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殷商时代,殷人迷信“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为取悦鬼神有时残民以事神,杀人以殉己。西周统治者则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既要“敬天”又要“保民”。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时期( )
A.治国理念中的理性色彩增强 B.传统统治秩序走向瓦解
C.民本思想开始成为主流价值 D.统治者摈弃了鬼神崇拜
【答案】A
【知识点】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可知,殷商时期宗天尚鬼,到西周时期,统治者敬天而保民,这一变化反映出西周时期出现早期民本思想,治国理念中的理性色彩增强,故A正确;
B、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传统统治秩序走向瓦解”不符合西周的时代特征,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 西周时期出现早期民本思想,并未成为主流价值,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西周统治者则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既要‘敬天’又要‘保民’”可知,西周统治者并未摈弃对鬼神的崇拜,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西周时期的治国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战国时期,原有公社农民聚族而居的状态逐渐瓦解,国家通过“分田而耕”的方式,将土地分给农民,使之安心务农,形成了“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局面。据此可知,当时(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个体小农经济得到发展
C.铁犁牛耕技术普及 D.手工业和商业受到抑制
【答案】B
【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战国时期,井田制遭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公田制度是受到破坏而非完善,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原有公社聚族而居被打破,国家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形成了“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局面,农业经营方式由原来的集体协作到家庭个体生产,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 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推广,秦汉时期得以普及,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 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土地制度的变化和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无直接关系,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小农经济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3.(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大量秦简,大部分为秦朝法律,这些秦律内容广泛,远超出李悝《法经》的范畴。其中《徭律》有关征发徭役的内容也与《史记》记载的内容不同。这表明( )
A.考古成果印证文献记载 B.秦律实行轻罪重刑原则
C.考古发现丰富历史认知 D.秦朝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法律体系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徭律》有关征发徭役的内容与《史记》记载的内容不同,不能印证《史记》记载的内容,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 轻罪重刑是秦律的刑罚原则,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大量秦简,大部分为秦朝法律,这些秦律内容广泛,远超出李悝《法经》的范畴”,可知,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秦律内容比《法经》广泛,与《史记》关于秦律内容的记载不同,多种史料的使用扩展了对秦律内容的认知,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 秦朝国家组织能力强大是指在专制集权统治下,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军事活动,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4.(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汉武帝前期,政府各部门常常抢购物资,引起物价上涨;地方上交中央的贡赋,“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且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创建新的监察制度 B.任用酷吏治理地方
C.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D.加强对市场的控制
【答案】D
【知识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新的监察制度指的是刺史制度,刺史的主要职责是监察郡守、地方“强宗豪右”和诸侯王国,而非针对题干中的问题,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 任用酷吏治理地方,针对的是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与题干陈述的问题无关,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针对的是当时币制混乱,郡国铸币使地方豪强实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与题干陈述的问题无关,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汉武帝前期,政府各部门常常抢购物资,引起物价上涨;地方上交中央的贡赋”可知,针对题干中的问题,汉武帝采取均输平准政策,加强了物资运输和市场物价的调控,打击富商大贾,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5.(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北魏“于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羽毛齿革之属,无远不至”。南北朝间国书往来,本来的套话是“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后来为“欲示无外之意”而不分彼此,改成“想境内清晏,今万国安和”,并取得南北一致的认同。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
A.华夏认同观念开始形成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 D.民族隔阂已经消除
【答案】C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民族交融,华夏认同观念开始形成,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安史之乱后,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于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无远不至”可看出南北之间经济往来频繁联系密切,由南北朝之间国书往来中措辞的修改“并取得南北一致的认同”可看出南北政权间认同感增强,反映出当时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题干材料显示的是南北之间经济往来频繁、政权之间认同感增强,而“民族隔阂已经消除”的表达过于绝对,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北魏时期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6.(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安史之乱后,户口削减,按丁收税已无法实施,旧制积弊甚久,“天下之人苦而无告”。唐德宗时,宰相杨炎改变课税标准,“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即舍人税地。这一变化( )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导致了均田制走向瓦解
C.限制了唐后期土地兼并 D.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答案】A
【知识点】唐朝的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 安史之乱后,原有的租庸调制存在严重弊端,所以唐德宗时期实施了两税法,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转而舍人税地,这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税源,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故A正确;
B、结合所学知识,均田制的瓦解是实施两税法的原因而非后果,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 两税法征税标准的变化反映出国家实际上已不再限制土地兼并,因此两税法的实施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兼并,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由于两税法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转而舍人税地,因此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两税法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7.(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图。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
A.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 B.基层社会治理渐趋深入
