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基础巩固练]
1.下图为不同地区出土的铜制工具。它们主要可用于研究不同文明区域( )
A.跨入铜器时代的同步性
B.生产工具的相似性
C.生产技术交流的频繁性
D.冶炼技术的同源性
解析:B 乌尔王陵和安阳殷墟都出土了铜制的生产工具,说明不同文明在生产工具方面存在相似性,故选B项;乌尔王陵反映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而安阳殷墟所在的商代为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排除A项;古代早期文明基本独立发展,交流并不频繁,同源性也无从谈起,排除C、D两项。
2.阅读下面楚国疆域内出土的铁器情况表,由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 )
地点 出土情况
湖南长沙、衡阳 发掘的61座墓中共有21件铁器,其中铁农具17件,占全部铁器的81%
楚纪南城(湖北荆州) 出土了33件铁器,其中农具19件,占全部铁器的58%
湖北江陵雨台山楚墓等 大量铁农具出土,种类也较多
A.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B.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手工冶铁业生产集中化
D.农耕中普遍使用铁农具
解析:B 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出土铁器可知,铁农具在铁器中占比相当高,这体现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故选B项;秦汉以后,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冶铁业生产的组织形式,排除C项;“普遍”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3.嘉峪关魏晋墓中有大量反映农耕业和畜牧业题材的壁画。下图是
6号墓《犁地》壁画,一人一牛一犁,画面中农夫一手攥着缰绳紧握犁把,一手举鞭,耕牛前曲后躬,力度感强烈,生活气息浓厚。对此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
A.得益于南北民族交融的推动
B.再现了西域民众生活安定的时代风貌
C.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D.见证了精耕细作下自耕农经济的盛行
解析:C 据图片信息可知,反映的是农耕经济,再结合“嘉峪关”这一地理位置可知,在魏晋时期,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传播到河西走廊地区,这反映出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故选C项;河西走廊和中原地区都属于中国北方,该图片与“南北民族交融”无关,排除A项;嘉峪关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门户,“西域民众”说法欠妥,并且魏晋时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生活并不“安定”,排除B项;图片能够说明该地区出现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现象,但是并不能据此得出“盛行”,排除D项。
4.王祯《农书》记载一种“龙骨车”:“今农家用之溉田。……凡临水地段,皆可置用……水具中机械巧捷,惟此为最。”下列所示与此相符的是( )
A.耧车 B.翻车 C.水排 D.纺车
解析:B “今农家用之溉田”“凡临水地段”说明是一种灌溉工具,故B项正确;耧车是播种工具,排除A项;水排为冶铁工具,排除C项;纺车为纺织工具,排除D项。
5.中国陶瓷一度垄断东非市场,750年后阿拉伯帝国的工匠们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光瓷”。他们在烧制上釉的罐子上涂上一层银和铜,使其变得闪闪发光。这些罐子挤占了中国陶瓷在东非的市场份额。这表明( )
A.中国海外贸易优势丧失
B.科技创新推动帝国扩张
C.欧亚文明融合进程加快
D.商业竞争促进技术革新
解析:D 据材料可知,阿拉伯人为了应对中国陶瓷的市场竞争,选择以新技术创新的方式抢占中国陶瓷的市场份额,故选D项;阿拉伯帝国挤占市场份额并不代表中国海外贸易优势丧失,排除A项;阿拉伯商人进行技术创新是为了商业竞争,而不是武力扩张,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亚洲与非洲之间陶瓷文明的相互融合,与欧洲无关,排除
C项。
6.下表为史书所载宋代矿冶业发展状况
徐州地区 ……冶各百余人,采矿伐炭,多饥寒之民也
江西信州 铅山铜坑……故常募集十余万人,昼夜采凿
广东韶州 四方之人,弃农亩、持兵器,慕利而至者不下十万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雇佣劳动日益普及
B.农业发展出现衰退
C.地方治安秩序紊乱
D.社会经济活力增强
解析:D 据题表可知,宋代徐州、信州、韶州地区的矿冶业雇用了大量劳动力来进行采矿,表明这一时期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社会经济活力增强,故选D项;据题表可知,雇佣关系存在于徐州、信州、韶州这三个地区的矿冶业中,从全国范围和手工业行业来看,雇佣劳动日益普及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宋代农业进一步发展,排除B项;矿冶业的发展为一些流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这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地方治安秩序紊乱的说法与题中信息的逻辑关系不成立,排除C项。
