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某学生在进行“中华文明探源”的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一系列资料。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彩绘陶器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 制瓷业已初具规模
B 河姆渡遗址出土了猪纹陶钵 最早饲养猪的实证
C 兴隆洼遗址发掘了170余座半穴居房址 原始村落的出现
D 郑州商城遗址发现多处宫殿建筑基址 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2.美国学者费正清把中国的某一类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犹如一个蜂窝,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以下关于这些“集市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和表现
B.成为连接各村落的重要纽带
C.产生后加快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D.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雏形
3.清朝中期,汉口镇形成了白布街、花布街、棉花街等各具特色的专业街肆,涌现出叶开泰药店、汪玉霞茶食店、永兴和粮行等风格独特的名店名铺。这反映了当时汉口( )
A.市场规模的扩大 B.商业分工的细化
C.经济地位的提升 D.政治功能的减弱
4.战国时期的临淄(今山东淄博)东西两面环水,齐人在南、北城外挖筑弧形人工护城壕沟,使之与东、西方的水系相连接,形成了四面环绕的外部排水网,这样既可以分流洪水又可以沉淀泥沙。该工程( )
A.奠定了齐国首霸的基础
B.反映了齐国灌溉系统发达
C.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理念
D.加速了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
5.古罗马城镇的排水管道系统令世人瞩目。街上的水道或沟渠作为露天排水道,可以疏泄路面积水;地下排水道用石头建造,且内部空间较大,便于人们进入其中清理和维修。供水管道系统也能够满足城中人们生活的不同需求。排水管道系统的修建折射出古代罗马( )
A.城镇商品经济繁荣
B.国家疆域空前扩大
C.道路建设四通八达
D.政府组织能力强大
6.从11、12世纪开始,英国的农村劳动力开启了迁移的进程。即使有法庭明令,但农奴们仍怀揣着获得城镇当局庇护的希望,冲破庄园的各种限制。随着人口流动和农村移民的到来,英国涌现了大约300个城镇。马克思说,中世纪的城市是由“获得解放的农奴”重新建立起来的。这些现象( )
A.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B.促进封建剥削关系走向瓦解
C.强化了英国封建君主的权威
D.提高了庄园农奴生产积极性
7.民居是劳动人民文化与智慧的凝结,图1、图2、图3是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这反映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突出特点是( )
A.尊重自然生态 B.彰显多元一体
C.强调等级法度 D.注重坚固实用
8.在国际文化旅游界有一句行话:“看东方古建筑,不能不到中国山西;看西方古建筑,不能不到意大利罗马。”这是因为山西与罗马的古建筑( )
A.都承载了久远的历史文化
B.艺术风格迥然不同
C.都体现了集权政治的优势
D.建造水平不分伯仲
9.下面为伦敦城市发展大事年表(部分)。据表格可推知,英国( )
时间 事件
1863年 议会颁布《碱业法》,要求抑制工业生产中的有害气体
1875年 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设公共卫生局,对供水、排污、贫民窟清理进行监督
1876年 “首都公共事务委员会”开辟新街道,缓解交通拥堵。议会颁布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河流污染防治法》
A.市民诉求改变城市面貌
B.城市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
C.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
D.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10.1846年,美国的纽敦镇因哈佛与麻省理工两所大学而升格为剑桥市。1886年,美国铁路巨头斯坦福捐款250万美元创建斯坦福大学,汇聚一批科研机构和国际知名企业,逐渐形成帕罗奥多市,并成为美国硅谷的核心区。这些史实说明( )
A.科技进步带来城市类型多样
B.美国城市深受殖民文化影响
C.慈善事业推动城市功能完善
D.文教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11.近代上海开埠后,城市人口与城市中道路交通流动量逐渐增多,遂引进西式交通信号灯。由于技术、费用和人力车众多等原因,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上海启用的交通信号灯还需要由交通警察手动控制。这反映了近代中国( )
A.技术水平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不平衡
C.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是时代主题
D.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点
12.依据下图可知图框中这一时期的中国( )
A.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领先于世界
B.民众的收入水平得到普遍提升
C.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结构变动
13.据美国城市规划师贝利的研究,“逆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镇向农村转移以及部分人口滞留农村的现象。“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化发展水平越高,“逆城市化”趋势越强。据此推断,“逆城市化”( )
A.意味着城市化水平的下降
B.特征是城市人口停止增长
C.使资源开始转向中小城市
D.最早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
