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1·全国乙卷·T25)表1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郡名 西汉末 东汉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56 771 20 123
太原(今属山西) 169 863 30 902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 359 316 528 551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 461 587 404 448
豫章(今属江西) 67 462 406 496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21 092 212 284
据表1可知,在此期间 ( )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2.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3.(2016·江苏单科·T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4.(2016·海南单科·T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 )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5.史料记载,北方的后赵皇帝石勒曾写信给东晋豫州刺史祖逖,要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魏书·食货志》曰:“自魏德既广……于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羽毛、齿革之属,无远不至。”这些现象集中反映出此时 ( )
A.政权林立更迭频繁
B.南北经济差距在缩小
C.北方商品经济繁荣
D.南北方联系未曾中断
6.西晋太康时(280—289年),江南各州户数在全国总户数中所占比重分别为:荆州15.62%,扬州12.25%,交州1.03%,广州1.72%,而荆州还包括江北十余郡,扬州还包括江北两个郡。这说明当时 ( )
A.江南地区得到普遍的开发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南方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7.(2023·南京调研)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耕作工具与耕作技术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如发明了畜力牵引的铁齿耙、使用绳索软套、发明短辕的蔚犁以及耕耙耱技术。对此,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
A.生存压力倒逼技术革新
B.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C.受江南先进技术的启发
D.良好政治环境的推动
8.三国时期的田庄,多以屯、营等编制单位或堡、寨等建筑外观来命名;东晋南朝时期的田庄则多称为别墅、田园。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出 ( )
A.政局的稳定性有所加强
B.士族势力受到削弱
C.大土地所有制继续发展
D.商品经济发展迟滞
9.十六国时期“中原残荒,坞壁盈世”。坞壁(也称坞堡)以一种特殊的土地占有形态,兼具政治、军事和地方社会基层组织职能,经营方式带有庄园制经济色彩。坞壁主通过宗族实现对乡党和流民的控制。统治者因从坞壁攫取大量资源而优抚坞壁主,承认其合法身份及坞壁作为社会基层机构的地位。据此可知,坞壁的发展
( )
A.导致人身依附关系普遍化
B.强化了国家的基层治理能力
C.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蔓延
D.减少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10.东晋初年为北方移民设置沿用其原籍的郡名、县名的安置点,称侨郡、侨县,并任命流民中的士族担任郡守、县令。侨人户籍称“白籍”,不算正式编户,不必承担国家税役。该政策的实施 ( )
A.引发了西北少数民族内迁
B.实现了社会成员身份平等
C.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垦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1.《魏书》记载,太和改制以前,“钱货无所周流”。太和十九年(495年)铸行太和五铢,“虽利于京邑之肆,而不入徐、扬之市”,“不行于天下”,黄河流域的河北诸州“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河南诸州也是各种货币和谷帛杂用。这说明北魏时期( )
A.北方商品经济出现严重衰退
B.实物税取代货币税成为主体
C.小农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D.物物交换成为主要交换形式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林武术讲究内功修炼,奉行“禅武合一”的修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林武术。随着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迅速从马背上下来,依照周代进行射礼、讲武和田猎等活动。这反映出当时 ( )
A.多元文化交汇融合
B.内外兼修的外域习俗盛行
C.文武并举宣威天下
D.崇尚周礼的复古逆流出现
13.曹操出身卑微,德行不佳,为正统封建士大夫不齿,而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中,编者着力刻画曹操智慧谋略、明智豁达、随机应变等性格特点,塑造了一个乱世英雄的形象。这折射出当时 ( )
A.道德危机日渐加剧
B.选官制度发生变革
C.士人个体意识觉醒
D.儒学正统地位丧失
14.人物品藻指对人物的品鉴和评论。魏晋时期人物品藻逐渐脱离了儒教礼法虚名的束缚,由之前的政治学为主转向美学为主,重在对人物风采、风姿和风韵的审美评价。这一转变折射出魏晋时期 ( )
A.门阀士族的衰落 B.人文精神的活跃
C.民族交融的加强 D.三教合一的加速
15.魏晋风度指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人生观:在人格上追求独立、自由,反对礼教,追求隐逸;在交往中喜好清谈;喜好服食药、酒;在服饰上追求洒脱。影响魏晋风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商品经济发展 B.社会政治环境
C.儒学地位动摇 D.士人群体扩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题,共15分。