C.因战乱导致社会动荡 D.新县增置招徕移民聚集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税场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说明该地区东部经济比西部发达,而非协调发展,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 唐中后期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将很多税场升为县,朝廷派遣官吏到此治理,据图可知,五代十国时期,由场升县主要分布在东部,宋代主要分布在西部,说明该地区社会治理渐趋深入,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 唐末五代,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移民聚集导致新县增置,而非新县增置招徕移民聚集,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宋代基层治理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8.(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有学者对《汉谟拉比法典》中的用词频率进行统计,“阿维鲁”(泛指自由人)最为常用,其次就是“贝勒”一词,表示某物的所有者,如“田主”“奴隶主”“房主”“大牲畜的主人”“园主”等。这反映出当时古巴比伦王国( )
A.重视保护公民自由 B.王权与神权相统一
C.法律体系较为完备 D.私有经济得到发展
【答案】D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与《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材料虽提到“自由人”的使用频率最高,但主要是为了区分自由人和奴隶,而非强调公民的自由,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未体现出当时古巴比伦王国王权与神权的统一,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未涉及法律条文的具体内容和框架,不能体现法律体系的完备,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中关于“所有者”的用词较多,反映了此时对物品所有权的重视,这是古巴比伦奴隶制私有经济发展的结果,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9.(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掷铁饼者》(见图)是希腊艺术家米隆于公元前5世纪所创作的青铜雕塑,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该雕塑作品( )
A.刻画出“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B.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C.反映了公民通过体育竞技参与国家管理
D.体现了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答案】D
【知识点】古代希腊文明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神人同形同性”是古希腊神话中神的特点,而该雕塑作品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与神无关,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 该作品展现的是掷铁饼的运动感和人体的健美、力量,而不是人物的内心世界,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 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每个公民可以通过抽签方式,担任一定的官职,轮番而治,通过公民大会、陪审法庭、四(五)百人议事会等机构,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 据图示信息可知,掷铁饼的强烈动感与雕像的稳定感结合得非常好,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 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古希腊文明的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0.(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近代科学有两大基因:古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与基督教信仰,它们之间的整合是中世纪后期的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完成的。通过经院哲学,希腊人的逻辑的、理性的、论证的精神开始进入基督教的学术世界。由此可见,中世纪基督教( )
A.传承并发展了西欧思想文化 B.以“理性”作为精神内核
C.长期依附于古希腊哲学传统 D.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独立
【答案】A
【知识点】基督教会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在漫长的中世纪,随着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衰落,其所蕴涵的理性精神亦随之式微,经院哲学(一种基督教神学)是在基督教信仰吸收古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的基督教学说,西方近代哲学、自然科学亦是直接从其中孕育而生的,故A正确;
B、结合所学知识,中世纪,古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形式逻辑)仅是为论证基督教教义服务的,而并非基督教的精神内核,18世纪的启蒙运动才以“理性”作为精神内核,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 是古希腊哲学传统长期依附于基督教,而非基督教长期依附于古希腊哲学传统,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 中世纪,自然哲学(近代自然科学的前身)曾长期依附于宗教神学,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独立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世纪基督教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1.(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1863年,美国太平洋铁路开始施工,最难修的西段又称“中央太平洋铁路”,修筑工程主要由华工承担,为此牺牲的华工的数量至少有1200人。1869年,太平洋铁路完工,它使美国东西部终于连成一体。这说明当时( )
A.铁路修建导致美国南北矛盾激化
B.华工为美国西部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C.该铁路的修建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D.清政府迫于人口压力鼓励移民海外
【答案】B
【知识点】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1861年,南北矛盾激化美国内战爆发,这主要是由于奴隶制存废和关税等问题,而非美国太平洋铁的修建,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修筑工程主要由华工承担,为此牺牲的华工的数量至少有1200人”,从华工承担主要建设任务和华工牺牲人数,可看出华工在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修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美国后续西部开发创造了有利的交通条件,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1865年,内战结束,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 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而非迫于人口压力鼓励移民,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华工对美洲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2.(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及其在三大产业中的分配占比
时间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单位:10亿美元) 分配占比(%)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5年 275.4 25.3 45.0 27.7
1980年 507.5 18.5 43.8 37.7
1985年 664.2 11.2 38.7 50.1
1994年 2243.8 8.7 37.4 53.6
A.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增强 B.发达国家“滞胀”现象严重
C.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动 D.世贸组织推动国际贸易增长
【答案】C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经济全球化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未体现其他经济力量的崛起和发展情况,不能看出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增强,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滞胀”现象,80年代,先后走出了“滞胀”危机,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 1975年—1994年,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累计额呈增长趋势,且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逐渐上升,可知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推动了东道国产业升级,促使第三产业的就业增加,改变了世界劳动力市场结构,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 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3.(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一位学者在考证马可·波罗在中国的行迹时,做了如下分析。这表明( )
《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元世祖至元十五年,一个叫马薛里吉思的基督徒在镇江做官三年,建了两座基督教堂。经查证,马薛里吉思,《元史》中无传,可见不是个重要人物,而元代人俞希鲁纂的《至顺镇江志》又记载此人于至元十五年到镇江任副达鲁花赤(官名),在此建了六座基督教教堂,而马可·波罗只提两座,可能他只看到两座,也许其他教堂还没有建。
