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载,居民“徙居”,要申请办理“更籍”,未经官府批准,不得随便迁徙;外出要持有“符”之类凭证,否则便为“阑亡”,“捕阑亡者”政府有赏;对于脱籍逃亡的人,国家惩办很严。据此记载,可以推断出秦时( )
①政府重视户籍管理
②客观上限制了商业的发展
③用法律管理老百姓
④奖励战功以此为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秦汉时期,每一个适龄农村男子都要完成地方劳役,其劳役形式则根据需要,或者自行服役或者折成货币代役。以钱代役,其数量因时、因事、因地而异,具体收多少,则由基层决定。秦汉这一做法( )
A.增加了基层吏治腐败的风险 B.强化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D.保障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3.隋朝建立后,统治者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隋唐推行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B.缓和社会的矛盾
C.加强对百姓的控制 D.确保赋役的征派
4.北宋张载任官时,以“不刑一人”为理想的治政标准。他常设酒食招待乡里的老人,询问其疾苦,并教导他们训诫子弟的方法;为使县里颁布的文告家喻户晓,他还常把乡长们召集到衙门,“谆谆口谕,使往告其里闾”。这些做法( )
A.体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B.反映了律令儒家化的趋势
C.强调了基层教化的作用 D.利用乡约以净化民风民俗
5.宋代,主户“均为五等”,施行五等分户制,并据户等征收赋役。客户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良人身份,在户籍管理上有自己的专属户籍,并未附籍于主户。据材料可知,宋代的户籍管理制度( )
A.缩小了主户与客户的贫富差距 B.抑制了传统租佃关系的发展
C.推动了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保证了赋税制度的正常运转
6.在清初里甲系统中,官府户籍册上登记的“户”常常是一个一个的宗族组织,“摊丁入亩”政策实行后,官府的户籍编审更是完全放弃了对“户”的统计,此后各种隐匿人口都浮现到了户籍册上。这说明( )
A.清朝户籍制度有名无实 B.赋役政策影响户籍管理
C.官府户籍管理走向崩遗 D.宗族力量瓦解封建体制
7.下表所示为明中后期两湖保甲制的推行情况。
时间 地点 保甲实施情况 资料来源
正德年间(15006—1521) 洞庭湖区 南昌姜仪,字君隶,正德甲戌(1514)进士……时洞庭湖寇盗充斥,仪编渔艇为保甲……听其蚁聚而击之,所获盗贼即以赏,官司不问,湖商赖之 《巴陵县志》
崇祯二年(1629) 蕲水 李汝焕,进士,崇祯二年(1629)知县,值大造黄册,编审里甲,称平。行保甲、严更漏,浠(注:地名)民帖(注:顺从)然材 《蕲水县志》
料表明两湖地区保甲制度的推行( )
A.影响了少数民族的利益 B.表明地方官员文化素质都较高
C.导致农民起义不断 D.使部分地区社会治安有所好转
8.中国历代都设立了不少义仓、常平仓和惠民仓等。义仓属于地方性济民救灾设施,常平仓由朝廷兴办,另有惠民仓作为辅助之用,又设广惠仓以赈灾济民。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
A.以民间救济为主 B.人民社会福利完善
C.仓储制度集权化 D.社会救济方式多样
9.1951年,对于企业职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保险经费来源为企业,职工无需缴纳保险金,保险的管理单位为工会。对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国家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由国家定额和统包统配,不实行此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 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推行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这说明我国( )
A.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B.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 D.仅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
10.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至少有150个到170个村社。村社的职能之一是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定决定于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雅典自由民也获得了公民权。村社职能的规定( )
A.说明雅典基层社会治理混乱 B.意在推动雅典公民群体扩大
C.使雅典的权力运行臻于平衡 D.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民的个人自由
11.在中古时期的英国诺维奇市,市法规定城市市民大会召开前,每个区须派8~12名差役确保把开会的通知传达给每一个与会者,不能参加者必须有其他诚实的市民为其担保,说明缺席的适当理由,否则处以罚金。这说明( )
A.市法规定了市民行为准则 B.市民参与体现城市自治性
C.市民的政治实践经验丰富 D.市民参加市政会议不积极
12.英国自1601年颁布济贫法以来,长期坚持对贫困人口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健壮的流浪者和乞丐进行强制收容和强制劳动。20世纪初,济贫法的功能逐步被国家养老金、失业保险、健康保险等取代。这一变化体现了英国( )
A.自由主义的盛行 B.劳动力资源过剩 C.治理理念的进步 D.阶级斗争的激化
13.有学者指出,美国最初是由移民组成的拥有自治权利的殖民地市镇,然后在市镇基础上陆续建成13个分散的殖民地,美国独立革命是由13个互不相属的殖民地联合起来进行的。该观点可用来说明美国( )
A.三权分立的实践基础 B.移植了古希腊的村社体制
C.基层治理的历史传统 D.南北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14.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美国旅行时发现:在新英格兰的乡镇,买卖东西、打官司或增减预算,州政府从来不加干涉,然而州政府想在全州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教育制度,乡镇就得设立法律规定的学校。这反映出( )
A.乡镇与州权限界定不明晰 B.基层权力运行违背人民主权