14.19世纪40年代以后,上海地区的农民多从传统的棉稻种植转向蔬菜种植,每年六七熟,获利较多,洋葱、马铃薯、“欧洲种”花菜等种植者日多,蔬菜在当地种植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这种转变( )
A.得益于稻粮产量的迅速提升
B.实现了传统产业向近代转型
C.满足了民族工业的市场需求
D.反映了上海城市规模的扩张
15.19世纪的伦敦共暴发过四次大型的霍乱。某学者注意到,由某几家水务公司供水的地区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他在1849年发表的一篇关于霍乱传播模式的文章中提出了水传播疾病的理论。由此可见,19世纪伦敦霍乱的流行( )
A.导致伦敦的城市人口急剧下降
B.促进了传染病研究的跨区域合作
C.凸显了城市化急速发展的恶果
D.是实现工业化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16.1976年,联合国人类住区会议在温哥华达成了一项关于改进人居质量的综合性规划。这项行动规划经参与会议的132个国家的代表一致通过,具体化为64条建议,涵盖六个领域:人居政策与策略;人居规划;机构与管理;住房、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服务;土地;公众参与。这项规划( )
A.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B.有利于世界各国居住环境的改善
C.说明城市环境问题受到世界关注
D.表明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长江三角洲一带,随着经济作物的种植、加工和贸易,以及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出现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处在交通要道或大中城市周围,许多是由村庄、集市发展而来的,市镇居民少则几百户,多则千户。新兴市镇的专业性很强,松江地区市镇的特色是棉纺织业,城镇居民“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朱泾镇、枫泾镇“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朱泾乐业,而染坊、踹坊、商贾悉从之”,很多农家皆以丝绸、棉业为主业,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据朱庆葆、郑忠、董佳等
《近代长江下游地区城市转型研究》等整理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很多市镇,无论就其规模还是经济地位而言,都大大超越了管辖它的县城乃至府城,使它逐渐成为新设置县的治所,由市镇升格为县。市镇中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其产品特别是丝织品、棉布等畅销海内外。市镇处在大中城市和农村墟集之间,促进了城乡的交流和繁荣,吸收了大量农村人口。大大小小的城市、市镇和集市构成了不同层次的市场,四通八达的商路又将这些市场联系起来,结成网络,遍及全国。
——据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征并分析其兴起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兴起的影响。(6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在征服迦太基、希腊、埃及和近东之后,他们统治了大量的城市,其中很多拥有过辉煌的过往,有一些罗马城市是作为帝国控制体系的一部分而建立的。获得自治地位的城市,由皇帝授予其居民公民权和罗马特色的宪制。享受公民权的罗马公民有一定的地位和特权,包括参与市政管理、加入罗马军团或享受罗马法保护。宪制规定的内容包括:地方长官的选举、地方议会的运作,以及征税、征发当地劳动力和司法审判的程序。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治城市成为罗马帝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查尔斯·弗里曼
《埃及、希腊与罗马:古代地中海文明》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国家的国王会为封建主颁布特许状,在法律层面上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利。特许状承认了城市内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其人身安全、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并免除城市居民的封建赋税。明确城市享有一定的政治管理权,独立的司法审判权。西欧城市的特许状,不仅使中世纪的西欧诞生了许多新兴城市,也使中世纪的西欧走向了法制化的道路,促进了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与封建社会的进步。
——摘编自杨婉嘉、王振霞
《罗马帝国与中世纪西欧的自治城市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罗马自治城市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罗马和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共同影响。(6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晋末以来黄河流域的部分人们为了躲避战乱,逐渐南徙至闽粤赣地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依山就势,建成一种自成体系、独具风格的建筑——土楼。土楼内部一般采用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下堂为出入口;中堂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居住者都是同一宗族的子孙后代,长者和最有威望的人住在中间,其余依辈分排定。
土楼兴起于宋元,繁盛于明清。明代,永定置县后,社会动乱大为减轻,土楼数量增加。明清时期,闽西烟草种植日盛,所产“条丝烟”广销海内外。收入普遍增长的土楼居民,开始广设书院和书馆培养族中子弟,科举入仕人数日益增多。商贾富户、达官显贵,出于防卫、人口增长、追慕高贵豪华气派等需要,大量建造规模庞大、雍容华贵的大型高层土楼。几乎每一座土楼都有楹联用以劝勉子孙,内容如“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世间财,求之难用之易,当勤当俭;天下事,是可行非可耻,宜省宜思”等。