1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处于单一政权的统治之下是常态……南北朝都不代表“常态”,但又都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回归”……中国历史的连续性是举世无双的,但“连续性”并不是说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动态进程,是在各种波动和“变态”中体现出来……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 三纲者,何谓也 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班固等《白虎通义·三纲六纪》
汉末魏晋时期,经学之风的深刻影响对社会秩序和人伦纲常造成了重大破坏。
——韩东育《关于汉末魏晋世风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长江流域原本“刀耕水耨”的原始耕垦方式逐渐得到改变……越来越注重精耕细作。东晋政府鉴于江淮地介南北之间,适宜在水稻收割后安排三麦(旱作物)的种植,以济匮乏,于是下诏:“……投秋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
——徐臣攀《汉唐时期农耕区拓展研究》
材料四 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庆之因此羽仪服式悉如魏法,江表士庶竞相模楷。
——摘编自《洛阳伽蓝记》
材料五 见下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之“变态”的主要表现。(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之“变态”中所蕴含的“回归”的因素。(8分)六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30分钟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1·全国乙卷·T25)表1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郡名 西汉末 东汉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56 771 20 123
太原(今属山西) 169 863 30 902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 359 316 528 551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 461 587 404 448
豫章(今属江西) 67 462 406 496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21 092 212 284
据表1可知,在此期间 ( )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解析】选A。由表格数据可知西汉末至东汉中期,北方地区的代郡、太原户数明显减少,南方地区的豫章、零陵户数明显增多。西汉末年北方战乱,南方经济发展加速,故南方人口增加明显,故选A。豪强大族势力在东汉增强,到魏晋时期发展成为士族门阀,故B错误。由于南方经济发展,此时南北经济的差距缩小,故C错误。个体农耕经济衰退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错误。
2.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仍在北方,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故A、C、D错误;从题干中“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的信息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发展,故B正确。
3.(2016·江苏单科·T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解析】选B。材料“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表明灌溉工具是翻车,使用的是人力,不是农具自动化,故A错误;翻车是灌溉工具,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故B正确;标志着灌溉技术成熟的是筒车,故C错误;材料“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可看出农业生产对自然还是有依赖的,始终不能摆脱自然的束缚,故D错误。
4.(2016·海南单科·T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 )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解析】选A。由 “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看出作者的目的是反对粗放式的滥种,要求把每一块土地达到最理想的产出,故A正确;作者反对扩大种植面积的目的是要求把每一块土地精耕细作,不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土地所有制的产生是封建制度的必然结果,故B错误;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恰好适合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与“抑制农业的进步”不符,故C错误;在北魏时期,人地矛盾还没有达到特别尖锐的程度,明清时期比较明显,故D错误。
5.史料记载,北方的后赵皇帝石勒曾写信给东晋豫州刺史祖逖,要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魏书·食货志》曰:“自魏德既广……于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羽毛、齿革之属,无远不至。”这些现象集中反映出此时 ( )
A.政权林立更迭频繁
B.南北经济差距在缩小
C.北方商品经济繁荣
D.南北方联系未曾中断
【解析】选D。据材料“北方的后赵皇帝石勒曾写信给东晋豫州刺史祖逖,要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自魏德既广……于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无远不至”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贸易仍在不断发展,故选D;材料强调的是经济上的联系,而不是政治上政权更替频繁,排除A;材料说明的是南北地区之间贸易的联系,而不是强调南北方经济的对比,排除B;南北互市,而非北方地区商业发展,排除C。
6.西晋太康时(280—289年),江南各州户数在全国总户数中所占比重分别为:荆州15.62%,扬州12.25%,交州1.03%,广州1.72%,而荆州还包括江北十余郡,扬州还包括江北两个郡。这说明当时 ( )
