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检测试题(答案)——2024-2025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二单元 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河南辉县战国魏墓出土铁器93件,其中有锄、犁等;在石家庄市庄遗址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中,铁农具有47件;北到辽宁、南到广东、东到山东、西到四川和陕西均有战国中期的铁制农具出土。这些材料能说明战国时期(  )
A.广泛使用铁制农具生产
B.法律保护官营冶铁业发展
C.牛耕提高了生产效率
D.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
2.下图为江苏邳州出土的汉代捕鱼归来画像石,被《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所收录。画面上有两名渔夫,六只鱼鹰,前面一人肩扛鱼叉,手臂上有一只鱼鹰,而其中一只鱼鹰正从嘴里吐出一条鱼。该画像石(  )
A.是研究汉代农业的一手史料
B.体现了江南农业生产的落后
C.反映了田庄渔业的发展状况
D.说明汉代民众生活异常艰辛
3.从目前已发现的两汉冶铁遗址来看,绝大多数遗址都在矿山附近,缺乏水力牵引。元朝王祯在其著作《农书》中对东汉杜诗创制的水排考证道:“去古已远,失其制度”,经过他“多方搜访”,才弄清楚。这说明(  )
A.汉代水排用于农业灌溉
B.古代水排技术尚未成熟
C.东汉水排制造工艺高超
D.古代水排未被广泛使用
4.宋代吉州地区匣钵制造业规模较大,并专供吉州窑使用。这些匣钵的外沿或底部常刻有姓氏或别名,如“万”“张”“曾”“朱”“日”“小”等,字道很深,两边隆起,应是胚胎硬化以前刻上去的。由此可推知,当时(  )
A.家庭手工业作坊技艺高超
B.金属冶炼业发展较快
C.陶瓷业对质量的要求较高
D.匣钵制造业分工细密
5.元朝元贞年间,黄道婆教人制作“捍、弹、纺、织”之具,织成的“被褥带帨”,“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于是“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这反映出当时(  )
A.丝纺织业发展迅速 B.雇佣劳动关系出现
C.纺织工艺得到革新 D.庄园经济有所发展
6.在我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农业生产主要是由个体农户经营,农民人身相对自由,经营比较自主。但在多子继承、土地可以买卖和兼并等条件下,他们的经营规模狭小,生产条件不稳定,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这反映出(  )
A.封建私有产权日益发展
B.生产条件深受环境影响
C.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D.生产方式影响技术革新
7.明清时期,特别是实行“班匠银”制度后,投放市场的手工业产品数量迅速增加,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手工业的商品值只占当时国内市场上商品总值的10%以内。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手工业发展迟缓
B.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C.区域性商业活动减少
D.农民赋役负担加重
8.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9.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一些需要早起上班的人会雇用“敲窗人”来叫醒自己(见下图),每周只需付大概6便士。从事这份工作的人会按约定好的时间,在早上拿着长竹竿、软锤等工具敲打客户的窗户。这反映出(  )
A.工厂制有严格的规章纪律
B.钟表发明增强了时间观念
C.人们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D.工作时间过长使矛盾激化
10.下面为某学者制作的英国近代人口结构变化简表(局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
项目 1700年 1801年 1851年
总人口/万 506 866 2 088
城市人口/万 85 238 1 119
城市化率/% 16.8 27.5 53.6
A.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
B.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
C.海外殖民活动的扩展
D.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善
11.范旭东是民国时期的“化工大王”。他认为:“做首领的人,不着重运用头脑,促进全局,而运用手脚,料理日常公事,效能必不会提高。”他在天津永利碱厂中注重财务管理和建立分科层制度,并实行每天八小时工作制,提高了企业效益。据此可知,范旭东(  )
A.推动了工厂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是中国重工业兴起的代表人物
C.以挽救民族危亡为主要出发点
D.借鉴了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
12.1880年,英国政府推行5—10岁义务教育;1893年,义务教育的年龄被提高到11岁;1918年,英国政府将义务教育年龄规定为5—14岁,并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年龄提高到15岁。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机器大生产的需求 B.福利国家的建立
C.代议制民主的发展 D.初等教育的产生
13.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组织了第一次商业化团队观光活动,带领570人乘坐专属火车从莱斯特到拉巴夫勒集会、旅游。受此影响,19世纪中叶起,许多旅行社应运而生。这一时期英国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B.政府的支持与鼓励
C.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D.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14.有学者认为,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地区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由此说明(  )
A.资本开始自由开放地流动
B.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得到确立
C.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
15.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1940年,提取青霉素的方法被发明。1942年,青霉素得以批量生产,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要的救命药品。上述材料反映出(  )