——摘编自黄汉民《福建土楼》等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12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曼彻斯特城市发展小史
17世纪以前,曼彻斯特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镇,到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棉纺工业之都。曼彻斯特南临煤矿等资源丰富的“黑乡”,东达最大港口城市利物浦。18世纪80年代初诞生了第一家棉纺织厂,1789年开始用蒸汽机代替水力装备纺织厂,棉纺织业迅速发展,到1830年成为世界棉纺织业的中心,城市规模也迅速扩大。
20世纪初,曼彻斯特城开始衰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英国经济大衰退,曼彻斯特的工业也开始式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曼彻斯特的工业和交通设施受到德国的严重轰炸和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大量人口外迁,经济衰退导致城市就业岗位锐减。1961年至1983年间,制造业大量裁员,加工和贸易业纷纷
倒闭。
20世纪90年代以来,曼彻斯特城开始复兴。政府大力发展服务业,该市成为英国西北地区商务、金融、保险和运输的中心。同时,政府制定“曼彻斯特科技城市计划”,大力发展信息通信、生物工程、新能源等产业,促进了知识型、创意型、休闲型产业的兴起与发展,逐渐成为英国乃至欧洲重要的以文化、创意、旅游为特色的“创意产业之都”。
——据张雪梅《大气污染治理与城市转型》等整理
(1)曼彻斯特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次转折,任选其中两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背景。(12分)
(2)通过《曼彻斯特城市发展小史》一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哪些写作“小史”的方法。(回答出两点即可,2分)第四单元 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某学生在进行“中华文明探源”的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一系列资料。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彩绘陶器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 制瓷业已初具规模
B 河姆渡遗址出土了猪纹陶钵 最早饲养猪的实证
C 兴隆洼遗址发掘了170余座半穴居房址 原始村落的出现
D 郑州商城遗址发现多处宫殿建筑基址 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解析:C 据材料“兴隆洼遗址发掘了170余座半穴居房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兴隆洼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C项正确;仰韶文化存在彩绘陶器,但不能说明制瓷业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河姆渡遗址出土了猪纹陶钵,但不能得出最早饲养猪,排除B项;郑州商城遗址发现多处宫殿建筑基址,但没有关于城邑选址、城墙高度、城郭门数、道路宽狭、宫室种类等的具体描述,因此不能说明营建城市形成制度,排除D项。
2.美国学者费正清把中国的某一类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犹如一个蜂窝,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以下关于这些“集市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和表现
B.成为连接各村落的重要纽带
C.产生后加快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D.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雏形
解析:C 由“以一个市镇为中心”“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可知,这里的“集市社会”指的是古代农村地区的集镇,它产生后促进了市场的繁荣,但并未加快自然经济的瓦解,而是成为自然经济的补充,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古代集镇作为“集市社会”,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出现的,是商人和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因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其表现,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可知它是连接各村落的重要纽带,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和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清朝中期,汉口镇形成了白布街、花布街、棉花街等各具特色的专业街肆,涌现出叶开泰药店、汪玉霞茶食店、永兴和粮行等风格独特的名店名铺。这反映了当时汉口( )
A.市场规模的扩大 B.商业分工的细化
C.经济地位的提升 D.政治功能的减弱
解析:B 据材料“专业街肆”“名店名铺”等可知当时市镇经济的繁荣促使商业分工更加细致,呈现出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故选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商业市场的种类和分工的多样化,而不是规模本身的扩大,排除A项;材料并未将汉口镇的经济水平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无法体现经济地位的提升,排除C项;材料只介绍了汉口镇的商业发展情况,并未就政治功能的调整进行说明,排除D项。
4.战国时期的临淄(今山东淄博)东西两面环水,齐人在南、北城外挖筑弧形人工护城壕沟,使之与东、西方的水系相连接,形成了四面环绕的外部排水网,这样既可以分流洪水又可以沉淀泥沙。该工程( )
A.奠定了齐国首霸的基础
B.反映了齐国灌溉系统发达
C.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理念