A.江南地区得到普遍的开发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南方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解析】选C。据材料“江南各州户数在全国总户数中所占比重分别为:荆州15.62%,扬州12.25%,交州1.03%,广州1.72%”可知,江南各州户数荆州与扬州较多,而交州、广州则较少,说明南方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故选C;魏晋时期南方地区初步开发,普遍的说法错误,排除A;西晋末年北方大乱,北人大量南迁,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魏晋时期,南方初步开发,北方仍是经济重心 ,经济趋向平衡的说法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7.(2023·南京调研)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耕作工具与耕作技术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如发明了畜力牵引的铁齿耙、使用绳索软套、发明短辕的蔚犁以及耕耙耱技术。对此,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
A.生存压力倒逼技术革新
B.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C.受江南先进技术的启发
D.良好政治环境的推动
【解析】选A。根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动荡不安,为了生活,人们不得不采取更新技术的办法来提高粮食产量,因此材料隐含的信息是“生存压力倒逼技术革新”,故选A;根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处于分裂阶段,排除B;根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技术本身落后,江南的先进技术是北民南迁带去的,排除C;根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尤其北方动荡不安状态更为明显,排除D。
8.三国时期的田庄,多以屯、营等编制单位或堡、寨等建筑外观来命名;东晋南朝时期的田庄则多称为别墅、田园。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出 ( )
A.政局的稳定性有所加强
B.士族势力受到削弱
C.大土地所有制继续发展
D.商品经济发展迟滞
【解析】选A。据材料“多以屯、营等编制单位或堡、寨等建筑外观来命名”“多称为别墅、田园”可知东晋南朝时期的田庄名称相比三国时期更加具有生产生活气息,军事色彩明显减弱,这说明当时南方地区的社会政治局势逐渐稳定,故选A;士族以庄园经济为基础,田庄经济的渐趋稳定有利于增强士族势力,排除B;材料并未对田庄经济的规模的生产能力进行说明,无法体现大土地所有制的继续发展,排除C;材料只介绍了田庄经济的发展情况,并未对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进行介绍,而且江南地区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
9.十六国时期“中原残荒,坞壁盈世”。坞壁(也称坞堡)以一种特殊的土地占有形态,兼具政治、军事和地方社会基层组织职能,经营方式带有庄园制经济色彩。坞壁主通过宗族实现对乡党和流民的控制。统治者因从坞壁攫取大量资源而优抚坞壁主,承认其合法身份及坞壁作为社会基层机构的地位。据此可知,坞壁的发展
( )
A.导致人身依附关系普遍化
B.强化了国家的基层治理能力
C.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蔓延
D.减少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可知,坞壁兼具政治、军事和地方社会基层组织职能,通过宗族实现对乡党和流民的控制,导致流民和乡党依附坞壁主,即导致人身依附关系普遍化,故选A;坞壁对乡党和流民的控制不利于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排除B;坞壁本身就是土地兼并的结果,不能抑制土地兼并现象,排除C;统治者从坞壁攫取大量资源不能说明减少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D。
10.东晋初年为北方移民设置沿用其原籍的郡名、县名的安置点,称侨郡、侨县,并任命流民中的士族担任郡守、县令。侨人户籍称“白籍”,不算正式编户,不必承担国家税役。该政策的实施 ( )
A.引发了西北少数民族内迁
B.实现了社会成员身份平等
C.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垦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选C。据材料“为北方移民设置沿用其原籍的郡名、县名的安置点”“任命流民中的士族担任郡守、县令”“侨人户籍……不算正式编户,不必承担国家税役”结合所学可知,东晋政府对北方地区迁出的移民进行异地安置,侨人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垦,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故选C;该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垦,不会引发西北少数民族内迁,A不符合史实,排除;B说法不符合史实,封建社会中的成员身份并不平等,排除B;该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垦,不能体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
11.《魏书》记载,太和改制以前,“钱货无所周流”。太和十九年(495年)铸行太和五铢,“虽利于京邑之肆,而不入徐、扬之市”,“不行于天下”,黄河流域的河北诸州“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河南诸州也是各种货币和谷帛杂用。这说明北魏时期( )
A.北方商品经济出现严重衰退
B.实物税取代货币税成为主体
C.小农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D.物物交换成为主要交换形式
【解析】选A。据材料“钱货无所周流”“不行于天下”“河南诸州也是各种货币和谷帛杂用”可知,北魏时期货币流通不畅,且出现了实物交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衰退,故选A;唐中期开始的两税法实现了由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变,且材料信息并未体现税收方式的转变,排除B;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一定程度上与商品经济发展有冲突,但材料中的现象是货币流通不畅,与小农经济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河南诸州出现了物物交换,但其同时还有货币交易,并未说明以哪种交易方式为主,排除D。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林武术讲究内功修炼,奉行“禅武合一”的修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林武术。随着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迅速从马背上下来,依照周代进行射礼、讲武和田猎等活动。这反映出当时 ( )
A.多元文化交汇融合
B.内外兼修的外域习俗盛行
C.文武并举宣威天下
D.崇尚周礼的复古逆流出现
