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单元测试卷(B卷)(含解析)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2.明崇祯帝自缢后,清兵打着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入关。与此前新朝竭力丑化前朝不同,清朝统治者认为崇祯帝是“励精图治”之君,并给予“庄烈愍皇帝”谥号,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这一做法旨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文化专制
C.塑造政权认同 D.促进民族交融
3.万历初年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10年。“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这一现象说明了内阁( )
A.获得了宰辅的地位 B.取得了中央的权力
C.形成了皇权的威胁 D.实质仍是皇帝专制
4.巡抚是明初中央派出协调地方工作的官员,为临时官职。洪熙、宣德年间,临时差官开始过渡为常驻地方的巡抚官,君主势必再派“近官”对其制衡。这说明明代( )
A.中枢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B.地方扩大了行政权力
C.中央与地方关系动态演进 D.中央与地方矛盾加剧
5.《明史》载,“太祖制,内臣(宦官)不许读书识字。后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用是多通文墨,晓古今。”这一变化( )
A.体现了皇权受到宦官的制约 B.有利于宫廷文化水平的提升
C.导致了厂卫特务制度的形成 D.是中枢政治运作变革的产物
6.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统一 C.调整民族关系 D.规范文书体例
7.康、雍、乾三朝的几种官书中使用的“盛世”一词,在《万寿盛典初集》(康熙五十六年)中出现73次,在《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乾隆三年)中出现52次,在《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中出现39次,在《八旬万寿盛典》(乾隆五十七年)中出现62次。这说明清朝( )
A.对文化造成严重摧残 B.努力构建巩固统治的舆论
C.康乾盛世的实至名归 D.君主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
8.清朝在统一蒙古族地区后,实行了盟旗制度。盟旗各自为政,互不统属。旗的基本设置是呈金字塔的层级管理体制,位于金字塔上层的是旗札萨克,旗札萨克负责旗内一般行政、军事等事务,从本旗王公贵族中选择,经理藩院上报皇帝任命,并由理藩院监管。这一制度( )
A.完全仿照八旗制度创制而成 B.体现了独特创新的治边智慧
C.激化了蒙古部族的利益冲突 D.扩大了民族地区自治的权限
9.土司是中央政权承认的少数民族世袭首领。1726年,云贵总臀鄂尔泰建议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对当地进行管理,同时添设军事机构,后来清廷批准了这些建议。这一做法有利于( )
A.完善中央官制 B.实现民族自治 C.消弭军事冲突 D.维护国家统一
10.奏折在康雍两朝都是皇帝亲笔御批,从不假手于人。到乾隆朝,一些内容并不十分重要的奏折,通常先由乾隆帝进行简单的批示,然后再将其发交军机处,由军机处根据奏折内容草拟具体详细的处理意见。这种变化表明()
A.军机处的职权有所扩大 B.军机处已成为中枢机构
C.奏折制约官僚作用显著 D.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11.王阳明主张四民皆须“正心诚意”“致良知”等,一个人哪怕做过小偷,只要幡然悔悟,弃恶从善,即可以自救,也可以成为圣人,其学说( )
A.有利于唤醒人的主体意识 B.和程朱理学的圣人观一致
C.有利于实现四民地位平等 D.借鉴了马丁路德的宗教观
12.顾炎武在评价东汉制度时指出:“汉人有以郡守之尊称为本朝者……亦谓之郡朝。”《后汉书》亦记载有人威胁郡民戴就诬告其郡守,戴就反驳道:“奈何令臣谤君,子证其父!”上述观念在当时( )
A.受到选官制度影响 B.导致军阀割据形成
C.动摇儒学独尊地位 D.成为社会主流认识
13.“学校,所以养士也”,“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为之。每朔日,天子临幸太学,宰相、六卿、谏议皆从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在这段材料中,作者意在强调( )
A.经世致用 B.尊师重教 C.知行合一 D.直言进谏
14.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一批士大夫认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教条、空谈是明朝覆亡的重要祸根,他们倡导“思以济世”“学必实用”“不发空言”“见诸实效”的学风。这反映出( )
A.社会动荡推动儒者的自我反思 B.经世致用成为知识分子共识
C.士大夫阶层对君主专制的不满 D.儒家思想开始关注现实问题
15.明后期思想家李贽在批判和否定程朱理学“天理之公”与“圣人无我”的禁欲思想的同时,还重构了一套理欲观。他不仅强调穿衣吃饭这种人们的物质欲望就是“人伦物理”之“天理”,还提出“私欲即为公利”“正义即是谋利”的观点。李贽的这些思想( )
A.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治学特点 B.是对传统儒学的丰富和发展
C.导致了社会风气逐渐堕落 D.深受“西学东渐”风气的影响
16.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
A.“经世致用” B.“人心一点灵明”
C.“循天下之公” 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历史记忆(12分)
黄宗羲生活于明末清初,两百年后其政治思想备受推崇。梁启超与谭嗣同等曾将《明夷待访录》“节钞”送人。革命党人陈天华认为,《明夷待访录》“虽不及《民约论》(又译《社会契约论》)之完备,民约之理,却已包括在内”。该书中的《原君》《原臣》也曾被用作兴中会的宣传品。
民国时期,梁启超反思说:“畴昔谈立宪、谈共和者,偶见经典中某字某句与立宪、共和等字义略相近,辄摭拾以沾沾自喜,谓此制为我所固有。其实今世共和、立宪制度之为物,即泰西亦不过起于近百年比附之言,传播既广以为所谓立宪、共和者不过如是,而不复追求其真义之所存。”
(1)依据所学,简述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4分)
(2)评析清末民初关于黄宗羲的“记忆复兴”这一现象。(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重大发展。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
