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基础巩固练]
1.春秋后期产生了一批私营工商业者,其中一些人拥有庞大的资产,如陶朱公“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史实反映了( )
A.“工商食官”格局逐渐被冲破
B.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出现一批商贾云集的城市
D.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被打破
2.宋朝时房州(现在湖北房县)、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有载麻布出产。房州一带“男子烧畲为田,妇人绩麻为布,以给衣食”,“衣裙尽是‘麻’气”,均州也是“桑麻蔽山,衣食自足”。熙宁年间,房州、均州所在的京西南路交麻布数量达到了几万匹之多。据此可知,宋朝时该地区( )
A.桑麻占据了种植业主导
B.农业经营实现了规模化
C.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D.商品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3.下面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有关商品的交易记录。由此可知,当时( )
·麦西购买涅布麦西的3斯塔特土地,给的是一头乳牛,值银1/2
德本。
·工匠肯赫瑞海普斯购买容器,给的是一件光滑的衣衫、4罐油脂、木制品、2尊雕像等。
A.商品交易方式多样 B.货币经济发展不充分
C.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奴隶主贵族垄断贸易
4.古希腊人在黑海地区活动频繁,黑海沿岸有大量的古希腊殖民地,从黑海地区输出的有谷物、咸鱼、皮革和奴隶。在南方,古希腊人和古埃及人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据此推知,当时的古希腊( )
A.已经进入封建社会 B.海外贸易发达
C.政府垄断商业贸易 D.农业经济繁荣
5.在古代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丝绸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从社会史研究视角看,这主要反映了丝绸之路( )
A.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
B.推动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发展
C.体现不同文明间的激烈碰撞
D.促进各地人民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6.考古工作者在战国时期的赵国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形制相似的布币,其中能确定来自赵国的有5种,韩国的有7种,魏国的有6种,燕国的有2种。这反映出当时( )
A.赵国成为中原商贸中心
B.商贸往来加强了区域经济联系
C.铸币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D.诸侯争霸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7.有学者对古巴比伦时期的租赁契约进行梳理后发现,其基本模式主要包括对房屋的描述(房主、面积等)、房屋租赁的双方当事人、租期、租金、证人、契约签订的时间等契约条款。这些契约( )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盛行
B.避免了租赁双方的纠纷
C.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D.适应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素养提升练]
8.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9.悬挂灯笼是唐代以后酒楼、饭馆的特色之一。《江馆》中有“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的描述。灯笼数目的多少能代表饭店等级,颜色的不同代表饭店经营内容的差别。这反映了( )
A.坊市格局已被打破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商业经营方式多样 D.贫富差距的加大
10.上古时期西亚地区的跨区域贸易,沟通了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印度河流域、中亚地区、安纳托利亚、东地中海沿岸以及埃及和希腊地区。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后,西亚地区的贸易逐渐被纳入沟通东西方的世界贸易体系之中。据此可知,西亚地区的贸易发展推动了( )
A.物质文明的扩展 B.东西文化的碰撞
C.隔绝状态的打破 D.贸易体系的完善
11.(2022·广东卷,5)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12.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
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摘编自卜宪群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并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
(3)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基础巩固练]
1.春秋后期产生了一批私营工商业者,其中一些人拥有庞大的资产,如陶朱公“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史实反映了( )
A.“工商食官”格局逐渐被冲破
B.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出现一批商贾云集的城市
D.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被打破
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春秋后期,私营工商业发展,不少工商业主聚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说明“工商食官”格局逐渐被冲破,故选A项;重农抑商政策指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这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相应的城市,排除C项;材料强调私营工商业的发展使得“工商食官”格局逐渐被冲破,与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被打破无关,排除D项。
2.宋朝时房州(现在湖北房县)、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有载麻布出产。房州一带“男子烧畲为田,妇人绩麻为布,以给衣食”,“衣裙尽是‘麻’气”,均州也是“桑麻蔽山,衣食自足”。熙宁年间,房州、均州所在的京西南路交麻布数量达到了几万匹之多。据此可知,宋朝时该地区( )
A.桑麻占据了种植业主导
B.农业经营实现了规模化
C.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D.商品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解析:D 据题干可知,宋朝时,桑、麻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增加,可作衣食凭依,体现了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D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桑麻种植多,但无法体现已经占据主导,排除A项;规模化是指事物的规模大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桑麻属于经济作物,不属于粮食作物,因此不能体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排除C项。
3.下面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有关商品的交易记录。由此可知,当时( )
·麦西购买涅布麦西的3斯塔特土地,给的是一头乳牛,值银1/2
德本。
·工匠肯赫瑞海普斯购买容器,给的是一件光滑的衣衫、4罐油脂、木制品、2尊雕像等。
A.商品交易方式多样 B.货币经济发展不充分
C.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奴隶主贵族垄断贸易
解析:B 由材料“给的是一头乳牛,值银1/2德本”“4罐油脂……2尊雕像”可知,当时商品交易的支付手段是实物,采取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说明货币经济发展不充分,故选B项;题干仅体现出以物易物一种交易方式,所以商品交易方式多样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商品交易记录只显示出交易物品及支付方式,并未体现出贫富分化现象,且单凭两份交易记录无法体现出变化,“日益加剧”的结论也无法得出,排除C项;题干信息并没有关于交易双方阶级属性的记载,所以无法据此得出奴隶主贵族垄断贸易的结论,排除D项。