C.乡镇的自治性质非常鲜明 D.地方自治彰显有限管辖色彩
15.1881年,德皇颁布诏书,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进行过火行为的镇压,而且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随后,政府出台了《医疗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和《伤残和养老保险法》。据此可知当时( )
A.德国通过加强社会保障缓和社会矛盾
B.这些举措意在提高工人阶级生活水平
C.德国基本实现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制度
D.第一国际推动欧洲工人斗争水平提高
16.下表是1960—1980年欧美部分国家公共福利支出(包括现金支出和健康保险)占CDP的比重情况(%)。由此可知,这些国家( )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瑞典 10.8 16.7 25.9
德国 18.1 19.5 25.7
英国 10.2 13.2 16.4
美国 7.3 10.4 15.0
A.社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B.国家制度已被部分破坏
C.人民斗争取得显著成果 D.政府社会保障不断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中英社会济困。(12分)
材料一 北宋由于田制不立,“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占田极少的自耕农户或沦为佃农,或涌入城市成为流民。北宋政府规定,农村占田20亩以下的五等户、城市家财50贯以下者为“贫下之民”,灾害的检视、赋税的免除到劳役的征发皆以此为准。除了传统的常平仓等救荒措施外,北宋先后出台济贫的法律,并设立福田院和居养院等机构,收养老病贫乏不能自存者。新兴的富民阶层也在地方设立经常性的机构,赈济邻里、兴教助学等。但纵观整个北宋,民间救济的地位和效果都难以和政府相提并论。
——摘编自张文《论两宋社会保障体系的演变脉络》
材料二 在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年)的英国(英格兰),贫困流浪人口逐年增加,其中一部分成为前工业时代的廉价劳动力,其余则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随着英国宗教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新教徒们认为贫穷是懒惰造成的,是可耻的;他们认定只有辛勤工作才能创造财富。1495年,英国颁布第一项关于贫困的法令,规定健壮的流浪穷人一旦被捕则须罚监禁数日,其间只供应水和面包,之后则强制遣返至出生地;如再次被捕则加重惩罚,甚至要遭受鞭刑;儿童流浪者必须充当学徒至成年。部分英国人文主义者则强调贫穷的社会因素,他们推动了英国议会济贫观念的转向。1572年,英国出台济贫法令,强调为健壮的流浪穷人提供工作;1598年,英国设立了贫民监督官办公处,负责征收济贫税和为健康的穷人提供工作。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北宋济贫事业发展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政府对贫民态度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据《闽书》记载,明初以来,除提供征派差役依据之外,里甲“祭祀、乡饮、迎春等事,皆其措办”,清朝则增加了宣读圣谕、倡导互助等新职能。里长和甲首多以宗族为中心,控制族内的人丁和田产,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应职务,形成了相当严密的赋役共同体。明清统治者制定了不少乡村治理的律令条规,还允许各地的家训族规成为国家律令的补充。福建地方官府大多要求基层“粮户归宗”,即承认里长和甲首的世袭特权,承认致仕归乡官僚的社会影响力,承认乡村社会的宗族自治,从而维护“服赋役而隶版籍”的统治秩序。
——据郑振满《明清福建的里甲户籍与家族组织》等
材料二 中世纪晚期的英国,村镇、庄园、教区共同构成了乡村基层组织,它们之间各自独立履行职权,又相互牵制和争夺。在这种形势下,村民们得以开展自我管理,乡村管理者由村民集体选举产生。那些具有法律知识的乡绅逐渐跻身治安法官之列,而约曼(富裕农民)则逐渐成为陪审团的主体。大量乡绅和约曼家庭的子弟,逐渐占据财政部、枢密院、议会等中央机关的要职,挑战贵族对官职的垄断地位。村庄共同体逐渐摒弃了血缘关系纽带,形成基于地域的具有共同担当、共同抵御的集体意识。
——据侯建新《中英封建晚期乡村组织比较》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福建地方乡村治理的特点及其成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清福建和中世纪晚期英国乡村治理方式的异同。(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1949年,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公房公产统一管理的决定》,该决定赋予了城镇房屋公有的性质,并规定对其进行统一管理,所以房屋并无进入市场买卖、流通的可能,导致当时在新房屋的开发建设方面,只有国家统一投资这一渠道。……国家对城镇职工收取少量的租金不足以支付房屋的维护和管理费用,……这样的政策使得城镇居民对房屋近似于无偿使用。1979年我国以西安、南宁、柳州和梧州四个城市为试点,国家统一建设房屋,允许出售新建住房。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提出“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1982年政府为了鼓励公民购买公房,推出了新的措施——国家、单位和职工按“三三制”原则承担购房费用。……政府随即将改革的目标转向了提高住房租金。