材料二 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新罗、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中外历史纲要》(上)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5分)
材料三 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中外历史纲要》(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5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论积贮疏》
材料二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居者苦艺能之罔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书》
(1)材料一主张国家推行什么政策?(4分)
(2)材料二体现出国家实行的是什么政策?你怎么评价这一政策?(8分)
20.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14分)
材料 密折制度系清代融创、先系满文奏折,康熙二十号(1681年)左右始有汉文奏折,开彻内容比较单一、品质名单、清单一类基西、康熙二十年末、内务府包衣曹寅和孕照在江宁、苏州炽遗任上,因受皇帝嘱咐,刺探江南民情舆论向皇帝汇报。与此同时,康熙雪也需将旨意直接朱拉在奏折上,再发还本人。由于内容大都涉及宫场隐私及地方动静,不能公开于众.只能由具折人和皇帝两人知道,这就是密折陈奏、密折陈奏便空帝了解不少从一般题奏中无法得知的情况,有助于进一步扩大视野,到了双正以后,规定朝廷内外的高级官员、凡属“空守机密”或“应违上闻”之事,都可密折言事,还制定了凡经朱批的委托、必须如数上缴朝廷、及录副存档和传抄遵办等制度。乾隆十三年(1748年),签千内外各字已普遍使用奏折,于是诏令除保存题本外,废止再用奏本。
——摘编自白纲《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述密折制度的发展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密折制度的作用。(8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符合材料主旨,故D正确。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清兵打着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入关”“清朝统治者认为崇祯帝是‘励精图治’之君,并给予‘庄烈慜皇帝’谥号,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可知,清朝统治者对明崇祯帝给予褒扬,这有利于塑造政权认同,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涉及文化专制,材料中的做法是为了塑造政权认同,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涉及民族融合,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看出内阁首辅权力的增大,实质则是专制皇权的加强,因此选D。A错在“获得”,内阁没有取得法定地位,排除;B错在“中央”,内阁反映的是皇权强化,排除;C 错在“威胁”,内阁仍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排除。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巡抚是明初中央派出协调地方工作的官员,为临时官职”“过渡为常驻地方的巡抚官,君主势必再派‘近官’对其制衡”等信息可知,巡抚最初为临时官职,用于加强中央集权,后开始过渡为常驻地方的巡抚官,后再对巡抚进行制衡,体现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始终处于动态演进过程之中,C项正确;中枢行政体制是中央官制即君主专制,材料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变化,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地方行政权力扩大,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动态演进,没有强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明朝提高宦官的文化水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皇权不断强化,通过提高宦官的文化水平,以司礼监制约内阁,反映了中枢政治运作变革,故选D项。宦官的权力来源于皇权,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排除A项。仅凭材料无法得出整个宫廷文化水平提升,排除B项。东厂与锦衣卫的设置时间均早于宣宗时期,排除C项。
6.答案:B
解析:材料中乾隆皇帝的谕旨是要求在文书中不得用“蒙古”“汉人”称呼蒙古族和汉族,而应称“蒙古”“内地”,这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对蒙古族和汉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其意在维护国家统一,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蒙古族和汉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而不是调整民族关系,排除C项;规范文书体例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盛世”一词主要出现在当时的官书之中,这是官方的舆论宣传,其目的是巩固统治,故选B项。对文化造成严重摧残的是清朝的文字狱,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官书对盛世的舆论宣传,无法体现“实至名归”,排除C项。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立,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代盟旗制度下盟旗各自为政,互不统属,旗札萨克由皇帝任命,理藩院监管,完善了蒙古部族的治理体系,强化了中央政府的集权统治,体现了独特创新的治边智慧,B项正确;A项错在“完全仿照”,盟旗制度具有创新性,排除A项;盟旗制度有利于缓解蒙古族的利益冲突,排除C项;盟旗制度不属于民族地区自治,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D