A.化工产业开始逐步兴起
B.科研活动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C.战争是科技进步的主因
D.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成熟完备
16.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将赛事转播等信息系统迁移至云平台,采用“奥运转播云”向全球转播;冬残奥会还提供全流程智能化的数字人手语生成服务。以上新现象体现了(  )
A.信息技术促进人类文化共享
B.奥林匹克文化融合中国文化
C.中华文化不断向外辐射传播
D.冬奥会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农民创造精耕细作农业的过程,也是改变和完善自身的过程。精耕细作使一夫一妻家庭变成生产的基本单位,这个小家庭成为同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物质分配紧密联系的全能的社会实体。有了家庭经营,如管子所说:“民乃知时日之早晏(晚),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农民从事精耕细作农业必须具备天文历法知识和土壤物候知识,必须具备相当复杂的耕、种、中耕、收获,以及积肥、施肥的知识和技能。
——摘编自孙达人等《中国农民史论纲》等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人从野生植物中驯化培育了大量的栽培植物,并进一步把它们传播到世界各地,如原产于中国的大豆,至今已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也受到世界农业的影响,如原产于西亚的小麦,在中国已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继续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741年至1840年,中国人口从1.4亿增至4.1亿,而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此而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经济史学家称为“中国奇迹”。
——摘编自王渝生《中国农业与世界的对话》等
(1)结合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民在精耕细作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品质。(6分)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9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元素 用途
铁 铁可用于制作农具和兵器;纯铁可用于制造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铁芯;钢铁可以制造机器和使用于建筑行业
硅 富含有机硅酸盐的黏土可以制造陶器或瓷器;硅晶体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和各类芯片的材料
碳 提供宝贵的能量来源(煤炭和石油);古代中国已使用煤作为燃料
——摘编自孙亚飞《元素与人类文明》
文明进步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类更好地使用不同元素的过程。选取材料中任意一种元素,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解释。(要求:逻辑清晰,解释充分)(10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18世纪后半叶,随着生产技术变革的进行,尤其是动力机器的发明与应用,英国的生产组织形式格局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原工业化时期的作坊制、家庭制、工场制逐步消退,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厂制生产开始兴起。工厂制的兴起意味着资本的集中,因为厂房的建设、机器的引入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在近代工厂中,随着劳动力的集中,劳动分工进一步细化,以韦奇伍德的埃特鲁利亚制陶厂为例,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如拌土车间、制胚车间、上釉车间、烧窑车间、上彩车间等,每个车间的工人只负责所指定的一道生产工序。近代工厂制度兴起后,为保证生产的有序进行,工厂主制定并实施严厉的规章制度,以此来对工厂生产实施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二 工厂制度导致了有产者阶层的产生,有产者阶层付出资本购买工人买不起的机器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工厂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变成产业工人,产业工人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获得微薄的薪金,依靠他们的雇主生活。另外,工人在从前做工匠时所学的手艺,在一个只需要单一技术的工作环境之中就没有用武之地了。而且,工业化时代重复简单的工作使工人根本不了解他们的工作和他们生产的产品。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工厂制的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工厂制的兴起对英国的影响。
(6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信息交流方式
旧石器时代 用洞穴画、鼓、 烟等进行交流
农耕 时代 大约公元前3000年 楔形文字
大约公元前2000年 字母文字
封建时代到来 政府资助的或军事的通信系统
大约公元8世纪 木版印刷
近代 以来 大约公元16世纪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交通运输体系
19世纪30年代 电报
19世纪80年代 电话
20世纪早期 电子化大众媒体:无线电、电影、电视
20世纪中晚期 因特网、即时全球信息交流
——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信息革命与社会变迁”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结构完整)
(15分)第二单元 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河南辉县战国魏墓出土铁器93件,其中有锄、犁等;在石家庄市庄遗址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中,铁农具有47件;北到辽宁、南到广东、东到山东、西到四川和陕西均有战国中期的铁制农具出土。这些材料能说明战国时期(  )
A.广泛使用铁制农具生产
B.法律保护官营冶铁业发展
C.牛耕提高了生产效率