D.加速了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
解析: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临淄(今山东淄博)因地制宜,利用原有水系,又人工开凿沟渠,形成了四面碧水绕城的外部排水护城网,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因地制宜,故选C项;齐国首霸是在春秋时期,排除A项;齐国的都城修建排水护城系统,不能说明整个齐国灌溉系统发达,排除B项;材料中的南、北城不属于南方和北方,因此无法体现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排除D项。
5.古罗马城镇的排水管道系统令世人瞩目。街上的水道或沟渠作为露天排水道,可以疏泄路面积水;地下排水道用石头建造,且内部空间较大,便于人们进入其中清理和维修。供水管道系统也能够满足城中人们生活的不同需求。排水管道系统的修建折射出古代罗马( )
A.城镇商品经济繁荣
B.国家疆域空前扩大
C.道路建设四通八达
D.政府组织能力强大
解析:D 据材料“古罗马城镇的排水管道系统令世人瞩目。街上的水道……地下排水道……生活的不同需求”可知,古罗马城镇的排水管道系统精细、复杂,具有严密的分工和高效的运作机制,反映了当时罗马政府组织力量的强大,故选D项;排水管道系统的修建属于城市建设,与城镇商品经济繁荣无关,排除A项;材料只是介绍了罗马城镇的排水管道分布,并未体现罗马疆域的对外扩展,排除B项;排水管道不属于道路交通的范畴,排除C项。
6.从11、12世纪开始,英国的农村劳动力开启了迁移的进程。即使有法庭明令,但农奴们仍怀揣着获得城镇当局庇护的希望,冲破庄园的各种限制。随着人口流动和农村移民的到来,英国涌现了大约300个城镇。马克思说,中世纪的城市是由“获得解放的农奴”重新建立起来的。这些现象( )
A.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B.促进封建剥削关系走向瓦解
C.强化了英国封建君主的权威
D.提高了庄园农奴生产积极性
解析:B 据题意可知,中世纪的英国,庄园中的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迁移,这就使得传统的庄园经济无法维持,封建剥削关系被迫走向瓦解,B项正确;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14、15世纪的欧洲地中海沿岸城市,排除A项;这些现象主要是促进了封建关系走向瓦解,并不是在强化英国封建君主的权威,排除C项;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并不利于提高庄园农奴生产的积极性,排除D项。
7.民居是劳动人民文化与智慧的凝结,图1、图2、图3是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这反映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突出特点是( )
A.尊重自然生态 B.彰显多元一体
C.强调等级法度 D.注重坚固实用
解析:B 材料中不同地区民居具有多元特征,但同时三处民居均体现了合居、群体意识,多元中体现一体的特征,故B项正确;陕西窑洞尊重自然生态,排除A项;北京四合院强调的是等级法度,排除C项;福建土楼体现的是坚固实用,排除D项。
8.在国际文化旅游界有一句行话:“看东方古建筑,不能不到中国山西;看西方古建筑,不能不到意大利罗马。”这是因为山西与罗马的古建筑( )
A.都承载了久远的历史文化
B.艺术风格迥然不同
C.都体现了集权政治的优势
D.建造水平不分伯仲
解析:A 据材料“看东方古建筑……看西方古建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西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大省,保留了较多的中国古代的建筑遗迹,意大利罗马是古罗马文明遗迹保留较多的地区,由此可知,山西和罗马都承载了久远的历史文化,故选A项;材料强调山西建筑和罗马建筑的相同点而非不同点,排除B项;古罗马的很多建筑修建于罗马共和国时期,不能体现集权政治的特点,排除C项;建造水平强调建造过程中的技艺与方法,而材料主体是两地建筑所体现的历史文化特色,排除D项。
9.下面为伦敦城市发展大事年表(部分)。据表格可推知,英国( )
时间 事件
1863年 议会颁布《碱业法》,要求抑制工业生产中的有害气体
1875年 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设公共卫生局,对供水、排污、贫民窟清理进行监督
1876年 “首都公共事务委员会”开辟新街道,缓解交通拥堵。议会颁布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河流污染防治法》
A.市民诉求改变城市面貌
B.城市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
C.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
D.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解析:B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针对工业革命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贫民窟、交通拥堵等,英国议会颁布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文件来治理这些问题,说明英国政府的城市管理逐步向制度化方向发展,故选B项;表格内容仅述及英国议会通过一些法律文件来治理社会问题,并没有提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排除A项;通过发布并实施一系列法律文件,英国的一些社会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从而缓和社会矛盾,而不是“加剧”社会矛盾,排除C项;随着诸多法律文件的颁布实施,英国的一些社会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人民的生活水平会逐渐上升,而不是“下降”,排除D项。
10.1846年,美国的纽敦镇因哈佛与麻省理工两所大学而升格为剑桥市。1886年,美国铁路巨头斯坦福捐款250万美元创建斯坦福大学,汇聚一批科研机构和国际知名企业,逐渐形成帕罗奥多市,并成为美国硅谷的核心区。这些史实说明( )
A.科技进步带来城市类型多样
B.美国城市深受殖民文化影响
C.慈善事业推动城市功能完善