——摘编自艾其茂《新中国六十年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住房保障制度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建国初期相比,改革开放初期住房保障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全民就业、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但是,过度的社会保障,加大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开始向近代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赈济制度已经衰落,传统的家庭救济模式也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结构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立法工作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已经略见成效,例如1915年仿照欧美《济贫法》制定的《游民习艺所章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福利立法,则以1943年《社会救济法》为其典型,将社会上极度贫困的弱势群体与受灾民众作为优先照顾的对象。由于近代中国复杂的社会环境,社会福利立法产生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摘编自聂鑫《近代中国社会立法与福利国家的建构》等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劳动保险法规,至1957年,“初步建成了以国家责任为主体,覆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生活方方面面的福利制度”。改革开放后,以城乡统筹为特征的社会福利制度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社会福利制度从城乡分割到城乡全覆盖,努力实现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保障。
——摘编自胡晓义《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现代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4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对于脱籍逃亡的人,国家惩办很严”和“未经官府批准,不得随便迁徙”可知,政府重视对户籍的管理,①正确;商业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秦朝法律规定“居民‘徙居’,要申请办理‘更籍’,未经官府批准,不得随便迁徙”限制了人口的流动,进而客观上限制了商业的发展,②正确;根据材料“《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可知,秦时用法律的手段管理老百姓,③正确;奖励耕战是商鞅变法时期富国强兵的政策,且材料强调用法律手段限制人口的流动,与奖励战功没有关系,④错误。故选A项。
2.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秦汉时期农民承担着地方劳役,虽然可以以钱代役,但是以钱代役没有客观的标准且掌握在基层官吏的手中,这增加了基层吏治腐败的风险,A项正确;以钱代役将弱化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B项;小农经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产生,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保障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D
解析:对封建国家而言,赋役是国家财政的根本,而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隋朝和唐朝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其主要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确保赋役的征派,故D项正确。“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对百姓的控制”是该措施实行的结果,而非目的,A、C两项错误;材料中加强对户籍的管理是为了确保赋役的征派,不是缓和社会的矛盾,B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张载为官时期,重德轻刑,利用基层的乡老、乡长来劝谕百姓,体现了其重视基层教化的作用,C项正确;张载经常召集乡老乡长,并非无为,排除A项;律令儒家化强调的是法律中渗透了大量儒家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张载为官时期,并未提到对乡约的利用,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C
解析:据题干可知宋代施行五等分户制,主户分五等并据户等征收赋役,客户有独立身份和专属户籍且未附籍于主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户籍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征收和徭役摊派,其本质是保证了赋税制度的正常运转,D项正确;这种制度不一定能缩小主户与客户的贫富差距,排除A项;它与传统租佃关系的发展并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户籍管理主要是出于统治需要,不能说明推动了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清朝户籍制度与赋役征发紧密相关,“摊丁入亩”所确立的赋役征发以土地为单一标准使户籍编审失去了财政功能,“户”不再具有计税单位的意义和功用,户籍册真实性大增,故选B项。户籍编审废止后,户籍册并未随之废弃,在基层治理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A、C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清初的宗族组织在政府征发赋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证宗族力量维护着封建体制的运转,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时洞庭湖寇盗充斥,仪编渔艇为保甲……听其蚁聚而击之”“值大造黄册,编审里甲,称平”可知,明朝中后期保甲制度的推行使部分地区的社会治安有所好转,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少数民族,故A项错误;保甲制度的推行与官员文化素质无关,故B项错误;保甲制度的推行未导致农民起义不断,故C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材料“常平仓由朝廷兴办,另有惠民仓作为辅助之用,又设广惠仓以赈灾济民”体现的是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D正确。