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年代尺的空白处应填写( )
A.三国鼎立 B.西晋灭亡 C.东晋建立 D.前秦统一北方
2.叶适《旧学纪言》卷十三称:“刘、石、苻、姚与夫慕容,虽曰种类不同,然皆久居中国,其豪杰好恶之情,犹与中国不甚相异。独拓跋氏,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以变华人。”材料反映了鲜卑族解决统治问题的核心应该是( )
A.如何缓和阶级矛盾 B.如何统治汉人
C.如何解决民族问题 D.如何发展封建经济
3.下图为魏晋时期的画像砖,画像砖上的人物用一个叉状的工具穿肉并进行炙烤。据记载,“炙”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方法,魏晋时期,“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这说明当时( )
A.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B.游牧民族借鉴中原习俗
C.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D.民众饮食结构发生改变
4.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一个山洞——嘎仙洞的石壁上,发现了北魏皇帝祭祖时镌刻的祝文,文字内容与《魏书》的相关记载相同。这表明( )
A.祝文比《魏书》记载更可靠 B.北魏重视祭祀祖先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 D.北魏文字水平较高
5.西晋十六国时期内迁的各民族中,匈奴族和羯族自认为是夏朝的后裔,鲜卑族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 )
①北方地区民族交融进程的完成
②少数民族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同
③各族政权力图确立其正统地位
④榷场贸易加强了边境商贸往来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东晋初年为北方移民设置沿用其原籍的郡名、县名的安置点,称侨郡、侨县,并任命流民中的士族担任郡守、县令。侨人户籍称“白籍”,不算正式编户,不必承担国家税役。该政策的实施( )
A.引发西北少数民族内迁 B.实现了社会成员身份平等
C.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垦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7.三国时期的孙吴政权,在军事上实行世袭领兵制。一支军队由某一将领固定带领,将领死后由其子或其他家族成员承袭。士兵对将领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一现象( )
A.成为中央权威衰弱的根源 B.标志着士族政治的形成
C.易导致世家大族势力膨胀 D.加剧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8.如图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之一是( )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9.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演变图,其中指代北魏政权的是( )
A.A B.B C.C D.D
10.东晋南朝高门士族的追求是“立言藉于虚无,谓之玄妙;处官不亲所司,谓之雅远”“砥砺之风,弥以陵迟(衰落)”,为官者“恪勤匪懈,终滞鄙俗”。这表明,东晋南朝( )
A.士风衰靡的时代景象 B.高雅脱俗的艺术追求
C.儒学失去其正统地位 D.士族与皇权相互依存
11.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推动中原地区经济发展
B.加快各族人民的融合
C.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D.缓和民族矛盾
二、材料题
12.江南开发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摘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水稻亩产量从西汉时期的四石升至东汉时期的约六石。据考古资料显示,湖南、江西等地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陶罐、陶仓等物品。江南郡县明显增多,垦田多辟,耕地面积扩大。广大农民辛勤耕作、农业劳动力资源增加、汉越民族交融和共同开发、相对较好的自然条件以及铁农具广泛使用,成为此时江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水平仍远低于北方,但还是为后来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作了一定的准备。
——摘编自夏时华《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若干原因探述》
材料三:(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四: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1)材料一反映江南经济状况如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导致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材料四反映江南经济有哪些发展变化?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由于战乱频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江南、辽西和河西凉州地区,经济却有很大发展,其中江南尤其突出。江南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基础条件很优越。孙吴出于立国、争霸的需要,大力推进军屯、民屯,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开发。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人民多次大规模地迁移至江南,给江南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加上东晋、南朝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使这里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上)
材料二:
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割据政权后,使用“以汉制汉、以夷制夷”之策略进行统治。“以汉制汉”之方:一是仿侨置州郡县之制。西晋亡,东晋建立后,为安抚中原南迁之世家大族,曾有“侨置州郡县”之制。建立前燕的慕容廆在辽东崛起,正值西晋八王之乱,有许多中原士大夫世家豪族率乡里、部曲、佃客投奔慕容廆,他承认来归汉人原来的地望,在辽东另设相同地名以安置他们,这与“侨置州郡县”的方法相类似,使来归者有宾至如归之感。二是重用汉族文人,提倡儒学等。“胡化”主要指本身虽为汉族,但接受胡族文化。如北魏时的高欢,已彻底鲜卑化,其后人所建的北齐,也为鲜卑化王朝。
——摘编自吴楚克、王浩《魏晋南北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关键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东晋建立是在317年,故C正确;蜀国灭亡是在263年, 公元280年西晋统一,北朝开始是在4世纪末,故ABD错误。
2.答案:C
解析:根据“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以变华人”可知鲜卑族解决统治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如何解决民族问题;A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故答案选C。
3.答案:C
解析:据题干内容可知,在魏晋时期,中原地区的富贵之家在祭祀或者宴请之时,都采用“炙”这种烹饪肉类的方法,而“炙”本来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方法,说明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故选C项;题干内容述及的着重点是“炙”这种烹饪肉类的方法被汉族人所使用,这与华夏认同观念无关,并且,华夏认同观念一般指的是其他少数民族认同中原汉族地区的文化,排除A项;据题干内容可知,其所述史实是中原地区的汉族借鉴了游牧民族的习俗,排除B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中原地区的汉族富贵之家使用北方游牧民族“炙”这种烹饪肉类的方法,并没有涉及饮食结构问题,排除D项。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北魏的历史。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实物与《魏书》相互印证,证明北魏的历史,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哪种史料更可靠,故排除A项;B、D项不是材料要表述的重点内容,故排除 B、D。
5.答案:D
解析:本题为组合类单项选择题。时空范围为西晋十六国(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力图确立其正统地位,维护其自身统治,故②③符合题意,D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北方民族交融进程的完成,①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丝路贸易,推断不出榷场贸易的影响,④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6.答案:C