D.文教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解析:D 由材料“美国……因……大学而升格为剑桥市”“1886年……大学……形成帕罗奥多市,并成为美国硅谷的核心区”可知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故选D项;材料没有提到多种城市类型,排除A项;美国城市深受殖民文化影响,与材料“1886年……成为美国硅谷的核心区”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城市功能,排除C项。
11.近代上海开埠后,城市人口与城市中道路交通流动量逐渐增多,遂引进西式交通信号灯。由于技术、费用和人力车众多等原因,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上海启用的交通信号灯还需要由交通警察手动控制。这反映了近代中国( )
A.技术水平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不平衡
C.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是时代主题
D.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点
解析:D 据材料“遂引进西式交通信号灯”“人力车众多”可知,近代上海引进了西方的交通信号灯,促进了交通的有序化,但道路上依然存在人力车,反映了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呈现新旧交织的特点,故选D项;技术发展有助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但推动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发展,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限,且很不平衡,但材料仅出现了上海一座城市,无法体现其不平衡性,排除B项;西式交通信号灯的引进体现了向西方学习,但材料信息不涉及救亡图存,排除C项。
12.依据下图可知图框中这一时期的中国( )
A.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领先于世界
B.民众的收入水平得到普遍提升
C.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结构变动
解析:D 改革开放后,伴随社会的发展,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城镇人口大量增加,社会结构因此发生变化,故答案为D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领先于世界,故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城市的数量与规模,不能反映收入,故排除B项;从城市的数量及规模看不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否实现,故排除C项。
13.据美国城市规划师贝利的研究,“逆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镇向农村转移以及部分人口滞留农村的现象。“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化发展水平越高,“逆城市化”趋势越强。据此推断,“逆城市化”( )
A.意味着城市化水平的下降
B.特征是城市人口停止增长
C.使资源开始转向中小城市
D.最早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
解析:D 据材料“‘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展开城市化,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逆城市化”最早在发达国家发生,故选D项;A项与材料“城市化发展水平越高,‘逆城市化’趋势越强”不符,排除;据材料“‘逆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镇向农村转移以及部分人口滞留农村的现象”可知“逆城市化”的特征不是城市人口停止增长而是人口从城市向乡村转移或者滞留乡村,排除B项;据材料“人口从城镇向农村转移”等可知转移的是人口,转移的方向是从城市向农村、郊区等,排除C项。
14.19世纪40年代以后,上海地区的农民多从传统的棉稻种植转向蔬菜种植,每年六七熟,获利较多,洋葱、马铃薯、“欧洲种”花菜等种植者日多,蔬菜在当地种植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这种转变( )
A.得益于稻粮产量的迅速提升
B.实现了传统产业向近代转型
C.满足了民族工业的市场需求
D.反映了上海城市规模的扩张
解析: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后,外商云集,推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因此符合外国人口味的蔬菜(洋葱、马铃薯、“欧洲种”花菜等)的种植规模日益扩大,故选D项;外来蔬菜的种植主要与近代对外关系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有关,与稻粮产量提升无关,排除A项;中国近代产业转型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产业转型依然在继续,排除B项;材料中的蔬菜种植主要供给城市的生活需要,与满足民族工业的市场需求无关,排除C项。
15.19世纪的伦敦共暴发过四次大型的霍乱。某学者注意到,由某几家水务公司供水的地区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他在1849年发表的一篇关于霍乱传播模式的文章中提出了水传播疾病的理论。由此可见,19世纪伦敦霍乱的流行( )
A.导致伦敦的城市人口急剧下降
B.促进了传染病研究的跨区域合作
C.凸显了城市化急速发展的恶果
D.是实现工业化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解析:C 据材料“由某几家水务公司供水的地区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他在1849年发表的一篇关于霍乱传播模式的文章中提出了水传播疾病的理论”可知,伦敦工业化发展导致城市水污染严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霍乱的流行,侧面反映了城市急速发展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助推瘟疫流行,故选C项;材料仅体现水污染与霍乱传播的关系,不体现霍乱导致人口急剧下降,排除A项;材料仅表明该学者进行了水污染与传染病关系的研究,无法体现跨区域合作,排除B项;工业化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措施避免一些问题的产生,污染并非必然代价,排除D项。