A.官方正史更具史料研究价值
B.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事实
C.历史研究应坚持多种史料互证
D.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相较于民间文书,官方史书文献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权威性等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和政治性,不能一概而论,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 历史叙述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因此综合多种历史叙述不一定能够确认历史事实,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 该作者在考证马可·波罗在中国的行迹时,将《马可·波罗行纪》和多个其他史料进行研究和比较,进一步去伪存真,接近历史真实,这体现了史料互证原则,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 历史事实除了通过历史叙述,还可以通过实物呈现,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历史研究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4.(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兰克指出:“约翰·加尔文(1509—1564,欧洲宗教改革家)是美国真正的创始人。”尽管兰克的评论让某些人觉得怪异,却为来自不同地方、持不同信条的史学家们所普遍认同。这反映出( )
A.宗教权力侵蚀美国的政治制度 B.美国文化深受加尔文教影响
C.美国宪法体现了人人平等原则 D.史学界对独立战争评价一致
【答案】B
【知识点】宗教改革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在美国,宗教与政治制度虽然具有密切关系,但宗教作为公民私人信仰事务不能侵入国家所代表的政治领域和公共事务领域,不能与政治权力形成竞争或结盟关系,只能在自身范围内依法开展活动,只有在这个领域内才有宗教自由可言,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签订“五月花号公约”的清教徒正是奉加尔文教义,并用加尔文主义塑造了清教徒的精神气质,其核心理念,如因信称义、天职思想、山巅之城等,深刻地影响了美国政治文化,奠定了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基础,因此加尔文被认为是“美国真正的创始人”,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 美国宪法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史学家们普遍认同的只是“美国文化深受加尔文教影响”这一观点,而非对独立战争评价一致,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宗教改革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5.(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的胜利持高度肯定的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导致当时中国社会舆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B.资本主义道路被知识界否定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D.国人对列强侵略本质认识加深
【答案】D
【知识点】“一战”的影响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出现于国民革命时期,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后知识界爆发了“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主张点滴的改造,赞成资本主义道路,陈独秀主张整体革新肯定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道路并未被完全否定,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 1919年前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未发生变化且与本题无关,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使国人对帝国主义侵略本质认识加深,使得国人开始由向西方学习到转而“以俄为师”,关注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一战对中国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6.(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1995年3月,法国开始将其国家图书馆收藏的100万册图书数字化。同年5月,法、日、英等7国的国家图书馆成立G7全球数字图书馆集团,目标是组织一个大型人类知识的虚拟馆藏,通过网络为公众服务。这表明( )
A.信息革命促进文化共享发展 B.各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
C.区域经济集团助力文化传承 D.世界文化呈现同质化趋势
【答案】A
【知识点】图书馆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 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载体,使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故A正确;
B、结合所学知识, 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图书为可移动文物,不属于文化遗产范畴,且材料只涉及7国而不是各国,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中七国集团为文化范畴的数字图书馆集团,并非区域经济集团,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 世界文化在交流和融合中仍保持其多样性而非同质化,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信息革命对图书馆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52分。
17.(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丝绸之路自开通以来,长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这条道路上奔走的,有各国的使团,他们携带大批财货。中国的使团带往西方的多为丝绸、黄金、铜币,而西方各国使臣带来的则是良马、珠玑、各类珍宝和各种珍禽异兽。这些使团不但进行政治磋商、外交活动,而且更是商业流通的主要担当者。中国的丝绸、缯彩,以赏赐之名,源源流向西方。除了这种官方的商业使团外,在丝绸之路上奔走的,当然更多的是私家商人。他们亦组成团队,贩运奇珍异宝以牟利。而随着使臣、商人的往来,不仅只是东西方的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也广泛进行,中国的先进农业、水利、冶金技术,传向西方,而域外的乐舞、服饰、饮食、家具等,纷纷传进中原。丝绸之路在古代也不是完全的和平之路,不同国家的军队时常沿此路行进,相互杀伐攻略。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此前东西方之间数量有限的奢侈品贸易逐渐发展为生活必需品的大宗贸易。跨大西洋贸易的情况尤其如此,美洲种植园生产了大量烟草、蔗糖及其他在欧洲销售的商品,同时必须进口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并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的三角贸易。这个时期新兴的大宗全球贸易的另一个分支便是西欧与东欧之间的贸易,西欧进口的是原材料,特别是粮食,东欧则进口纺织品、武器、金属产品及殖民地商品。西欧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其与美洲或与东欧的贸易,其原因有二:第一、西欧的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织品,担心因此而造成的金银流失会危及国家安全;第二、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产品,因为亚洲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用金银支付它想要的亚洲产品。直到18世纪末欧洲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这一问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东西方交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东西方贸易相比,16—18世纪中期国际贸易有哪些发展。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
【答案】(1)特点:丝绸之路成为重要通道;以民间商贸为主,也有官方贸易;朝贡贸易是中外交流的主要形式;以奢侈品贸易为主;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相结合;以和平交往为主,也有战争攻伐;主要局限在亚欧大陆之间;中国居于主导地位。
(2)发展:商路转移;贸易规模、范围扩大;商品结构变化,数量和种类增多;西欧在东方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西欧重商主义盛行;早期殖民扩张兴起;出现了大规模的国际分工;西欧居于主导地位。
(3)认识;商路的开辟和畅通保障了贸易活动的进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丰富了商路和贸易的文化内涵。
【知识点】古代商路上的中西物质与技术交流;古代商路上的中西精神文化交流;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的联系
【解析】【分析】(1)特点:据材料“丝绸之路……长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可得出丝绸之路成为重要通道;据材料“这些使团不但进行政治磋商、外交活动,而且更是商业流通的主要担当者”,“除了这种官方的商业使团外……当然更多的是私家商人”可得出以民间商贸为主,也有官方贸易;据材料“中国的丝绸、缯彩,以赏赐之名,源源流向西方”可得出朝贡贸易是中外交流的主要形式;据材料“中国的使团带往西方的多为丝绸、黄金、铜币,而西方各国使臣带的则是良马、珠玑、各类珍宝和各种珍禽异兽”,“他们亦组成团队,贩运奇珍异宝以牟利”可得出以奢侈品贸易为主;据材料“不仅只是东西方的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也广泛进行……传进中原”可得出商品贸易与文化交流相结合;据材料“丝绸之路在古代也不是完全的和平之路,不同国家的军队时常沿此路行进,相互杀伐攻略”可得出以和平交往为主,也有战争攻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主要局限在亚欧大陆之间,中国居于主导地位。
