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时训练(答案)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基础巩固练]
1.下图是1951年的宣传画《土改完成农民生活好》。该宣传画(  )
A.宣传了社会主义农村的新风貌
B.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C.肯定了合作化运动取得的成就
D.标志着封建土地制度在中国的终结
解析:B 根据图片配文《土改完成农民生活好》并结合宣传画中孩子手中的红旗可知,这幅宣传画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故
B项正确。
2.1949年11月,在上海物价上涨最猛的时候,全国各大城市按统一部署,同时按国家牌价敞开抛售,使粮、棉等价格下降30%—40%,给了投机资本以沉重打击。这一活动的实质是(  )
A.通过经济手段掌握市场主动权
B.通过政治力量巩固新生政权
C.通过稳定物价以促进经济发展
D.通过政府干预挽救经济危机
解析:A 根据材料时间“1949年11月”、事件“上海物价上涨最猛”、国家给投机资本沉重打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活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同投机资本进行的“米棉之战”,“全国各大城市按统一部署,同时按国家牌价敞开抛售”说明政府采用了经济手段,“使粮、棉等价格下降30%—40%,给了投机资本以沉重打击”说明这次斗争效果显著,政府掌握了市场主动权,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巩固政权,而非政治手段,排除B项;活动的目的是通过稳定物价以巩固政权,排除C项;材料针对的是投机资本制造市场混乱,而非经济危机,排除D项。
3.彭德怀在一场战争结束后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国的意义主要在于(  )
A.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
B.推动中国出现了建交高潮
C.提供国内建设的有利环境
D.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解析:C 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战争是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巩固了国家安全,为国内建设提供了有利环境,故选C项。
4.“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的这段话体现的方针是(  )
A.“一边倒”
B.“求同存异”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另起炉灶”
解析: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出自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这一方针推动了会议的顺利进行,B项
正确。
5.下面所示为1951—1957年中国参加国际展会情况一览表(略表),它反映了中国(  )
时间 展会名称 举办国
1951年 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53年 印尼国际博览会 印度尼西亚
1956年 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 法国
1957年 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国际博览会 非洲摩洛哥
A.外交理念更加务实
B.全方位外交成效显著
C.国民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解析:A 材料时间为20世纪50年代,当时世界形势为美苏冷战,意识形态对抗严重,而新中国积极参加印度尼西亚、法国、摩洛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博览会,外交理念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故选A项;“全方位外交”开始于改革开放以来,排除B项;“国民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的标志为“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排除C项;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排除D项。
6.1952年,我国对各类高校进行调整,其中高校数目变化见下表。这一调整旨在(  )
  类别 时段   综合 理工农医 师范 其他
调整前 51 78 30 51
调整后 21 108 37 49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
A.建成专业齐全的高校学科体系
B.适应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满足国家工业化战略发展需要
D.反思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
解析:C 根据材料“1952年”并结合表格数据可知,1952年调整后,理工农医的学校数量大幅增多,综合类学校数量大幅下降,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开展“一五”计划可知,这一时期对高校进行调整是为了满足工业化的经济建设需要,C项正确;材料只体现各类学校数量的变化,不涉及专业学科的设置,不能说明调整的目的是建成专业齐全的高校学科体系,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在1956年确立,排除B项;材料所述变化主要是为满足国家工业化战略发展需要,而不是为反思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排除D项。
7.下图是现代画家吴静波在1956年创作的《竞赛》,再现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场景。这幅画反映的是(  )
A.农业合作社的集体生产
B.土地承包经营后的丰收
C.北方民众生产的场景
D.生产大队里的分工协作
解析:A 画作的创作时间是1956年,画作内容体现的是集体劳作,烘托竞相比赛生产的劳动场景,此时正在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A项正确;1956年并未实行土地承包制度,且土地承包制下为个体农户生产,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地域,排除C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属于分工协作,排除D项。
8.下图为1951—1954年南阳县商品流转额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变化(  )
A.反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倾向
B.表明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C.体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说明国家财政经济统一
解析:A 根据南阳县商品流转额比重变化图可知,1951—1954年,南阳县的商品流转额比重中,集体所有的供销社比重上升,并占据了第一位,私商比重不断降低,国营的比重在升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53年起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反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倾向,A项正确;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商业而非农业,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财政经济统一,排除D项。
9.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选举法。在此基础上,全国21万余个基层选举单位的3.23亿登记选民进行了选举,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566万余名。这表明新中国(  )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践行了人民当家作主
C.体现了基层群众自治
D.确立了依法治国方针
解析:B 根据材料可知,选举法通过后,人民进行了民主选举,这说明新中国践行了人民当家作主,B项正确;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确立,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是基层群众自治,排除C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方针,排除D项。
[素养提升练]
10.(2023·湖南卷,9)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占中国工业总产值比重表。
产品 原煤 烧碱 电动机 棉纱 棉布
比重 28.3% 59.4% 79.6% 46.7% 40.3%
产品 纸 火柴 卷烟 面粉
比重 63.4% 80.6% 80.4% 79.4%
据上表推知,当时(  )
A.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B.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有益补充
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
D.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
解析:D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部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在中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较高,有的甚至占到80%以上,由此可见,恢复和发展经济需要对民族资本主义加以利用,但出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又必须对民族资本主义加以一定的限制,因此,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故选D项;题干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在1949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情况,无法推知是否为实施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产生的效果,排除A项;1949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还没有建立起来,排除B项;1953年起,国家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C项。
11.(2023·辽宁卷,9)1952年12月以后,北京等一些城市陆续出现蔬菜供应困难。对此,陈云指出:“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的供应问题,其意义绝不在建设工厂之下,应该放在与建设工厂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主要强调了(  )
A.调整城乡关系的艰巨性
B.优化产业结构的必要性
C.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D.缓解粮食短缺的紧迫性
解析:C 据材料可知,陈云把解决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的供应问题看得和工业化建设一样重要,反映了其对人民生活的重视,故C项正确;材料仅指出“北京等一些城市陆续出现蔬菜供应困难”的问题及陈云的看法,并不涉及“调整城乡关系”,故A项错误;“优化产业结构”涉及的是调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问题,材料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仅指出北京等一些城市出现蔬菜供应困难的问题,不能等同于“粮食短缺”,故D项错误。
12.(2021·山东卷,8)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
A.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