16.1976年,联合国人类住区会议在温哥华达成了一项关于改进人居质量的综合性规划。这项行动规划经参与会议的132个国家的代表一致通过,具体化为64条建议,涵盖六个领域:人居政策与策略;人居规划;机构与管理;住房、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服务;土地;公众参与。这项规划( )
A.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B.有利于世界各国居住环境的改善
C.说明城市环境问题受到世界关注
D.表明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
解析:C 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联合国专门出台改进人居质量的综合性规划,说明城市环境问题受到世界关注,故选C项;“解决了”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涉及这项规划的影响,且只有132个国家参加,不能说世界各国,排除B项;“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长江三角洲一带,随着经济作物的种植、加工和贸易,以及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出现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处在交通要道或大中城市周围,许多是由村庄、集市发展而来的,市镇居民少则几百户,多则千户。新兴市镇的专业性很强,松江地区市镇的特色是棉纺织业,城镇居民“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朱泾镇、枫泾镇“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朱泾乐业,而染坊、踹坊、商贾悉从之”,很多农家皆以丝绸、棉业为主业,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据朱庆葆、郑忠、董佳等
《近代长江下游地区城市转型研究》等整理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很多市镇,无论就其规模还是经济地位而言,都大大超越了管辖它的县城乃至府城,使它逐渐成为新设置县的治所,由市镇升格为县。市镇中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其产品特别是丝织品、棉布等畅销海内外。市镇处在大中城市和农村墟集之间,促进了城乡的交流和繁荣,吸收了大量农村人口。大大小小的城市、市镇和集市构成了不同层次的市场,四通八达的商路又将这些市场联系起来,结成网络,遍及全国。
——据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征并分析其兴起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兴起的影响。(6分)
答案:(1)特征: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交通便利,处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居民数量较多;专业性强;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一些市镇政治地位提高;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辐射范围广;商业活动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答出四点即可,4分)
原因: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加强;农业与手工业分工的细化;自然地理条件优越;交通条件的改善;商人群体的推动;长途贸易的发展。(答出两点即可,4分)
(2)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助推了乡村的城镇化进程;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发展。(答出三点即可,6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在征服迦太基、希腊、埃及和近东之后,他们统治了大量的城市,其中很多拥有过辉煌的过往,有一些罗马城市是作为帝国控制体系的一部分而建立的。获得自治地位的城市,由皇帝授予其居民公民权和罗马特色的宪制。享受公民权的罗马公民有一定的地位和特权,包括参与市政管理、加入罗马军团或享受罗马法保护。宪制规定的内容包括:地方长官的选举、地方议会的运作,以及征税、征发当地劳动力和司法审判的程序。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治城市成为罗马帝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查尔斯·弗里曼
《埃及、希腊与罗马:古代地中海文明》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国家的国王会为封建主颁布特许状,在法律层面上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利。特许状承认了城市内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其人身安全、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并免除城市居民的封建赋税。明确城市享有一定的政治管理权,独立的司法审判权。西欧城市的特许状,不仅使中世纪的西欧诞生了许多新兴城市,也使中世纪的西欧走向了法制化的道路,促进了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与封建社会的进步。
——摘编自杨婉嘉、王振霞
《罗马帝国与中世纪西欧的自治城市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罗马自治城市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罗马和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共同影响。(6分)
答案:(1)军事征服的产物;罗马法提供保障;较强的独立性;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答出三点即可,6分)