解析:选择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土司制度之下,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权限非常大,久而久之会对中央产生离心力,很容易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而在改土归流之下,由中央派遣流官对当地进行治理,这种做法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从而维护国家的统一。排除A:在改土归流之下,中央派遣官员治理地方,这与完善中央官制无关。排除B:在土司制度之下,少数民族首领在当地有很大的管理权,改土归流后少数民族人民被直接纳入地方政府管辖之下,而非民族自治,且题干之意着重强调改土归流对国家统一的作用。排除C:材料中做法不会消弭军事冲突。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乾隆朝奏折的数量和涉及的内容远超前朝,所以乾隆帝在奏折处理过程中多借重军机处,让军机处给出处理意见,体现军机处可以辅助皇帝处理奏折相关事宜。据此可知,军机处从无权过问奏折,到处理一些奏折,体现其职权有所扩大,A项正确。在乾隆朝之前军机处就已成为中枢机构,排除B项;材料的核心不是奏折的作用,而是皇帝、军机处与奏折的关系,排除C项;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一个人哪怕做过小偷,只要幡然悔悟,弃恶从善,即可以自救,也可以成为圣人,”可分析出王阳明主张唤醒人的主体意识,A项正确;和程朱理学的圣人观一致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不是实现四民地位平等,排除C项;马丁路德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与王阳明观点不同,排除D项。故选A项。
12.答案:A
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东汉的二元君主观,即掌握察举权力的郡守在郡民心目中亦有着君主的地位,故选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原因很多,该观念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B。儒学独尊地位并未受到挑战,故排除C。材料只能反映有这种认识,但不能说明该认识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力,故排除D。
1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世致用指的是做学问应该有益于国计民生,因此根据材料“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为之”可知A正确;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知行合一指的是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符合理的内涵,材料显然未涉及,C排除。故选A。
14.答案:A
解析:材料提到黄宗羲、顾炎武等一批士大夫认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教条、空谈是明朝覆亡的重要祸根,并提倡实学。这说明明末清初的政治动荡,迫使一批儒家学者反思儒学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故选A项;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倡导经世致用,但并没有发展成为士大夫阶层的共识,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排除C项;儒家思想从春秋战国开始就关注现实问题,排除D项。
15.答案:B
解析:据材料“批判和否定程朱理学……禁欲思想”“不仅强调穿衣吃饭这种人们的物质欲望就是‘人伦物理’之‘天理’”,还提出“私欲即为公利”及所学知识可知,李费的思想是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上的表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儒学的内容,B项正确;经世致用是顾炎武提出,较李贽时间晚,排除A项;李费的思想在当时社会并没有产生巨大影响,没有导致社会风气的逐渐堕落,排除C项;材料中李费的思想是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上的表现,没有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根据材料“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的是经世致用,A选项符合题意。人心一点灵明体现的是心为天地万物之主,B选项排除。循天下之公体现的是反对君主专制,C选项排除。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体现的是对君权的限制,D选项排除。
17.答案:(1)主张:主张君臣平等,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权;提倡“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强调“经世致用”。
(2)评析: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民本)。
晚清时期,维新、革命志士主张开启民智,反对君主专制,宣传民主思想。他们一方面引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另一方面又积极发掘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近代因素,作为自己政治主张的理论依据。黄宗羲的思想符合维新派和革命派的需要,因此受到重视。他们将《明夷待访录》与卢梭《民约论》相比附,宣传“人民主权”思想,反对君主专制,从而赋予黄宗羲的思想以近代意义,社会上出现了对黄宗羲“记忆复兴”的现象。
进入民国后,封建王朝已被推翻,共和政体建立,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时代的要求以及国人关注热点已发生变化,对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关注逐渐淡化。
总之,清末民初对黄宗羲的“记忆复兴”是对时代需求的回应。
解析:(1)根据材料“《明夷待访录》”与“《原君》《原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进行说明。在政治上,主张君臣平等,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权;在经济上,提倡“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在文化上,强调“经世致用”。