B.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
C.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
D.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解析:D 题干中毛泽东的话主要是强调“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这说明中国需要并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需要对外经济交流,但并没有强调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排除A项;“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说明强调的不是自力更生,而是对外交往,排除B项;1954年中国实行的依然是“一边倒”政策,当时中苏关系友好,并没有打算放弃这个政策,排除C项。
13.(2021·辽宁卷,9)1954年4月15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历时三个月的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展览会展示了鞍钢技术革新和基本建设的成就,会上劳模张明山、王崇伦等7人还建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各地纷纷赴京参观学习,由此推动了全国性生产热潮。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B.学习苏联经验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C.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D.工业化建设激发劳动者生产热情
解析:D 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上的技术革新和基本建设成就主要是一线工人积极参与建设而取得的,而且展览会推动了全国性的生产热潮,说明“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建设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热情,D项正确;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排除A项;题干所列技术并不一定是学习苏联所得,排除B项;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排除C项。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中共八大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只有7年时间……这7年,无论从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整统一和社会的政治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以及人民得到的实惠,科学、文教事业的发展等,都可以说是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辉煌
成就。
——摘编自林蕴晖等
《凯歌行进的时期(1949—1956)》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书作者将其命名为《凯歌行进的时期(1949—1956)》的理解。(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中任选两个方面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
  政治上,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0月1日,新中国宣告诞生;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构建起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经济上,
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这些举措,使得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军事、外交方面进行阐述也可)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基础巩固练]
1.下图是1951年的宣传画《土改完成农民生活好》。该宣传画(  )
A.宣传了社会主义农村的新风貌
B.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C.肯定了合作化运动取得的成就
D.标志着封建土地制度在中国的终结
2.1949年11月,在上海物价上涨最猛的时候,全国各大城市按统一部署,同时按国家牌价敞开抛售,使粮、棉等价格下降30%—40%,给了投机资本以沉重打击。这一活动的实质是(  )
A.通过经济手段掌握市场主动权
B.通过政治力量巩固新生政权
C.通过稳定物价以促进经济发展
D.通过政府干预挽救经济危机
3.彭德怀在一场战争结束后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国的意义主要在于(  )
A.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
B.推动中国出现了建交高潮
C.提供国内建设的有利环境
D.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4.“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的这段话体现的方针是(  )
A.“一边倒”
B.“求同存异”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另起炉灶”
5.下面所示为1951—1957年中国参加国际展会情况一览表(略表),它反映了中国(  )
时间 展会名称 举办国
1951年 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53年 印尼国际博览会 印度尼西亚
1956年 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 法国
1957年 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国际博览会 非洲摩洛哥
A.外交理念更加务实
B.全方位外交成效显著
C.国民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6.1952年,我国对各类高校进行调整,其中高校数目变化见下表。这一调整旨在(  )
  类别 时段   综合 理工农医 师范 其他
调整前 51 78 30 51
调整后 21 108 37 49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
A.建成专业齐全的高校学科体系
B.适应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满足国家工业化战略发展需要
D.反思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
7.下图是现代画家吴静波在1956年创作的《竞赛》,再现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场景。这幅画反映的是(  )
A.农业合作社的集体生产
B.土地承包经营后的丰收
C.北方民众生产的场景
D.生产大队里的分工协作
8.下图为1951—1954年南阳县商品流转额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变化(  )
A.反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倾向
B.表明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C.体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说明国家财政经济统一
9.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选举法。在此基础上,全国21万余个基层选举单位的3.23亿登记选民进行了选举,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566万余名。这表明新中国(  )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践行了人民当家作主
C.体现了基层群众自治
D.确立了依法治国方针
[素养提升练]
10.(2023·湖南卷,9)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占中国工业总产值比重表。
产品 原煤 烧碱 电动机 棉纱 棉布
比重 28.3% 59.4% 79.6% 46.7% 40.3%
产品 纸 火柴 卷烟 面粉
比重 63.4% 80.6% 80.4% 79.4%
据上表推知,当时(  )
A.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B.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有益补充
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
D.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
11.(2023·辽宁卷,9)1952年12月以后,北京等一些城市陆续出现蔬菜供应困难。对此,陈云指出:“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的供应问题,其意义绝不在建设工厂之下,应该放在与建设工厂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主要强调了(  )
A.调整城乡关系的艰巨性
B.优化产业结构的必要性
C.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D.缓解粮食短缺的紧迫性
12.(2021·山东卷,8)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
A.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
B.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
C.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
D.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13.(2021·辽宁卷,9)1954年4月15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历时三个月的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展览会展示了鞍钢技术革新和基本建设的成就,会上劳模张明山、王崇伦等7人还建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各地纷纷赴京参观学习,由此推动了全国性生产热潮。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B.学习苏联经验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C.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D.工业化建设激发劳动者生产热情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中共八大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只有7年时间……这7年,无论从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整统一和社会的政治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以及人民得到的实惠,科学、文教事业的发展等,都可以说是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辉煌
成就。
——摘编自林蕴晖等
《凯歌行进的时期(1949—1956)》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书作者将其命名为《凯歌行进的时期(1949—1956)》的理解。(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中任选两个方面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时训练(答案)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