(2)有利于政局稳定;提升国家治理水平;保障公民权利;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答出三点即可,6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晋末以来黄河流域的部分人们为了躲避战乱,逐渐南徙至闽粤赣地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依山就势,建成一种自成体系、独具风格的建筑——土楼。土楼内部一般采用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下堂为出入口;中堂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居住者都是同一宗族的子孙后代,长者和最有威望的人住在中间,其余依辈分排定。
土楼兴起于宋元,繁盛于明清。明代,永定置县后,社会动乱大为减轻,土楼数量增加。明清时期,闽西烟草种植日盛,所产“条丝烟”广销海内外。收入普遍增长的土楼居民,开始广设书院和书馆培养族中子弟,科举入仕人数日益增多。商贾富户、达官显贵,出于防卫、人口增长、追慕高贵豪华气派等需要,大量建造规模庞大、雍容华贵的大型高层土楼。几乎每一座土楼都有楹联用以劝勉子孙,内容如“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世间财,求之难用之易,当勤当俭;天下事,是可行非可耻,宜省宜思”等。
——摘编自黄汉民《福建土楼》等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12分)
答案:示例
论题:福建土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2分)
阐述:土楼选址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体现古代朴素的文化生态观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土楼作为家族聚居的大型住宅,不仅能够防范外来袭击,还能够团聚族人、延续宗族文化;土楼内的楹联强调伦理道德与家族规范,蕴含了尊亲敬祖、忠孝仁义等儒家思想,可起到增强宗族凝聚力、增进亲情族情、激发子孙晚辈努力奋进的作用。
(8分)
总之,福建土楼的建设,体现了古人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2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曼彻斯特城市发展小史
17世纪以前,曼彻斯特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镇,到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棉纺工业之都。曼彻斯特南临煤矿等资源丰富的“黑乡”,东达最大港口城市利物浦。18世纪80年代初诞生了第一家棉纺织厂,1789年开始用蒸汽机代替水力装备纺织厂,棉纺织业迅速发展,到1830年成为世界棉纺织业的中心,城市规模也迅速扩大。
20世纪初,曼彻斯特城开始衰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英国经济大衰退,曼彻斯特的工业也开始式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曼彻斯特的工业和交通设施受到德国的严重轰炸和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大量人口外迁,经济衰退导致城市就业岗位锐减。1961年至1983年间,制造业大量裁员,加工和贸易业纷纷
倒闭。
20世纪90年代以来,曼彻斯特城开始复兴。政府大力发展服务业,该市成为英国西北地区商务、金融、保险和运输的中心。同时,政府制定“曼彻斯特科技城市计划”,大力发展信息通信、生物工程、新能源等产业,促进了知识型、创意型、休闲型产业的兴起与发展,逐渐成为英国乃至欧洲重要的以文化、创意、旅游为特色的“创意产业之都”。
——据张雪梅《大气污染治理与城市转型》等整理
(1)曼彻斯特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次转折,任选其中两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背景。(12分)
(2)通过《曼彻斯特城市发展小史》一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哪些写作“小史”的方法。(回答出两点即可,2分)
答案:(1)背景:①从无名小镇崛起为世界棉纺工业之都: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治稳定;以纺织业等轻工业为主导的工业革命的开展,蒸汽机技术的推广促进了曼彻斯特棉纺织业的发展;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交通便利;殖民地众多,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6分)
②从世界棉纺工业之都到衰落的工业城市:以电力、石油化工等为主导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英国没有及时进行产业转型,传统棉纺织业衰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城市设施遭到破坏;英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综合国力下降;殖民体系崩溃,海外市场萎缩;由于高速公路的修建以及汽车的普及,人口大量迁居到郊区。(6分)
③从衰落的工业城市转型为创意产业之都:以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展;政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行产业转型;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形成,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欧洲经济一体化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6分)
(以上三次转折中,任选两次即可)
(2)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围绕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事物)展开;特定的历史时空定位,时序清晰,前后关联紧密;历史事物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相对完整,逻辑清晰;史实具体,史论结合;结构合理,语言简洁流畅。(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检测试题(答案)—— 2024-2025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