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51年国家保险只针对企业职工、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国家工作人员,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则扩大了享受社会保障的范围和设施,说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A项正确;材料仅仅涉及社会保险相关法律,不能得出“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排除B项;材料强调公民社会福利水平得到提高而非降低,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村社的职能之一是登记本村社……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雅典自由民也获得了公民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村社的设立削弱了氏族贵族势力,使更多人获得公民权,扩大了雅典公民群体,故B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内容并没有反映权力运行的问题,故C项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11.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诺维奇市为了确保市民参与城市事务的管理,推出了一系列规范性举措保证市民大会体制正常运转,而这种强制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做法体现出城市所具有的自治性质,B项正确。材料主要介绍的是市民被强制性地参与市民大会,并非市民行为准则,排除A项。C、D两项表述在材料中均无足够信息支撑,排除。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最初合理安排对贫困人口的救济,且济贫法不断发展和完善,可见英国治理理念不断进步,C项正确;材料所述与自由主义的盛行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英国劳动力资源数量状况和英国阶级斗争的内容,排除B、D两项。
1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独立前,美国是由移民组成的拥有自治权利的殖民地市镇,美国独立战争就是由13个互不相属的殖民地联合起来进行的,这说明美国在独立前就有基层治理的历史传统,C项正确;美国独立前,已是拥有13个独立殖民地的自治联合体,没有体现出三权分立的实践基础,排除A项;材料并未表现出古希腊的村社体制,排除B项;南北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乡镇在很多事务上保持着地方自治的传统,但同时需要实行州政府规定的统一制度,即地方自治并非绝对自治,彰显有限管辖色彩,故选D项。从乡镇与州政府管辖的事务上可以看出,乡镇在关涉地方事务上拥有自治权,而州政府则对关涉全州的重要事务拥有管辖权,A项错误。从乡镇独立处理地方事务可以看出,在基层权力运行中渗透着人民主权的理念,B项错误。C项表述并未全面反映材料主旨,忽视了州政府对乡镇部分事务拥有管辖权。
1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出台了《医疗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和《伤残和养老保险法》’可知,德国政府建立包括医疗、工伤事故、伤残和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地位,缓和了社会矛盾,A项正确;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排除B项:19世纪末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初建时期,尚未“基本实现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排除C项;第一国际 1876年解散,排除D项。故选A项。
16.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相关知识点。A.材料内容看不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故A错误;B.材料从数据的层面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地发展,政府社会保障不断加强的史实,这并不能体现西方的国家制度被破坏,故B错误;C.材料从数据的层面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地发展,政府社会保障不断加强的史实,而并未体现政府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出现的原因,故C错误;D.材料中“1960年”到“1980年”瑞典的公共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0.8%增长到25.9%,德国从18.1%增长到26.7%,英国从10.2%增长到16.4%,美国从7.3%增长到15.0%的描述反映出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地发展,政府社会保障不断加强,故D正确。
17.答案:(1)特点:分城乡划定贫困标准;法律法规引领;在继承中有所创新;政府为主,民间为辅。
(2)转变:由粗暴惩罚到帮助其回归社会。
作用:为工场手工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客观上促进了农村贫民向城市流动;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为近代英国济贫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建立积累了经验。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北宋政府规定,农村占田20亩以下的五等户、城市家财50贯以下者为‘贫下之民’”可分析得出分城乡划定贫困标准;根据材料“北宋先后出台济贫的法律”可分析得出法律法规引领;根据材料“除了传统的常平仓等救荒措施外,北宋先后出台济贫的法律,并设立福田院和居养院等机构”可分析得出在继承中有所创新;根据材料“但纵观整个北宋,民间救济的地位和效果都难以和政府相提并论”可分析得出政府为主,民间为辅。
(2)转变:根据材料“部分英国人文主义者则强调贫穷的社会因素,他们推动了英国议会济贫观念的转向。1572年,英国出台济贫法令,强调为健壮的流浪穷人提供工作;1598年,英国设立了贫民监督官办公处,负责征收济贫税和为健康的穷人提供工作”可分析得出,由粗暴惩罚到帮助其回归社会。作用:根据材料“贫困流浪人口逐年增加,其中一部分成为前工业时代的廉价劳动力”可分析得出为工场手工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廉价劳动力是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政府对贫民态度的转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流浪人口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政府对贫民态度的转变,为近代英国济贫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建立积累了经验。