D.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
解析:A 据材料可知,全国很多地区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说明当时已经广泛使用铁制农具生产,故选A项;仅凭材料信息,不能判断出土铁器来自官营冶铁业,且材料也未涉及法律,排除B项;材料与牛耕、商鞅变法无关,排除C、D两项。
2.下图为江苏邳州出土的汉代捕鱼归来画像石,被《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所收录。画面上有两名渔夫,六只鱼鹰,前面一人肩扛鱼叉,手臂上有一只鱼鹰,而其中一只鱼鹰正从嘴里吐出一条鱼。该画像石(  )
A.是研究汉代农业的一手史料
B.体现了江南农业生产的落后
C.反映了田庄渔业的发展状况
D.说明汉代民众生活异常艰辛
解析:A 据材料“江苏邳州出土的汉代捕鱼归来画像石”可知,画像石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情景,属于一手史料,对于研究当时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故选A项;材料并没有对比北方的农业,无法体现江南农业生产的落后,排除B项;材料只能说明汉代捕鱼归来的情景,不一定属于田庄,也可能属于自耕农经济,排除C项;捕鱼只是当时的生产方式之一,材料并未体现“异常艰辛”的特点,排除D项。
3.从目前已发现的两汉冶铁遗址来看,绝大多数遗址都在矿山附近,缺乏水力牵引。元朝王祯在其著作《农书》中对东汉杜诗创制的水排考证道:“去古已远,失其制度”,经过他“多方搜访”,才弄清楚。这说明(  )
A.汉代水排用于农业灌溉
B.古代水排技术尚未成熟
C.东汉水排制造工艺高超
D.古代水排未被广泛使用
解析:D 虽然汉代已经发明了“水排”,但两汉冶铁遗址绝大多数都在矿山附近,缺乏利用水力的条件,这就说明汉代“水排”的利用非常有限,元朝王祯说“去古已远,失其制度”,他“多方搜访”才得其详,说明后世对水排的使用并不多,故选D项;水排是鼓风冶铁工具,不是农田灌溉工具,故排除A项;材料主要探究的是东汉时期水排在冶铁过程中的使用情况,而不是水排的技术水平和制造工艺,排除B、
C两项。
4.宋代吉州地区匣钵制造业规模较大,并专供吉州窑使用。这些匣钵的外沿或底部常刻有姓氏或别名,如“万”“张”“曾”“朱”“日”“小”等,字道很深,两边隆起,应是胚胎硬化以前刻上去的。由此可推知,当时(  )
A.家庭手工业作坊技艺高超
B.金属冶炼业发展较快
C.陶瓷业对质量的要求较高
D.匣钵制造业分工细密
解析:C 将姓氏或别名刻在匣钵的外沿或底部,可以强化手工业者的责任意识,说明对匣钵的质量要求高,故选C项;材料讲述的是私营手工业,而不是家庭手工业作坊,排除A项;匣钵属于陶瓷业,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匣钵制造业的分工情况,排除D项。
5.元朝元贞年间,黄道婆教人制作“捍、弹、纺、织”之具,织成的“被褥带帨”,“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于是“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这反映出当时(  )
A.丝纺织业发展迅速 B.雇佣劳动关系出现
C.纺织工艺得到革新 D.庄园经济有所发展
解析:C 据材料“制作‘捍、弹、纺、织’之具……‘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人既受教’”可知,黄道婆革新推广了棉纺织工具和技术,增加了百姓收入,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棉纺织业发展,而不是丝纺织业,排除A项;雇佣关系是指受雇人向雇佣人提供劳务,雇佣人支付相应报酬形成权利和义务关系,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庄园经济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和经济实体,材料体现不出,排除D项。
6.在我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农业生产主要是由个体农户经营,农民人身相对自由,经营比较自主。但在多子继承、土地可以买卖和兼并等条件下,他们的经营规模狭小,生产条件不稳定,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这反映出(  )
A.封建私有产权日益发展
B.生产条件深受环境影响
C.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D.生产方式影响技术革新
解析: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在人多地少、封建剥削沉重等情况下,不得不改进、完善生产工具来达到精耕细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出,这反映出生产方式影响技术革新,故选D项;材料并未强调私有产权的发展变化,排除A项;据材料“生产条件不稳定,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可知,材料体现出生产条件对工具革新的影响,但没有涉及影响生产条件的因素,排除B项;C项是对材料的重复表述,排除。
7.明清时期,特别是实行“班匠银”制度后,投放市场的手工业产品数量迅速增加,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手工业的商品值只占当时国内市场上商品总值的10%以内。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手工业发展迟缓
B.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C.区域性商业活动减少
D.农民赋役负担加重
解析:A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虽然有所发展,但其生产的商品在国内市场上所占比重较小,这反映出其发展迟缓,A项正确;小农经济在鸦片战争后才开始逐步解体,排除B项;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区域性商业活动活跃,排除C项;材料中“实行‘班匠银’制度”是手工业者的纳银代役制度,不等于农民赋役负担加重,排除D项。
8.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解析:B 据材料中“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可知,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源于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故B项正确;据材料中“有意的发明产物”可知,“无意发现”不符合材料,故A项错误;垄断组织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而材料中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
9.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一些需要早起上班的人会雇用“敲窗人”来叫醒自己(见下图),每周只需付大概6便士。从事这份工作的人会按约定好的时间,在早上拿着长竹竿、软锤等工具敲打客户的窗户。这反映出(  )
A.工厂制有严格的规章纪律