4.古希腊人在黑海地区活动频繁,黑海沿岸有大量的古希腊殖民地,从黑海地区输出的有谷物、咸鱼、皮革和奴隶。在南方,古希腊人和古埃及人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据此推知,当时的古希腊( )
A.已经进入封建社会 B.海外贸易发达
C.政府垄断商业贸易 D.农业经济繁荣
解析: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古希腊与黑海地区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奴隶”可知,A项错误;仅从材料信息无法推知C项结论,排除C项;黑海地区输出的谷物出自古希腊殖民地而不是古希腊本土,排除D项。
5.在古代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丝绸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从社会史研究视角看,这主要反映了丝绸之路( )
A.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
B.推动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发展
C.体现不同文明间的激烈碰撞
D.促进各地人民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解析:D 据材料信息可知,通过丝绸之路,商人们将中国丝绸运往各地,也将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入中国,这说明丝绸之路能够促进各地物质交流,使人民物质生活更加丰富,故选D项;新航路开辟改变世界人文地理格局,排除A项;丝绸之路以中国为核心,并未推动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显示丝绸之路有利于物质、文化的友好交流,并无激烈碰撞的信息,排除C项。
6.考古工作者在战国时期的赵国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形制相似的布币,其中能确定来自赵国的有5种,韩国的有7种,魏国的有6种,燕国的有2种。这反映出当时( )
A.赵国成为中原商贸中心
B.商贸往来加强了区域经济联系
C.铸币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D.诸侯争霸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解析:B 据材料“战国时期的赵国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形制相似的布币,其中能确定来自赵国的有 5种,韩国的有7 种,魏国的有6种,燕国的有2种”可知,当时赵国与韩国、魏国、燕国之间存在商贸往来,客观上加强了区域经济联系,B项正确;“赵国成为中原商贸中心”无法得出,排除A项;材料未提到铸币技术,排除C项;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排除D项。
7.有学者对古巴比伦时期的租赁契约进行梳理后发现,其基本模式主要包括对房屋的描述(房主、面积等)、房屋租赁的双方当事人、租期、租金、证人、契约签订的时间等契约条款。这些契约( )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盛行
B.避免了租赁双方的纠纷
C.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D.适应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解析:D 由材料信息可以分析出,契约规定详细,有利于维护契约双方的利益,促进商品交流有序进行,这适应了商业贸易的发展,D项正确;租佃关系指的是地主把部分或全部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就形成租佃关系,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避免了”说法太绝对,契约避免不了租赁双方的纠纷,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契约双方的身份信息,无法体现社会阶层的分化,排除C项。
[素养提升练]
8.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解析:A 材料中“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强调了经商的地域性。曹国、鲁国都是诸侯国,均位于黄河下游地区,经济发达,交通尤其是水运便利,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故A项正确;争霸战争不仅仅是曹鲁地区的事,不能说明范蠡、子贡二人在此地区经商成功的原因,故B项不正确;交通条件影响地方经济和商业发展,但不是决定因素,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强调城市规模扩大与商业繁荣的关系,且当时城市的功能以政治、军事为主,故D项不正确。
9.悬挂灯笼是唐代以后酒楼、饭馆的特色之一。《江馆》中有“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的描述。灯笼数目的多少能代表饭店等级,颜色的不同代表饭店经营内容的差别。这反映了( )
A.坊市格局已被打破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商业经营方式多样 D.贫富差距的加大
解析:B 根据材料“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可知,作者在临近小市的小亭中眺望,夜市的灯火妆扮着夜色,体现了唐朝时期夜市的繁荣,商品经济的繁荣,故选B项;坊市格局被打破是在宋朝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酒楼、饭馆等经营方式属于传统的商业经营方式,未体现出多种经营方式,悬挂灯笼属于一种宣传方式,排除C项;根据灯笼的数量和颜色可判断饭店的等级与经营内容,说明唐朝时期以灯笼为广告,不能体现贫富差距的问题,排除D项。
10.上古时期西亚地区的跨区域贸易,沟通了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印度河流域、中亚地区、安纳托利亚、东地中海沿岸以及埃及和希腊地区。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后,西亚地区的贸易逐渐被纳入沟通东西方的世界贸易体系之中。据此可知,西亚地区的贸易发展推动了( )
A.物质文明的扩展 B.东西文化的碰撞
C.隔绝状态的打破 D.贸易体系的完善
解析:A 据材料可知,丝绸之路开辟后,西亚地区的贸易逐渐被纳入沟通东西方的世界贸易体系之中,说明世界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商贸范围的扩大带来物质文明的扩展,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东西方贸易联系的加强和物质文明的扩展,是否出现东西文化的碰撞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排除B项;上古时期西亚地区的贸易便已沟通了诸多地区,隔绝状态已经被打破,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丝绸之路的开辟使西亚地区的贸易纳入世界贸易体系之中,体现了贸易范围的扩大,贸易范围扩大与贸易体系完善并非同一概念,贸易范围扩大不能说明贸易体系完善,排除D项。
11.(2022·广东卷,5)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清代的瓷器从广州出口,“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有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故选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叶以后,制瓷业等手工业领域,民营手工业已经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排除B项;“颇受欢迎”的说法夸张,且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清代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明显削弱”,排除D项。
12.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
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摘编自卜宪群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并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
(3)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1)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
(3)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练习(答案)—— 2024-2025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