(2)发展: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可得出商路转移;据材料“此前东西方之间数量有限的奢侈品贸易逐渐发展为生活必需品的大宗贸易”,“美洲种植园生产了大量烟草、蔗糖”,“这个时期新兴的大宗全球贸易……西欧进口的是原材料,特别是粮食,东欧则进口纺织品、武器、金属产品及殖民地商品”可得出贸易规模、范围扩大,商品结构变化,数量和种类增多;据材料“亚洲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用金银支付它想要的亚洲产品”可得出西欧在东方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据材料“西欧的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织品,担心因此而造成的金银流失会危及国家安全”可得出西欧重商主义盛行;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早期殖民扩张兴起,出现了大规模的国际分工,西欧居于主导地位。
(3)认识:据材料“丝绸之路自开通以来,长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得出商路的开辟和畅通保障了贸易活动的进行;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此前东西方之间数量有限的奢侈品贸易逐渐发展为生活必需品的大宗贸易”,得出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据材料“这个时期新兴的大宗全球贸易的另一个分支便是西欧与东欧之间的贸易,西欧进口的是原材料,特别是粮食,东欧则进口纺织品、武器、金属产品及殖民地商品。西欧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其与美洲或与东欧的贸易”,得出文化交流丰富了商路和贸易的文化内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古代东西方交流的特点,理解16—18世纪中期国际贸易发展的表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8.(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洋务运动时期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机构是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其课程表规定:“馆中肄习洋文四种,即英、法、德、俄四国文字也。”其译书活动集中在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据《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记载,共出书160种,以自然科学和兵工技术的译介为主,对社会科学的译介只占总译书数的五分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译介的对象转向日本,从日文转译了大量的以西方治国、强国之法为重点的社会科学知识书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渐为译介主体。1900—1911年,国人通过日文、英文、法文共译各种西书至少有1599种,超过此前90年中国译书总数的两倍。其中,1902—1904年共译书533种,译自日语的书目有321种,比译自英、德、法文的总和还要多。
——摘编自卢明玉《西人西学翻译与晚清救国良策的探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译书活动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译书活动。
【答案】(1)变化:译书内容由以应用科学为主到以社会科学为主;译介对象由以欧美为主到以日本为主;译书主体由官方机构到民间知识分子(留学生)群体;译书总数及规模不断增加和扩大。
(2)简评: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向西方学习的重要路径;体现出“中体西用”思想;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启迪了民智;反映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不断走向深入;推动了晚清社会的近代化转型。
【知识点】文化传承的载体
【解析】【分析】(1)变化: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以自然科学和兵工技术的译介为主,对社会科学的译介只占总译书数的五分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译介的对象转向日本,从日文转译了大量的以西方治国、强国之法为重点的社会科学知识书籍”可得出译书内容由以应用科学为主到以社会科学为主;据材料“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其课程表规定‘馆中肄习洋文四种,即英、法、德、俄四国文字也’”,“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译介的对象转向日本,从日文转译……”,“1902—1904年共译书533种,译自日语的书目有321种,比译自英、德、法文的总和还要多”可得出译介对象由以欧美为主到以日本为主;据材料“洋务运动时期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机构是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渐为译介主体”可知译书主体由官方机构到民间知识分子(留学生)群体;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据《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记载,共出书160种”,“1902一1904年共译书533种,译自日语的书目有321种,比译自英、德、法文的总和还要多”可得出译书总数及规模不断增加和扩大。
(2)简评:据材料“洋务运动时期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机构是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得出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向西方学习的重要路径;据材料“以自然科学和兵工技术的译介为主”,得出体现出“中体西用”思想;从对民众思想的影响分析,得出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启迪了民智;据材料“从日文转译了大量的以西方治国、强国之法为重点的社会科学知识书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渐为译介主体”,得出反映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不断走向深入;推动了晚清社会的近代化转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晚清译书活动的变化及其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9.(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化史》目录节选
下编中华文化历程 第一章上古: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 第二章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第三章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第四章秦汉:一统的帝国与统一的文化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第六章隋唐:隆盛时代 第七章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的勃兴 第八章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 第九章明:沉暮与开新 第十章清:烂熟与式微 ……
——摘录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或某一阶段,围绕“中华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论题: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中华文化鲜明的人文主题在这一时期确定;以注重对认识对象的直觉体悟和整体把握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在这一时期建构;重伦理道德、重个人修养、重实用理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在这一时期树立;士人集团在这一时期集结;“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机制在这一时期形成。
综上,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知识点】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解析】【分析】设问是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或某一阶段,围绕“中华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首先,据材料“第一章上古: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第二章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得出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其次,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对文化的影响,并引出对百家争鸣的说明。说明先秦时期,人文主题、思维方式、价值判断标准、士人集团和文化包容机制的信息即可。例如: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中华文化鲜明的人文主题在这一时期确定;以注重对认识对象的直觉体悟和整体把握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在这一时期建构;重伦理道德、重个人修养、重实用理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在这一时期树立;士人集团在这一时期集结;“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机制在这一时期形成。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四川省遂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殷商时代,殷人迷信“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为取悦鬼神有时残民以事神,杀人以殉己。西周统治者则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既要“敬天”又要“保民”。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时期( )