(2)根据材料“梁启超与谭嗣同等曾将《明夷待访录》‘节钞’送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民本);根据材料“虽不及《民约论》(又译《社会契约论》)之完备,民约之理,却已包括在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时期,维新、革命志士主张开启民智,反对君主专制,宣传民主思想;根据材料“该书中的《原君》《原臣》也曾被用作兴中会的宣传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一方面引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另一方面又积极发掘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近代因素,作为自己政治主张的理论依据。黄宗羲的思想符合维新派和革命派的需要,因此受到重视;根据材料“虽不及《民约论》(又译《社会契约论》)之完备,民约之理,却已包括在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将《明夷待访录》与卢梭《民约论》相比附,宣传“人民主权”思想,反对君主专制,从而赋予黄宗羲的思想以近代意义,社会上出现了对黄宗羲“记忆复兴”的现象;根据材料“其实今世共和、立宪制度之为物,即泰西亦不过起于近百年比附之言,传播既广以为所谓立宪、共和者不过如是,而不复追求其真义之所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入民国后,封建王朝已被推翻,共和政体建立,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时代的要求以及国人关注热点已发生变化,对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关注逐渐淡化。
最后,总结归纳,深化中心。总之,清末民初对黄宗羲的“记忆复兴”是对时代需求的回应。
18.答案:(1)表现: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手工业分工细、技术水平高;货币广泛流通;中心城市和大商人出现
(2)唐朝对外贸易繁荣;唐朝政治稳定,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周边国家和地区相对落后。
(3)白银大量流入;长途贩运加快;地域性商人和商帮出现;工商业市镇兴起;商业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1)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根据“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得出铁制农具应用于生产,牛耕得到推广;水利灌溉工程得到修建;根据“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得出农业进步,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广泛流通;根据“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得出出现一批商业城市,富商大贾崛起。
(2)根据“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新罗、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外交流频繁。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唐朝时期政治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领先。
(3)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根据“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得出白银大量涌入中国,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出现商帮。根据“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得出兴起一大批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19.答案:(1)重农抑商政策。
(2)闭关锁国政策。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它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
解析:(1)根据材料一“……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知材料主张限制工商业发展,重视农业生产,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
(2)一问根据材料二“南洋未禁之先……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可知为闭关锁国政策;二问评价结合所学从维护封建统治回答其积极影响;从海外市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等层面分析其消极影响。
解析:
20.答案:(1)变化: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朝,进一步扩大于雍正朝;上奏人撰写奏折不得泄密;不经任何机构、人员,直达御前。
(2)作用:加快了行政决策的效率;扩大了皇帝的政治视野,增加了决策的准确度;加强了皇帝对处理重大事务的独断地位,扩大了专制权力;各级官吏和百姓均处于皇权的严密监控之下,人身自由和思想受到限制,对社会进步产生了负面影响。
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康熙二十号(1681年)左右始有汉文奏折……到了雍正以后,……都可密折言事”可得出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朝,进一步扩大于雍正朝;根据材料“由于内容大都涉及官场隐私及地方动静,不能公开于众,只能由具折人和皇帝两人知道”可得出上奏人撰写奏折不得泄密;不经任何机构、人员,直达御前。
(2)根据“只能由具折人和皇帝两人知道”得出加快了行政决策的效率;根据“使皇帝了解不少从一般题奏中无法得知的情况,有助于进一步扩大视野”得出扩大了皇帝的政治视野,增加了决策的准确度;根据“与此同时,康熙帝也需将旨意直接朱批在奏折上,再发还本人”得出加强了皇帝对处理重大事务的独断地位,扩大了专制权力;根据“由于内容大都涉及官场隐私及地方动静,不能公开于众”得出各级官吏和百姓均处于皇权的严密监控之下,人身自由和思想受到限制,对社会进步产生了负面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单元测试卷(B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