7.殷墟是我国目前考古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遗址,从1928年至
1937年,一共进行了15次;在第三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就集中出土了
1 000多把石刀;第七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又集中出土了440多件石镰和78件蚌器。据此可推知,商代( )
A.实行集体劳作的生产方式
B.农业生产没有金属工具
C.石器制作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D.农业生产水平有质的提高
解析:A 据材料信息可知,殷墟遗址出土的石刀、石镰、蚌器等农业生产工具数量多且集中,与殷商的生产活动实行集体劳作有关,故选A项;商代已有少量的青铜农具,排除B项;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排除C项;铁犁牛耕使生产水平有了质的提高,排除D项。
8.据下表内容可以推断,战国时期( )
文明遗址 出土实物(部分)
河南辉县战国魏墓 铁农具58件,有犁铧、锄、锸、镰、斧等
河北兴隆县燕国冶铁手工业遗址 铁范87件,有铁锄铸范、铁镰铸范等
广西武鸣马头安等秧山战国墓群 铁锸1件
A.铁犁牛耕技术普及全国
B.南北经济在交流中发展
C.政府提倡革新生产工具
D.劳作方式转变成为可能
解析:D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铁制农具使用并推广,说明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故选D项;材料仅涉及河南、河北、广西的铁农具出土情况,不能得出“普及全国”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南北经济交流,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铁农具出土数量,看不出政府态度如何,排除C项。
9.古代中国有一句谚语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的劳作方式( )
A.大量使用农奴劳作
B.采用集体劳作的形式
C.生产技术师徒传授
D.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解析:D 据材料中“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的一家一户个体劳作是中国古代主要的生产劳作方式,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故选D项,排除B项;大量使用农奴主要是在夏商周奴隶制时代,此时进行的是集体劳作,排除A项;“师徒传授”主要体现在手工业方面,排除C项。
10.《礼记·月令篇》中关于手工业管理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工匠自身也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之,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的这些做法是为了( )
A.注重技术传承 B.严格制作程序
C.保证产品质量 D.强化市场垄断
解析:C 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作坊对工人行为和技术训练年限进行了规定,且产品质量不合格还有相应处罚,侧面反映了其对产品质量的重视,故选C项;注重技术传承和严格制作程序都是生产的特点,并非目的,排除A、B两项;官营手工业产品基本不进入市场售卖,排除D项。
[素养提升练]
11.(2020·江苏卷,1)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解析:C 根据材料“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可知,商代青铜器的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这反映出当时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故C项正确;江西新干出土了青铜农具不代表青铜农具最早在此地出现,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商代的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且精耕细作属于小农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排除B项;全国经济重心在宋元时期转移到南方,排除D项。
12.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解析:C 根据材料“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可得出,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故选C项;A、B、D三项材料无法体现,均排除。
13.(2023·全国乙卷,24)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商业活动的衰退
解析:C 据材料中“孟子”以及问题关键词“时代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小农经济的产生,而材料体现的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理想状态下的小农经济,故选C项;战国时诸侯兼并战争频繁,休养生息往往是经历动乱后国家初建时期采取的政策,如汉初无为而治,排除A项;铁犁牛耕出现,推动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兴起,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排除D项。