18.答案:(1)特点:以宗族为中心:职能丰富多元,灵活变通;充分发挥里长和甲首的作用;道德教化与法律规范相结合:国家指令和地方自治相结合。
成因: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儒家思想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发展。
(2)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层民众自治;地方实力派成为行使治理权的主体;法律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较为突出。
异:前者呈现自上而下的中央权力渗透,后者呈现自下而上的地方权力宣示;前者乡村治理人员主要由世袭产生,后者乡村治理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前者主要以血缘宗族为纽带,而后者则以地域共同体为纽带。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多以宗族为中心”得出:以宗族为中心;根据材料一“除提供征派差役依据之外,里甲‘祭祀、乡饮、迎春等事,皆其措办’,清朝则增加了宣读圣谕、倡导互助等新职能”得出:职能丰富多元,灵活变通;根据材料一“里长和甲首多以宗族为中心,控制族内的人丁和田产,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应职务,形成了相当严密的赋役共同体”得出:充分发挥里长和甲首的作用;根据材料一“统治者制定了不少乡村治理的律令条规,还允许各地的家训族规成为国家律令的补充”得出:道德教化与法律规范相结合;根据材料一“承认里长和甲首的世袭特权,承认致仕归乡官僚的社会影响力,承认乡村社会的宗族自治”得出:国家指令和地方自治相结合。成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小农经济可得出: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结合古代的政治制度可得出: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结合儒家思想可得出:儒家思想的影响;结合选官制度可得出:科举制度的发展。
(2)同:根据材料一“承认乡村社会的宗族自治”和根据材料二“村镇、庄园、教区共同构成了乡村基层组织”可得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层民众自治;根据材料一“里长和甲首多以宗族为中心,控制族内的人丁和田产”和根据材料二“大量乡绅和约曼家庭的子弟,逐渐占据财政部、枢密院、议会等中央机关的要职”可得出:地方实力派成为行使治理权的主体;根据材料一“明清统治者制定了不少乡村治理的律令条规”和根据材料二“那些具有法律知识的乡绅逐渐跻身治安法官之列,而约曼(富裕农民)则逐渐成为陪审团的主体”可分析出法律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较为突出。异:根据材料一“明清统治者制定了不少乡村治理的律令条规”、材料二“大量乡绅和约曼家庭的子弟,逐渐占据财政部、枢密院、议会等中央机关的要职”可得出:前者呈现自上而下的中央权力渗透,后者呈现自下而上的地方权力宣示;根据材料一“里长和甲首的世袭特权”、材料二“乡村管理者由村民集体选举产生”可得出:前者乡村治理人员主要由世袭产生,后者乡村治理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根据材料一“世袭”、材料二“形成基于地域的具有共同担当、共同抵御的集体意识”可得出:前者主要以血缘宗族为纽带,而后者则以地域共同体为纽带。
19.答案:(1)特点:房屋不进入市场;房屋具有公有性;城镇住房实行福利性分配制度(或无偿使用)。(3点)
(2)新变化:允许房屋私有;允许公房出售或个人购房,住房商品化;个人出资比重增加。(3点)
原因: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的发展的推动;解决人口增加的问题;缓解国家的财政压力。(任意3点)
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房屋并无进入市场买卖、流通的可能,导致当时在新房屋的开发建设方面,只有国家统一投资这一渠道。”可知,房屋不进入市场;依据材料呢“,该决定赋予了城镇房屋公有的性质,并规定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可知,房屋具有公有性;依据材料“国家对城镇职工收取少量的租金不足以支付房屋的维护和管理费用,……这样的政策使得城镇居民对房屋近似于无偿使用。”可知,城镇住房实行福利性分配制度(或无偿使用)。
(2)变化:依据材料“1979年我国以西安、南宁、柳州和梧州四个城市为试点,国家统一建设房屋,允许出售新建住房。”可知,允许房屋私有、允许公房出售或个人购房,住房商品化;依据材料“1982年政府为了鼓励公民购买公房,推出了新的措施——国家、单位和职工按“三三制”原则承担购房费用。……政府随即将改革的目标转向了提高住房租金。”可知,个人出资比重增加。
原因:依据材料“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提出‘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可知,个人购买房屋,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缓解国家的财政压力;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国家决定实施改革开放,随后着手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城市化进程发展速度加快;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改革,解决人口增加的问题。
20.答案:(1)特点:由国家及政府主导;用法律手段加以保证;以国家财政做基本保障;覆盖面广且体系健全。
不同之处:近代中国社会福利实际效果非常有限,覆盖面、保障范围小;现代中国逐渐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制,覆盖面和范围广。
主要原因:近代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中国由学习苏联到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
历史经验:社会保障制度要与国情相结合;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要以民生为根本立足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单元检测卷(A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