【解析】选A。少林武术“禅武合一”体现中原武术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交汇;“依照周代……等活动”说明北方少数民族学习中原文化,即多元文化交汇融合,故选A;“外域习俗”说法错误,排除B;“文武并举”只是表象,实质是多元文化交融,排除C;少数民族学习中原文化,崇尚周礼,并非复古逆流,排除D。
13.曹操出身卑微,德行不佳,为正统封建士大夫不齿,而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中,编者着力刻画曹操智慧谋略、明智豁达、随机应变等性格特点,塑造了一个乱世英雄的形象。这折射出当时 ( )
A.道德危机日渐加剧
B.选官制度发生变革
C.士人个体意识觉醒
D.儒学正统地位丧失
【解析】选C。据材料“编者着力刻画曹操智慧谋略、明智豁达、随机应变等性格特点”可知,当时编者打破了传统的道德门第观念,以性格才学来评价曹操,体现了当时部分士大夫阶层个体意识的觉醒,故选C;“德行不佳,为正统封建士大夫不齿”说明当时的道德观念依然非常浓厚,属于社会的主流思想,排除A;材料中对曹操的评价只是编者个人的观点,不能反映整个国家选官制度的变化,排除B;魏晋时期儒学始终占据正统地位,只是受到了来自佛道思想的挑战,排除D。
14.人物品藻指对人物的品鉴和评论。魏晋时期人物品藻逐渐脱离了儒教礼法虚名的束缚,由之前的政治学为主转向美学为主,重在对人物风采、风姿和风韵的审美评价。这一转变折射出魏晋时期 ( )
A.门阀士族的衰落 B.人文精神的活跃
C.民族交融的加强 D.三教合一的加速
【解析】选B。魏晋时期的士人关注“风采、风姿和风韵的审美评价”的背后是注重自我、表现自我、关注自我审美意识的时代,即人文精神自觉的时代,故选B;魏晋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实行,门阀势力进一步发展,排除A;民族交融的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粗犷但充满生气的精神,给冷淡僵硬的中国文化带来了新鲜的空气,追求宏伟、刚健、豪迈的审美价值趋向逐渐形成,排除C;“风采、风姿和风韵的审美评价”与玄学有关,与佛教与道教无直接联系,况且“三教合一”出现于隋唐以后,排除D。
15.魏晋风度指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人生观:在人格上追求独立、自由,反对礼教,追求隐逸;在交往中喜好清谈;喜好服食药、酒;在服饰上追求洒脱。影响魏晋风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商品经济发展 B.社会政治环境
C.儒学地位动摇 D.士人群体扩大
【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并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可知,追求独立、自由、崇尚清谈、追求洒脱的魏晋风度是在士族阶层崛起、统治阶级内部残杀,政局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士大夫逃避现实政治黑暗、崇尚玄学而形成的人生观,即魏晋风度的形成主要是社会政治环境影响的结果,故选B。魏晋风度的形成同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A;魏晋时期儒学地位动摇是魏晋风度形成的影响而非原因,排除C;士人群体扩大并非这个时代魏晋风度形成的主要因素,排除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题,共15分。
1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处于单一政权的统治之下是常态……南北朝都不代表“常态”,但又都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回归”……中国历史的连续性是举世无双的,但“连续性”并不是说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动态进程,是在各种波动和“变态”中体现出来……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 三纲者,何谓也 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班固等《白虎通义·三纲六纪》
汉末魏晋时期,经学之风的深刻影响对社会秩序和人伦纲常造成了重大破坏。
——韩东育《关于汉末魏晋世风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长江流域原本“刀耕水耨”的原始耕垦方式逐渐得到改变……越来越注重精耕细作。东晋政府鉴于江淮地介南北之间,适宜在水稻收割后安排三麦(旱作物)的种植,以济匮乏,于是下诏:“……投秋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
——徐臣攀《汉唐时期农耕区拓展研究》
材料四 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庆之因此羽仪服式悉如魏法,江表士庶竞相模楷。
——摘编自《洛阳伽蓝记》
材料五 见下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之“变态”的主要表现。(7分)
答案:(1)政治上:社会分裂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社会秩序和人伦纲常遭到破坏。
经济上:江南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民族关系上:北方胡汉、南方蛮汉的交往、交流,促进民族交融。(7分)
【解析】第(1)题政治上,根据“汉末魏晋时期,经学之风的深刻影响对社会秩序和人伦纲常造成了重大破坏”分析得出,社会分裂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社会秩序和人伦纲常遭到破坏。经济上,根据“长江流域……越来越注重精耕细作”得出江南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民族关系上,根据“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长江以北,尽是夷狄”,联系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的民族大交融时期,促进了民族交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之“变态”中所蕴含的“回归”的因素。(8分)
答案:(2)因素:政治上,为实现统一进行战争,并多次出现短暂或局部的统一;经济上,江南开发推动南方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发展,使南北差距缩小;民族上南北方都出现了民族交融的局面,推动多元一体格局的复现。(8分)
【解析】第(2)题因素:根据所学,可从政治上,出现短暂或局部的统一;经济上,南北差距缩小;民族关系上,民族交融推动多元一体格局的复现等角度分析总结。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六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与文化(含解析)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课时专练(江苏专版)