B.钟表发明增强了时间观念
C.人们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D.工作时间过长使矛盾激化
解析:A 材料中“需要早起上班的人会雇用‘敲窗人’来叫醒自己”,其目的是保证能够准时上班,由此可知,在工厂制度之下对作息时间要求严格,故选A项;据“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可以看出题干所述现象与工业革命有关,而钟表出现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文化素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无法反映工作时间过长,排除D项。
10.下面为某学者制作的英国近代人口结构变化简表(局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
项目 1700年 1801年 1851年
总人口/万 506 866 2 088
城市人口/万 85 238 1 119
城市化率/% 16.8 27.5 53.6
A.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
B.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
C.海外殖民活动的扩展
D.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善
解析:B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英国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进而推动英国城市化进程,故选B项;城市化发展主要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政治的发展关系不大,排除A项;海外殖民活动主要是对外进行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攫取巨额利润,与国内城市化关系不大,排除C项;这一时期城市化发展主要与工业革命有关,居住环境改善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
11.范旭东是民国时期的“化工大王”。他认为:“做首领的人,不着重运用头脑,促进全局,而运用手脚,料理日常公事,效能必不会提高。”他在天津永利碱厂中注重财务管理和建立分科层制度,并实行每天八小时工作制,提高了企业效益。据此可知,范旭东(  )
A.推动了工厂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是中国重工业兴起的代表人物
C.以挽救民族危亡为主要出发点
D.借鉴了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
解析:D 据材料“他在天津永利碱厂中注重财务管理和建立分科层制度,并实行每天八小时工作制,提高了企业效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明显借鉴了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故选D项;西方的工厂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在晚清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制碱属于轻工业,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范旭东在管理企业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没有明确范旭东的企业以挽救民族危亡为主要出发点,排除C项。
12.1880年,英国政府推行5—10岁义务教育;1893年,义务教育的年龄被提高到11岁;1918年,英国政府将义务教育年龄规定为5—14岁,并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年龄提高到15岁。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机器大生产的需求 B.福利国家的建立
C.代议制民主的发展 D.初等教育的产生
解析: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大生产的需求,英国逐渐提高义务教育的年龄,对劳动力的文化素养要求不断提升,故选A项;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建立,排除B项;代议制民主强调议会权力、普选权等政治权利的扩大,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初等教育在这一时期是进一步发展而不是产生,排除D项。
13.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组织了第一次商业化团队观光活动,带领570人乘坐专属火车从莱斯特到拉巴夫勒集会、旅游。受此影响,19世纪中叶起,许多旅行社应运而生。这一时期英国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B.政府的支持与鼓励
C.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D.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解析:A 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中期旅游主要是借助火车这一便利的交通工具得以实现,而火车则是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结果,故选A项;据材料“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可知发起者是个人,材料并没有涉及政府对旅游业的态度,无法得出政府的支持与鼓励,排除B项;旅游业是第三产业,材料并没有涉及第一、第二产业的情况,无法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得到优化升级,排除C项;自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英国就逐渐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项。
14.有学者认为,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地区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由此说明(  )
A.资本开始自由开放地流动
B.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得到确立
C.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