A.治国理念中的理性色彩增强 B.传统统治秩序走向瓦解
C.民本思想开始成为主流价值 D.统治者摈弃了鬼神崇拜
2.(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战国时期,原有公社农民聚族而居的状态逐渐瓦解,国家通过“分田而耕”的方式,将土地分给农民,使之安心务农,形成了“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局面。据此可知,当时(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个体小农经济得到发展
C.铁犁牛耕技术普及 D.手工业和商业受到抑制
3.(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大量秦简,大部分为秦朝法律,这些秦律内容广泛,远超出李悝《法经》的范畴。其中《徭律》有关征发徭役的内容也与《史记》记载的内容不同。这表明( )
A.考古成果印证文献记载 B.秦律实行轻罪重刑原则
C.考古发现丰富历史认知 D.秦朝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4.(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汉武帝前期,政府各部门常常抢购物资,引起物价上涨;地方上交中央的贡赋,“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且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创建新的监察制度 B.任用酷吏治理地方
C.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D.加强对市场的控制
5.(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北魏“于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羽毛齿革之属,无远不至”。南北朝间国书往来,本来的套话是“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后来为“欲示无外之意”而不分彼此,改成“想境内清晏,今万国安和”,并取得南北一致的认同。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
A.华夏认同观念开始形成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 D.民族隔阂已经消除
6.(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安史之乱后,户口削减,按丁收税已无法实施,旧制积弊甚久,“天下之人苦而无告”。唐德宗时,宰相杨炎改变课税标准,“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即舍人税地。这一变化( )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导致了均田制走向瓦解
C.限制了唐后期土地兼并 D.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7.(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图。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
A.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 B.基层社会治理渐趋深入
C.因战乱导致社会动荡 D.新县增置招徕移民聚集
8.(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有学者对《汉谟拉比法典》中的用词频率进行统计,“阿维鲁”(泛指自由人)最为常用,其次就是“贝勒”一词,表示某物的所有者,如“田主”“奴隶主”“房主”“大牲畜的主人”“园主”等。这反映出当时古巴比伦王国( )
A.重视保护公民自由 B.王权与神权相统一
C.法律体系较为完备 D.私有经济得到发展
9.(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掷铁饼者》(见图)是希腊艺术家米隆于公元前5世纪所创作的青铜雕塑,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该雕塑作品( )
A.刻画出“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B.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C.反映了公民通过体育竞技参与国家管理
D.体现了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10.(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近代科学有两大基因:古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与基督教信仰,它们之间的整合是中世纪后期的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完成的。通过经院哲学,希腊人的逻辑的、理性的、论证的精神开始进入基督教的学术世界。由此可见,中世纪基督教( )
A.传承并发展了西欧思想文化 B.以“理性”作为精神内核
C.长期依附于古希腊哲学传统 D.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独立
11.(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1863年,美国太平洋铁路开始施工,最难修的西段又称“中央太平洋铁路”,修筑工程主要由华工承担,为此牺牲的华工的数量至少有1200人。1869年,太平洋铁路完工,它使美国东西部终于连成一体。这说明当时( )
A.铁路修建导致美国南北矛盾激化
B.华工为美国西部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C.该铁路的修建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D.清政府迫于人口压力鼓励移民海外
12.(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及其在三大产业中的分配占比
时间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单位:10亿美元) 分配占比(%)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5年 275.4 25.3 45.0 27.7
1980年 507.5 18.5 43.8 37.7
1985年 664.2 11.2 38.7 50.1
1994年 2243.8 8.7 37.4 53.6
A.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增强 B.发达国家“滞胀”现象严重
C.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动 D.世贸组织推动国际贸易增长
13.(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一位学者在考证马可·波罗在中国的行迹时,做了如下分析。这表明( )
《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元世祖至元十五年,一个叫马薛里吉思的基督徒在镇江做官三年,建了两座基督教堂。经查证,马薛里吉思,《元史》中无传,可见不是个重要人物,而元代人俞希鲁纂的《至顺镇江志》又记载此人于至元十五年到镇江任副达鲁花赤(官名),在此建了六座基督教教堂,而马可·波罗只提两座,可能他只看到两座,也许其他教堂还没有建。
A.官方正史更具史料研究价值
B.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事实
C.历史研究应坚持多种史料互证
D.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14.(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兰克指出:“约翰·加尔文(1509—1564,欧洲宗教改革家)是美国真正的创始人。”尽管兰克的评论让某些人觉得怪异,却为来自不同地方、持不同信条的史学家们所普遍认同。这反映出( )
A.宗教权力侵蚀美国的政治制度 B.美国文化深受加尔文教影响
C.美国宪法体现了人人平等原则 D.史学界对独立战争评价一致
15.(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的胜利持高度肯定的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导致当时中国社会舆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B.资本主义道路被知识界否定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D.国人对列强侵略本质认识加深
16.(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1995年3月,法国开始将其国家图书馆收藏的100万册图书数字化。同年5月,法、日、英等7国的国家图书馆成立G7全球数字图书馆集团,目标是组织一个大型人类知识的虚拟馆藏,通过网络为公众服务。这表明( )
A.信息革命促进文化共享发展 B.各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
C.区域经济集团助力文化传承 D.世界文化呈现同质化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52分。
17.(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丝绸之路自开通以来,长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这条道路上奔走的,有各国的使团,他们携带大批财货。中国的使团带往西方的多为丝绸、黄金、铜币,而西方各国使臣带来的则是良马、珠玑、各类珍宝和各种珍禽异兽。这些使团不但进行政治磋商、外交活动,而且更是商业流通的主要担当者。中国的丝绸、缯彩,以赏赐之名,源源流向西方。除了这种官方的商业使团外,在丝绸之路上奔走的,当然更多的是私家商人。他们亦组成团队,贩运奇珍异宝以牟利。而随着使臣、商人的往来,不仅只是东西方的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也广泛进行,中国的先进农业、水利、冶金技术,传向西方,而域外的乐舞、服饰、饮食、家具等,纷纷传进中原。丝绸之路在古代也不是完全的和平之路,不同国家的军队时常沿此路行进,相互杀伐攻略。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此前东西方之间数量有限的奢侈品贸易逐渐发展为生活必需品的大宗贸易。跨大西洋贸易的情况尤其如此,美洲种植园生产了大量烟草、蔗糖及其他在欧洲销售的商品,同时必须进口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并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的三角贸易。这个时期新兴的大宗全球贸易的另一个分支便是西欧与东欧之间的贸易,西欧进口的是原材料,特别是粮食,东欧则进口纺织品、武器、金属产品及殖民地商品。西欧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其与美洲或与东欧的贸易,其原因有二:第一、西欧的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织品,担心因此而造成的金银流失会危及国家安全;第二、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产品,因为亚洲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用金银支付它想要的亚洲产品。直到18世纪末欧洲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这一问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东西方交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东西方贸易相比,16—18世纪中期国际贸易有哪些发展。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