14.下图是海南陵水桥山遗址出土的史前人类使用的磨制石纺轮。这可用来说明,海南( )
A.石器时代人们嗜好装饰品
B.新石器时代纺织业的发展
C.先秦时期奴隶的辛勤劳作
D.旧石器时代农业耕作水平
解析:B 据所学知识可知,石纺轮是一种纺线工具,磨制工具是新石器时代的特点,故选B项;装饰品是生活必需品之外的用品,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低,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是当务之急,嗜好装饰品与史实不符,且石纺轮不是装饰品,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奴隶社会是第一个阶级社会,史前人类还未进入阶级社会,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旧石器时代制作工具是比磨制更简单的打制的方式,图片史料是磨制工具,且旧石器时代无农业耕作,排除D项。
15.(2022·河北卷,3)唐德宗(779—805年在位)时,“上命玉工为带,坠坏一銙(腰带上的饰物),乃私市以补。及献,上指曰:‘此何不相类 ’工人伏罪……”。在宰相柳浑的坚持下,有司以“误伤乘舆器服”定罪。据此可知,唐代( )
A.三省六部制发生了变化
B.坊市制被打破
C.官私手工业技术有差异
D.法律运行合理
解析:C 据材料可知,唐德宗时期,命令官营手工业的工匠制作玉带,但工匠损坏了玉带的饰物,工匠偷偷到市场买了一块玉补上,但被皇帝发现,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制作的玉能够非常容易被辨认出来,体现出官私手工业技术有较大差异,故选C项;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合称,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材料中没有涉及三省六部制的变化,排除A项;坊市制度指的是在城的规划上,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居住区内禁止经商,材料只涉及工匠到市场买了一块玉修补玉带,不能反映坊市制是否被打破,排除B项;法律运行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等环节,材料只涉及对损坏皇帝玉带的工匠以“‘误伤乘舆器服’定罪”,不能反映法律运行合理,排除D项。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应用、推广及大量出现,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着必然的联系。据统计和考证,《山海经》里著名的铁山之中,“秦地即占10处之多”,河南、山西都有铜矿。战国早期,出现用退火热处理方法获得的展性铸铁(可锻铸铁),并出现“一范两器”的范具。随着铁制农具种类的丰富和形制、功能的创造,农民希望掌握新型工具以从事和发展农业生产。战国时期,列国诸侯相继变法,铁农具的制造生产在各国“富国强兵”的变法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摘编自杨玄等《春秋战国时期
黄河流域的金属农具研究》
材料二 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三脚耧车)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陕西中部地区)犹赖其利。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
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
——摘编自崔寔《政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大量出现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汉犁耕技术发展的特征。
答案:(1)黄河流域具有丰富的金属资源;冶铁工艺的创新和进步;大量土地的开发;劳动人民对落后农具的变革要求;列国变法的推动。
(2)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由中原地区向边远地区推广;呈现多样性和地域性。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基础巩固练]
1.下图为不同地区出土的铜制工具。它们主要可用于研究不同文明区域( )
A.跨入铜器时代的同步性
B.生产工具的相似性
C.生产技术交流的频繁性
D.冶炼技术的同源性
2.阅读下面楚国疆域内出土的铁器情况表,由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 )
地点 出土情况
湖南长沙、衡阳 发掘的61座墓中共有21件铁器,其中铁农具17件,占全部铁器的81%
楚纪南城(湖北荆州) 出土了33件铁器,其中农具19件,占全部铁器的58%
湖北江陵雨台山楚墓等 大量铁农具出土,种类也较多
A.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B.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手工冶铁业生产集中化
D.农耕中普遍使用铁农具
3.嘉峪关魏晋墓中有大量反映农耕业和畜牧业题材的壁画。下图是
6号墓《犁地》壁画,一人一牛一犁,画面中农夫一手攥着缰绳紧握犁把,一手举鞭,耕牛前曲后躬,力度感强烈,生活气息浓厚。对此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
A.得益于南北民族交融的推动
B.再现了西域民众生活安定的时代风貌