解析:A.材料涉及的是北民南迁,A项与材料不相符,排除;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根据材料分析可知,东晋政府对南迁的北民给予较为优厚的待遇,这吸引了南迁的北民定居,促进了南方的开发,C正确;D.材料无关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故选:C。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三国时期的世族政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孙吴时期的兵权由某一家族世袭享有,易导致相关的家族势力膨胀,故选C项;中央权威衰弱的根源在于享有经济特权的豪强地主削弱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与材料不符,故排除A项;士族政治形成于晋代,与材料不符,故排除B项;三国时期实现了局部统一,分裂局面并未加剧,故排除D项。故选:C。
8.答案:C
解析:如图反映的内容是我国北方人民向南迁徙的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促进了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北人南迁是江南地区开发的重要原因。故选:C。
9.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西晋灭亡,中国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被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所统一,故C指代北魏政权,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三国统一于西晋,故A项为西晋,排除;结合所学可知,西晋灭亡,中国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而晋皇族司马春在南方建立东晋,故B项为东晋,排除;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割据时代,最终结束于朝的统一,故D项为朝,排除。故选C项。
10.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南朝(中国)。根据材料“立言藉于虚无,谓之玄妙;处官不亲所司,谓之雅远”与“恪勤匪懈,终滞鄙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南朝时期,高门士族崇尚玄学和清谈,追求超脱世俗、不务实事的生活态度,但是他们对那些勤勉务实的官员持贬低态度。这些描述反映出东晋南朝时期士风的颓废和衰败,体现出士风衰靡的时代景象,A项正确;题干描述的重点在于士族的不务实和颓废,而非艺术追求,排除B项;题干描述的是士族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而非儒学的地位,无法得出“儒学失去其正统地位”的结论排除C项;题干主要描述的是士族阶层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与皇权的关系并未提及,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可知洛阳地区战略地位重要,迁都洛阳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所以加强统治是迁都的根本原因,C项正确;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并非是推动中原地区经济发展,排除A项;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并非是加快各族人民的融合,排除B项;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并非是缓和民族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1)状况:西汉时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
(2)表现:粮食产量提高;耕地面积扩大;粮食储藏增多;劳动人口快速增长;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3)问题:说明到了南朝,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赶上北方。
原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政策支持;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等。
(4)变化: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解析:(1)状况:根据材料“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可分析出西汉时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
(2)表现:根据材料“水稻亩产量从西汉时期的四石升至东汉时期的约六”可分析出粮食产量提高;根据材料“垦田多辟,耕地面积扩”可分析出耕地面积扩大;结合所学可分析出粮食储藏增多;根据材料“农业劳动力资源增加”可分析出可分析出劳动人口快速增长;根据材料“铁农具广泛使用”可分析出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3)问题:根据材料“(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勒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分析出说明到了南朝,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赶上北方。原因:结合东晋南朝的史实可分析出南方社会相对安定: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政府政策支持:结合所学可分析出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等。(答出两点即可)
(4)变化:根据材料“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可分析出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13.答案:(1)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南方的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北方先进耕作技术的南传;统治者的重视;人民的辛勤劳作。
(2)表现:少数民族政权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各民族频繁迁徙,交错杂居;各民族具有一定的华夏文化认同;儒家思想仍作为正统精神纽带;中原汉族吸纳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
解析:(1)通过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由于战乱频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江南、辽西和河西凉州地区,经济却有很大发展,其中江南尤其突出”及所学可得出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由材料“江南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基础条件很优越”可得出南方的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由材料“孙吴出于立国、争霸的需要,大力推进军屯、民屯,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可得出统治者的重视;由材料“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人民多次大规模地迁移至江南,给江南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加上东晋、南朝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使这里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可得出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北方先进耕作技术的南传;结合所学可得出人民的辛勤劳作。
(2)由材料“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割据政权后,使用以汉制汉、以夷制夷;之策略进行统治。”可得出少数民族政权积极推行汉化政策;由材“西晋亡,东晋建立后,为安抚中原南迁之世家大族,曾有‘侨置州郡县’之制。建立前燕的慕容虎在辽东崛起,正值西晋八王之乱,有许多中原士大夫世家豪族率乡里、部曲、佃客投奔慕容鹿”及所学可得出各民族频繁迁徙,交错杂居;由材料“他承认来归汉人原来的地望,在辽东另设相同地名以安置他们,这与‘侨置州郡县’的方法相类似,使来归者有宾至如归之感”及所学可得出各民族具有一定的华夏文化认同;由材料“二是重用汉族文人,提倡儒学等”及所学可得出儒家思想仍作为正统精神纽带;由材料“‘胡化’主要指本身虽为汉族,但接受胡族文化。如北魏时的高欢,已彻底鲜卑化,其后人所建的北齐,也为鲜卑化王朝。“及所学可得出中原汉族吸纳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含解析)——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