18.(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洋务运动时期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机构是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其课程表规定:“馆中肄习洋文四种,即英、法、德、俄四国文字也。”其译书活动集中在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据《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记载,共出书160种,以自然科学和兵工技术的译介为主,对社会科学的译介只占总译书数的五分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译介的对象转向日本,从日文转译了大量的以西方治国、强国之法为重点的社会科学知识书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渐为译介主体。1900—1911年,国人通过日文、英文、法文共译各种西书至少有1599种,超过此前90年中国译书总数的两倍。其中,1902—1904年共译书533种,译自日语的书目有321种,比译自英、德、法文的总和还要多。
——摘编自卢明玉《西人西学翻译与晚清救国良策的探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译书活动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译书活动。
19.(2024高二下·遂宁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化史》目录节选
下编中华文化历程 第一章上古: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 第二章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第三章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第四章秦汉:一统的帝国与统一的文化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第六章隋唐:隆盛时代 第七章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的勃兴 第八章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 第九章明:沉暮与开新 第十章清:烂熟与式微 ……
——摘录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或某一阶段,围绕“中华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可知,殷商时期宗天尚鬼,到西周时期,统治者敬天而保民,这一变化反映出西周时期出现早期民本思想,治国理念中的理性色彩增强,故A正确;
B、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传统统治秩序走向瓦解”不符合西周的时代特征,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 西周时期出现早期民本思想,并未成为主流价值,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西周统治者则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既要‘敬天’又要‘保民’”可知,西周统治者并未摈弃对鬼神的崇拜,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西周时期的治国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答案】B
【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战国时期,井田制遭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公田制度是受到破坏而非完善,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原有公社聚族而居被打破,国家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形成了“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局面,农业经营方式由原来的集体协作到家庭个体生产,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 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推广,秦汉时期得以普及,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 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土地制度的变化和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无直接关系,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小农经济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3.【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法律体系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徭律》有关征发徭役的内容与《史记》记载的内容不同,不能印证《史记》记载的内容,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 轻罪重刑是秦律的刑罚原则,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大量秦简,大部分为秦朝法律,这些秦律内容广泛,远超出李悝《法经》的范畴”,可知,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秦律内容比《法经》广泛,与《史记》关于秦律内容的记载不同,多种史料的使用扩展了对秦律内容的认知,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 秦朝国家组织能力强大是指在专制集权统治下,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军事活动,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4.【答案】D
【知识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新的监察制度指的是刺史制度,刺史的主要职责是监察郡守、地方“强宗豪右”和诸侯王国,而非针对题干中的问题,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 任用酷吏治理地方,针对的是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与题干陈述的问题无关,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针对的是当时币制混乱,郡国铸币使地方豪强实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与题干陈述的问题无关,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汉武帝前期,政府各部门常常抢购物资,引起物价上涨;地方上交中央的贡赋”可知,针对题干中的问题,汉武帝采取均输平准政策,加强了物资运输和市场物价的调控,打击富商大贾,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5.【答案】C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民族交融,华夏认同观念开始形成,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安史之乱后,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于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无远不至”可看出南北之间经济往来频繁联系密切,由南北朝之间国书往来中措辞的修改“并取得南北一致的认同”可看出南北政权间认同感增强,反映出当时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题干材料显示的是南北之间经济往来频繁、政权之间认同感增强,而“民族隔阂已经消除”的表达过于绝对,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北魏时期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6.【答案】A
【知识点】唐朝的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 安史之乱后,原有的租庸调制存在严重弊端,所以唐德宗时期实施了两税法,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转而舍人税地,这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税源,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故A正确;
