《开罗宣言》,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排除C;1946年国民党为了在内战中取得美国更大的支持和援助,签署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这一卖国条约,便利了美国独霸中国经济,与材料“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不符,排除D。
二、非选择题(共14分)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士兵死亡上千万,战争耗费近3 6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
——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
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士兵死亡上千万,战争耗费近3 6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得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根据材料中“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得出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或德意志、奥匈帝国战败,英、法受到重创);根据材料“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得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根据材料“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得出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根据材料“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得出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答案: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或德意志、奥匈帝国战败,英、法受到重创);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十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含解析)高一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