C.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D.见证了精耕细作下自耕农经济的盛行
4.王祯《农书》记载一种“龙骨车”:“今农家用之溉田。……凡临水地段,皆可置用……水具中机械巧捷,惟此为最。”下列所示与此相符的是( )
A.耧车 B.翻车 C.水排 D.纺车
5.中国陶瓷一度垄断东非市场,750年后阿拉伯帝国的工匠们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光瓷”。他们在烧制上釉的罐子上涂上一层银和铜,使其变得闪闪发光。这些罐子挤占了中国陶瓷在东非的市场份额。这表明( )
A.中国海外贸易优势丧失
B.科技创新推动帝国扩张
C.欧亚文明融合进程加快
D.商业竞争促进技术革新
6.下表为史书所载宋代矿冶业发展状况
徐州地区 ……冶各百余人,采矿伐炭,多饥寒之民也
江西信州 铅山铜坑……故常募集十余万人,昼夜采凿
广东韶州 四方之人,弃农亩、持兵器,慕利而至者不下十万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雇佣劳动日益普及
B.农业发展出现衰退
C.地方治安秩序紊乱
D.社会经济活力增强
7.殷墟是我国目前考古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遗址,从1928年至
1937年,一共进行了15次;在第三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就集中出土了
1 000多把石刀;第七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又集中出土了440多件石镰和78件蚌器。据此可推知,商代( )
A.实行集体劳作的生产方式
B.农业生产没有金属工具
C.石器制作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D.农业生产水平有质的提高
8.据下表内容可以推断,战国时期( )
文明遗址 出土实物(部分)
河南辉县战国魏墓 铁农具58件,有犁铧、锄、锸、镰、斧等
河北兴隆县燕国冶铁手工业遗址 铁范87件,有铁锄铸范、铁镰铸范等
广西武鸣马头安等秧山战国墓群 铁锸1件
A.铁犁牛耕技术普及全国
B.南北经济在交流中发展
C.政府提倡革新生产工具
D.劳作方式转变成为可能
9.古代中国有一句谚语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的劳作方式( )
A.大量使用农奴劳作
B.采用集体劳作的形式
C.生产技术师徒传授
D.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10.《礼记·月令篇》中关于手工业管理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工匠自身也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之,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的这些做法是为了( )
A.注重技术传承 B.严格制作程序
C.保证产品质量 D.强化市场垄断
[素养提升练]
11.(2020·江苏卷,1)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12.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3.(2023·全国乙卷,24)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商业活动的衰退
14.下图是海南陵水桥山遗址出土的史前人类使用的磨制石纺轮。这可用来说明,海南( )
A.石器时代人们嗜好装饰品
B.新石器时代纺织业的发展
C.先秦时期奴隶的辛勤劳作
D.旧石器时代农业耕作水平
15.(2022·河北卷,3)唐德宗(779—805年在位)时,“上命玉工为带,坠坏一銙(腰带上的饰物),乃私市以补。及献,上指曰:‘此何不相类 ’工人伏罪……”。在宰相柳浑的坚持下,有司以“误伤乘舆器服”定罪。据此可知,唐代( )
A.三省六部制发生了变化
B.坊市制被打破
C.官私手工业技术有差异
D.法律运行合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应用、推广及大量出现,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着必然的联系。据统计和考证,《山海经》里著名的铁山之中,“秦地即占10处之多”,河南、山西都有铜矿。战国早期,出现用退火热处理方法获得的展性铸铁(可锻铸铁),并出现“一范两器”的范具。随着铁制农具种类的丰富和形制、功能的创造,农民希望掌握新型工具以从事和发展农业生产。战国时期,列国诸侯相继变法,铁农具的制造生产在各国“富国强兵”的变法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摘编自杨玄等《春秋战国时期
黄河流域的金属农具研究》
材料二 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三脚耧车)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陕西中部地区)犹赖其利。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
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
——摘编自崔寔《政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大量出现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汉犁耕技术发展的特征。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练习(答案)—— 2024-2025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