B、结合所学知识,均田制的瓦解是实施两税法的原因而非后果,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 两税法征税标准的变化反映出国家实际上已不再限制土地兼并,因此两税法的实施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兼并,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由于两税法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转而舍人税地,因此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两税法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7.【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税场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说明该地区东部经济比西部发达,而非协调发展,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 唐中后期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将很多税场升为县,朝廷派遣官吏到此治理,据图可知,五代十国时期,由场升县主要分布在东部,宋代主要分布在西部,说明该地区社会治理渐趋深入,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 唐末五代,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移民聚集导致新县增置,而非新县增置招徕移民聚集,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宋代基层治理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8.【答案】D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与《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材料虽提到“自由人”的使用频率最高,但主要是为了区分自由人和奴隶,而非强调公民的自由,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未体现出当时古巴比伦王国王权与神权的统一,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未涉及法律条文的具体内容和框架,不能体现法律体系的完备,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中关于“所有者”的用词较多,反映了此时对物品所有权的重视,这是古巴比伦奴隶制私有经济发展的结果,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9.【答案】D
【知识点】古代希腊文明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神人同形同性”是古希腊神话中神的特点,而该雕塑作品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与神无关,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 该作品展现的是掷铁饼的运动感和人体的健美、力量,而不是人物的内心世界,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 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每个公民可以通过抽签方式,担任一定的官职,轮番而治,通过公民大会、陪审法庭、四(五)百人议事会等机构,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 据图示信息可知,掷铁饼的强烈动感与雕像的稳定感结合得非常好,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 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古希腊文明的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0.【答案】A
【知识点】基督教会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在漫长的中世纪,随着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衰落,其所蕴涵的理性精神亦随之式微,经院哲学(一种基督教神学)是在基督教信仰吸收古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的基督教学说,西方近代哲学、自然科学亦是直接从其中孕育而生的,故A正确;
B、结合所学知识,中世纪,古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形式逻辑)仅是为论证基督教教义服务的,而并非基督教的精神内核,18世纪的启蒙运动才以“理性”作为精神内核,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 是古希腊哲学传统长期依附于基督教,而非基督教长期依附于古希腊哲学传统,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 中世纪,自然哲学(近代自然科学的前身)曾长期依附于宗教神学,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独立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世纪基督教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1.【答案】B
【知识点】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1861年,南北矛盾激化美国内战爆发,这主要是由于奴隶制存废和关税等问题,而非美国太平洋铁的修建,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修筑工程主要由华工承担,为此牺牲的华工的数量至少有1200人”,从华工承担主要建设任务和华工牺牲人数,可看出华工在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修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美国后续西部开发创造了有利的交通条件,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1865年,内战结束,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 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而非迫于人口压力鼓励移民,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华工对美洲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2.【答案】C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经济全球化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未体现其他经济力量的崛起和发展情况,不能看出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增强,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滞胀”现象,80年代,先后走出了“滞胀”危机,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 1975年—1994年,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累计额呈增长趋势,且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逐渐上升,可知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推动了东道国产业升级,促使第三产业的就业增加,改变了世界劳动力市场结构,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 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3.【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相较于民间文书,官方史书文献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权威性等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和政治性,不能一概而论,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 历史叙述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因此综合多种历史叙述不一定能够确认历史事实,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 该作者在考证马可·波罗在中国的行迹时,将《马可·波罗行纪》和多个其他史料进行研究和比较,进一步去伪存真,接近历史真实,这体现了史料互证原则,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 历史事实除了通过历史叙述,还可以通过实物呈现,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历史研究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4.【答案】B
【知识点】宗教改革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在美国,宗教与政治制度虽然具有密切关系,但宗教作为公民私人信仰事务不能侵入国家所代表的政治领域和公共事务领域,不能与政治权力形成竞争或结盟关系,只能在自身范围内依法开展活动,只有在这个领域内才有宗教自由可言,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签订“五月花号公约”的清教徒正是奉加尔文教义,并用加尔文主义塑造了清教徒的精神气质,其核心理念,如因信称义、天职思想、山巅之城等,深刻地影响了美国政治文化,奠定了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基础,因此加尔文被认为是“美国真正的创始人”,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 美国宪法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史学家们普遍认同的只是“美国文化深受加尔文教影响”这一观点,而非对独立战争评价一致,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宗教改革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5.【答案】D
【知识点】“一战”的影响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 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出现于国民革命时期,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后知识界爆发了“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主张点滴的改造,赞成资本主义道路,陈独秀主张整体革新肯定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道路并未被完全否定,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 1919年前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未发生变化且与本题无关,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使国人对帝国主义侵略本质认识加深,使得国人开始由向西方学习到转而“以俄为师”,关注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一战对中国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6.【答案】A