解析:D 材料没有涉及资本的自由流动,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涉及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故B项错误;横向交流的根本性变化指的是世界由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此处应为新航路的开辟,故C项错误;“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地区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强调的是国际分工,“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强调了交通运输的快捷,这都体现了工业化在推进世界一体化中的关键作用,故D项正确。
15.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1940年,提取青霉素的方法被发明。1942年,青霉素得以批量生产,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要的救命药品。上述材料反映出(  )
A.化工产业开始逐步兴起
B.科研活动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C.战争是科技进步的主因
D.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成熟完备
解析:B 根据材料中“1942年,青霉素得以批量生产,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要的救命药品”可知,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中的社会效益,故选B项;青霉素的生产属于医药产业,而不是化工产业,并且化工产业开始出现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这与材料时间不一致,排除A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科研成果对社会的进步意义,并没有涉及战争与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内容着重点在于叙述科技研发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并没有述及其“转化机制”问题,排除D项。
16.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将赛事转播等信息系统迁移至云平台,采用“奥运转播云”向全球转播;冬残奥会还提供全流程智能化的数字人手语生成服务。以上新现象体现了(  )
A.信息技术促进人类文化共享
B.奥林匹克文化融合中国文化
C.中华文化不断向外辐射传播
D.冬奥会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解析:A 材料中北京冬奥会通过“奥运转播云”来做全球转播,冬残奥会提供全流程智能化的数字人手语生成服务反映出通过信息技术更快捷、全面传播体育文化,即信息技术促进人类文化共享,故选A项;材料内容未涉及奥林匹克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融合,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文化输出,排除C项;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农民创造精耕细作农业的过程,也是改变和完善自身的过程。精耕细作使一夫一妻家庭变成生产的基本单位,这个小家庭成为同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物质分配紧密联系的全能的社会实体。有了家庭经营,如管子所说:“民乃知时日之早晏(晚),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农民从事精耕细作农业必须具备天文历法知识和土壤物候知识,必须具备相当复杂的耕、种、中耕、收获,以及积肥、施肥的知识和技能。
——摘编自孙达人等《中国农民史论纲》等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人从野生植物中驯化培育了大量的栽培植物,并进一步把它们传播到世界各地,如原产于中国的大豆,至今已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也受到世界农业的影响,如原产于西亚的小麦,在中国已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继续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741年至1840年,中国人口从1.4亿增至4.1亿,而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此而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经济史学家称为“中国奇迹”。
——摘编自王渝生《中国农业与世界的对话》等
(1)结合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民在精耕细作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品质。(6分)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9分)
答案:(1)注重自我完善;追求家庭和谐,重视家庭伦理;勤于劳作、节俭;具有经验理性,重视技术更新。(6分)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保证了农业的发展;高产作物的引进提高了粮食产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赋税改革;政策支持;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9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元素 用途
铁 铁可用于制作农具和兵器;纯铁可用于制造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铁芯;钢铁可以制造机器和使用于建筑行业
硅 富含有机硅酸盐的黏土可以制造陶器或瓷器;硅晶体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和各类芯片的材料
碳 提供宝贵的能量来源(煤炭和石油);古代中国已使用煤作为燃料
——摘编自孙亚飞《元素与人类文明》
文明进步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类更好地使用不同元素的过程。选取材料中任意一种元素,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解释。(要求:逻辑清晰,解释充分)(10分)
答案:示例一:铁元素
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应用于生产,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18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机器的制造和使用,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人类先后迈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对铁元素的利用推动生产工具的革新,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10分)