【知识点】图书馆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 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载体,使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故A正确;
B、结合所学知识, 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图书为可移动文物,不属于文化遗产范畴,且材料只涉及7国而不是各国,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中七国集团为文化范畴的数字图书馆集团,并非区域经济集团,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 世界文化在交流和融合中仍保持其多样性而非同质化,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信息革命对图书馆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7.【答案】(1)特点:丝绸之路成为重要通道;以民间商贸为主,也有官方贸易;朝贡贸易是中外交流的主要形式;以奢侈品贸易为主;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相结合;以和平交往为主,也有战争攻伐;主要局限在亚欧大陆之间;中国居于主导地位。
(2)发展:商路转移;贸易规模、范围扩大;商品结构变化,数量和种类增多;西欧在东方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西欧重商主义盛行;早期殖民扩张兴起;出现了大规模的国际分工;西欧居于主导地位。
(3)认识;商路的开辟和畅通保障了贸易活动的进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丰富了商路和贸易的文化内涵。
【知识点】古代商路上的中西物质与技术交流;古代商路上的中西精神文化交流;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的联系
【解析】【分析】(1)特点:据材料“丝绸之路……长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可得出丝绸之路成为重要通道;据材料“这些使团不但进行政治磋商、外交活动,而且更是商业流通的主要担当者”,“除了这种官方的商业使团外……当然更多的是私家商人”可得出以民间商贸为主,也有官方贸易;据材料“中国的丝绸、缯彩,以赏赐之名,源源流向西方”可得出朝贡贸易是中外交流的主要形式;据材料“中国的使团带往西方的多为丝绸、黄金、铜币,而西方各国使臣带的则是良马、珠玑、各类珍宝和各种珍禽异兽”,“他们亦组成团队,贩运奇珍异宝以牟利”可得出以奢侈品贸易为主;据材料“不仅只是东西方的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也广泛进行……传进中原”可得出商品贸易与文化交流相结合;据材料“丝绸之路在古代也不是完全的和平之路,不同国家的军队时常沿此路行进,相互杀伐攻略”可得出以和平交往为主,也有战争攻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主要局限在亚欧大陆之间,中国居于主导地位。
(2)发展: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可得出商路转移;据材料“此前东西方之间数量有限的奢侈品贸易逐渐发展为生活必需品的大宗贸易”,“美洲种植园生产了大量烟草、蔗糖”,“这个时期新兴的大宗全球贸易……西欧进口的是原材料,特别是粮食,东欧则进口纺织品、武器、金属产品及殖民地商品”可得出贸易规模、范围扩大,商品结构变化,数量和种类增多;据材料“亚洲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用金银支付它想要的亚洲产品”可得出西欧在东方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据材料“西欧的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织品,担心因此而造成的金银流失会危及国家安全”可得出西欧重商主义盛行;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早期殖民扩张兴起,出现了大规模的国际分工,西欧居于主导地位。
(3)认识:据材料“丝绸之路自开通以来,长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得出商路的开辟和畅通保障了贸易活动的进行;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此前东西方之间数量有限的奢侈品贸易逐渐发展为生活必需品的大宗贸易”,得出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据材料“这个时期新兴的大宗全球贸易的另一个分支便是西欧与东欧之间的贸易,西欧进口的是原材料,特别是粮食,东欧则进口纺织品、武器、金属产品及殖民地商品。西欧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其与美洲或与东欧的贸易”,得出文化交流丰富了商路和贸易的文化内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古代东西方交流的特点,理解16—18世纪中期国际贸易发展的表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8.【答案】(1)变化:译书内容由以应用科学为主到以社会科学为主;译介对象由以欧美为主到以日本为主;译书主体由官方机构到民间知识分子(留学生)群体;译书总数及规模不断增加和扩大。
(2)简评: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向西方学习的重要路径;体现出“中体西用”思想;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启迪了民智;反映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不断走向深入;推动了晚清社会的近代化转型。
【知识点】文化传承的载体
【解析】【分析】(1)变化: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以自然科学和兵工技术的译介为主,对社会科学的译介只占总译书数的五分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译介的对象转向日本,从日文转译了大量的以西方治国、强国之法为重点的社会科学知识书籍”可得出译书内容由以应用科学为主到以社会科学为主;据材料“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其课程表规定‘馆中肄习洋文四种,即英、法、德、俄四国文字也’”,“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译介的对象转向日本,从日文转译……”,“1902—1904年共译书533种,译自日语的书目有321种,比译自英、德、法文的总和还要多”可得出译介对象由以欧美为主到以日本为主;据材料“洋务运动时期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机构是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渐为译介主体”可知译书主体由官方机构到民间知识分子(留学生)群体;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据《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记载,共出书160种”,“1902一1904年共译书533种,译自日语的书目有321种,比译自英、德、法文的总和还要多”可得出译书总数及规模不断增加和扩大。
(2)简评:据材料“洋务运动时期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机构是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得出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向西方学习的重要路径;据材料“以自然科学和兵工技术的译介为主”,得出体现出“中体西用”思想;从对民众思想的影响分析,得出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启迪了民智;据材料“从日文转译了大量的以西方治国、强国之法为重点的社会科学知识书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渐为译介主体”,得出反映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不断走向深入;推动了晚清社会的近代化转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晚清译书活动的变化及其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9.【答案】论题: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中华文化鲜明的人文主题在这一时期确定;以注重对认识对象的直觉体悟和整体把握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在这一时期建构;重伦理道德、重个人修养、重实用理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在这一时期树立;士人集团在这一时期集结;“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机制在这一时期形成。
综上,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知识点】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解析】【分析】设问是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或某一阶段,围绕“中华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首先,据材料“第一章上古: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第二章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得出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其次,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对文化的影响,并引出对百家争鸣的说明。说明先秦时期,人文主题、思维方式、价值判断标准、士人集团和文化包容机制的信息即可。例如: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中华文化鲜明的人文主题在这一时期确定;以注重对认识对象的直觉体悟和整体把握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在这一时期建构;重伦理道德、重个人修养、重实用理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在这一时期树立;士人集团在这一时期集结;“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机制在这一时期形成。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四川省遂宁市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