示例二:硅元素
距今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先民就已大量使用陶器。宋代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中国瓷器大量外销,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硅晶体成为制造各类芯片的材料,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硅元素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人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10分)
示例三:碳元素
北宋时期煤的开采量很大,都城东京居民已普遍使用煤作燃料。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近代以来,煤炭被用作蒸汽机的动力燃料,推动“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人类对碳元素的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促进生产能源的多样化,改变了人们的劳作方式,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10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18世纪后半叶,随着生产技术变革的进行,尤其是动力机器的发明与应用,英国的生产组织形式格局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原工业化时期的作坊制、家庭制、工场制逐步消退,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厂制生产开始兴起。工厂制的兴起意味着资本的集中,因为厂房的建设、机器的引入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在近代工厂中,随着劳动力的集中,劳动分工进一步细化,以韦奇伍德的埃特鲁利亚制陶厂为例,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如拌土车间、制胚车间、上釉车间、烧窑车间、上彩车间等,每个车间的工人只负责所指定的一道生产工序。近代工厂制度兴起后,为保证生产的有序进行,工厂主制定并实施严厉的规章制度,以此来对工厂生产实施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二 工厂制度导致了有产者阶层的产生,有产者阶层付出资本购买工人买不起的机器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工厂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变成产业工人,产业工人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获得微薄的薪金,依靠他们的雇主生活。另外,工人在从前做工匠时所学的手艺,在一个只需要单一技术的工作环境之中就没有用武之地了。而且,工业化时代重复简单的工作使工人根本不了解他们的工作和他们生产的产品。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工厂制的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工厂制的兴起对英国的影响。
(6分)
答案:(1)使用机器生产;资本与劳动力集中;劳动分工细化;生产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6分)
(2)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英国城乡人口流动,推进了英国城市化进程;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奠定了基础;加剧了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6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信息交流方式
旧石器时代 用洞穴画、鼓、 烟等进行交流
农耕 时代 大约公元前3000年 楔形文字
大约公元前2000年 字母文字
封建时代到来 政府资助的或军事的通信系统
大约公元8世纪 木版印刷
近代 以来 大约公元16世纪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交通运输体系
19世纪30年代 电报
19世纪80年代 电话
20世纪早期 电子化大众媒体:无线电、电影、电视
20世纪中晚期 因特网、即时全球信息交流
——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信息革命与社会变迁”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结构完整)
(15分)
答案:示例
论题:信息传播方式是社会变迁的缩影。(2分)
论述:旧石器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们主要通过壁画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信息交流方式较为简单、原始,传播范围也相对较小。(2分)
农耕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世界多个地区先后进入文明时代。人们开始通过文字和国家建立的邮驿通信系统等进行交流,拓展了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印刷术推动文化普及,加强各地区间信息联系。(2分)
近代以来,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分散孤立状态,开始了一体化进程。两次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使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电报、电话等逐渐取代传统信息传递方式,成为世界各地信息交流的新工具,世界联系更加密切,人们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
(4分)
20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使人类迈入“信息时代”。电子化大众媒体、互联网等成为信息交流新形式。交流方式多元化,交流范围广泛,交流更加快捷。这便利了人们生产与生活,也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创新,推动了社会信息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3分)
信息传播方式的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它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检测试题(答案)——2024-2025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